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面积还没云南大,为何有人说德国二战时能单挑美英法苏四大强国?

德国虽然面积没有云南大,可是通过不断侵略扩张,因积累所增长的整体实力,确实可以挑战当时的任何一个强国大国,但能不能成功却是另一回事。二战爆发前,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被进行了限制,而且失去了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可谓是损失惨重

德国虽然面积没有云南大,可是通过不断侵略扩张,因积累所增长的整体实力,确实可以挑战当时的任何一个强国大国,但能不能成功却是另一回事。

二战爆发前,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被进行了限制,而且失去了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可谓是损失惨重。

希特勒上台,实现独裁统治后,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来推动军事领域的发展,以政治加军事威慑的手段,夺回了苏台德地区,把德国重新连为一片。

德国的国土重新回到曾经的30万平方公里,而云南省面积却是39万平方公里,虽然大小各异,但是德国毕竟是一个国家,与云南省还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德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已经是一个老牌工业强国,虽然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但是依然拥有着雄厚的底蕴,这一点作为同时期的云南,还是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双方有着天壤之别。

德国在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下,通过各种方式,先后侵吞了周边国家和地区,随后联网苏联瓜分了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由此爆发。

德国以闪电战术,不但夺取了比利时、丹麦、挪威、奥地利等国家,而且用掠夺来的财富,进一步增高自己的实力,最终快速击败老牌帝国法兰西,证明了德国掠夺扩张后,所得到好处。

随后德国轰炸伦敦,并在地中海、大西洋和北非,同英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当然漂亮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在暗中支持英国,各方打的是有来有回。

德国还于1941年6月,对苏联发动进攻,初期因为战事顺利,德军一度占据46%的苏联国土,以至于当时德国所占据的面积,已经达到6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自身面积的20多倍,统治下的人口也近1亿左右。

德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起初只是靠蚕食周边国家和地区,一步一步的增强实力,随着野心膨胀,德国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击败法国之后,德国整体社会,已经陷入唯我独尊的疯狂境地。

法国的快速落败,有德国军事方面的原因,其实更是法国自身出了问题,作为当时欧洲和世界大国,法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绝对是有同德国一战之力的。

德国也不是以一己之力,去单挑法国的,而是通过整合所占据的欧洲各国,以及比利时同法国接壤的地理优势,打了法国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凭借德国3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7000万的人口,以及犀利的陆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同英国这种海上强国一决高下的。

德国只是在占据大半个欧洲,才有勇气向英国发起挑战的,然而作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底蕴,显然比德国更为雄厚,其科技和工业实力,也在战争中得以充分显现,德军始终未能踏上英国本土,就证明了双方整体实力的差距。

至于德国如何去挑战漂亮国,就以距离因素和德国海军自身的短板,以及漂亮国在科技、经济、军事方面的实力,所产生无穷的战争潜力,德国想单挑漂亮国,显然没有那个实力。

即使有仆从国的帮助,以及整合占领区的所有力量,德国依然无法去攻击漂亮国,毕竟如何确保远距离的后勤运输线,将是德国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说起二战时期,最为惨烈的苏德战争,德国投入了所谓的550万兵力,其中就包括意大利这样的同盟国,以及十几个仆从国,而且诸如飞机、火炮、坦克等武器装备,也是集结了大半个欧洲的力量。

德国单挑苏联这种事,是不存在的,而且苏联的国土面积和人口,以及科技、经济、军事方面的实力,在当时也是不容小觑的。

即使苏联受到了大清洗运动的影响和冲击,哪怕是战术理念和通讯系统落后,但是苏联依旧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而且整个民族经过卫国战争的洗礼,其战斗意志超乎了世人的想像。

战争是复杂的,其中也有来自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就像法国的投降,不是军事力量不足,而是来自政府和政客,出于政治利益上的选择。

德国从开始,为什么没有去独自挑战英、法、美、苏,其中的任何一个,就是因为深知自己实力不如对方。

最终在侵占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后,才发起对英法苏等国的进攻,至于漂亮国,纯属距离太远,还不在德国考虑之内。

德国之所以在欧洲坐大,是利用了英法之间的历史恩怨,以及两国政府首脑的不作为,而采取的绥靖政策,其他欧洲各国成为了英、法、德之间的牺牲品。

如果英法两大欧洲强国不闹矛盾,就以德国的面积和人口,加上所处的地理位置,根本没有单挑他国的资本,可现实却是德国钻了空子,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时期,德国确实同英、法、苏、美等国交了手,虽然在法国的身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在其他三国身上,却失去了自信。

德国还是在集结了大半个欧洲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情况下,复制了一战惨败的经历,如果德国自己单挑以上任何国家,也许就可以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毕竟战争会维持在两个国家的范围内,不会牵扯太多。




关于这个问题,云南表示:我特么招谁惹谁了?

如果能以金钱论颜值,马云应该是天底下最帅的男人;如果能以面积论强弱,俄罗斯应该是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

可现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哇,对于美苏英法四大金刚来说,德国是小了点,但小就不能满足,哦不,是吊打你们了吗?

而且话说回来,云南省的面积是39万平方公里。二战前的德国,在领土膨胀前,就已经是53万平方公里;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直接占领或间接占领的土地面积巅峰达到640万平方公里,云南省面积与之不可同日而语。

直到二战后,德国再度失去大片土地,国土面积只剩下35.7万平方公里,这才达到“没有云南省面积大”的程度。

而不管面积和云南相比如何,德国的面积确实不够大,尤其是和漂亮国、苏联这样的世界大国相比,德国的国土面积简直不值一提。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国,几乎完成了单挑美苏英法四大国的奇迹,并消灭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法国,将欧洲第一海军强国英国阻挡在海峡对岸,将强大的苏联打得奄奄一息。

虽未取得二战的最终胜利,但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如此短的时间内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确实相当不可思议。

而静夜史认为,德国能够完成这样的成绩,和德国面临的内外环境密不可分:

1、德国雄厚的积累

德国虽小,但基础雄厚。

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德国的工业革命也开始轰轰烈烈地铺开,由于起步较晚,德国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这使得德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弯道超车,综合国力超过英法等殖民地帝国,成为当时的欧洲第一强国。

因为工业化的迅猛推进,德国才能在国土小、资源少的情况下,创造出远超他国的大量财富,为德国的强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正因为国力和殖民地数量如此不成正比,德国才向英法等国发起了挑战,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但德国最终输掉一战,并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包括失去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东普鲁士成为飞地;裁掉空军,陆军只能保留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少数舰艇,德国海外殖民地全部被英法等国继承等。

残酷的《凡尔赛和约》让德国几乎失去了一切,但却给德国留下了仇恨,从此德国上下同仇敌忾,只为报一箭之仇。

而且,虽然德国表面上失去了很多。但最核心的部分——人才,得到了大部分保留。10万军队,几乎都是军官,撒出去就是一支支军队,再加上德国对退役军人的高福利待遇,使得德国人对参军有空前的热情,这是德国二战前迅速扩军的重要保证。

而且,虽然德军在一战中伤亡惨重,但熟练技工等人才依然数量庞大,加上漂亮国的贷款,德国在一战后的几年时间内,就迅速超过英法,重新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

2、绥靖政策的助攻

德国在二战前的膨胀,除了雄厚的积累,还有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的推动。正是在希特勒狂热的带动下,大部分德国人被绑上了战车,二战一触即发。

而在火药味如此浓烈的情况下,英法等本该承担责任的大国却选择了绥靖政策。

因为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本质上反共产主义,因此英法等国认为自己可以坐山观虎斗,在苏德打得难解难分时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面对德国的崛起,他们熟视无睹;面对捷克斯洛伐克等盟友惨遭德国毒手的现实,他们置若罔闻;甚至在斯大林主动找上门来,请求携手绞杀纳粹德国时,英法两国还自鸣得意地爱答不理,直接导致苏联和德国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德国横扫西欧解除了后顾之忧。

此时的漂亮国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并偏袒英国,但相比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死敌苏联,漂亮国也愿意默许德国的膨胀。

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国联,对德国的膨胀几乎没有任何的约束力,这使得德国不仅突破了《凡尔赛条约》的束缚,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军队扩张到数百万,国土扩张了数十万平方公里。

而同时期的英法等国,之所以高举绥靖政策旗帜,就是因为在一战中伤亡过于惨重,国内青壮年缺失,这使他们不愿也不能再轻易卷入更大规模的世界大战中。而苏联虽然完成了工业化,综合国力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使得苏联大部分优秀指战员被血洗一空,军队战斗力断崖式下降,这导致苏德战争前期苏联军队一溃千里,莫斯科命悬一线。

当然, 能够挑战四大国,静夜史认为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德国上下的同仇敌忾。正因为一战的惨败,使德国失去了太多,才让德国人认为自己应该在下一次战争中全部夺回来。而这种民族情结在希特勒的引导和利用下,爆发出了最恐怖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空前猛烈的腥风血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