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炒股比较厉害,尤其是短线,悟到了很多东西,想以交易员为生,靠谱吗?
比较利害也就是应该有这么利害,很想知道你给谁当交易员。炒股比较厉害,有多厉害呢
比较利害也就是应该有这么利害,很想知道你给谁当交易员。
牛市里厉害,还是熊市里,还是都厉害。
交易员这口饭,现在吃的人越来越少了。
因为能赚到钱的,不爱做交易员,业绩分成比例太低。
而赚不到钱的交易员,又做不了太久。
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下面几个方面。
1、压根不了解交易员这个职业。
很多人理解的交易员,主要是操盘手。
先不说这种理解对不对,就操盘手每天干什么,很多人都不理解。
你以为的操盘手,每天盯着三个五个屏幕,看着全市场的股票,在那边啪啪啪地敲击键盘做交易。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高频交易都是系统自动做的,根本不需要操盘手。
极个别的资金操盘,如果用了操盘手,也并不是让操盘手自主操盘,大多都是有交易策略的触发机制的。
当股票出现了某些情况时,交易自动触发,然后开始操盘手才会做交易。
操盘手的交易,是尽量买在低点,尽量卖在高点,而交易策略本身,并不是操盘手制定的。
操盘手,或者说是交易员,本身就是根据指令行事,服从指令办事。
你可以理解为,在大框架下做小动作,达成超额收益。
有大部分的自主权,但大部分权力并不在自己手上,所以实际落地到最后的奖金分成,占比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优秀的交易员,相对比较冷酷,研究的也是超短线的情绪波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然后精准地进行操作,把利益最大化,把损失降到最低。
这就是交易员的价值。
而不是把交易员当成股神,在4000多家股票中翻滚,寻找哪只股票要涨停,抢先买入。
绝大多数的交易策略,其实都是既定存在的,交易员主要是在优秀的执行层面上。
大家理解的操盘手,在90年代,00年代,其实有很多,但在当今的市场内,其实真的不多了。
所以呢,先搞明白交易员大概是做什么的,再去想自己能不能做个交易员。
那些炒股厉害,悟到很多东西,都不是你能做交易员的门槛。
2、压根不具备做交易员的素质。
即便是做交易员,也是要有最基础素质模型的。
很多人以为,自己超过几年股票,就能做交易员了。
或者说,在一段时间内赚到一点钱,好像算是悟到什么方法了,就能做交易员了。
炒股好的,可以去做职业股民,相比做交易员,还是差了点。
绝大多数的交易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这就好像打篮球一样,需要每天投篮,形成肌肉记忆,才可以在任何位置都尽量掌控好力度,把球精确地投出去。
交易员,不仅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类似实盘交易演练,去增加交易的记忆。
交易员需要承受高频交易的压力,不断地进行类似实盘交易,然后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即便他们在实际操盘中,每天只做3-5笔交易,甚至更少,但一定要有高频交易的素质。
交易员不仅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而且还要有一定的从业背景。
很多人说,做交易,又不需要有什么背景,我交易厉害就行了。
其实不然,半科班出生的人,且热爱交易,具备交易基础素养的人,才是最适合做交易员的。
那些野生的交易员,都是怀揣着所谓坐庄梦想,甚至是操纵股票梦想的,容易在正式交易的途中冒进,然后犯错误。
真正具备交易员素养的,同时愿意安分守己的做个交易员的,其实不多。
大部分人都具有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很厉害,想要去一个地方做交易员,实践自己的理论和伟大梦想。
但事实上这部分人,又没有操作过任何大资金,甚至没有穿越过牛熊,只适合自己做做野生操盘手。
所以,很多人基本上是不具备成为交易员的素养的,也就不太可能成为交易员。
3、压根没有交易员对应的能力。
操盘你那个芝麻绿豆的账户,和操盘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已经把自己的账户炒到几千万了,也就没有必要委身去做个交易员了。
大部分想做交易员的人,都是初出茅庐,可能在牛市里靠某些理论方法去赚了一些钱。
这些理论,如果成立,那么你的未来可以直接通过你的模型,带来直接的收益。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所谓炒股比较厉害,又想做交易员的人,往往拿的都是并不成熟的交易模型。
这类交易模型,在大资金盘的情况下,在熊市里,都会失灵,甚至巨亏。
其次,交易员本身还需要很多临时应变的能力,包括承受能力。
瞬间几百万的亏损,很有可能会让你的心理承压,最终做出错误的决策。
那些正确的决策,都是建立在可以承受的盈利和损失范围内的,交易一定会因为资金量而变形。
更何况,资金量绝对了交易策略,大资金的交易策略,本质上会有很大的不同点,普通的野生交易员,压根不具备驾驭能力。
即便只是乖乖听话的操作,瞬间内成交上千万资金,也是很难操作的。
如果是多账户的交易操盘,那难度就更高了,需要的交易能力也就更高了。
交易员这口饭,其实是个金饭碗,但并不是普通人能端得起的金饭碗。
说它是金饭碗,因为好的交易员几乎不可能失业,基本的薪资也很高。
之所以说普通人端不起,是因为金饭碗,需要用一双金手去捧着。
如果一套交易策略真的很厉害,牛熊市又都适用,那么理论上压根不需要做什么交易员。
假设有10万本金,优秀的短线交易模式,年化收益率50%。
那么,5年后,投资累计是76万,10年后,576万,20年后,3.32亿。
但实际情况,投资的收益率曲线,是无法实现长期复利的。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原因。
1、交易市场的变化。
股票交易市场,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市场,每一年的格局都是不一样的。
牛市里,实现50%的收益率很容易,但是遇到了熊市,能够保本就是一种本事。
所以,长期保持50%的收益率,肯定是不现实的,综合年化收益率达到50%,都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连续两年收益率50%,第三年遇上大熊市,收益率-50%,那么总的收益率是(1+50%)(1+50%)(1-50%)=1.125。
实际收益仅有12.5%,年化收益仅有4.17%,还不如某些银行理财。
交易市场的变化,不仅在于牛熊市,还在于市场的环境变化,投资风格的变化。
90年代,还有不设涨停限制的时代,50%年化收益,完全有可能。
但凡投资风格激进,资金量足够影响市场,就很好赚钱。
到了00年代,除了06-07年的大牛市,其他时间的股票走势波动都不大,要做到50%,就很难,08年股灾,更是几乎不可能。
这个时候的投资风格,已经全面转向题材炒作了。
到了10年代,除了14-15年的大牛市以外,市场总体的走势都是小涨小跌,想要稳定50%的收益,就必须要精选个股,难度其实也不小。
这个时候的投资风格,又变成了题材为基础,业绩为逻辑的炒作。
投资风格的变化,让市场的交易策略发生变化,未来市场的投资风格还会继续变化,所以必须要与时俱进。
除了投资风格,市场的资金也在变化。
从最早的大户为主流,到热钱游资入场,到后来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发展,到险资入市,社保养老金入市,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样性。
这两年,北上资金也成了整个资金的风向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整个市场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交易策略一定是会改变的。
2、交易体量的变化。
这里的交易体量,可以理解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指数的交易体量,从几千亿,到几万亿,到现如今的80万亿。
这意味着整个市场扩容后,股票的数量暴增,选股的难度也暴增。
从几只股票,到百只股票,再到现在4000多家上市公司,光选股这件事,就完全变了。
原本都是根据股票走势的强弱来选股,因为强势股就那么多。
现如今有很多资金开始做市值选股,业绩选股,题材选股,多个分类,多种维度进行筛选。
毕竟4000多家,要买哪家,哪些家,选择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
市场体量的变化,带来的选股变化特别明显,整个逻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同时,市场体量的扩容,还让资金越发渺小起来。
本来30万亿的市场,30亿占比万分之一,现如今80万亿的市场,同样是30万亿资金的影响力,就少了一大半。
当资金的影响力发生变化的时候,整个体系业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易体量的变化,还体现在资金体量的变化上。
如果长期投资都有不错的收益率,那么掌控的资金,一定会越来越多。
从几万,到几十万,到几百万,到几千万,甚至几亿。
资金体量的变化,决定了交易策略必须改变,否则将无法生存。
几十万跟风一只股票,完全没有问题,也没人在意,但是几百万呢,就会影响股价的波动。
等几千万的时候,已经可以把一只小市值个股给打涨停了,要是几亿了,甚至可以操控股价了。
资金体量的裂变,结果就是原本的方式方法,会被迅速淘汰。
因为操盘的难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会影响到最终的交易策略。
3、交易策略的变化。
交易策略本身,和资金的多少有着密切的联系。
资金量如果小,市场上筹码很多,直接买就完了。
而当你的资金体量很大的时候,你要入场,筹码都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长期资金愿意在下跌的时候买入股票,因为股票一旦涨上去,跟风盘就把筹码抢光了,压根轮不到大资金。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在下跌的过程中去承接筹码。
所以,长线投资的资金,往往是左侧入场的,右侧入场的都是偏短线。
别看一些股票市值千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流通股,可能也就几十亿。
所以大资金在买入股票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的策略上的调整,熊市布局就是一种思路。
另外,由于市场资金越来越多,抢筹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同样会导致交易策略的变化。
选股也好,买卖策略也罢,本质上都是交易策略的一部分。
在如今越来越复杂的股票交易市场里,这一些都在不断的变化。
你觉得自己通过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殊不知市场早就走在你的前头了,变化早就来了。
交易策略一定是要动态调整的,只不过市场变化快慢,决定了是微调,还是整套推翻。
交易策略,本质上要符合市场主流的交易风格。
就比如,前几年主要的风格在于炒作白马,最近一年主要是炒作高成长预期,前一个月主要炒作的是妖股。
不同阶段,受倒了宏观环境和资金面的影响,主流的交易风格,就会发生一次改变。
时间久了,原本那套成熟的交易理论,适用性就会一步步地下降,最终沦为鸡肋。
只有不停的打磨交易系统,才有可能和时代一起进步和发展,确保交易策略的有效性。
即便策略的大框架不变,细节上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
如果你觉得自己炒股很厉害的时候,建议你一定要重新思考几个问题。
1、自己到底是不是靠运气赚了钱?
买卖股票的依据是什么,选股的依据是什么,到底是误打误撞,还是实力的体现。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自信是好事,自大的结果往往是亏的血淋淋。
2、自己的交易策略,资金放大十倍还是不是适用?
从10万到100万很快,从100万到1000万却很慢。
或者说,短线暴富比起慢慢变富要容易。
资金体量越大,交易难度越大,交易的风格也就越求稳。
3、自己的交易策略,有没有经历过熊市的考验?
如果你的赚钱方式方法,都是在牛市里,那么这一套交易策略,是不是适合熊市,一定得打个问号。
熊市是所有交易策略的试金石,好的交易策略,一定会提示你在熊市里减仓,甚至是空仓。
4、未来市场变化,这套交易策略的胜算还有多少?
市场如果发生动态变化,这套交易策略还有没有效果。
市场风格出现切换,交易策略还有没有持续性。
就比如二八切换,如果是长期的,交易策略是不是就需要改变了。
5、如果炒股能赚钱,那么到底是给自己炒,还是替别人炒?
最后一条,如果自己炒股真的能赚钱,你还会不会替别人去炒股。
因为交易员本身,就是一个替别人去做交易的角色。
在赚到钱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自己赚钱,也可以选择帮别人赚钱。
至于哪一种更好,见仁见智,每一个都可以存活,都有机会真正地赚到钱。
股票交易本身,不能太浮躁,更不能太飘,因为你不知道风口什么时候会停,只有努力打磨自己的交易系统,才有可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