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是前所罕见的:在这场战役中漂亮军调集6万余人、300余门大炮、170多辆坦克、3000多架次飞机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役中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是前所罕见的:在这场战役中漂亮军调集6万余人、300余门大炮、170多辆坦克、3000多架次飞机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役中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在历时43天的战役中敌我双方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军冲锋900多次。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朝鲜战场上的漂亮国第八集团军司令、陆军中将范弗里特通过美联社驻汉城的记者向全世界宣布:“一年来联合国军向中国军队所发动的一次最猛烈的进攻——金化攻势正式开始了!”范弗里特所说的“金化攻势”就是我们所说的“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14日凌晨5点44分猛烈的炮火拉开了持续43昼夜的上甘岭步兵攻防战的序幕。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战况尤为激烈。

美7师和韩2师集中了320多门大口径重炮、27辆坦克战车、40余架飞机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强烈的冲击波在坑道内激荡使高地上的志愿军感觉就像是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当时有些小战士甚至直接就被活活震死了。在这惊心动魄的爆炸声中两高地上的步话员一次次在坑道口立起天线呼叫千米之外的营指挥所,但在短短几分钟内坑道里储备的十几根天线就被猛烈的炮火全部炸毁。

597.9高地的11号阵地上志愿军一个班直接全冲到表面阵地,结果被敌人一轮轰炸就全都牺牲了。2号阵地看见11号阵地丢失后试图反击夺回,可冲到一半又被一轮轰炸炸没了。由于大部分电话线都已被炸断,所以通往营指挥所的电话时断时续报告着:“597.9高地11号阵地上出现敌人”“敌人坦克爬上了537.7高地北山1号阵地前沿”“597.9高地2号阵地没有了枪声”......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听着这些零头碎脑的报告焦急万分。

崔建功赶紧派出侦察员去前线了解情况。第一批派出的侦察员在半路上就牺牲了。第二批侦察员中只有两个人活着来到597.9高地5号阵地。当这两名战士看到漂亮军正蜂拥而来时毫不犹豫投入了战斗。就在各级指挥员心急如焚等待战况汇报时战斗一幕比一幕惨烈地在两个高地展开:战士陈治国在机枪射台被炸烂的情况下用负伤的身体充当射台;战士孙子明在4次负伤后昏了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敌人已冲上阵地,于是他握着3颗手榴弹冲向敌群......

早在战役打响前志愿军就抓紧筑造了坑道防御工事:1952年春、夏两季数十万中国军队在蜿蜒500里的战线上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这样一来志愿军防线形成了大小坑道纵横交错且与表面阵地相结合的坚固防御体系。漂亮国空军从空中观察这些坑道工事后曾评价道:“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好像出现了一个长220公里、宽20~30公里的巨大蜂巢。中、朝军队阵地的坚固程度足以让任何具有进攻欲望的人望而生畏”。

等到战役打响后这些坑道防御工事全都派上了大用场。战役打响当天17点左右大部分表面阵地都已失守,伤亡较大的志愿军全部退守坑道。1952年10月14日这天的炮火过后根本不可能散去的硝烟和石屑粉末遮蔽了整个天空。参加过第一天战斗的幸存者甚至因此以为那是一个阴天,可实际上那一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在坑道中熬过这一天的志愿军战士们直接用“地狱”这个词来形容当天炮火的猛烈程度。

当天漂亮军的320门大口径火炮和27辆坦克同时向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猛轰,平均每秒钟就有6发炮弹落在志愿军两个连队的阵地上。与此同时完全掌握着制空权的漂亮军出动了100多架轰炸机轮番轰炸。重磅炸弹将花岗岩炸得粉碎,凝固汽油弹烧得山头烈焰冲天。仅仅一天之内上甘岭山头就被整整削去了两米,平日坚硬的石头山被完全炸成了石屑山,往日用钢钎都打不动的岩石一脚踩下去就直没膝头。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美韩军就一口气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和200余架次飞机攻击上甘岭志愿军两个连又一个排。在之后九天的战斗中美韩军光炮弹就消耗了30万发,航弹更是投下了500余枚之多。如此之高的弹药消耗量甚至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一个术语“范佛里特弹药量”。范佛里特还在战斗打响两天后的10月16日搞了一场两栖登陆作战演习以迷惑中国将领。直到17日志愿军将领秦基伟还在日记中猜测漂亮军主攻方向到底在哪里。

在开局明显不利的情况下我军巧妙应用反斜面战术和坑道战术使战局得以逐渐扭转:志愿军只在阵地上留下3个观察哨,其他人则全在坑道里待命。前面一个人阵亡了,那么后面就补上去一个。志愿军的反斜面阵地在山背面 、坑道在山底下 ,所以漂亮军的直射火炮无法命中,而曲射火力或航空打击稍微偏差也无法造成有效杀伤。当时温压弹尚未发明,而钻地弹的性能还不够完善,所以这时志愿军坚固的坑道防御体系就派上了大用场。

在上甘岭战役爆发之前的1951年漂亮军40到60发炮弹就能杀伤我方一人,但随着我军的坑道战术日益完善之后漂亮军平均646发炮弹才能杀伤我方一人。只要我军保住阵地不失,那么联合国军就只能继续用步兵冲击山头。由于上甘岭战场地形狭窄,所以无法同时投入太多兵力。这在无形中削弱了漂亮军在兵力火力上的优势,而我军只要火力配置到位就能用一个班封锁数百米的防线。联合国军空有纸面兵力,但在进攻时却无法展开。

在这种形势下双方都只能以连排为单位进行添油战术,而这种刺刀见红的战斗恰恰正是我军最擅长的。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洗礼的人民子弟兵有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顽强意志和千锤百炼的实战经验。当敌人炮火猛烈时我军就立马钻进坑道,等到炮声一停又从坑道出来与敌人刺刀见红血战到底。上甘岭两高地的表面阵地就这样不断在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之间反复易手。

在第1天的战斗中两个志愿军连队打掉了45万发子弹、近万枚手雷手榴弹。这几乎是将战前储备的弹药几乎全部打光了。此外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有十挺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被打坏。这几乎占到了两个连队全员装备的80%以上。这一天中国军队伤亡550人,美韩军则在阵地前丢下了1900人的尸体。仗打到第3天的时候上甘岭上志愿军已有15个连队投入战斗、歼敌数量也已逼近5000人。

1952年10月18日晚志愿军悄悄向坑道里增兵以备在第二天发起反击。19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发起了大反击。在这晚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被中国人代代传颂的名字——黄继光。在这晚的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疯狂扫射的机枪。黄继光的牺牲激起了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之心,于是他们高喊着“为黄继光报仇”的口号冲了上去。到了20日凌晨志愿军已全面收复上甘岭阵地。

黄继光牺牲当夜志愿军上报杀敌2500人,第2天志愿军一个观察所发现在597.9高地正南面的山沟里漂亮国人一次就拉走了30卡车的尸体。当时的一名漂亮国记者沃尔逊向国内报道了这样的景象:“一个连长点名时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美联社记者伦多夫报道称:“那些出发时兵员齐整的部队在回来时只剩下几个少得可怜的残余,那些最精干最勇敢的军官们看到这样惊人的损失都哭了起来”。

当时一个漂亮国俘虏一脸沉痛地告诉志愿军:漂亮军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最能打的荣誉团队十七团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就伤亡过半,有的连甚至只剩下一个少尉。同一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伤亡也相当惨烈。从1952年10月14日到20日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经过七天血战之后志愿军15军第45师参战连队大部分伤亡过半,甚至有的连已只剩下几个人。作战科长在向军部汇报战况时都是含着泪断断续续汇报的。

45师师长崔建功在向军长秦基伟汇报时说道:“如果打剩一个连,那么我就去当连长;如果打剩一个班,那么我就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还活着,那么上甘岭就还是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20日联合国军再次增兵进攻并夺取了表面阵地,志愿军随即再次转入坑道作战:白天采取钻洞坚守的战术,夜晚则以小股部队不断袭击敌军。志愿军就这样成功将战斗拖到了夜晚。夜晚的597.9高地对漂亮军而言是危险的。

白天漂亮军可以凭借空中优势耀武扬威,但却频繁遭到志愿军出其不意的夜袭战打击。多年后当时的一名漂亮军士兵普罗福特回忆称:“夜晚我们在前沿阵地时听到一个铁盒子叮叮当当滚落下来也会以为是志愿军来了。每当发生这种事时一定会枪声大作,直到某个军官跳出来大喊‘是我扔了一个罐头盒子’。没过几天相同的一幕就又会重演”。由此可见志愿军频繁的夜袭打击已让漂亮军紧张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与此同时我军的日子同样也并不好过。不能否认的是我们当时在军事上、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漂亮国,所以我们的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对抗“联合国军”的现代化武器。上甘岭战役作为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颇为激烈的一场战役其实打得相当艰苦,也正是靠着战士们顽强的战斗意志才得以一次次击退火力强大的敌军。如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就是在上甘岭战役期间涌现出来的。

《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以及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等行为成为了普遍现象”。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涌现出英雄集体200多个:其中特等功单位2个、一等功单位28个、二等功单位60个。另外还涌现出以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为代表的功臣12347名。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投入的4.2万兵力中伤亡就有1.15万人。

上甘岭战役期间漂亮军以疯狂的炮火切断了五圣山到上甘岭前沿的所有通道,致使上甘岭各坑道弹尽粮绝、滴水无存。45师师长崔建功命令后方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食物和水送进前沿坑道,然而往往需要拼出几条性命的代价才能送进去一口袋饼干。可就是后方部队拼着性命送来的这些饼干也没法吃。在经历长时间的缺水之后战士们的食道变得干燥,舌头肿得连话也说不清,所以坑道里并不荒诞地出现了拿着饼干、馒头却挨饿的场景。

饥与渴如同两把钝刀子慢条斯理折磨着战士们萎缩的胃和欲燃的喉咙。渴极了的战士往干裂的嘴唇上抹牙膏、趴在坑壁上舔那一块块湿润的岩石。在这种环境下最痛苦的就是那些转运不下去的伤病员们。由于坑道里缺医少药,所以伤员们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有些战士其实并不是在战场上直接牺牲于敌人的炮火下,而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慢慢死去的。

守住坑道是夺取胜利的关键一环:只要将坑道部队牢牢钉在上甘岭就能死死拖住敌人,从而为最终夺取胜利赢得时间。秦基伟向45师下达了一道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把物资送进坑道!”火线运输员一拨一拨派出去,却一拨一拨倒在封锁线上。运输员们以生命为代价将微乎其微的物资送进了坑道,可就是这些微乎其微的物资撑起了坑道部队战士们不屈的生命。这也就为后来的反攻保存了宝贵的火种。

25日晚秦基伟在指挥部召开的作战会议上眼含热泪宣布道:“我们将在30日实施决定性反击,为死难的将士们报仇!”30日中午15军集中了133门大口径火炮、30门迫击炮、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炮轰韩2师阵地。这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发动的规模最大的炮战。这场炮战拉开了上甘岭战役大反击的序幕:30日晚22点25分以8连为首的坑道部队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3号阵地。

与此同时45师新组建的8个连和29军的两个连兵分两路猛扑597.9高地。冲击、反冲击、占领、反占领,一时间战斗进行得热火朝天。双方的炮火都瞄准了597.9高地:你炸一遍过来,我还一通回去;你阻拦我的增援,我急袭你的反扑。高地上彻夜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悲壮激越的呐喊。经过5小时的激战后志愿军收复了597.9高地大部分阵地。11月5日志愿军全面收复了597.9高地。

当天下午第3兵团调12军接替15军在上甘岭地区的全部防务,紧接着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转移到了537.7高地北山。在经过几天的拉锯战之后12军92团于11月11日在炮火掩护下向537.7高地发起全面反击。当天17点左右志愿军歼灭了据守阵地的韩2师1个营大部,全部恢复了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这时范弗里特这个第8集团军司令居然到了无兵可派的地步。范弗里特面对无兵可派的局面只好向李承晚施压。

韩国军队在美方的压力下只好再次进攻537.7高地。既然连武装到牙齿的漂亮军都没能守住537.7高地,那么以韩军的战斗力又怎么可能拿下537.7高地呢?25日志愿军12军106团击退了韩军3个团的轮番进攻,从而把537.7高地北山牢牢控制在手中。至此上甘岭战役终于尘埃落定。战役期间敌我双方在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入了10万兵力。这样的兵力密集程度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相当罕见的,因此西方媒体称其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战役”。

上甘岭战役结束两个月后解职退役的范弗里特被召回国。范弗里特直到死也没想通一件事,事实上几乎全体漂亮国人都没想通这件事:上甘岭战役期间联合国军为何会在兵力、装备、炮火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打了败仗?事实上志愿军是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力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上甘岭战役只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197653人。

在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以及2000名新兵、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共计4.3万余人。“联合国军”方面投入了步兵10个团、空降兵一个团共计11个团两个营6万余人。战役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7100余人、负伤8500余人;“联合国军”阵亡2.5万人(其中漂亮军5200余人)。在这片长仅2700米、宽仅1千米的狭小地域内双方投入了10多万人殊死搏杀。

正是靠着战士们的顽强坚守、靠着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才使我们在当时那种极端不利的状态下逼迫美帝国主义首次在自己未能取胜的停战协议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漂亮军打心眼里承认中国军人的勇敢毅力和战术都是超一流的。漂亮国军队从此视中国军队为最强硬的对手。直到今天漂亮国军事学院教科书中唯一的中国战例就是上甘岭战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上甘岭战旗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朝鲜战场上的漂亮国第八集团军司令,陆军中将范弗里特通过美联社驻汉城的记者向全世界宣布:“一年来联合国军向中国军队所发动的一次最猛烈的进攻——金化攻势正式开始了!”

范弗里特


这里,漂亮国人范弗里特所称的“金化攻势”,就是我们中国战史里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其实是个小山村。它在朝鲜中部的战略要地——五圣山的南坡上,它的一边是个标高为537.7的高地,另一边是597.9高地。这两个高地背靠五圣山,且互为犄角,是五圣山防御前沿的重要支撑点。在上甘岭战役打响之前,因为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进行的几次大战,上甘岭这个小山村其实早已经被炮火夷为平地,只是军用地图上的地名标注而已。)



伴随着范弗里特的叫嚣,一声尖锐的长啸划破了五圣山宁静的夜空。紧接着,无数排明亮刺眼的火舌映亮了黑色的夜幕,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在五圣山志愿军阵地上响起。震惊中外的上甘岭大战,拉开了序幕。


在宽度不到4公里的进攻正面上,负责指挥这次作战的漂亮军令詹金斯少将集中了强大的空地火力,16个炮兵营的300多门大炮,上百架各种性能的飞机和 120辆坦克。这样大密度的火力支援,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柏林战役也不能与之相比。


300 门大炮的齐射,几乎把五圣山打得地动山摇;近百架飞机轮番临空,像杂耍般地悬停在我军阵地的上空,肆无忌惮地把炸弹向下倾泻;120 辆坦克像恶狼般地一字排开。用坦克炮对我军阵地进行打靶般的直瞄射击。


炮弹与炸弹像狂风暴雨一般地倾泻,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整个上甘岭地区硝烟弥漫,碎石横飞……巨大的爆炸声好像要把山头劈开似的,坚硬的岩石变成了黑色的粉末,一人多深的交通壕和掩蔽部被夷为了平地,整个上甘岭刹那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在坑道中坚守的志愿军战士,觉得就像是乘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击波激荡着坑道,不少人嘴唇被磕破了,牙齿被磕掉了,甚至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

战后,幸存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不约而同以地狱来形容,其恐怖由此可见。


要知道,承受这样火力打击的,只是我志愿军的两个连队而已,15军45师135团的1连和9连。


经过长时间的火力急袭,詹金斯确信我军阵地上已不可能还有生命存在。随着三颗信号弹升起,早已进入攻击出发阵地的“联合国军”步兵投入了进攻。


可是,美7师的两个营,攻打597.9高地(漂亮国人称为“三角形山”),发起冲击才半小时,两个突击连的连长和全部排长就都阵亡了,底下的士兵不消说也是死伤累累。在漂亮军指挥官的严厉督战下,这两个营不停地向我志愿军阵地发起波浪式冲击。从早上打到太阳下山,漂亮军才好不容易占领了表面阵地。

和漂亮军并肩作战的是韩2师,他们负责攻打537.7高地(狙击兵岭),韩2师派出4个连的步兵进攻,同时用一个坦克连和对空射击队来对我志愿军阵地压制射击,又有两个营在两边对进攻的步兵火力支援。


在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后,也是从早上打到下午,韩2师的部队才得以占领我志愿军的表面阵地。


可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打了一个白天,占领了我表面阵地的漂亮军和韩军,在阵地上却是满怀恐惧。太阳已经下山了啊,战场上,黑夜是属于中国人的。


夜里19:50,志愿军展开了猛烈反击,经过浴血奋战,志愿军成功夺回了敌人占去的阵地。


这样,经过一天的惨烈厮杀,“联合国军”付出了近2000人伤亡的大代价,换来的仅仅是对两个高地昙花一现的短暂占领。阵地还是在我英雄的志愿军手里。


事实上,这样的对于表面阵地的争夺战,持续了接近一周时间。白天,敌人依靠猛烈的炮火轰炸,加上“人海战术”冲锋,从我们手里夺去表面阵地。

但是,到了夜里,我们志愿军通过夜战、近战,又成功夺回阵地。这可以说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从10月14日到20日。


此后,进入了上甘岭最艰苦的第二阶段,坚持坑道斗争。


韩2师师长觉得很奇怪,在上甘岭,他们白天夺取了阵地,怎么到了夜里,志愿军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给韩军一顿胖揍。韩2师的参谋长,带人亲自去侦察,结果发现了志愿军坑道的秘密。


此后,敌人用了各种方法破坏我志愿军坑道:迫击炮吊射坑道口;用毒气弹、硫磺弹熏;用巨石块堵洞口;堵塞通气口等等。

志愿军对敌人的破坏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于是,敌人又想到了对坑道的封锁。派出去抢水的志愿军战士,几乎无一生还,后来,就改为由后勤指挥所派人送水。


但是,敌人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真正能送到战士们手头的水是微乎其微。。人几天不吃饭还勉强可以支撑,但是,几天不喝水,可就要了命了。没有水,连吃的干粮都堵在干燥的喉咙里,咽不下去。


断水的志愿军战士,只有舔石壁上难得的水珠,或者到坑道口呼吸一下寒冷的空气,想吸那微微的湿气。

最后,战士们只有喝自己的尿来维持生命,但是,没有水分摄入,即使是尿也越来越少。


直到第九天,也就是10月28日夜,运输连指导员宋德兴和两个火线运输员才冲过了炮火封锁,将三袋萝卜和一些慰问品送进了一号坑道,那个夜晚简直就是阵地上最盛大的节日。但是,萝卜吃多了烧心,所以坑道部队建议送苹果。

十五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万多公斤苹果,派人送往坑道。但是,漂亮军炮火封锁实在太猛,大筐苹果难以送上去,没有一筐苹果送进坑道,最后送进一号坑道的只有一只苹果!


三万多公斤苹果只能送到一个苹果,我们小学语文课上《一个苹果》的动人故事就在坑道里产生了。


面对敌人日复一日的持续围攻,我前线指挥员敏感地意识到,消极地等待和防守,很有可能会招致灭顶之灾。

要坚守下去,必须主动出击,用小、近、快、狠的战术手段,让敌人付出难以承受的重大伤亡,这样才能为下一阶段的大反击创造有利条件。


“小”,每次出击使用少量的兵力,一般是2至3人的战斗小组,在深夜悄悄潜出坑道,出其不意地对敌地堡和堑壕实施爆破。


“近”,在敌人进攻时,我防守部队屏息等机,等到敌人进至20~30米的距离时,再进行突然射击,以保证较高的杀伤率。这种战法,有效地减少了敌人炮火对我军的杀伤力。因为敌我双方近身相搏,混战一团,敌人如果火力支援,难免伤及自己人,这样使得敌人火力难以发挥效力。这是在朝鲜战场上最令漂亮军头疼和恐惧的一种战法。


“狠”,不打则已,打则务必全歼进攻之敌。也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有时候,我军即使自身付出重大代价,也力求对成建制的进攻之敌实施包围歼灭。这样不仅可以有力地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还可以震慑和瓦解敌人的士气,使敌人产生恐惧感。


“快”,行动迅速、果敢,从坑道中跃出快、击敌快、回撤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敌人,使之防不胜防,闻风丧胆。


从10月21日至29日,我志愿军坑道坚守部队组建班、组为单位的突然出击158次,除了9次未能奏效,149次都获得成功,以微小代价,取得了歼敌近千人的重大胜利。


以10月30日夜开始的决定性大反击为标志,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反击与恢复巩固阵地的第三阶段。

在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时,我军为反击积蓄着力量。到10月底,我志愿军火炮由原来的65门增调至133门,每门炮储备炮弹300--500发,“喀秋莎”火箭炮也增至一个团。步兵集结了25个齐装满员的战斗连队。对于反击,我英雄的志愿军是准备充分,志在必得!



30日晚上21时,我军百门榴弹炮第一次齐射,上甘岭战役中我军最大规模的反击开始了。通过强烈的炮火轰击,敌人的防御工事被夷为平地,防守兵力也遭到了重大杀伤。接着,我军步兵分队发起冲锋,经过一日苦战,终于把敌人打下去。


让人感慨的是,后来漂亮军总结上甘岭战役中失败的原因时,其中一点是志愿军强大的火力。而事实上,就以30日大反击的最大火力而言,志愿军火力也只有漂亮军强度的1/4而已。


此后的5天里,敌人每天都会发动营以上战斗单位的进攻,但都被志愿军战士击退。其中第91团新战士胡修道在战友全部牺牲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创造了毙伤敌人280人的奇迹!


到11月6日上午,漂亮军终于垂头丧气地宣布:“联合国军在三角形山的进攻被彻底打败了。”


11月7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亲拟的军委给志司、三兵团的复电中,对于李德生指挥的597.9高地保卫战评价非常高:

“此次五圣山附近的作战,已发展成为战役的规模,并已取得巨大胜利,望你们鼓励该军,坚决作战,为争取胜利而奋斗。”


漂亮国人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而韩国人还不甘心,可是,从11月10日到25日,韩2师、韩9师对我上甘岭阵地发起的几次攻击,除了徒遭死伤外,一无所获。


到11月25日,敌人已经无能力做营以上规模进攻,上甘岭前线渐渐平静下来。至此,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落下帷幕!


从范弗利特一开始以为的营级规模战斗,花几天时间,200伤亡攻占上甘岭,到最终“联合国军”打下接近200万发炮弹,投入6万人,用了43天,战斗打成战役,造成自己死伤2万多人,而徒劳无功,可以说,漂亮国在上甘岭遭受到了惨败!


而我英雄的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获得了伟大的胜利,胜利的根源在于志愿军的坚强意志,以及依靠坑道的科学作战。


坚强意志!


上甘岭一战,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志愿军的英勇顽强,光是各级战斗英雄就诞生了12383人,除了最为家喻户晓的黄继光、邱少云,还有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等许多战斗英雄,一个个都是铮铮铁骨,每人都有着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黄继光和邱少云






还有,用身体抵住爆破筒的苗族英雄--龙世昌。

龙世昌


用身体接通电话线的英雄--牛保才。

牛保才


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共有38人。孙子明,就是第一位做出如此壮举的英雄。就是这样一位英雄,暂时还找不到他的照片!


坑道工事!

“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好像出现了一个长220公里,宽20~30公里的巨大蜂巢,中朝军队阵地的坚固程度足以让任何具有进攻欲望的人望而生畏。”

据说,这是漂亮国空军通过空中观察得出的结论。

1952年春夏两季,在朝鲜半岛三八线蜿蜒500里的战线上,数十万中国军队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整个我军防线形成了大小坑道纵横交错,坑道与表面阵地相结合,既利于屯兵又利于用兵的坚固防御体系。


志愿军构筑坑道工事,这是因为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根据战争态势的变化,上书毛主席,对我军下一步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联合国军’已经在三八线以南建立起了三道坚固的战略性防线。我们的兵力优于敌人,但技术装备处于劣势,一切供应都要从国内运来。加之朝鲜地形狭长,敌人兵力集中,因此,要想在大踏步的机动战中消灭敌人是困难的。

同样,敌人由于遭受了多次的惨败,也不敢大胆冒进。志愿军已完全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迫使敌人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这样,今后的作战要以阵地战,即阵地攻击和阵地防御为主了。”


毛主席根据战局的变化和志愿军总部的报告,作出了敌我双方将“长期相持于三八线”的估计,并用自己家乡“牛皮糖”这种小吃,做了形象比喻:

我们的作战方针是持久战,我们的战术原则是“零敲牛皮糖”,即采用袭击、伏击、反击相结合的战法,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



要在“联合国军”强大的火力面前,做好阵地攻防作战,志愿军就采取了坑道这个好方法!


正是依靠着志愿军的坚强意志,以及毛主席、彭德怀对战争的准确判断而采用的坑道工事,在上甘岭战役,我英雄的志愿军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获得了伟大的胜利!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