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董卓,相比于他在影视剧中的形象,能力要强得多,但也要坏得多。01,董卓究竟有多强?董卓,出身于东汉末年凉州的一个豪族,史书说他力大无比、武艺高超,尤其擅长骑射

史上真实董卓,相比于他在影视剧中的形象,能力要强得多,但也要坏得多。



01,董卓究竟有多强?

董卓,出身于东汉末年凉州的一个豪族,史书说他力大无比、武艺高超,尤其擅长骑射。

董卓年轻的时候喜欢行侠仗义,多次替羌人出头,因此与羌人的关系很好,这为他日后成为地方实力派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董卓成年之后,曾在凉州担任官员,他带领官兵与胡人作战,取得过斩首千级的战绩,他的名气因此越来越大,后来被举荐为司徒袁隗的属官。

166年,董卓的人生迎来质变,这一年鲜卑入侵凉州,朝廷拜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董卓担任军司马,两人率军与胡人作战,取得了傲人的战绩,董卓因功被封为郎中。

这一场战争之后,董卓的朝堂上逐渐崭露头角,官场之路也逐渐打开,他先后担任县令、都尉和校尉等职务,到熹平年间,他已经当上了太守、刺史级别的高官了。

董卓前半生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他军事素质过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跟对了人,自从他成为袁隗的属官之后,袁隗就一直对他很照顾,多次向朝廷举荐他,他因此不断升迁。



184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黄巾起义爆发了,朝廷任命董卓为东中郎将,让其出兵讨伐叛军。

当年年底,凉州地区的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发起了对朝廷的反叛,朝廷便让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以中郎将之职担任副手。

后来,由于皇甫嵩、董卓与叛军交战不利,皇甫嵩被罢免,改由张温接任,张温发五路大军进攻叛军,其他四路都遭遇失利,只有董卓这一路取得胜利,战后他也因功被封为侯爵。

188年,凉州叛军再次攻入右扶风,朝廷再次让皇甫嵩、董卓出征,这一次朝廷军取得了很多胜利,但皇甫嵩的一些行为惹恼了董卓,两人因此交恶。

后来,汉灵帝生了重病,皇甫嵩为了打压董卓,就趁机上书说董卓的坏话,导致汉灵帝下令让董卓交出兵权,去并州担任刺史。

当时,董卓手下有三万余人,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凉州兵,也就是凉州铁骑,董卓自然不愿意放权,就上书汉灵帝说,将士们跟随他十几年了,跟他关系很好,他愿意带着这些将士去并州戍边。

然而,汉灵帝并未同意董卓的要求,董卓无奈之下,只得将大部分兵力交给皇甫嵩,自己则留下了五千精锐士卒,并带着这些人去并州。



可以说,这时候的董卓,内心是失意的,对朝廷也是相当不满的,但他的头脑却很清晰,他知道汉灵帝就要去世了,朝廷局势又十分混乱,不如观望一下局势,或许能浑水摸鱼呢。

于是,董卓就带着五千士兵缓慢地向并州前进,然后派人密切观察洛阳的局势。

189年四月,汉灵帝果然去世了,刘辨继位为帝,大将军何进辅政,准备诛杀宦官,却遭到了何太后的反对。

无奈之下,何进便在袁绍等人的劝说下,密召外兵入京,以此来威慑何太后,而骁勇善战的董卓正在被召之列。

董卓感到十分高兴,便火速带着三千人往洛阳赶去,但走到半路上,何进的使者就来了,原来何进反悔了,让董卓不要入京,但董卓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便继续快速前进。

但是,还没等董卓抵达京城,何进就被宦官诛杀了,而何进的部众则入宫诛杀了宦官,之后董卓的弟弟董旻又杀掉了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

一时间,洛阳陷入了大混乱,董卓抵达洛阳城外,见城内浓烟滚滚,知道出了大事,于是立马率军进入洛阳。

这个时候,董卓表演的时候就要开始了,要知道他只有三千士兵,如何才能在洛阳立足呢?



董卓进入洛阳之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刘辨的下落,最终他在北邙山找到了刘辨,他由此控制住了大汉皇帝,这为他后续的一系列动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董卓做得第二件事,就是快速扩充兵力,为此他采取了几个措施,首先他将何进、何苗等人的部众全部收编,得到了张辽等名将,以及大量士卒。

其次,董卓听说并州刺史丁原也率军抵达了洛阳城外,于是派人收买了丁原的部下吕布,让吕布杀掉丁原,然后将其部众全部收编。

最后,董卓收集了洛阳周边的散兵游将,并派人四处征兵。

经过一番操作,董卓的部众从进入洛阳的三千人,快速扩充到了数万人,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兵力还在不断增加。

在有了兵力之后,董卓要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操控朝堂,二是如何养活庞大的军队。

对于第一个问题,董卓的做法很简单粗暴,那就是杀掉那些反对自己的人,然后提拔家人、亲信和投降自己的人担任高官。

其实,董卓不这么做,也没有其他办法,毕竟他在朝堂上没什么根基,威望也不足,为了让别人听他的,他只能使用暴力手段。



对于第二个问题,董卓的手段就多种多样了,除了派人在洛阳城内抢掠财宝、挖汉朝皇帝和公卿大臣的陵墓、搬空汉朝国库之外,董卓还做了一件事敛财,那就是金融战。

具体而言,董卓派人将洛阳及周边的五铢钱全部损毁,然后收集洛阳到长安的铜制品,铸造成小钱再发行,由于小钱的制造十分粗糙,百姓不愿意使用,结果导致物价飞涨。

物价飞涨对于百姓是灾难,但对于董卓来说却是发财的好机会,他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董卓究竟多有钱?

史书是这么记载的,说董卓在自己封地修建了一座军事碉堡郿坞,里面存放了大量金银财宝以及足够三十年食用的粮食。

当时,董卓曾对人说,我有了郿坞之后,就可以平定关东诸侯了,即便最终失败了,也可以在郿坞活到老。

可以说,董卓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又靠着这些财富养活了一支数目十分可观精锐部队,他也因此在对关东诸侯的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了,孙坚曾击败过董卓,并导致董卓将都城迁往长安,但董卓很快就站稳脚跟了,构建了一条以长安为中心的坚固防线,基本上无人可以突破。



董卓之所以失败,其实并不在外部,而是其内部出现了问题,首先他看错了王允,王允表现上对他忠诚,实际上却心向汉室,只是靠着巴结他掌握权力而已,一直在寻找机会反戈一击。

后来,王允策反了吕布,让吕布杀掉了董卓,如果董卓不以这种方式死亡,很难有人在战场上将其击败。

当然了,董卓的军事力量强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关东诸侯并不团结,他们为了争夺地盘而此相互攻打,也是导致无法击败董卓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董卓虽然在历史上名声很臭,但能力还是很强的,也是个很有头脑、敢想敢做之人,当时没几个人能奈何得了他,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了。

02,董卓究竟有多坏?

从史书的记载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董卓是个极度残暴之人,可以说是毫无底限可言的。

首先,董卓对皇权的藐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董卓入京之后,虽然找到了皇帝刘辨,但他并不尊重刘辨,而是将刘辨当做掌上玩物,后来他甚至擅行废立,将刘辨废掉并杀害,然后改立刘协为帝,也就是汉献帝。

然而,汉献帝也只是董卓的玩偶,根本没有任何权力可言,董卓为了进一步抓权,还派人毒杀了何太后,然后自任为相国,享受“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待遇,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可以说,董卓根本就不把皇权放在眼中,其嚣张程度,就连后来同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甘拜下风,而正是因为他对皇权的藐视,导致了关东诸侯的群起讨伐。

其次,董卓嗜杀成性,将百姓的生命视为草芥,简直禽兽不如。

董卓控制皇帝之后,其实很多人对他是不服气的,尤其是那些公卿大臣,为了掌握朝堂,他采取了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屠杀。

董卓有多嗜杀?

据史书记载,对那些不尊重自己的人,董卓会派人将他们残忍杀害,比如一个叫做扰龙宗的侍御史,在拜见他的时候没有解除佩剑,就被他活活打死。

对于自己的政敌,董卓的手段亏就更加残忍了,很多公卿大臣全族被杀,比如袁绍家族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被董卓杀死的,这也是他为何讨伐董卓的原因之一。

至于说百姓,在董卓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我举个例子来说,董卓经常乘坐马车到城外游荡,只要看到百姓聚集在一起说说笑笑,他就怀疑百姓要造反,于是派人将百姓全部杀死,然后砍下百姓的头颅挂在马车上,一边前行一边欢唱高歌。



而对于敌军,董卓的做法就更加残暴了,比如说有一次他在大帐中喝酒,有人报告说抓住了两百名俘虏,他就很高兴地跑去看。

为了折磨俘虏,董卓下令将那两百名俘虏或砍去双手双脚,或刺瞎眼睛,或割去舌头,有些俘虏甚至被他放在油锅里煮熟,他则一边喝酒一边观看,神情镇定自若,一副见惯了血腥场面的样子。

可以说,董卓就是个杀人魔头,他杀掉的人不计其数,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战争,也是因为他生性嗜杀。

再次,董卓无比贪婪,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只为满足私欲。

董卓对权力十分贪婪,但同时也是个贪财好色之徒,比如他挟持汉朝皇帝之后,一方面派人在城中烧杀抢掠,抢夺府库的钱财,另一方面又纵容部下奸淫女子,他本人则一头扎进后宫,将妃子宫女收入囊中。

据说,那时候还有许多未出嫁的汉朝公主还住在宫中,但董卓并没有给她们出嫁的机会,而是将她们全部奸淫了。

为了满足私欲,董卓修建了豪华了郿坞,实际上郿坞既是董卓的住所,也是军事堡垒,是董卓为自己准备的后路。



据说,董卓将几百名美女安置在郿坞,而他的家人也全部住在郿坞,为了保护郿坞的安全,他又让弟弟董旻率军驻扎在此。

董卓平时除了处理朝政之外,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聚众淫乐,比如董卓刚迁都到长安的时候,他就在宫中举行了一场很豪华的晚宴,他让几百名宫女以及搜刮来的良家女子服侍他与公卿大臣,一时间朝堂变成了娱乐场所,那场面简直不堪入目。

好色,也是董卓最重要的一个标签,演义中说董卓最喜欢的是貂蝉,实际上貂蝉是虚构人物,但也是有原型的。

正史当中,貂蝉的原型是董卓身边一个美艳的婢女,董卓身边美女如云,而这个婢女却是他最喜欢的女子之一。

后来,这个婢女跟吕布有染,董卓感到十分生气,曾向吕布掷出一把手戟,导致了吕布的不满,王允也正是抓住这一点,才说服吕布刺杀董卓的。

最后,董卓违背天道人伦,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董卓作恶多端,被史学家评价为“穷凶极恶”,然而他的恶行还可以体现在摧毁洛阳,以及挖掘汉朝皇陵这两件事上。

洛阳,作为东汉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然而董卓面对关东诸侯的压力,竟然下令迁都到长安,并且摧毁洛阳。



据记载,在迁都之前,董卓下令将洛阳宫中的藏物全部扳倒长安,但他的部下监守自盗,大量宝物因此流逝,而东汉的国家图书馆兰台的藏书,也在搬迁的一路上损失大半,这为中华文明的延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搬空洛阳之后,董卓又下令焚烧皇宫、官府和民房,洛阳因此变成废墟,史书记载洛阳周边二百里范围内看不到一栋建筑,也看不到一个活人,可见洛阳在经历了这场大浩劫之后,其实就不复存在了。

不仅如此,为了筹措更多军饷,董卓还让吕布带人去挖掘更多汉朝皇陵,东汉历代皇帝的陵墓几乎无一幸免,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遭到了天下臣民的一直反对,一直到孙坚进入洛阳后,才派人收拾了被挖掘的帝陵。

总的来说,董卓是个能力很强的人,他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自身发展壮大,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立于不败之地,但他同时也是个大大的坏人,他做的一些事简直让人发指,直接导致历史对他的评价极很差,相比之下曹操则相对好得多。




董卓,东汉末期的著名军阀、奸臣。他的事迹在《三国演义》中被演绎的淋漓尽致:废立天子、滥杀无辜、酷虐朝臣、偷坟掘墓、荒淫无耻,成为很多人印象中,汉末三国时期的头号恶人。

但是,如果我们翻开范晔所修的东汉正史《后汉书》董卓的传,会发现一个和小说、戏曲、各种文艺作品中不太一样的董卓。

在《后汉书·董卓列传》的开始,史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类似曹植《白马篇》中青年游侠那样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董卓。

"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这段话意思就是,董卓年轻的时候,武力高强,能征善战。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他十分畏惧,但董卓又十分仗义疏财,和少数民族的领袖们能够打成一片。他经常杀牛宰羊,大摆酒宴,和羌胡的首领称兄道弟。史官给这个时候董卓的评价是"健侠知名"。

在西北出了名的董卓,很快就吸引了朝廷的注意,他成为了朝廷的高级武官,负责在西北带兵打仗。在西北期间,他把折腾了汉朝人几十年的羌人,打得一片鬼哭狼嚎。

可见,此时此刻,无论从为人还是做事的角度看,董卓都不太像此后那个废立天子、滥杀无辜、酷虐朝臣、偷坟掘墓、荒淫无耻的大恶人。

那么,董卓,为什么会成为后来的那个董太师呢?其实,《后汉书》已给出了答案。

因为董卓的出身,是六郡良家子。所谓六郡,是指汉代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六个郡: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

从西汉开始,朝廷就有征用六郡出身的年轻人从军,或者担任军官,与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打仗的传统。这些人被称为"六郡良家子"。

与这一传统几乎同时产生的,是把持朝廷实际控制权的外戚、豪强地主、甚至儒生们,对"六郡良家子"们的歧视和打压。外戚、豪强地主们大多是出生就含着金钥匙,长期掌握着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大权;而儒生们以圣人自居,严于律人,宽以律己,占领了两汉特别是东汉时期的舆论高地。

《三国演义》中许多叱咤风云的大人物,都是出身于世居中原富裕地区的世家级的外戚、或豪强地主家族,比如说出身汝南"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的袁绍、袁术兄弟。他们毫无疑问,不希望六郡良家子这种从草根做起,一步一步积功爬上来的"非我族类"来分他们的"蛋糕",直接或者间接的对他们的社会地位甚至经济地位造成严重威胁。

在汉代,六郡良家子或者其他从边远地区起家靠军功起家,然后受到朝廷实权派的歧视和打压而最后落得悲剧结局的名人很多。

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西汉的飞将军李广。李广家族是典型的六郡良家子。李广,包括他的儿子李敢和孙子李陵,都是西汉抗击匈奴第一线的将领。他们打着最艰苦的仗,面对着最危险的对手,背着最大的黑锅,苦命一辈子,最后得不到该有的荣誉。荣誉属于汉武帝的外戚们:前有卫青、霍去病;后有霍光、公孙贺。

到了东汉时期,出身于世居中原富裕地区的外戚、豪强地主、儒生们的地域歧视范围进一步扩大,所有偏远地区靠军功发家进入朝廷高层的人,都成了他们歧视的对象。比如说,《三国演义》里叱咤风云的万人敌吕布,和未来的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刘皇叔,对此都有一把心酸的泪水。他俩一个是五原人,一个是涿郡人,当时都是汉帝国的老少边穷地区。

《三国志》里记载,吕布在与曹操交战失败后,投奔刘备,俩人惺惺相惜,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兄弟,我们俩都是出身边地的贫苦人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这样的苦酒,每一个六郡良家子几乎都喝过,董卓也没能幸免。

一方面他不断的立功,大破西北叛乱的异族人,大破黄巾起义军,另一方面,他不断的被人鄙视。出身豪强、世家勋贵集团的张温、孙坚等人不止一次的羞辱他,还有人要求朝廷调查他,剥夺他的军权。蔓延了百余年的歧视、打压。积累了百余年的仇恨与戾气,最终在董卓身上迎来了总的爆发。

可以说,董卓后来清洗朝廷、鱼肉百官、诛灭外戚、和关东诸侯你死我活等一系列行为,都是他作为六郡良家子,对那些歧视打压了他们百余年的外戚、豪强地主、儒生们的报复。

而报复的代价,则是整个东汉帝国的崩溃,以及四百年大分裂局面的到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