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学法学的失业率很高,这是真的吗?

法学的失业率很高,不知道这个结论是从何而来?是因为大家盛传的法学专业连续多年占据本科毕业生就业红榜之故?亦或是其他相关调研数据?的确,在麦可思的本科毕业生就业蓝皮书中,法学专业几乎年年都在就业红榜专业中,但是入榜并不一定就说明失业率高。理解就业率的真实概念我们要学会科学看待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学的失业率很高,不知道这个结论是从何而来?是因为大家盛传的法学专业连续多年占据本科毕业生就业红榜之故?亦或是其他相关调研数据?的确,在麦可思的本科毕业生就业蓝皮书中,法学专业几乎年年都在就业红榜专业中,但是入榜并不一定就说明失业率高。


理解就业率的真实概念

我们要学会科学看待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一般来说,绝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统计截止日期是当年的8月底,在此之前达成就业或落实去向的毕业生成为学校公布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最普遍的时间节点,那么如果毕业生在该时间节点之后就业就成了该校未就业的群体一员,可事实却并非如此。还有部分高校会公布两个就业数据,8月底的称之为初次去向落实率,而年底(12月底)再次统计到的数据则为最终去向落实率,后者肯定要高于前者,但也并非都能达到100%地落实毕业去向。

上面的时间节点是各专业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局限性的一大原因,另一原因则是进入毕业生就业红榜的专业,并不一定就业率就很地,它只是在所有本科专业中就业率排名靠后而已。假如说排名靠前的专业就业率都在95%以上,那么最后5个就业率刚好是95%的专业则成了就业红榜专业,你说这些专业失业率很高吗?

除了上述两大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非常隐秘,那就是如何计算毕业生真正的失业率?比如说西南政法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有619人未就业,占比达到9.7%左右,那么这些毕业生都算作失业吗?并不能如此简单概括,在这些未就业的毕业生中,有为准备公招考试而未就业 、有为准备升学考试而未就业,其中前者占54.8%、后者占比为52.2%,均有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并非无法就业,而是专职应试而已。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规模分析

从全国的数据来看,2020年全国有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近9万人,其中女生占比达到67%左右,据教育部官网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有近10.8万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对就业满意度进行了投票,在满分5分的情况下,该专业得分为3.7分,相当于百分制下的74分,这个分值虽然不高,但还是过得去了。

2021年法学门类年招生规模已经达到了16.32万人,本年度法学类毕业生也达到15.27万人,当然,法学门类包含的本科专业达到了6个专业大类、44个本科专业,真正归属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估计也就是一半多一点。


各种考试给法学专业人才造成的失业假象

为何大家看法学专业觉得失业率高?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去向,所有环节并不是一张毕业证、一张学位证即可,毕业后还得不断考试,考研为升学、考公为进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司法考试则是该专业毕业生想要进入律师事务所的必由之路,而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只有30%左右,公务员招录考试的通过率则更只有1.28%到5%左右。于是,大家看到很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为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而忙碌着,可是无意中都将他们纳入了失业群体之中。

为何法学专业年年上红榜,而高考志愿填报时热度依旧不减?其实,这只是说明了该专业学习的难度,而不是真正无法就业,真正实现对口就业的毕业生,其职业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未来几年更是法学类人才的机会,为何这么说呢?

在2022年6月时,司法部对外公布全国共有律师60.5万人,他们在3.7万余家律师事务所就业。而在更早前的2022年1月,司法部印发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国明确指出,到2025年全国的执业律师要达到75万人,由此可见目前执业律师人才缺口在14.5万人左右。而要完成这个计划,那么必须要在2023年完成这个缺口的法考人数。因为考生通过法考之后,要隔一年申请获得法律执业资格证书,随后还需要一年的实习时间才能成为执业律师,也就是说一个人通过法考后要2年才能成为律师,那么2025年律师达到75万人,那必须在2023年前完成14.5万人拿证的指标,由此按3年计算,每年需要有5万人拿证。

2022年报名参加法考的人数达到81.6万人,近三年,每年拿到律师资格证的人数也达到了12万人以上(2021年授予法律职业资格人数达到16.2万人),其中约40%成为了执业律师,如果后续几年保持这个态势的话,基本上距离完成目标不远,而且应该还是适当扩大通过率。


总结

大家都清楚,法学专业毕业生如果就业不是太好的话,考研的学生势必飙升。但是从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法学类专门高校升学深造率来看,除中国政法大学的升学率比较高之外,其他4所高校毕业生升学率并不是非常高,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较多,这个似乎说明,法学专业目前的失业率尚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畴之内,这才是法学高考志愿、公考、法考热度依旧的原因所在。




错!就业较难,并不等于失业率很高

1、法学毕业就业较难。年轻人期望值较高,认为法学是阳春白雪,就业选择时一般不太愿意转換专业,法学岗位本来就不多,比如公司法务,招1人,公司营销部门招10人,且近10年,各大学普遍增设法学专业,显然是僧多了粥少。

2、法学更重实践性。用人单位更愿意选择至少有3年法学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更实际一点的招有5年法学工作经验的用起来能较好履行主管助手职责,因此,毕业即失业是法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

3、即使持有律师证,想找律师助理的工作确实都不容易。大妞所在律师事务所群,几乎天天都有推荐律师助理的,包括大妞也推荐过,少人甚至无人问津。

那么,学法学的失业率是不是很高,答案NO!如何跨过艰难岁月,攀登高峰呢?

1、建议即然学法学,就考司法资格。即使不从事律师,不去公检法,至少也多一个竞争法码。君不见发达国家总统大多是律师职业背景!

2、若未来想做大律师,可以选择去律师事务所做助理。薪酬不要期望值太高,前三年不要计较收入,仍然是学习。若能为知名律师做助理。在知名律师事务所为知名律师做助理,知名律师案源多,经验多,学习机会多,专业能力提升快,同等条件下,低成本优先是惯例。就当是交学费了。这样会成长很快。三到五年,就有可能成为行业知名律师。

3、毕业时,若未获得司法资格,可以放下身段,应聘其他行业工作,也为未来从事司法工作奠定人脉与行业基础。

大妞第一学历并非法学,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工作多年后40出头才考资格证。做律师很快就游刃有余,源于之前的工作经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