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国皇帝中,有的叫太祖,有的叫高祖?有哪些区别?

所谓“太祖 ”、“高祖”,皆是庙号,也就是古代帝王去世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号制度始于重视祭祀敬拜的商朝

所谓“太祖 ”、“高祖”,皆是庙号,也就是古代帝王去世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号制度始于重视祭祀敬拜的商朝。除了明清个别情况外,庙号通常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之君称“祖”,后世帝王称“宗”。然而,在开国皇帝中,有的庙号是“太祖”,有的却是“高祖”,这又是为何呢?

庙号制度虽然起源较早,但在周朝和秦朝却一度被废止,直到汉朝才重新被恢复沿用。而且在隋朝以前,并非所有帝王均有庙号,只有那些对国家有大功、指的子孙永世祭祀的帝王才会被特别追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汉朝恢复庙号制度后,仍然坚持非大功大德者不得拥有庙号,例如西汉十四帝,却只有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和中宗刘询四位拥有庙号,又如东汉十四帝,同样仅有世祖刘秀、显宗刘庄和肃宗刘炟拥有庙号,穆宗刘肇、敬宗刘保的庙号则在汉献帝时被取消。

直到三国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受孝文化的影响,为了让大部分皇帝都能够享受到祭祀,除了个别亡国之君和被篡位的皇帝之外,绝大部分皇帝在死后都能获得庙号,以至于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迅速泛滥,而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就连“祖”字都呈现泛滥趋势。

直到隋唐以后,庙号制度才逐渐趋于完善,此后虽然不论功绩每个皇帝皆有庙号,但在选字上却有了褒贬之分。与此同时,随着唐朝以后美谥的泛滥,庙号逐渐取代谥号具有了对帝王盖棺定论的作用

那么,为何有的开国皇帝称为“太祖”,而有的却称为“高祖”呢?

实际上,在庙号的选字上,有着严格的规定,取“太”还是取“高”,通常遵循“创基立业者曰太”,“功高者曰高”的规律,即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开创者通常为“太祖”,而承袭前代基业而建国者,则通常称“高祖”

先来说“太祖”,一般都是创业一代,起点通常较低,想要立国通常需要自己的奋斗才行。例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以泗水亭长起家的他,虽然我们习惯称他为“汉高祖”,实际上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帝”,全称“太祖高皇帝”。

再如宋太祖赵匡胤,其虽然出身军人世家,父祖不乏高官,但要论基业却也谈不上,因此也算是创业一代。

还有明太祖朱元璋,这位出身更低,早年不仅做过和尚,甚至还要过饭,更是创业一代的代表人物。

再来说“高祖”,这类帝王虽是开国皇帝,但往往父祖时期便已经奠定家族基业,其自身起点普遍较高。

例如魏高祖曹丕(《资治通鉴》误作世祖),作为曹魏的开国皇帝,其权势地位皆传承至父亲曹操。曹操作为宦官之后,于汉末以来披荆斩棘,完全凭一己之力奠定了曹魏基业,他才是真正的创业一代。因此曹丕篡位称帝后,便尊曹操为“太祖”,而他自己只能被尊为“高祖”。

再如隋高祖杨坚,其虽为隋朝开国皇帝,但却并非开创基业者,杨坚乃是典型的贵族二代,其父杨忠从南梁俘虏一路做到北周十二将军之一,才是真正的基业开创者。因此,杨坚在篡位建隋之后,便将自己的父亲杨忠追尊为了“太祖”,而他自己则只能被尊为“高祖”。

还有唐高祖李渊,与杨坚的情况类似,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他也并非开创基业者,其祖父李虎凭战功起家,一路做到西魏八柱国之一,使家族成为关陇贵族之一,他才是李唐基业的真正开创者。因此,李渊称帝后,便将祖父李虎尊为了“太祖”,而他自己只能是“高祖”。

当然,以上的选字标准也仅局限于大一统王朝,在庙号制度尚不规范的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等乱世,虽然开国皇帝通常也称“祖”,但除了个别政权遵循以上标准外,大部分政权在选字上却颇为混乱,甚至有些随心所欲。

事实上,除了“太祖”和“高祖”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例如“世祖”这个庙号,按照“世代祭祀者曰世”的选字标准,如果父祖有多人奠定基业,“太祖”和“高祖”已被用尽,即便是开国皇帝也只能称为“世祖”,只供世代祭祀,而不敢夺父祖之功,最为典型的便是晋世祖司马炎,他篡位称帝后,便尊祖父司马懿为高祖,尊父亲司马昭为太祖,而他自己则被尊为世祖。此外,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称帝后,也尊铁木真为太祖,虽未尊父祖为高祖,但自己的庙号也仅是世祖。




在阅读中国古代文献时,中国古人的一些亲属称谓、礼仪称谓,往往给今天的读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其中,某些亲属称谓、礼仪称谓往往混杂兼用,给后人的理解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准确的说法或做法。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大多数人很自然的称其为汉高祖。即便知识渊博、学识明鉴的专家学者,亦有不察之时。如张舜徽先生等认为,刘邦死后庙号高祖。(张舜徽主编:《三国志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79页)


由于古代典籍中多有“始祖”、“太祖”等含义既相近又有别的称谓,致使后代宗庙中出现以“始祖”之称代替“太祖”之称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朝代竟于同一庙制中既设“始祖”之室,又设“太祖”之室,造成混乱。由于对“太祖”、“高祖”庙号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太祖”、“始祖”含义的异同等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因而对有关历史问题的诠释,难免出现差错。

“始祖”,顾名思义,即是指某一宗(家)族的第一位祖先。如先秦时期的商族的第一位男性始祖契,周族的第一位男性始祖弃,皆无父,为母感神灵(契系母亲简狄吞食玄鸟卵孕育,弃系母亲姜嫄踩大脚印孕育)而孕育。虽然,我们今天依据民族学的有关理论,可以对此古人颇难理解的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这一现象是商、周两族分别在契、弃时,处于母系社会时期的一典型特征,即知母而不知父,契、弃之所以被后世的商、周族人分别尊为第一位男性祖先,也是商、周两族分别在契、弃时,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阶段,且这一社会转型宣告完成之时的生动体现。

“始祖”这一称谓,大致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在由西周初周公据以往丧服礼俗加以修改、制定,再经过春秋时孔子的编订而成书的《仪礼·丧服》中,已出现“始祖”这一称谓。

李衡眉先生认为,“始祖”的广泛使用,与东汉末著名儒家学者郑玄有密切的关系。郑玄注释《周礼》、《礼记》时,也采用“始祖”这一称谓。由于郑玄经书诠释风靡一时,后人多沿用其说,不察其误,致使后代宗庙中出现以“始祖”之称代替“太祖”之称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朝代竟于同一庙制中既设“始祖”之室,又设“太祖”之室,造成混乱,直至五代后晋张昭远始纠其谬。这一说法不准确。张昭远并非发觉上古时仅有“太祖”,无“始祖”称谓的第一人。早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五月,太常博士张齐贤就明确提出,太祖就是始祖。太祖之外,更无始祖。

秦汉以后,中国历代皇帝未有以“始祖”为庙号者。这说明,在古代中国,“始祖”仅仅是对久远最早的祖先的一种尊称。

太(大)祖,在周代礼制中,是作为宗庙的“始祖”来使用的。《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系三昭三穆祖先庙与大祖庙合而为七。郑玄也注说,大祖,就是周人的始祖后稷。不过,郑玄注释《礼记·丧服小记》 时,没有继续使用“大(太)祖”这一称谓,而是使用“始祖”这一概念。所以,“始祖”的含义与《礼记·王制》郑玄注中的“大(太)祖”意义相同,并无新意。都是指某一宗(家)族的第一位祖先。天子“七庙”中的“太祖”庙万世不毁。

太祖用作帝王的庙号,始于汉高帝刘邦。刘邦卒后,群臣沿袭古礼,追尊其庙号曰太祖。

此后,魏曹操、吴孙权、晋司马昭、北魏拓跋珪、隋杨忠、唐李虎、宋赵匡胤、辽阿保机、西夏李继迁、金阿骨打、元铁木真、明朱元璋、清努尔哈赤等历代帝王宗庙,皆被追加太祖庙号。用作庙号的太祖,其“始祖”的含义日渐淡弱。

“高祖”原是某人对其父亲之祖,即曾祖父之父的称谓。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祖”逐渐被赋予“远祖”含义。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之二四《髙祖》中已经指出了这一问题。

无独有偶,清初学者阎若璩在《潜邱札记》卷五《补正日知录》中也指出:先秦时人有时笼统地通称曾祖父以上的祖先为“高祖”。顾炎武、阎若璩的研究表明,古籍中记载的“高祖”,不单纯是某人对父亲祖父的称谓,还有可能是对远世祖先的一种笼统的称谓。

秦汉以后,“高祖”在用作亲属称谓的同时,逐渐被用作皇帝宗庙庙号。以往多习惯称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宗庙庙号为“高祖”。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高”乃刘邦去世后,惠帝及众臣僚为其追加的尊号、谥号。邦宗庙庙号应为太祖。惠帝以后的汉朝人称呼刘邦,严谨的合乎礼仪的称谓是“太祖高皇帝”。

司马迁混淆刘邦“高皇帝”谥号及太祖庙号,称其为“高祖”。相比较而言,班固则较为审慎,没有使用“高祖”这一混杂谥号和庙号的称谓来称呼刘邦。所以,阎若璩在《尚书古文疏证》卷四第五十九中对司马迁随意混淆刘邦宗庙庙号、谥号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高祖”作为皇帝宗庙庙号,始于三国魏明帝。魏明帝追加其父魏文帝曹丕的宗庙庙号为“高祖”。此后,晋司马懿、南朝宋刘裕、梁萧衍、陈陈霸先、北魏拓跋(元)宏、北齐高欢、北周宇文邕、隋杨坚、唐李渊、后晋石敬瑭、等历代帝王宗庙,皆被追加“高祖”庙号。

“太祖”、“高祖”庙号有无地位尊卑之别?从最初并采“太祖”、“高祖”作为皇帝宗庙庙号的三国曹魏来看,在魏明帝和众臣僚的观念中,“太祖”的地位,似尊于“高祖”。魏明帝君臣虽比较严格的遵循儒家典籍有关记载,以曹操为皇家宗庙“始祖”,曹操之前三世祖先宗庙,亲尽迭次迁毁。但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之所以被追认为皇家宗庙太祖,无疑是因为无论就宗法行辈,还是生平功绩而言,都高于其子曹丕。其后,北魏、北周分别追加道武帝拓跋珪、文帝宇文泰太祖庙号,孝文帝拓跋(元)宏、武帝宇文邕“高祖”庙号,虽似皆表明“太祖”尊于“高祖”。但也有例外,如南朝刘宋追加开国皇帝刘裕“高祖”庙号,而追加其子文帝刘义隆太祖庙号,且后来的南朝梁、陈、北朝的北齐及后来的隋、唐、五代后晋,皆唯有“高祖”庙号,而未有太祖庙号,似表明某些朝代统治者的观念中,“高祖”尊于太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