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新闻联播的主持人都不低头念稿,是因为都背下来了吗?

本文转载自:百度up:大宝观社会《新闻联播》的历史进程1958年9月2日19:00,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是《新闻联播》的前身。1976年7月1日,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

本文转载自:百度up:大宝观社会

新闻联播》的历史进程

1958年9月2日19:00,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是《新闻联播》的前身。

1976年7月1日,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每日19:00播出,播出时长20分钟,给各个新闻影片加了配音,并且启用了第一版片头,但此版片头是黑白的,没有片头音乐、播音员和字幕。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CCTV-1)开播。12月,《新闻联播》主播首次面对观众,赵忠祥成为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出镜的播音员。

此后经过多年的演变,直至现在的新闻联播形态,最新一期的变化如下:

2020年7月18日起,《新闻联播》再次更换片头,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此版片头将上一版片头稍作修改,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9高清制播。同时演播室换为总台新闻中心N01演播室。9月10日起,潘涛、宝晓峰、严於信和郑丽先后加入《新闻联播》的主播阵容。

《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一、形象气质佳

《新闻联播》作为一档全国的新闻节目,每天固定在晚间19:00播出。一般情况下,能够在这档新闻节目中做主播,必然拥有一个好的形象与气质,这就犹如我们的门面一般,所谓的“国字脸”即来于此。不仅要有较高的才华存在,在外形上,也需要给人留下正式、端庄,大方的形象。这么多年来,《新闻联播》主播们,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论是男主播还是女主播,总能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大国的形象和担当。

二、优秀的播音实力

在全国各地有着非常多新闻主播,但他们和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外形上,很多时候更体现在播音功底上面。能够进入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播音经验,更是有着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很多时候就连他们的微笑,看上去也非常的标准、迷人。

三、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

新闻联播主持人具有超强的记忆,这些人的大脑思维能力非常强,能够在短时间内精准地记住众多的信息。作为一个新闻联播主持人,平常时间除了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普通话练习外(让自己拥有准确的发音),还要进行各种记忆性的练习,以保持大脑的活跃。

三、拥有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全国十几亿的观众,在这样的节目上做主播,也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需要保证自己不犯错误,而且还需要有很好的临场应变能力。我想这对于主播的心理素质,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主播,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适当的工具辅助

新闻联播主持人经常要面对着镜头(注视着前方)说话,因此“提词器”的存在可以确保主持人在长时间说话时不会出错。新闻联播主持人面对镜头讲话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桌子上的稿件,但是主持人却不会低头看稿件,这是为了体现央视的专业水平。

新闻联播主持人在看向前方时,其实就相当于在看稿件。在稿件的上面架有高清的摄像头,在主持人的正前方有水平放置的显示屏,桌子正上方的高清摄像机会时实地把稿件的内容传递到显示屏上,显示屏就相当于一个“提词器”,为了精准地跟上视频画面,主持人会提前对稿件进行翻页。

这个不难理解,主持人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文字,并且一字不差的播报出来还是有难度的,而且每次都提前背过,无疑是天大的工作量,因此主要是在播放前熟悉文稿,记住文稿的精要,提炼主题,划分层次,并把文稿内容串联起来。播报时就可以对着“提词器”说,做到播报游刃有余,专业性强!

《新闻联播》为数不多的一次主持人低头念稿

央视主持人李梓萌在2020年2月12日晚主持《新闻联播》中低头念稿一事登上了热搜,因为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这么多年来《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一直都是抬头看着镜头来说稿子的,有的也仅是看一下前面提词上面的内容再说,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低头念稿的这种现象,所以主持人李梓萌也因此罕见地登上了热搜,引起了热议。

后来得知,那是一条急稿,是在直播前才刚刚拿到手的,甚至可能都来不及上“提词器”,所以就只能低头播报。虽然是急稿,但是我们却发现在8分钟的播报中,李梓萌在镜头面前不仅做到了重音停顿,而且读了前面的内容还要赶紧默记后面的内容抬头说,但仍然播报得非常流畅,全场没有一处错误,让人感叹她那超强的业务能力,不由得让人钦佩,竖起大拇指!

由此可见,新闻播报不可避免会有一些突发情况,既考验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又反应了主持人的专业性,在这里我们也要理解主持人!

结语

由此可见,《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不用低头念稿,并不是因为他们都背下来了,而是基于超强的记忆力,极专业的基本素质,以及“提词器”的配合!再次向他们致敬!




为什么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不低头念稿,难道都背下来了?

《新闻联播》栏目从1978年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42年的光阴,可以说这个栏目伴随着很多人成长,而节目前面的那个悠扬高亢的旋律,相信每个人都会非常熟悉,甚至都能随口哼唱下来。《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到目前不知道换了多少拨了,但是无论怎么换,他们一丝不苟的精神状态、高超而又严谨的主持风格、标准流利的播报语言,都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够不够。不知道大家在看这个节目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整个节目播出的半个小时时间内,主持人很少低头看稿,有人说他们事先都做足了功课,每条消息都背了下来,这是真的吗?


其实不单单是《新闻联播》,现在很多电视台都设有新闻类的栏目,主持人也会像《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一样,非常严肃、认真地进行播报,而且在播报时要端正坐姿、目视前方,既要保障播报的速度,也要确保播报的准确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瑕疵甚至错误,因此节目对于主持人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同时主持人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主持人对于当天的新闻稿件全部背诵下来是不现实的,这不仅会对主持人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增加极大的工作量,而且还会大大提高播报时的准确性,从而降低新闻的连续性和严肃性,所以必须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来辅助主持人顺利进行播报工作,这些辅助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主持人面前的稿件、摄像机、即时投影设备(屏幕)和提词器(非电子类提词器)等。


首先,当天需要播报的内容以稿件的形式打印出来,分别放到主持人面前的桌子上,在桌子的正上方放置一架摄像机,可以将稿件的内容摄录下来,在播报的过程中,主持人需要根据播报的进度及时对稿件进行翻页操作。该架摄像机摄录下来的内容,会即时地传输到位于主持人面前的一个水平显示屏上,记住,这个是水平的显示屏,我们在电视的画面上是看不到。

(稿件样式)

有了这个投影还不行,还需要将这个水平屏幕上的文字竖起的展现在主持人面前,那就需要应用光线的反射原理,在水平的显示屏幕上方一定的距离内,再放置一块与水平显示屏呈45度夹角的高透单面镜。那么,这样操作下来,从主持人的视角来看,就会在正前方看到一排竖直的稿件虚像,通过前面摄像机的焦距调整以及投影设备的参数调整,可以对呈现出来的虚像大小进行修正,从而以最适宜的尺寸供主持人朗读。


最后一步就是将主持人播报的画面摄录下来,然后形成电视信号发送到全球各个角落。那么,一方面,摄录主持人播报的摄像机必须在高透平面镜的后方,另一方面,这个高透平面镜挨着摄像机的一侧要涂上一层非常薄的金属镀层,在确保从主持人的角度光线透不过去的同时,也要确保后面的摄像机可以完整地拍摄到主持人播报时的画面。


这样操作之后,主持人就可以不用看稿件,直接通过前面的提词器系统(通过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逐页进行朗读就可以了,不需要背词,只需要及时将稿件进行翻页就可以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由于呈现出来的稿件是虚像,只能从主持人的角度能看到,而在高透平面镜后面拍摄的摄像机是拍不下来的,所以展现出来的就只有主持人抬头播报时的画面了。

虽然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提词器,比如采访、演讲、大型节目现场录制、便携式户外等多种使用用途的,这些电子类的提词器固然比较先进、使用方便,但是由于《新闻联播》类的新闻节目的现场使用需求、周围环境、节目效果等都有特殊要求,所以电子类提词器并不适用,而是使用以光学反射为基本原理的老式提词器系统,基本上没有改变过。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