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蛟”如果不是真的,荒野为何见不到蛇尸?蛇的寿命到底多长?

1998年,有200多人声称看见了一条长10余米,浑身乌黑的蛟龙在翻滚的江水中游弋。当时正值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传闻是大洪水将隐藏在江底的蛟龙给冲了出来,大水退去后现场还留下了蛟龙经过的痕迹

1998年,有200多人声称看见了一条长10余米,浑身乌黑的蛟龙在翻滚的江水中游弋。

当时正值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传闻是大洪水将隐藏在江底的蛟龙给冲了出来,大水退去后现场还留下了蛟龙经过的痕迹。

这次长江“走蛟”事件在当年传得沸沸扬扬,也是众多“走蛟”事件中目击者最多、名气最大的一件,甚至有媒体做了相关报道。

01 什么是“走蛟”?

“虺五百年为蛟,蛟千年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述异记》

“虺”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原意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毒蛇,后引申为小蛇。

小蛇经过五百年的修炼可以成为蛟,蛟经过千年的修炼可以成为龙。

类似鲤鱼跃龙门,蛟想成为龙并不是修炼的时间到了就可以的,需要等到机缘成熟,选择雷雨之夜,顺河而下,然后腾空一跃,成功躲过天雷,才有可能成为龙,可谓九死一生。

蛟渡劫的这个过程被老百姓称为“走蛟”

02 1998年长江“走蛟”事件传闻

1998年,长江全流域持续暴雨,我国南北方均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场洪水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导致了数千人丧命。很多人都声称,在这场肆虐的洪水之中,看见了“走蛟”。

有一群自称目击者的人表示,当天在长江中下游的某片水域,江水中突然出现一个漩涡,并且不断向周围扩张,越来越大。

正当漩涡持续扩大之时,突然从水中跃起一个巨大的黑影,并且发出有些像牛叫的咆哮声。在连续跃起三四次后,黑影伴随着咆哮声渐渐向远方游去,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当时距离漩涡不远处有一只搜救队正在水中搜寻幸存者,岸上也聚集着一些围观的村民,大家都被这不可思议的一幕惊呆了。

当天夜里,电闪雷鸣,有个上厕所的村民听到了奇怪的牛叫声,便循着声音向江中望去。只见一个浑身泛着金光的怪物在滔滔江水中不停地翻滚着,两只眼睛大如灯笼,发出耀眼的光芒。

突然之间雷声大作,闪电不停地向怪物逼近。紧接着,怪物随着一条巨大的水柱直冲向天空,逐渐从视野中消失,整个过程持续了半小时之久。

第二天在和其他村民的交谈中,发现看见这一奇异景象的并不止他一人,大家在认定这是一起“走蛟”事件后,推测这次的大洪水就是由“走蛟”造成的。

洪水退去后,当地政府组织进行了这一水域的清淤工作,工作人员在淤泥中发现了一根粗大的表面非常光滑的白色柱子。沿着柱子往下挖了七八米深后,依旧探不到底。

结合此前的传闻,就有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蛟龙脾气暴躁,一般隐藏在大江大河的底部修炼,历经千年直到渡劫时才会伴随着电闪雷鸣出现在水面,这根柱子便是渡劫失败的蛟龙的尸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的传闻逐渐汇集,人们在口口相传中不断加入自己的理解,这次“走蛟”事件也被传得越来越玄幻,最终成为了现在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奇谈怪论之一。

03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

蛇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1亿多年,它的足迹遍布除南北极以外的地表所有区域。 全世界现存蛇类3000多种,其中毒蛇600多种。中国境内现已发现蛇类216种,其中毒蛇65种。

2009年,在南美洲地区发现了一种蛇类的化石群,这种蛇的平均身长超过10米,平均体重超过一吨。这种已经灭绝的蛇被称作泰坦巨蟒,它的猎食对象主要为水中的龟类、大型鱼类与鳄鱼等。

亚马逊森蚺是吉利斯纪录承认的世界上最大的蛇,这种蛇生活在南美洲地区,粗如成年男性的躯干,体长超过4米,最大体长超过10米,最大体重超过250千克。

2018年,一条体长14.85米、体重447千克的巨蟒被捕获,抓捕地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原始森林中,这也是迄今发现的能够得到证实的全世界最大的蛇。

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的蛇的种类较少,很多区域只有一两种蛇类分布,而且这些蛇的体型全部都偏小。南方地区分布的蛇的种类比较多,其中包括一些体型较大的蛇类。

缅甸蟒是我国境内体型最大的蛇类,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六种蛇之一,主要栖息地为热带雨林,吉尼斯纪录记载的最大的缅甸蟒体长为9.75米。

04 蛇的寿命有多长?

从体型上看,体长越长的蛇寿命越长。

体长2米以下的五步蛇、眼镜蛇等的平均寿命为2~5年。

体长2~5米的王锦蛇、眼镜王蛇等的平均寿命为5~12年。

体长5米以上的缅甸蟒、亚马逊森蚺等的平均寿命为10~20年。

绝大多数蛇都活不到预期寿命,它们会因为天敌、食物短缺、环境变化等因素而死亡。即使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亚马逊森蚺,也会因缺乏自保手段而在体型较小时大量死亡。

很多与人类同时代的物种因为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有些在它们灭绝多年以后才被人类发现,有的甚至迄今尚未被人类发现。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并不透彻,而体型较大的蛇一般生活在远离人烟的荒野地带,所以并不排除有寿命较长的蛇存在,只是尚未被人类发现。

虽然不断有体型较大的蛇被发现,其中的一些被个别研究者认定寿命在百年以上,但是由于蛇的寿命无法准确推算,所以这些说法无法被多数人认可。目前得到实证的寿命最长的几条蛇都在40岁左右死亡。

05 荒野中为什么看不见蛇的尸体?

1、蛇本身就是食物链中的一环,绝大多数蛇在达到预期寿命前就被其他动物吃掉了。

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很多肉食动物都将蛇当作主要猎物之一,甚至连鸡鸭鹅都会大量捕食蛇的幼崽,更不用提在食物匮乏时蛇还会同类相残了。

2、能够“寿终正寝”的蛇的尸体很快会被腐蚀动物消灭干净。

极少数幸运儿在成功克服了天敌捕食、食物匮乏、环境变迁等各种不利因素后,最后正常死亡,此时又成为了各种腐食动物眼中的美味, 一天之内就会渣都不剩。

巨蟒生活在热带高温、湿润的环境之中,腐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颇为庞大,并且即使留有残骸,也会被细菌迅速分解消化掉。

3、既然是荒野,那么人类就很少会出现。

虽然蛇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但是能够活到预期寿命的却非常稀少。蛇在被捕捉到后,很快就会被吃掉,所以很难看见蛇的尸体。

正常死亡的蛇也会在短时间内被腐蚀动物和细菌分解得一干二净,所以也很难被发现。

再加上人类的足迹很少进入荒野之中,各种低概率因素相乘就导致人类几乎无法在荒野中发现蛇的尸体。

小结

“走蛟”的真实性存疑,离现在越久远的有关“走蛟”的传闻越玄幻。

荒野见不到蛇尸与“走蛟”的真假无关,主要是因为荒野人迹罕至,以及蛇死后很快就会被分解。

体型较小的蛇的寿命在2~5年,体型中等的蛇的寿命在5~12年,巨蟒的寿命在10~20年,甚至达到40年,并且不排除有寿命更长的蛇的存在。




蛇大成蟒,蟒大成蚺,蚺大成蛟,蛟大成龙。成龙后继续练级,练不好下场会很悲催滴。

想必大家听过这些古老说法。民间向来有"蛇走蛟"之说,上述就是文化依据。蛇500年化蛟,野外百岁大蛇可以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98年長江"走蛟"传闻

那么"走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大家很少在野外看到蛇尸,好像有故事……





1.传说中的蛟


①蛇和蛟的关系

华夏文化中,蛟的前身是蛇

蛇,或于山野,或于水涧,或于民居,阴冷无声,身披麟甲,无足无翼,可盈可缩,匍匐前行,蜕皮可获新生。自古为人类所敬畏,各种神话和图腾加持,蛇文化是世界性的。

蛇自带神秘光环,本身可盈缩、可蜕皮,蛇和龙文化经常纠缠一起,而蛟在蛇和龙之间,因此,自古以来就有"蛇走蛟"之说。





②蛟是怎样的生灵

翼望之山……贶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其中多蛟。丨山海经·中次十一经

蛟,龙之属也丨许慎·说文解字

蛟乃水中物,也习惯称蛟龙、潜蛟、地隐,栖于河川湖泊,深潭水塘,通常被认为自然水域众生物之首。蛟虽强,但没资格像龙坐拥浩瀚海域。

蛟属广义龙族的一种,是蛇到龙的过渡生物,并非传统上的真龙,大家习惯把蛟列为龙族。

蛟,段位上低于龙,但远强于普通生灵,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占据重要一环。





③蛟长的什么样?

似蛇而四脚,小头细颈,顶有白瘿,大者十数围,卵如一二石瓮,能吞人丨郭璞注山海经

据文献记载,蛟似蛇,但庞大如龙,生四足,身覆麟甲,头有冠状物,样子像鱼身蛇尾,末身渐细秃,蛟可吞人,为龙属

《韵会》说无角曰蛟。蛟头小,无角,或生有象征性短角,生三爪,真龙必须五爪,毕竟龙的传人都是五指。蛟多寓意妖兽,蛟现身常伴随洪水等自然灾害。


蛟在各方面配置都不如龙豪华,地盘、光环、本事都比不了龙,龙傲视海陆空。





2.传说中的"走蛟"


蛟来自蛇,蛇不一定成为蛟,万中无一。

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再五百年化角龙,千年化应龙。丨南朝·述异记

水虺hui,指水蛇一类的动物。话说,蛇500年可化蛟,可见这是万中无一的缘分。所谓"走蛟",就是指蛇修炼成蛟。

"走蛟",多在山野河川之间,大蛇修满500年,待机缘来临,借水势冲入山川大河,化而为蛟。成功之后还有机会继续升级为龙、更高级的龙……当然想想就好了。

苦熬500年等来的只是机会,不代表成功"走蛟",因为蛇化蛟、蛟化龙都要渡劫





传大蛇走蛟时, 会伴随大风暴雨,电闪雷鸣,风云激荡,大水没桥梁。大蛇迎雷霆而上,借水势越过桥面。大难不死,且成功越过,才能化而为蛟,迎来新的大世界。

因此有说法,大蛇走蛟时,行人不可自我加戏,它走蛟,你走桥,寓意被踩在脚下,老话说一辈子难有出头之日。再说500年等来的机会,也是告诫后人不要耽误人家修炼。





3.著名的98年長江"走蛟"传闻


九捌大洪水影响很大,想必大家有听说。

据传闻,有蛟龙隐于在长江之底,九捌年特大洪水把大蛟冲了出来。据说当时有200多名目撃者,洪水褪去仍留有"走蛟"痕迹。

这事曾传的沸沸扬扬,甚至广见报端。如今也常被提及,相信很多人有所耳闻。


"长江十里地,九曲八连环"。长江底生活着怎样的神奇生物,这事没人能说的准。传蛟生河川,长江水域则无疑是最理想栖息地……

此事不便多说,不过小编认为那次"走蛟"事件当为传闻,或者说是来自大众对神话的美好愿景。不知各位看官怎么看?





4."走蛟"之说真假


蛇喜临水而居,通常蛇穴不超过水源五百米,但这不意味着它们是水蛇。蛟为水中物,传说也是"水虺(蛇)五百年化为蛟"。

普通陆蛇怎么可能化为水生物呢?白素贞化的也是小姐姐,人家就没有"走蛟"。


看来水蟒好像有机会,个头也接近。

如果蟒进化出蛟的四足,在水中就是累赘;在陆地又撑不起沉重的躯体。要它何用?还得退化回去。再说了,水蟒喜沼泽等水域不假,但和海蛇那种性质还是不同的。

神话为感性文化,本身很复杂,衍生文化繁多,很多附会之说相互矛盾,但传说可以有自己的小体系,"蛇走蛟"就有了蛇→蟒→蛟→龙。





5.蛇的寿命和宿命


蛇类寿命不一,但有规可寻。通常来说,大蛇比小蛇寿命长,毒蛇比普通蛇寿命长。

小型蛇类,寿命约2~5年;中型蛇类,约5~12年;大型蛇类,约10~20年;蟒蛇寿命30~40年,甚至百年以上的大蟒可以有。

毒蛇因发育更缓慢,寿命相较普通蛇长,一般可达20~30年,短的也有10年左右。考虑到毒蛇个体多普通,这寿命可以了。


可见普通蛇寿命并不长,但华夏文化里,蛇主财富和长寿。毫无疑问,更让远古敬畏的是蟒蛇,就算此爬物只能活40岁,这已远高于古人平均寿命。古人自然认为蛇长寿。


无论个头大小,寿命长短,有毒或普通,蛇类都很难活到寿终正寝。猫头鹰、鹰、雕、鹫、猫鼬、蛇獴、浣熊、大型蜥、刺猬、爱吃辣条的平头哥、家猫、两条腿的动物……这些都是蛇类克星。

生而为蛇,就要接受随时为他物果腹的宿命。蛇类自然死亡现象少的可怜,老鼠碰见都能大快朵颐分而食之……何况蛇类天敌?





小编有话说


蛟乃水中物,来自古老的传说,"走蛟"之说前提得是水蛇。蛟非自然物,当融合了蟒蛇、鳄鱼、大鱼类等动物特征,又加入龙文化元素。这一系列骚操作背后都有着深刻原因,不止为了增加蛟的神秘感和神话性。

蛟的存在,丰富了龙的衍生文化,最重要的是,它弥补了蛇到龙过程中的缺失环节。如此,蛇→蟒→蛟→龙,便成为完整的神话体系,否则显突兀。这是蛟文化存在的意义。

"走蛟"当然只是传说,蛟龙文化属感性精神文化范畴,无法,也无需通过科学理论解释。


非正常死亡是蛇类宿命,蛇类天敌遍及水陆空,甚至同类,甚至能逆袭反杀的鼠蛙类。躺在野外的蛇尸,是白素贞姐姐为它们修来的福分,至少死后才被其他动物分而食之。




地球大生态,万物为平衡。爱家爱国爱地球,人类最基本的情怀。大家为地球阿门一下吧。

谢@笑看春秋14好友邀请,你也阿门下。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