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不定都洛阳和长安,而选择开封?

事实上,在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死亡的这一年,他就想迁都洛阳,但被其弟赵光义阻止,这里面涉及到了一场皇室权力斗争。976年春,赵匡胤巡幸洛阳,这里是赵匡胤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事实上,在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死亡的这一年,他就想迁都洛阳,但被其弟赵光义阻止,这里面涉及到了一场皇室权力斗争。



976年春,赵匡胤巡幸洛阳,这里是赵匡胤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看着那熟悉的城池、那一草一木显得无比亲切,赵匡胤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久久不愿离开,于是在洛阳一住就是两个月。

也正是这期间,赵匡胤借此机会抛出了一个令群臣瞠目结舌的想法——迁都洛阳!

谁知,他刚一说完,立马就遭到群臣一致反对。

其中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的劝谏理由很经典:

东京(开封)有汴渠漕运,水陆交通发达,每年从江淮地区运到开封的粮食就有几百万斛,京城几十万军队全都仰仗这条发达的交通线。

而且朝廷府库设立在开封,精锐军队也部署在开封,一旦迁都,影响很大的。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禁卫数十万人仰给于此,帑藏重兵皆在焉。根本安固已久,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宋史》

之所以说这条理由很经典,是因为透过这条理由可以看到开封作为都城的重大缺陷。

李怀忠认识到了开封有发达的水运枢纽,朝廷几十万军队都指着开封城那条便利水运交通供应钱粮,都指着它吃饭,却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开封城为什么需要部署几十万大军,还不是因为开封是四争之地,周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所以需要部署重兵来防卫京师。

而洛阳则不一样,它是一个盆地,四面环山,北面是太行山,东面是嵩山,西控关中,还有黄河天险,而且地处中原腹地,还有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地理上十分优越。

如果定都洛阳,就有了天险屏障,驻守京城的军队就不需要那么大的规模,而且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交通也不差,作为都城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赵匡胤显然是十分明白的,所以无论大臣们如何反对,他都坚持要迁都。



大臣们劝谏无果之后,只好搬出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出来。

赵光义的理由更简单:朝廷大臣、王公贵族的家都安在开封,朝廷最核心的中枢机构也设置在开封,如果迁都,所有人以及机构都得跟着搬家,实在是不方便。

看着自己的亲弟弟也不理解自己的想法,赵匡胤这时干脆将迁都的完整设想说了出来:迁都洛阳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要迁到长安才是终点。

好家伙,原来迁都洛阳都还不算完,后面还要折腾一次啊.......

赵光义显然是十分不理解的,于是再度义正言辞地劝阻。

赵匡胤见弟弟还是不开窍,十分无奈,只好耐着性子跟他做了进一步解释说道:

我之所以要最终迁都到长安,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要通过这里的天险屏障,以去除冗兵,仿效周、汉两朝的故事以安天下。

很明显,赵匡胤看得十分透彻,开封乃是四争之地,无险可守,必须部署几十万军队来弥补它地理上的不足。

但这么一来就会造成冗兵这种弊端,几十万军队常年累月部署在都城,几十万人的吃喝,都是要花钱的,光是养兵的费用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要知道,古代的生产力并不发达,要养活这么多军队,要耗费的民力是十分巨大的,长此以往,势必掏空民力。

帝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帝曰:“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续资治通鉴长编》

可赵匡胤没想到的是,即便他解释得这么清楚了,赵光义还是坚持不能迁都,极力劝说赵匡胤。

于是,赵光义说了这么一句:在德不在险。

所谓“在德不在险”,就是说,安定天下靠的是帝王的德行,施行德政以实现天下大治,并不是靠山河之险。

此话一出,赵匡胤顿时沉默!



赵光义的这句话其实是在偷换概念,治国和定都本来就是两码事,定都就是必须要考虑安全因素,而且防备外患跟治国并不冲突。

难道帝王的德行很好,以德治天下,然后天下大治了,就不会有外患入侵了吗?都城就不需要部署重兵守卫了吗?

很显然是不可能的,赵匡胤这样的人物,很明显也是知道的,但他却根本没有再反驳下去。

而是过了一会儿对左右侍臣说道:晋王说得固然有道理,但如果继续以开封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将被掏空。

事实上,后续的发展果然如赵匡胤所料的那样,北宋常年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了严重的“冗兵”弊端,对国库和民力消耗极大。

北宋后来的几次改革,都无一例外的要解决冗兵问题,但始终无法彻底解决,直至金国崛起,铁骑长驱直入,攻破开封,灭亡北宋,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续资治通鉴长编》



言归正传,迁都这事儿其实背后有玄机!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晋王赵光义又为何极力反对迁都?这两个问题很重要。

如果结合当时的朝廷权力格局来看,赵匡胤提出迁都的理由虽然都是长远考虑,但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理由没说,那就是削弱晋王赵光义。

宋朝建立后,赵光义不仅被封为晋王,而且还做了开封府尹,掌管京城,而且赵匡胤每次外出,还让赵光义监国,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那就是太子才有的特权。

后来赵普被罢免宰相之职,外放地方之后,赵光义无人制衡,在之前势力的基础上,急剧扩张,构建出了一个以赵光义为核心的政治集团,并且已经成了尾大不掉的态势。

而赵匡胤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不断采取措施削弱赵光义。

在去洛阳之前,赵匡胤已经开始将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推到台前,参与宋朝重大政治活动,比如让赵德昭接见吴越使臣,让赵德芳出席宴请吴越使臣的国宴等。

同时,赵匡胤突然对四弟赵光美十分亲近。

比如,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多次去赵光美府中看望慰问,要知道以前他很少去,如今却突然变得这么亲近?很反常。

而且赵匡胤巡幸洛阳时,打破了以往让赵光义留守开封监国的惯例,把他带着一起去了洛阳,而留守开封的人变成了四弟赵光美和儿子赵德昭。

由此可见,赵匡胤试图将儿子推到台前,建立威望和势力,再扶植四弟赵光美以制衡赵光义。

所以,迁都这事儿背后的玄机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赵光义已经在开封建立起盘根错节的势力,形成了以赵光义为首的政治集团,足以威胁皇权,而且赵光义对皇位也有了野心。

但他的野心被赵匡胤察觉,所以赵匡胤果断采取了措施,只不过这种措施是温和的。

他一边扶持儿子和四弟赵光美来制衡赵光义,另一边就是利用迁都来瓦解或者削弱赵光义的势力。



赵光义在开封经营多年的势力体系,根深蒂固,一时半会儿很难动摇,但迁都可以动摇他的势力。

因为迁都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文武百官都得跟着搬迁,连朝廷机构都要搬走,迁到了新的地方,各大势力就得重新洗牌,赵光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当赵匡胤提出迁都时,赵光义极力反对,丝毫不松口,而且文武百官里有不少是他的人,也跟着反对。

这么一来,赵匡胤即便是皇帝,面对群臣一致反对,加上赵光义作为实力派也坚决反对的情况下,是无法强行推动迁都的。

因此,当赵光义说完那句“在德不在险”后,赵匡胤选择了沉默,不再辩驳。

后来,赵匡胤从洛阳回来后,也就过了大概半年左右,就离奇死亡,迁都之事也就再没有下文。

最后再说说洛阳和长安。

有人说,洛阳和长安经历五代十国的战乱,早就衰败不堪,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交通运输,都已经没落了。

但是,自郭威建立后周起,经过历年来的改革,中原地区经济逐渐复苏,生产力得到恢复,再经过北宋初年的治理,再不济也恢复不少了。

而且,一旦迁都过去,再进行修缮和治理,也完全可以满足建都的标准。



不过,当时要是迁都洛阳还说得过去,但要迁都到长安,还是有难度,而且需要时间的。

因为西夏人盘踞在西北,真要把都城迁到长安,首先就得面临西夏的军事威胁,虽然西夏那会儿还没那么强,但好歹是个威胁。

赵匡胤的设想是,先迁都洛阳,等时机成熟再迁都长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灭了西夏,彻底解除西北的威胁。

而且,还得控制河套草原才行,不然的话,即便定都长安,北面的军事压力也会很大。

汉朝在没有收复河套草原之前,匈奴来打劫的时候,直接从河套草原南下,直接打到甘泉宫(咸阳淳化县一带),兵锋直指长安。

所以,赵匡胤迁都的终点长安,要想实现,就必须以武力控制西北和河套草原,才可以迁都过去,不然的话,还不如在洛阳待着。

可惜的是,赵匡胤没过多久就离奇死亡,迁都的事情也就再没提起过了。




用不着站在什么上帝角度,即便是在宋代的时候,包括太祖赵匡胤等人在内,都认识到了把都城放在无险可守的开封府汴梁,是个非常危险不合适的行为。

开封的北方是大片的平原,而且由于燕云十六州在辽的手里,一旦北方的骑兵南下,宋朝几乎是没有反抗的能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都城迁走。

赵匡胤待到局势稍稍稳定,就想着先迁都洛阳,然后定都长安,但并没有成功。

赵光义与诸多朝廷大臣纷纷反抗迁都,而这件事因为太祖的忽然驾崩被搁置,一直到靖康年女真人南下攻破汴梁城,北宋的都城一直都还在开封府这个地方。



河南这个地方,原本汴梁不算是个很出众的城市,虽然早在战国时代,这里就因为曾是魏国大梁城所在而名噪一时,但之后就被洛阳给完全掩盖了光辉。

很长时间内,洛阳无疑是中原一带最耀眼的存在,直到唐朝以后。

这边唐朝的江山刚刚结束,长安与洛阳这两座千年古都,也就此衰落,长安失去了原本的地位以后,作为关中平原东部门户的洛阳,也难以承受。

不仅如此,洛阳曾是隋唐大运河的中枢,但唐中后期运河淤塞,使得洛阳水运不兴,内河漕运的繁荣,让仅仅是节度使驻地的汴州急速兴起,也就是后来的开封汴梁。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将都城定在洛阳之外,其他四个王朝都将都城放在汴梁,如此经营让汴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洛阳,成为中原最重要的城市。

宋朝继承的是后周的江山,当时后周的都城也在汴梁,也算是遵循旧例。

但是汴梁虽然繁华,可军事上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汴梁北方的华北平原根本没有能够作为屏障的天险,所以宋太祖就想着如何迁都回到长安。

宋太祖是军伍出身,对这些非常明白,他的计划是先迁都洛阳,再迁都长安,但这件事最后还是没能成功,因为朝野上下反对的力量实在太强,包括他的弟弟,即后来的太宗赵光义。



为何宋朝没能将都城从开封迁走?

一,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拦

太祖的子嗣当时比较年轻,在乱世当中,“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并非虚言,而后来宋太祖的确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不管烛影斧声到底是不是真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赵匡胤时期,赵光义加封晋王、开封府尹,这在当时是储君的标准配置。

赵光义自然也知道自己的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他在开封一带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而朝廷当中也有很多人,在开封一带拥有大量财产、势力等。

一旦迁都,自然意味着自身的利益将要受到巨大的影响,这些是许多人不愿看到的,尤其是赵光义,这对于他争夺皇位也很不利,所以他们都极力阻拦迁都。



二,赵匡胤的突然去世

尽管朝野当中很多人反对,但正确的事情,还是要去做,尤其像是关乎社稷的大事,赵匡胤千方百计想着迁都洛阳、长安,被各种阻拦。

但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宋太祖忽然驾崩,迁都的事情也就被无限期搁置。

继位的太宗赵光义,原本就反对迁都,毕竟开封是他的大本营,他根本就不愿离开,而跟随他的朝臣们,大多数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随着宋朝对于开封经营的完善,这里的繁荣程度,已经不是曾经的长安洛阳可比,而后来的宋朝也逐渐沉浸在这种太平安乐当中,没什么人再提起迁都的事情。



为什么说,长安与洛阳也不适合作为都城?

一,人口增长,长安粮食匮乏

原本古代的时候,关中地区被称作天府之国,水源充足物产丰饶,但是在隋朝开始后这里就因为人口过多,土地越发难以承受,不得不从外界运输粮食。

到了唐代,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而且黄河航道阻塞,陆运成本巨大,粮食进不去长安,使得盛唐时代,经常有皇帝带着皇族、大臣们跑去洛阳,原因就是缺粮。

到了宋代,这种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长安还是缺粮食。

经过唐末与五代的破坏,长安一带十分凋敝,土地荒芜,而宋朝的重心逐渐偏向南方,定都长安也无法对于南方进行有效掌控,长安也是不适合做都城的。



二,航道淤塞,洛阳同样衰落

洛阳原本是地处关中平原的长安,伸向东方的一个中枢,定都长安的王朝同样需要好好经营洛阳才能掌控中原与山东,长安一衰,洛阳也无法保全。

长安暗淡以后,洛阳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并且也受到了战争的破坏。

宋朝时期的洛阳,航运条件根本无法与汴梁相比,洛阳并非没优势,但洛阳的优势若想要恢复的话,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不可估计。

开封与洛阳之间距离很近,宋朝觉得也没必要将都城迁移到洛阳去,这么折腾的意义其实也不是很大,燕云十六州不在手中,整个华北平原其实怎么说都是危险的。



汴梁从当初唐朝的一个藩镇,随着漕运迅速崛起,到了北宋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座非常繁荣昌盛的城市,远非受到战火破坏的长安、洛阳能够相比。

后晋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之后,中原迟迟没能夺回,使得整个华北平原都暴露在北方铁骑的攻击范围之下,只能通过人力来布防,效果甚微。

北宋与辽,自从《澶渊之盟》后相安多年,也让宋朝失去了忧患意识。

不管怎么样,宋朝定都在汴梁,没能按照太祖设想的那样迁都离开,对于后来北宋被女真铁骑破城,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为了防守汴梁消耗巨大,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