曹操为何不称帝?

212年,曹操获得在天子面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并加九锡、建魏国;216年,曹操进为魏王,并获得“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特权;217年,曹操开始“设天子旌旗,出入警跸”。可以说,无论是实权还是礼仪,与真正的天子之间就只差一个名号了,是名副其实的只差“一层窗户纸”!然而,在这层“窗户纸”前,曹操止步了

212年,曹操获得在天子面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并加九锡、建魏国;216年,曹操进为魏王,并获得“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特权;217年,曹操开始“设天子旌旗,出入警跸”。

可以说,无论是实权还是礼仪,与真正的天子之间就只差一个名号了,是名副其实的只差“一层窗户纸”!

然而,在这层“窗户纸”前,曹操止步了。

孙权上表,请他称帝,他笑:小子要把我放到火上去烤吗?

陈群等人劝进,他则只是表示:如果天命在魏,我就做周文王吧!

曹操,为何就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呢?

承诺

从196年迎天子算起,曹操“挟天子”一挟就挟了25年。

20多年来,曹操一直奉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

然而,这一政策,本就是双刃剑,并不好用。

借天子名义,自然可以获取政治主动性,“以顺制逆”;但同时,也容易被人冠以“挟持天子”的逆好,拿来与王莽、董卓等人相提并论。

因此,曹操多次做出忠于天子的政治承诺。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210年的《述志令》,也就是《让县自明本志令》。

在这里,曹操生动叙述和详尽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远大志向。

在这里,曹操明确表达自己“人臣之贵已极,复望之过矣”;同时,又表达了对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注意,这可是曹操主动向天下,诚挚发出的“明志书”,就是曹操庄重做出的政治承诺。

军事上、外交上,可以翻云覆雨,但是,这种情深意切的“明志之言”,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从明确自己“复望之过矣”,没有再进一步的打算,到歌颂周文王之德(周文王事殷就已经至德了,武王再灭殷就不应受到指责啦)。

显然,至晚在210年,也就是曹操去世前10年开始,曹操在“称帝”、“代汉”一事上就形成了自己的明确主意,并不会因为孙权、陈群等人的话而改变。

内部条件尚未成熟:内有忧逼

当然,曹操要再进一步的内部条件,也尚不成熟。

主要有2个阻碍。

一是忠于大汉的思想。

大汉已立国四百余年,仍然深入人心。

所以,即便是曹公最信赖的助手荀彧,也在反对曹操“加九锡”一事上不惜翻脸。

而就在曹操去世前的3年里,连续发生了许都之变、魏讽袭邺之谋等“拥汉派”内部的反抗!

二在是世家大族的消极态度。

当时,社会的舆论导向、经济基础、基层政权,都掌握在世家大族官僚之手。

而这些官僚士大夫,却并不支持曹操代汉。

除了所谓“世代食汉禄”的忠汉思想外,主要还有3个原因。

1、曹操是阉竖之后;

2、曹操“唯才是举”,不但影响了官僚士大夫做官的特权,还启用了许多被士大夫鄙视(如被认为有才无德)的人物;

3、曹操在经济上,也多次发布打击土地兼并等限制豪强的政策。

因此,官僚士大夫集团宁可留在汉王朝的体制内,反对曹操进一步发展。

曹操曾杀孔融、杨修、甚至荀彧等人来威慑众人。

但是,威慑只是使人不敢公开反对,却无法获得真正的支持!

正如法正所说,曹操集团,长期处于“内有忧逼”的状态。

显然,这样的问题不解决,称帝的风险是很大的。

外部危机:不给力

自217年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警跸”后,曹公就开始一胜难求了。

217年,再下濡须,仍无功而返。

218年,刘备发起汉中之战,曹操开始治军长安。

219年初,曹操退出汉中,输掉了汉中之战。

当年夏,于禁七军被淹,关羽威震华夏,而许昌以南各地“群贼”纷纷响应关羽!

此时的曹操,甚至考虑是不是要迁都了!

还好孙权选择与刘备翻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直到219年底,关羽撤襄樊之围,形势才安定下来。

可以说,在曹操生命的最后3年里,老骥伏枥的曹操仍然在东西奔赴,并一直处于不太顺利的境况中。

在“洪河(黄河)以南”有可能“非复国家所有”的情况下,去搞称帝,节外生枝,显然是“慕虚名而至实祸”,非曹公所为也!

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

曹操要想称帝,阻力很大。

但是,曹丕的阻力就小了。

1、曹丕不必受过时的政治承诺束缚。

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曹操需要做出许多政治承诺。

随着群雄割据局面的结束,三足鼎立的稳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义已经基本过时,但是,曹操当年对天下做出过的政治承诺,却并不可能因此同步“作废”。

如此,曹丕则可以接过“周文王”的班,摆脱那些束缚,做“周武王”了。

2、曹丕能够重新改变政策,与世家大族形成利益共同体。

曹操与世家大族的关系不佳,并非曹操不知道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没有人比二袁的对手更加清楚这一点),而是由曹操时代使命所决定的。

自东汉后期以来,“政失于宽”,豪强多行不法,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很大。

曹操只有采取抑制豪强,打击不法的政策,“以猛纠之”,才能安定形势。

然而,到曹丕时,北方的秩序已经基本恢复,曹公颁布的法令已经能够行于北方。

这一情况下,重新拉拢世家大族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曹丕一继承魏王之位,立刻采纳了陈群的“九品官人法”,本质上是让世家大族获得了世代做官的特权。

此外,曹丕又通过一系列优待士族的政策,使世家大族们获得了比在东汉朝廷更大的特权!

如此,原本对代汉犹豫、观望,甚至反对的世家大族,也就支持曹丕代汉了!

由此,“祥瑞”、“天命”自然就都出来啦!

3、军事上,危险期已过。

曹操、曹丕集团的实力一直是最强的。

只是,在217-219年期间,因为连续征战和大瘟疫,曹操集团一口气喘不过来,在孙刘的联合打击下稍微有些吃力。

然而,随着孙刘反目,曹操集团度过了危险期。

因此,事实上,在曹操去世前,曹魏已经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度过了危险期。

曹丕继位后,利用孟达与刘封反目,多了上庸等东三郡,算是在魏王的基础上再“刷军功”,为代汉“攒够积分”了。


总得来说,曹操做出过的承诺,采取过的政策,为曹操开创大基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承诺、政策,也束缚了曹操的手脚,使之不可能直接代汉。

至于代汉,就只能让儿子曹丕一代去做了。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大约就是这意思吧。




易中天老师在品三国时,曾经说过:小时候调皮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不过,一般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但调皮的曹操却受到了老师们普遍地喜欢。

体育老师喜欢他,因为他跑得最快,每次比赛都得第一,给老师和班级争得荣誉;

历史老师喜欢他,是因为曹操学得好,经传、典籍烂熟于心;

语文老师喜欢他,是因为每次诗歌比赛,他总是得第一;

但最喜欢他的是数学老师,因为曹操最精明,账算得好,从不吃亏。

曹操最喜欢曹冲曹仓舒,就是因为曹冲数学学得好,小小年纪就会称象。数学好的孩子往往都很聪明,所以,曹冲也就最讨曹操喜欢。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个数学问题,曹操深谙此道。

曹操之所以不称帝,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称帝弊大于利,不合算。

没有人不想当皇帝,也就没必要用道德的标准去看待这个事,还是从利弊上分析一下这个事吧。

01

袁术、刘备这样的称帝,是曹操所不齿的。

袁术捡了个石头疙瘩,就以为天命在他,急急忙忙称帝,最终只能被人取笑。

刘备好一些,到现在还有许多人给他擦脂抹粉,其实,刘备的境界比老曹还是差了一截。

刘备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却喜欢华丽的衣服,喜欢犬马、音乐。这就说明,刘备从骨子里是贪慕虚荣、贪图享乐的人。当然,这并没有错,谁不喜欢呢?

一个老板穿布鞋那叫休闲,一个农民穿布鞋是没有钱。一样舒服,给别人的感觉却不一样。刘备没钱,就需要华丽的衣服满足虚荣心;曹操有钱,即便是粗布衣服一样很酷。

由此看来,刘备、曹操都有个性,也都是人,有一般人的品性。

刘备得到了益州、半个荆州、一个汉中,就憋不住称王了。比袁术是聪明的多,但与曹操相比,境界和格局就差了一点。

都清楚曹操的势力,是孙权的两倍,孙权又是刘备的两倍。就是说,刘备的势力仅仅是曹操的四分之一左右。

曹操之所以不急于称帝,是因为他有更大的格局和境界。就如他不穿华丽的衣服一样,不是他穿不起,是因为没有必要。

有没有感觉刘备、袁术称帝,就像“挣钱不多还穿个貂”一样,有点嘚瑟呢?

02

曹操的志向是一统天下

在《述志令》中,曹操说了很多的话,具体看一下他说了些啥: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曹操说自己本来的志向就是希望封侯,做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写上“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也就心满意足了。现在都做了宰相,人臣之贵已极,不敢再有任何奢望了。

这显然不是曹操的真心话,也不仅仅是曹操谦虚,是他有更大的企图,也可以说是更大的格局。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曹操说,你看看人家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还在侍奉殷商,其意思是说:我也就占据了一半多一点的天下,怎能称帝呢?否则,在道德上不就不如周文王了吗?

据《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记载,曹操曾经对夏侯惇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豹眼以为,这恐怕是曹操的真心话。第一,这说明了曹操还是想取代汉室的;第二,让曹丕取代汉室,自己做个周文王更好一些。

03

在曹操看来,自己称帝弊大于利。

曹操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他不会为了虚名去做一些不利于自己霸业的事情。

曹操的父亲曹嵩,官居太尉,位列三公。曹操那就是响当当的官二代,足可以嘚瑟一下。但由于其父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尽管地位显赫,但还是被人看不起。因此,曹操从骨子里就有大志,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让天下人彻底服气,绝不会贪恋那些虚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帝王,他何必去做那些毫无意义的事呢?

不能统一天下就去称帝,除了招致骂名,几乎没有实质的利益。

虽然在三足鼎立局势形成后,献帝这个招牌已经失去了作用,但留着它没有任何坏处。

如果在曹丕时期能够一统天下,到那时候曹丕再称帝,曹操爷们那就风光了,真的堪比周文王父子。

但天意难违,曹丕最终不能一统天下,这也让曹氏父子遭受了诟病。

其实,曹操并不怕承担骂名,他不会去考虑这些虚无的东西。根本而言,还是为政治利益考虑,弊大于利,所以才没有称帝。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