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变瘦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我觉得正确的减肥方法:应该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只有能长期坚持的减肥方法,才是最好的~千万不要节食,千万不要吃药,那样即使减成功了,还是会反弹的。减肥应该是个长期的过程,追求快速减肥的都是反人类生物学规律的

我觉得正确的减肥方法:应该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只有能长期坚持的减肥方法,才是最好的~千万不要节食,千万不要吃药,那样即使减成功了,还是会反弹的。

减肥应该是个长期的过程,追求快速减肥的都是反人类生物学规律的。


我从八月份开始到现在,从122斤瘦到106斤,16斤是不多,但是我却减得肥肠轻松,我吃的不差,甚至经常肚子是饱的,有时还吃吃大餐,我最开心的不是我瘦了十几斤,而是我养成了好的饮食习惯,它可以让我保持正常体重又不难受,这是我这次减肥最成功的一点……奈斯得很。

肥胖分很多种,你这属于热量摄入过剩型肥胖,遗传性,激素型,肌肉型,病理性肥胖用你这方法,根本不会有效果,而且靠饿瘦的减肥,一不注意,反弹起来也很快。




之前减肥很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次减肥成功了,而且减得很快也没有反弹。

2个月的时间减了32斤,从126斤减到94斤,在我认识的朋友中是减肥最快的了,朋友们看在这么段的时间变化这么大都非常惊讶。

我结合了之前减肥的经验,也问了很多减肥教练的意见,加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我把自己的减肥分为三个阶段,如果你能按照我的这个三个阶段来,你也能减的又快又好。

一、第一阶段轻断食和复食(15天)

我是5天轻断食+10天复食,一共瘦了10斤,在轻断食期间瘦了7斤,复食阶段瘦了3斤。

首先我要说清楚,5天的轻断食是比较痛苦的,而且瘦下来的基本都是水,目的是让你的胃变小,为了之后减肥不那么饿,为了接下来能更好更顺利的减肥,请你坚持住。

我5天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天每餐一根玉米,晚上加餐一根,一共4根,当天体重从126.3减到123.8(减了2.5);第二天每餐2个苹果,一共吃了8个,瘦1.8;第三天每餐2个鸡蛋,晚上多加了一个,一共7个鸡蛋,瘦1.3;第四天三餐都是水煮虾(每餐100g左右),外加一个红薯和玉米瘦0.9;第五天全天蔬菜,瘦0.6。

最终5天瘦7.1斤,在这5天中,我没有做任何运动,如果吃这么少还运动的话,我怕晕倒了,哈哈,除此之外,每天2~3L水是必须的。

我的感受:5天的轻断食掉秤是很快,但是只有第一天好点,其他真的很难坚持。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可以在下午吃少量低脂的零食。

接下来是10天的复食,千万不要一下子就恢复饮食,必须让身体有个适应缓冲的过程。至于为什么复食的时间是10天,一般而言,复食的时间是轻断食的2倍。

我10天的复食是这样安排的:

第1~2天:以流食为主,各种汤、羹、糊、豆浆等,如图。

第3~5天:以半流食为主,各种粥类、汤类等,如图。

第6~8天:以粗粮、低脂肉、果蔬为主,牛肉、鸡胸肉、鱼虾、蔬菜、低糖水果、紫薯、土豆等,如图。

第9~10天:差不多恢复正常饮食,早餐和午餐正常,晚餐少吃,如图。

我的感受:复食不比轻断食轻松,而且比轻断食更为重要,复食不好很有可能直接反弹了。复食的关键是循序渐进,从流食过度到正常饮食(从汤到粥、由稀到浓、由液体到固体、从素到荤)。记得一定要多喝水,还有就是过六不食、过九不饮。

二、第二阶段控制饮食+轻量运动(30天)

第二阶段的30天我瘦了16斤,这阶段的饮食和复试阶段第9~10天的差不多,就是继续控制饮食。就是早餐吃好,午餐晚餐减半,过六不食,过九不饮,自己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食谱。

运动方面,可以做一些比较简单的运动,比如跑步、骑车、有氧操等。我是一周3次的频率,每次1小时左右。有时候还会和大妈们跳广场舞,我们的组合叫“广场舞唱跳女团”,哈哈。


三、第三阶段控制饮食+适当力量训练(15天)

第二阶段的15天我瘦了6斤。

这阶段已经进入小基数的范围了,减肥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了,身体开始适应了原来的消耗模式了,有些人会进入“减脂平台期”。我也因此改变了运动模式,增加了一些简单易学的力量训练,比如深蹲、膝式俯卧撑、卷腹等,而且还能起到塑形的作用。

总结

现在我的体重大概在96斤左右,偶尔也会放飞一下自己,秉着“多吃多运动,少吃少运动”的原则,也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身材管理方式,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这样我就不害怕反弹了。

减肥七分吃三分练,能让你快速减下来的方法主要是控制饮食,前期挨饿是必经的一个过程,经过了那个“苦日子”,让身体动起来,营养搭配好,这样既能瘦的快又能保持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