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为什么一定要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因为,只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才能让吕后泄心头之恨。所谓“人彘”,就是将人的手脚全部砍掉(一说是砍掉胳膊和腿),然后用铜汁灌入耳内,使人失聪,接着再破坏其声带和眼睛,使其不能言语和视物,最后,剃光所有毛发

因为,只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才能让吕后泄心头之恨。

所谓“人彘”,就是将人的手脚全部砍掉(一说是砍掉胳膊和腿),然后用铜汁灌入耳内,使人失聪,接着再破坏其声带和眼睛,使其不能言语和视物,最后,剃光所有毛发。

这样,一个“人彘”便“制作”成功。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而在历史上,有人却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活生生的感受了这一刑罚。

没错,这个被做成“人彘”的,正是西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

而对她下如此毒手的人,则是刘邦的发妻,西汉的第一个皇后吕雉,至于吕后为何会如此狠毒,这背后的缘由,那可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

当初,刘邦相当的落魄。

落魄到什么程度呢?四十多岁,还尚未成家,虽说当了一个亭长之职,但却整天不务正业,四处骗吃骗喝。

以至于他的老爹刘太公,都骂他不干人事。

这样的一个男人,正常人家的女子,是不会有人愿意嫁给他的,毕竟当时的刘邦,基本上就是一个混子,因此一般人都不敢往他这个火坑里跳。

但是,就有不一般的人,非得嫁给刘邦。

谁呢?正是当地吕家的大小姐吕雉,并且,这还不是吕雉本人的主意,而是他的父亲吕太公的想法。

吕氏一家,原本不是沛县当地人,据说是因为在外面得罪了人,所以一路迁徙避祸,这才到了沛县定居。

虽说是外来户,但是吕家很有钱。

不仅有钱,同时吕家还和沛县当地的官员颇有来往,也就是说,吕家除了有钱之外,还有一定的势力。

按说这样的人家,家里的千金大小姐,怎么可能会下嫁给刘邦这号人呢?

但是,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起因是某次吕太公设宴款待当地名流,亭长刘邦听说后,就想来混吃混喝。

但问题是,想要参加宴会,就得有礼金,但刘邦没有。

虽说没有礼金,但并没有难倒刘邦,他在吕家大门口,一声高喝,说自己上礼金“一万钱”,这让吕太公听到后,惊得是连忙出门迎接。

为啥惊?因为能上一万钱礼金,那可是贵客。

之后,刘邦大模大样的入席,期间谈笑风生镇定自若,同时该吃吃该喝喝,而这份“恬不知耻”气度,让吕太公深深折服。

这世上,居然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被折服之后,同样不是一般人的吕太公,不仅没有将这个白吃白喝的刘邦赶走,反而恭敬的请其上座。

最后,还主动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对于吕太公的这个请求,刘邦自然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毕竟,盛情之下,拒绝别人也怪不好意思的。

之后,刘邦和吕雉成亲,至于婚礼的花费,不用说,肯定都是吕家一手包办了。

这么一来,吕家就相当于既送钱又送人,而四十多岁的老男人刘邦,算是白捡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

更关键的是,这个出身不错的媳妇儿,还相当的贤惠。

贤惠到什么程度呢?当时刘邦家里日子一般,而吕雉在嫁过来之后,不仅要伺候刘邦,还得操持家务,同时还得照顾刘邦的老爹刘太公。

不仅如此,吕雉还为刘邦生了一儿一女。

这么一大家子人,都得吕雉去照料,可以想象,当时的吕雉有多么辛苦,而她曾经,可是一个千金大小姐。

但是,吕雉毫无怨言。

不仅如此,刘邦在结婚之后,并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开始顾家,依旧和婚前一个德行,该四处游逛还在四处游逛,反正就是继续不务正业。

换做其他女子,早就跟刘邦闹得鸡飞狗跳了,但是吕雉没有,依旧任劳任怨的照顾着刘家的老老小小。

如果仅仅是日子上的琐碎以及贫苦,倒也没什么,毕竟当时大部分普通人就是这个样子过完了一生。

但吕雉要面对的苦难,显然不止于此。

某次,刘邦押送数百个犯人前往骊山,期间遭逢大雨误了时期,按秦律是重罪,无奈之下,刘邦干脆放了这群犯人。

放了之后,刘邦为了躲避官府惩治,只能藏到芒砀山当野人。

但就是当野人也得吃喝,在这种情况下,吕雉冒着危险给刘邦送来吃喝衣物,同时还负责传递消息。

丈夫成了讨饭,一个妇道人家,不仅得操持家里,还得顾及到丈夫,这样的日子,着实是为难吕雉了。

而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吕雉为刘邦牺牲了太多。

还不止如此,刘邦起事后,随着声势渐大,就和霸王项羽结下了梁子,项羽一心想除掉刘邦,但始终被刘邦逃脱。

气愤之余,项羽干脆抓了刘太公和吕雉,以此来要挟刘邦。

虽说,史书上没记载吕雉在抓后遭受了什么待遇,但想必,肯定不会太好过,尤其是她还是一个女眷。

反正项羽不会待她如座上宾是真的。

但就是这样,吕雉依旧没有离开刘邦,她不在乎刘邦是亭长还是汉王,她只知道,刘邦是她的丈夫。

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终于,楚汉议和,而吕雉也得以被释放,但当她返回到刘邦身边时,这才发现,她的丈夫身边,有了一个新的女人。

这就是戚姬,她的容貌十分美丽,并且还多才多艺,因此,很受刘邦的宠爱。

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吕雉的内心,绝对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她曾是千金小姐,遵父命下嫁给了刘邦,并在婚后,倾尽全身心,付出了所有。

不仅吃尽了生活上的苦,同时还担惊受怕,甚至还深陷牢狱,几乎丢掉了性命。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是刘邦的妻子,而她原本对这些都毫无怨言,心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谁叫她嫁给了刘邦呢?

但是,在她付出一切后,刘邦又给她带来了什么?带来了一个新的女人?

换做任何人,相信都会因此而生气到失态,吕雉估计在当时也是如此,她恨不得一刀弄死眼前这个喜新厌旧的男人。

但是,她还是忍了下来。

之所以要忍,不是她原谅的刘邦,而是她还有一双儿女,所以,不能因为一时之气,让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但自此,吕雉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她不再因为刘邦又纳了多少妃子而伤心难过,更不会因为刘邦如何宠爱戚姬而生气,而是一心开始考虑自己儿女的未来。

只要儿子能继承最高权力,其他的都不算什么。

而按照常规的程序来讲,吕雉和刘邦的儿子,也就是刘盈,未来继承最高权力是完全合理且合法的,毕竟吕雉是发妻,而刘盈是嫡子。

所以最开始,刘邦也没说什么,十分干脆痛快的立了刘盈为太子。

到了这个时候,吕雉觉得没啥担心的了,将来刘邦没了,自己的儿子就是皇帝,所以,管他刘邦宠爱谁,都没关系。

但是,之后发生的事,让吕雉陡然不寒而栗。

什么事呢?首先,那个戚姬,也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刘如意,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戚姬不断在跟刘邦吹枕边风,想要刘邦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皇太子。

更要命的,是刘邦居然也有这个想法。

这下,吕雉害怕了,而害怕之余,她的怒火也油然而生,并且,还是越烧越旺的那种,而这也确实不能怪吕雉,她确实有发怒的理由和资格。

曾经的她,为刘邦吃了数不尽的苦头,这些她都无怨无悔,因为刘邦是她的丈夫。

到了后来,刘邦有了新的女人,开始疏远吕雉,吕雉虽说生气,但也仅仅是生气,也没有想要做点什么。

哪怕是刘邦的后宫,女人越来越多,吕雉也没太过恼火。

在她眼里,只要自己的儿子刘盈能稳稳当当的当上皇太子,并在将来继承皇位,那么,之前的所有委屈,都是值得的。

但是如今,却有人想要破坏这一切。

而破坏这一切的那个女人,什么也没有付出,什么也没有经历,就是因为长得好看,能唱会跳,居然想让她的儿子当太子?

要知道,如今的这一切,几乎可以说是吕雉拿命换来的,她怎能容忍有人破坏?

因此,她极度愤怒,但愤怒又能如何?刘邦当时还活着,所以吕雉只能想别的办法,以改变刘邦想换太子的念头。

而为了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吕雉也是煞费苦心。

最终,她低声下气的找到张良,恳请他给自己出个主意,幸运的是,张良站在了她这一边,帮助吕雉谋划出一个办法。

靠着这个办法,刘盈的太子之位得以稳固。

终于,刘邦油尽灯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刘盈也成为了大汉的第二位皇帝,到了这个时候,吕雉总算可以松一口气。

但心中的怨恨,却依然存在。

所以,在刘盈登基后不久,吕雉利用手中的权力,对那个曾经差一点坏了自己大事的戚姬,展开了报复。

其实最开始,吕雉对戚姬的报复,并不算太严厉。

她只是下令,将戚姬关进永巷,让她在这里下苦力,用这种方式,来出一出她心中对戚姬的怨恨。

如果戚姬当时老实听话,也许余生都会在永巷,但至少,性命应该无忧。

可惜的是,戚姬相当“不识好歹”,她不堪忍受在永巷下苦力的痛苦,又想到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赵王刘如意,因此,百感交集,一边干活,一边唱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这首戚姬自编自唱的歌曲,也许只是戚姬用来寄托自己忧伤的心情,但让吕雉听在耳里,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意思。

吕雉认为,这戚姬,分明就是想让她的儿子刘如意前来营救啊。

都到了这份上了,戚姬还是不安分守己,居然琢磨着让儿子营救,这对于已经是太后的吕雉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忍的。

同时,戚夫人的安分守己,让吕雉想起了当初她是如何想方设法,吹枕头风想要弄掉刘盈太子之位的。

想到这里,吕雉的心中,正如那句话,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也就是在一瞬间,吕后心中的仇恨,彻底被戚姬的反应勾了起来,因此她决定,要好好让这个可恶的女人,尝一尝什么叫做痛苦和羞辱。

当然,这个女人生的儿子,也不会放过。

于是,吕后设计,将刘如意从封地骗至长安,期间虽说出了点意外,但刘如意还是来了,而既然来了,那就等着被杀吧。

关键时刻,吕后的儿子刘盈,也就是汉惠帝站了出来,他要保护自己的这个弟弟。

为了防止刘如意被杀,仁厚的刘盈不管去哪里都带着他,这么一来,吕后自然不好下手,但刘盈百密一疏,还是被吕后找到了一个机会。

某天,刘盈早起,而刘如意还未醒来,因此刘盈就将其留在宫内,但他这一走,一直虎视眈眈的吕后,第一时间,就派人毒杀了刘如意。

等到刘盈慌忙赶回来的时候,刘如意都凉透了。

而杀了刘如意之后,吕后开始把目光转向戚姬,此时的戚姬,尚且不知道儿子已死,她还在幻想着儿子能前来救她脱离苦海。

只可惜,戚姬没能等来儿子,而是等来了吕后。

一声令下,戚夫人被扒光衣服,随后几名刽子手,残忍的将其手脚砍去,为了防止其失血过多而死,宫内上好的止血药随时伺候着。

等到戚姬再次醒来,除了感受到巨大的疼痛之外,她还发现,自己眼前一片黑暗,同时听不到任何声音,另外,张嘴也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调。

她被弄成了瞎子加聋哑人。

而当时戚姬不知道的是,她所在的环境,正是一座猪圈,在她的身边,大大小小的猪,正围着她打转。

只可惜,这些她听不到也看不到。

就这样,曾经深受刘邦喜爱,且娇艳欲滴,能歌善舞的戚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度过了她人生最后阶段。

至于戚姬被做成“人彘”又活了多久,这在史料上没说,但估计不会太久,期间,刘盈还被迫前来“参观”过一次,而在他得知眼前这个在猪圈里蠕动的“怪物”,居然是戚姬之后,当场就吓出了毛病。

最后,再来说说吕后为何一定要把戚姬做成“人彘”。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前文之中,吕后的前半生(婚后),基本上是为刘邦而活,为他吃苦,为他受累,为他生儿育女,为他照顾一家老小。

同时,还为了刘邦担惊受怕,几乎丢掉性命。

但这些其实对于吕后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怨言,甚至刘邦又找了一个又一个女人,都没有让吕后太过怨恨。

她最恨的,就是刘邦居然想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

要知道,吕后受了这么多苦,其实到后来她也想开了,只要儿子能当上皇帝,不管是对她自己,还是对她的娘家,总之都是值得的。

因此,刘盈当太子,并顺利继位,是吕后的一个底线。

但是,刘邦却试图击破这个底线,而造成刘邦有这个想法的不是别人,正是戚姬,所以,吕后的恨意,自然就转移到了戚姬的身上。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恨意,才让吕后在刘邦病逝不久,就对刘邦的妃子一一进行了报复。

正如前文所说,其实吕后最开始,还真没准备让戚姬受太多苦,哪怕是她想杀她,最多也是一刀弄死了事,她最初真是没想过过多折磨戚姬。

但问题是,戚姬的反应,让吕后忍不了。

干着活还唱着歌,更重要的是歌曲的内容分明就是想让刘如意救她,这还了得?并且更进一步讲,当时刘如意年龄尚小,不足以构成威胁,但他早晚有长大的一天。

所以,本着斩草除根的想法,吕后是一定要除掉刘如意的,而在除掉刘如意之后,戚姬自然也不可能存活。

说白了,吕后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泄愤,她把当初戚姬试图让刘邦换太子这件事带来的恨意,加倍的还给了戚姬。

除了泄愤,吕后还有一个隐藏目的。

什么隐藏目的呢?就是通过如此处置戚姬,吕后树立了自身的地位,她用戚姬的下场,让朝臣们知道,不要小看她这个妇道人家,必要时刻,她是有“雷霆手段”的。

于是自此,西汉进入吕后专政时代,一直到吕后病逝之前,大臣们均表现的服服帖帖。

所以说,吕后把戚姬做成“人彘”,一来是为了泄愤,也就是宣泄自己对戚姬的恨意,二来,就是用如此残酷的手段,来稳固自身的地位,以达到其专政的目的。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是非常有名的历史事件,不了解前因后果的人无不责怪吕后的阴狠。可是,好好的一个正常女人,在经历什么样的人生后才会变得如此狠辣,甚至说心理扭曲?

在我看来,凡事有因必有果,吕后不是天生的蛇蝎心肠,戚夫人也不是清纯的傻白甜,人彘事件是吕后积累了大半辈子怨气的集中爆发,不仅仅针对戚夫人,还有刘邦。

吕雉的艰辛

吕雉嫁给刘邦时,刘邦还叫刘季,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游侠儿,他不耕田,不种地,常常被父亲责骂,最大的爱好就是和一群“狐朋狗友”通宵达旦的饮酒作乐,因为人脉广,人缘也好,所以谋得了一个“泗水亭长”这个不是官的官。

谁也不会想到后来的刘邦会成为九五之尊,而那些狐朋狗友都成了大汉的开国元勋,这或许是吕公独具慧眼,但是就当时来看,他又未尝不是把女儿推进火坑。

刘邦因误了时辰,率人藏匿在芒砀山,刘家的人因此受到牵连,做大牢成了家常便饭,吕雉既要照顾一双子女,又要照顾年迈的公公,对刘家可以说劳苦功高。

狼烟四起后,刘邦取得了一定的权势地位,但他好色的本性也显露出来,陪在他身边最多的无疑是最受宠爱的戚夫人,吕雉如果不是因为是原配正妻,加上刘邦手下对其十分尊重推崇,说不定连汉王妃都保不住。

睢水之战,刘邦率领五十六万联军被项羽的三万人马杀得人仰马翻,尸体堵塞的睢水为之不流,刘邦为了逃命,几次将同车的儿女推下车,如果不是夏侯婴屡次救起,加上两个孩子命硬,恐怕早就摔死或者被杀于乱军之中了。

项羽抓获了刘邦老小后,在阵前架起大锅,声称刘邦不降,则将他满门烹杀,于是刘邦说出那句著名的“分我杯羹”。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刘邦故意这样说,是为了反激项羽,保全全家。无论真相怎样,我想,作为一个含辛茹苦的女人,在那一刻听到丈夫如此说,心也随之彻底死了。

太子之争

刘邦不喜欢太子刘盈,不然也不会在危险时将孩子几次扔下车,但刘盈是吕后所出的嫡子,深得大臣拥护,所以不得不立其为太子。

正所谓爱屋及乌,由于刘邦宠爱戚夫人,所以对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也疼爱有加,觉得儿子像他,所以有了废立的打算。

戚夫人并不是一个聪明人,此时的他也利用刘邦的宠爱屡次提出废太子,等于正式向吕雉宣战。

吕雉母子有满朝文武,特别是军功大臣的支持,大将樊哙甚至是吕雉的妹夫,而且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所以大臣群起反对,反而激起了刘邦的倔脾气,加上戚夫人楚楚可怜的哭诉,刘邦废太子之心更盛。

吕雉于是按张良之计,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整日陪伴左右,刘邦见了大惊,因为这四人是自己屡次相请都请不出的,他知道刘盈羽翼已丰,太子废不成了。

面对整日哭哭啼啼的戚夫人,刘邦也无计可施,自知时日无多的他为保全其母子,想出了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一,令赵王刘如意守卫封地,不得进京;第二,令大臣周昌为赵国相保护刘如意;第三,令陈平等人奉旨斩杀樊哙。

可惜,陈平刚到半路刘邦就驾崩了,一向会做人的陈平火速回京见吕后,称自己未按照圣旨行事,保全了樊哙,吕后大喜,重赏陈平。

之后,吕后终于腾出手对付那个抢走自己丈夫的女人——戚夫人。

最初,吕后并未做的太过分,只是将戚夫人剃光了头,扔到冷宫干活舀米,谁知戚夫人极其不知进退,居然做了这么一首诗: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谁使告女。


每日哼唱,希望有人可以通知远在赵地的儿子来救自己,这是幼稚还是愚蠢?这样的女人怎么敢一直和吕雉斗法?

结果自然是没人去通知刘如意,不过上报吕后的大有人在,于是,吕后对戚夫人母子起了杀心。

她先是调周昌进京,让他远离赵地,之后又令刘如意进京。已经当上皇帝的刘盈自然知道母后的算计,于是和弟弟形影不离,不得不说刘邦能生出这么仁义的儿子实属难得。

刘如意不愿早起,于是刘盈自己去打猎,被吕后抓住空当将刘如意毒杀。到这里吕后心中的阴暗面全面爆发。

她将戚夫人剜目、割舌、灌耳、毒哑、砍掉四只,扔进厕所,然后让大臣和皇帝来参观自己的杰作,同时哈哈大笑。

这就是著名的人彘。


确实,戚夫人的结局太惨,她就这样在屈辱中死去了,但是她的所作所为算不算今天说的作死?

最后补一句,她儿子刘如意的赵地也是她落井下石,从吕后手中抢来的。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