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且活到朱棣即位时的老臣?

元末天下大乱,各地义军蜂拥而起,元朝对河南、江南、淮西、浙江等地的统治趋于瓦解;实际保有这些地方统治权的,是举起‘反元复宋’大旗的红巾起义军,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强;而占据江南行省安丰路濠州(安徽凤阳)附近的义军,是郭子兴、孙德崖、俞氏、鲁氏、潘氏等五人势力;其中以郭子兴的势力最大。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的同乡,濠州钟离(同属安徽凤阳县)人、时年二十四岁的朱重八在同乡好友汤和的邀请下,抛弃了和尚的身份,从家乡(钟离太平西乡孤庄村)抵达了被义军占据的濠州城,想要投奔郭子兴所率的义军;但朱重八抵达濠州城门外后,守城的士兵怀疑他是元军间的谍,于是不容分说地抓了他,还要将其斩杀

元末天下大乱,各地义军蜂拥而起,元朝对河南、江南、淮西、浙江等地的统治趋于瓦解;实际保有这些地方统治权的,是举起‘反元复宋’大旗的红巾起义军,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强;而占据江南行省安丰路濠州(安徽凤阳)附近的义军,是郭子兴、孙德崖、俞氏、鲁氏、潘氏等五人势力;其中以郭子兴的势力最大。

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的同乡,濠州钟离(同属安徽凤阳县)人、时年二十四岁的朱重八在同乡好友汤和的邀请下,抛弃了和尚的身份,从家乡(钟离太平西乡孤庄村)抵达了被义军占据的濠州城,想要投奔郭子兴所率的义军;但朱重八抵达濠州城门外后,守城的士兵怀疑他是元军间的谍,于是不容分说地抓了他,还要将其斩杀。

幸好,有人将此事及时地禀告给了郭子兴,郭子兴便派人将朱重八带到自己面前亲自询问;而见面之后,郭子兴觉得这个年轻人相貌奇伟、异于常人,是个壮士的样子,于是又仔细地询问了他一番;在随后的交谈之中,郭子兴觉得小伙子仪表和谈吐都属不凡,又孔武有力、略知文字,心中很是喜欢,便将他收下做了自己的亲兵,以后逐渐升为亲兵队长。

后来,郭子兴又将他所抚养的好友马公之女许配给朱重八为妻,并为其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

当时,濠州城内包括郭子兴在内,一共是五位起义军首领,而郭子兴与孙德崖为首的其余四人不和,孙德崖等人便合谋要吞并郭子兴所部。但濠州内讧之事还没爆发,附近的徐州义军首领彭大、赵均用等人因为被元军击败,不得不辗转投奔到了濠州。孙德崖为了吞并郭子兴部,便故意推举他们为濠州城的新首领,郭子兴因为彭大气度高、有智谋而亲近他,不理睬赵均用。

在相互的敌视和矛盾交锋中,濠州城终于爆发了内讧——赵均用联合孙德崖等人,将郭子兴擒拿关押,准备杀死;当时,郭子兴部一片慌乱、不知如何是好,只有年轻的朱元璋冷静沉着,带着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到彭大的营中求救,然后和彭大一起冲到关押郭子兴的孙德崖家里,以火并的姿态强行把郭子兴救回了家。

此后,在经历了元军大举包围濠州、围城攻打后,濠州义军首领们又开始了无休止的内讧,而年轻的朱元璋志向远大,并不想局促在这小小的濠州,以至不得施展;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向郭子兴请求回故乡募兵,以扩大义军影响,郭子兴很高兴地同意了朱元璋的请求,让他回家乡——濠州钟离乡太平孤庄村招募壮丁从军。

朱元璋回乡后,发布了募军的告示,而他幼年时的伙伴——徐达、费聚、周德兴、花云、耿君用、郭兴、郭英等人,以及孤庄村附近的青壮年,在得知同乡好友朱重八(朱元璋)已经加入了红巾义军、且在军中做到了中层将领、此次返回家乡是来招募新兵的消息后,都踊跃报名从军,投靠了朱元璋麾下。

在故乡停留的不久时间内,朱元璋就成功地招募到了七百多人,然后顺利返回了濠州。而得到这么多有生力量加入的郭子兴也是大喜过望,便把立下大功的养女婿朱元璋提拔为自己军队中的镇抚。

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回到濠州后的朱元璋在城内观察了半年,见城内的诸义军首领依旧在勾心斗角、相互防备,没有一点兴旺发展的气象,知道和他们继续混在一起绝对成不了大事;于是,朱元璋再向郭子兴请求,自己愿意“为军前驱、南略新地”,单独率军向南方发展、以扩大义军的势力范围。

因为有之前朱元璋募兵成功的先例,郭子兴对朱元璋提出的再次出外募兵请求也很支持,但不希望他带太多的军队出濠州;于是,朱元璋便从自己在家乡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部下兼心腹徐达、费聚等二十三人,再加上当初比自己先加入义军、还写信邀请自己一起参加义军的同乡好友汤和,一共二十四人,离开了濠州,向南攻略定远(也属于濠州)。

朱元璋的这二十四位心腹部下——徐达、汤和、费聚、周德兴、郭兴、郭英、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就是他最初的班底;而他日后攻略天下、平定群雄、混一宇内,最终君临四海的第一步,也是从这里开始。

在离开濠州向南进军、以及进一步扩大自身势力范围的途中,朱元璋先后又招抚了若干将来助自己成就帝王大业的文臣武将(其实都属于勋臣行列,因为这时候朱元璋还没资格开科举,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臣’加入自己麾下)。

这其中就有李善长、常遇春、邓愈、傅友德、俞通海、廖永忠、朱亮祖、刘基、汪广洋等人;另外,朱元璋自己的队伍中,也涌现出了蓝玉、朱文正、李文忠、沐英、耿炳文等优秀的后起新秀。这些人,就是跟着起家之初的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马后开创了大明江山的‘开国功臣勋贵’集团。

十六年后,经过无数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当年的红巾义军小军官朱元璋,终于消灭了诸多的竞争对手,一统大江南北的万里河山,建立了‘大明王朝’,并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建元‘洪武’;朱元璋,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高皇帝。

洪武二年(1369年),为了酬功、记赏,太祖将自起兵以来就追随自己四处征战、屡建功勋的功臣们设立名册,并在京师(南京)城边的鸡笼山上建造了“功臣庙”,在内设置了二十一个功臣神位,强调“战殁者塑像供奉,在世者虚位以待”,这就是最初的‘大明功臣’铭功处;不过,此时太祖还没有正式给各功臣们赐封爵位和功臣号。

这 二十一位功臣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祯、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成、孙兴祖。

可以看出,大明这最初的‘功臣榜’中,还没有李善长、冯胜、傅友德、蓝玉、刘基、汪广洋、胡惟庸等同样为太祖建国立下大功的文武勋臣,而太祖的侄儿朱文正,因为一些不可言说的事情,也没能上榜。

这份功臣榜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是太祖最初的起家班底——‘淮西二十四将’中的成员,且在大明立国前就英勇阵亡的上榜功臣居多;对大明功臣名表来说,‘二十一功臣神位’是不完整的。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经过数年的北伐、西征,天下终于初定,于是,太祖在这一年第一次大封功臣,授予开国功臣们以‘公、侯、伯’的爵位,以示酬功;此次赐爵,共计封授功臣——

公爵六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其中,郑国公常茂是开国功臣、追封鄂国公常遇春之子;常遇春本人于洪武二年(1369年)在北伐途中去世,因此常茂属于代替父亲受封。

侯爵二十八人:中山侯汤和、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桢、南雄侯赵庸、德庆侯廖永忠、南安侯俞通源、广德侯华高、营阳侯杨璟、永嘉侯朱亮祖、颍川侯傅友德、江夏侯周德兴、淮安侯华云龙、济宁侯顾时、长兴侯耿炳文、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豫章侯(改封临川侯)胡美、东平侯韩政、宜春侯黄彬、宣宁侯曹良臣、汝南侯梅思祖、河南侯陆聚、永城侯薛显;

侯爵中,永城侯薛显在封爵之日,就因擅杀之罪被太祖贬谪海南,并且不授其世券,直到一年后,薛显才得以返回;另外,蕲春侯康铎属于代替父亲康茂才受封,所以不计入开国二十八侯的名单内。

伯爵二人:诚意伯刘基、忠勤伯汪广洋。

在此之后,大明勋臣们继续受赐爵位,成为了后续的开国功臣,分别是:

洪武十年(1377年),征西副将军沐英因平定西番战功封西平侯;

洪武十一年(1378年),中山侯汤和因平定西番之功被晋爵信国公;

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平定关陇及河西等地的战功,安庆侯仇成、永平侯谢成、凤翔侯张龙、安陆侯吴复、宣德侯金朝兴、怀远侯曹兴、靖宁侯叶升、景川侯曹震、会宁侯张温、雄武侯周武、定远侯王弼、永昌侯蓝玉各自受封侯爵;

洪武十三年(1380年),卫国公邓愈去世后,其子邓镇袭爵,改爵号为申国公;

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修建孝陵有功,监督修陵的李新被封为崇山侯;

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平定云南之功,普定侯陈桓、东川侯胡海、鹤庆侯张翼、武定侯郭英受封侯爵;

洪武十七年(1384年),颍川侯傅友德率军攻克云南,因功晋封颖国公;

洪武二十年(1387年),太祖酬平定辽东之功,封监督运送粮草、往来海上的张赫为航海侯、朱寿为舳舻侯,另封归降的前北元太尉纳哈出为海西侯;

洪武二十年(1387年),归顺大明的广东豪强何真被晋封东莞伯;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燕山侯孙兴祖之子、都督佥事右参将孙恪因参与捕鱼儿海大捷之战,被封为全宁侯;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永昌侯蓝玉带领大军征伐北元,取得捕鱼儿海大捷,因此被晋爵为凉国公。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常遇春次子常升因兄长郑国公常茂犯法被废黜,所以承袭了常遇春留下来的世袭公爵,改爵号为开国公;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因平定乌撒、曲靖之功,都督佥事张铨被封为永定侯;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开国功臣、追封永义侯桑世杰之子桑敬因父荫被封为徽先伯。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开国功臣、追封河间郡公俞廷玉之子,追封虢国公俞通海、南安侯俞通源三弟俞渊被封为越巂侯。

但在不断封赐功臣的同时,太祖也在有意识地针对勋贵们的所作所为而加强了惩罚力度,导致大明勋贵家族的命运随着太祖的心绪阴晴不定而多舛且跌宕起伏;最终,绝大多数大明勋贵功臣们都没能躲过太祖的惩处,自身和家族灰飞烟灭。

按照被问罪的顺序,大明开国功臣们的‘事败身死’名单为——

洪武八年(1375年),德庆侯廖永忠因“僭越龙凤之事”,坐罪赐死,不过当年的太祖还没有变得冷酷无情,因此允许其长子廖权袭封德庆侯,也算是对廖永忠的补偿;此后,廖权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去世,属于善终,但子孙没有能嗣爵。

洪武十二年(1379年),中书省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因朋党欺君之事,被太祖削爵贬谪到海南,途中被赐死于太平。

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因与其子贪赃枉法、残害地方官民,太祖得知后震怒,召其父子回京师,然后鞭笞致死,以侯爵礼安葬,此后永嘉侯停袭。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因为“枉法诬贤”、“蠹害政治”、“聚众谋反”而被太祖诛杀,十年后,胡案又牵连了诸多功臣,导致他们被问罪诛杀。

洪武十七年(1384年),临川侯胡美因犯法(秽乱宫禁)获罪下狱,削爵赐死。

洪武二十年(1388年),郑国公常茂在随岳父宋国公冯胜出征辽东时,骄横不受约束,在元将纳哈出归降后,又误会其逃跑而砍伤了纳哈出,致使北元降卒溃散;太祖因此于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削去其爵位,安置于广西龙州软禁,改封其弟常升为开国公。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常茂在龙州软禁地郁郁而终。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大明开国功臣第一、韩国公李善长被牵扯进胡惟庸谋反一案,以知情不报被诛灭全家,只有其长子李祺因是太祖长女临安公主驸马而被免死,韩国公爵位削封。

胡惟庸一案还牵扯到许多开国勋贵功臣,在太祖的穷追不舍之下,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等七位侯爵都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坐罪诛杀,并除爵;另外,申国公邓镇因为是李善长外孙女婿,也被牵连进来,全家诛杀;不过,邓镇没有连累到邓氏的其他族人,而邓镇的嗣玄孙邓继坤,在嘉靖时终于得以降袭为定远侯)。

同属胡惟庸、李善长逆党的靖宁侯叶升运气好,多活了两年,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还是被下狱诛杀、削爵。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被太祖寄予了厚望的皇太子朱标突然因病去世,新立的皇太孙朱允炆只有十五岁,年幼且政治经验、威望不足,不能抑制尚在世的开国元勋老臣们。当年已经六十五岁的太祖为了保证自己死后,皇太孙能够顺利承袭皇位、大明江山平稳的传承,于是决心再次发起大案,将原本为了稳固皇太子地位而大力扶持的蓝玉、常升一系功臣给清除掉,以免将来皇太孙登基后压不住这些开国元勋们,导致自己开创的大明江山被外人所篡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凉国公蓝玉恣意骄横、私蓄家奴、横行不法、无人臣礼,且准备勾连党羽、意图趁太祖外出藉田时发动叛乱。于是,太祖以谋反罪将蓝玉逮捕下狱,然后论罪抄家、夷三族,剥皮实草。

蓝玉案爆发后,太祖大肆株连蔓引,诛杀勋臣及相关文武官员共计一万五千余人;其中,开国公常升、怀远侯曹兴、景川侯曹震、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全宁侯孙恪、徽先伯桑敬、继任东莞伯何荣在蓝玉被杀的当年都遭受牵连,下狱诛杀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定远侯王弼、永平侯谢成因与蓝玉案有牵连,也被下狱论死;至此,蓝玉逆案才画上了句号。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儿子傅让在宿卫皇宫时行为不严谨,太祖迁怒于其父颖国公傅友德,傅友德在无可自辩之下,先亲手杀死二子,然后自尽于太祖的驾前;太祖大怒,削颖国公爵位,流放傅氏其余成员于云南(其实,太祖是担心傅友德是自己第三子晋王朱棡的亲家,又期坐镇山西,手握兵权;日后皇太孙继位时,太祖担心傅友德会联合晋藩而不利于嗣君,所以才先下手除掉了傅友德)。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江夏侯周德兴因儿子周骥在宫中和宫女淫乱,受株连被杀,削爵。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崇山侯李新因开挖河道工程浩繁、耗费无数、致使民夫死伤惨重,同时还有收受贿赂、改河道走向以保全行贿者良田的渎职之事,被太祖论罪诛杀,以慰死难河工。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最后的大明开国元勋公爵、宋国公冯胜因私下会见女婿、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橚,被太祖以“侵占民田、私驭兵士”的罪名给赐死,虽然冯氏子弟没有受牵连,但冯胜诸子都不允许承继宋国公的爵位(和逼死傅友德的原因一样,冯胜是周王朱橚岳父、亲藩的外戚,垂垂老矣的太祖怕自己死后,冯胜会借机联合周藩,威胁皇太孙的地位,所以才痛下杀手、消除这最后的隐患。)

除以上犯法被诛,或者牵连进‘胡、蓝大案’被杀的功臣之外,还有部分大明开国功臣因寿终去世、或者出战阵亡,总算落得个‘平安顺利、保持名誉去世’的结果,他们是——

洪武四年(1371年),广德侯华高去世;

洪武五年(1372年),宣宁侯曹良臣出征阵亡;

洪武七年(1374年),淮安侯华云龙奉诏回京途中病故;

洪武八年(1375年),诚意伯刘基病逝,疑似被胡惟庸下药害死;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卫国公邓愈去世,追封宁和武顺王;同年,济宁侯顾时、临江侯陈德、东平侯韩政去世;

洪武十二年(1379年),靖海侯吴祯去世;

洪武十四年(1381年),江阴侯吴良去世;

洪武十五年(1382年),营阳侯杨璟去世;后世野史有传言,说杨璟属于诈死,后来追随燕王靖难,建文四年阵亡于灵璧,不过不可信;同年,汝南侯梅思祖、宣德侯金朝兴去世;

洪武十六年(1383年),安陆侯吴复去世;

洪武十七年(1384年),曹国公李文忠去世,追封岐阳武靖王;同年,巩昌侯郭兴去世;

洪武十八年(1385年),魏国公徐达去世,追封中山武宁王;

洪武十九年(1386年),六安侯王志去世;

洪武二十年(1387年),永城侯薛显出征时病逝于军中;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安庆侯仇成、海西侯纳哈出去世;同年,东莞伯何真去世;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胡案即将爆发时,雄武侯周武、航海侯张赫、南安侯俞通源去世,时间掐算得刚刚好,躲过一劫;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祖义子,西平侯沐英在云南去世;太祖得知沐英去世后,痛惜深悼,下诏将其遗体运回京师安葬,并亲迎沐英的灵柩返京,追封义子为黔宁王,赐谥‘昭靖’。此后,沐英的子孙世代镇守云南,沐英之子沐晟因功晋爵为黔国公,成为了大明的顶级勋臣家族之一(魏国公、黔国公、定国公、英国公、成国公)。

这些或去世、或阵亡、或病卒军中的功臣们,都幸运地躲过了太祖晚年因疑心、猜忌功臣而发动的胡、蓝大案。虽然他们中间一部分人的子嗣还是卷进了两案,而被太祖削爵、下狱处死,但他们本人终究还是躲过了太祖的猜忌和疑心,没有被在生前问罪。

直到最后的开国公爵、宋国公冯胜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论罪赐死后,太祖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总算是没有再继续诛杀元勋重臣。而此时的大明开国功臣们,已经凋零寥落,所剩无几了。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太祖的同乡发小、当年参加义军时的引路人、主动解除兵权回家养老的信国公汤和在中都(安徽凤阳)老家病逝,年七十;太祖哀切不已,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赐谥‘襄武’。

汤和也是第一个从头到尾没有受到过太祖的猜忌和疑心,真真正正寿终正寝的大明开国功臣;但汤和的后裔还是没能继承信国公的爵位,连续几代子孙都是普通的武官,直到嘉靖年间,汤和的五世孙汤绍宗才降爵承袭为灵璧侯。

汤和去世后,还保有爵位的大明勋贵中,除了袭爵的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西平侯沐春三个二代子弟外,就只有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凤翔侯张龙、越巂侯俞渊四人是正儿八经的开国功臣元勋了。

洪武三十年(1397年),凤翔侯张龙去世;张龙是太祖的淮西老乡,‘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从龙渡江”的最初班底。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就在太祖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大肆屠戮功臣时,张龙急流勇退,马上告老还乡,总算躲过了被牵连诛杀的命运。

另外,张龙的儿子张麒,是太祖第八女福清公主的驸马,且张龙平日低调谨慎,这才得以躲过了太祖的猜忌,善终于家。

张龙去世后,他的凤翔侯爵位没能传下去——其子张麒早逝,其孙张杰袭爵后,因为靖难之役中属于建文帝一方,所以成祖登基后,张杰被削爵闲住;张杰之子张纲最后只得到了孝陵卫副千户的世职。

因为是开国功臣、追封河间郡公俞廷玉的第三子,追封虢国公俞通海、南安侯俞通源的亲弟弟,父兄都为太祖出生入死、建立过莫大的功勋,所以俞渊才会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得以荫父兄功劳,被太祖封为越巂侯,这也是太祖所册封的最后一位开国勋臣。

但俞渊家世虽好,但本人行事不谨、多有过失,不得太祖的欢心;因此,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俞渊就被太祖削去了爵位,遣送回巢湖老家闭门思过、读书修心;这也就是太祖追思俞氏家族当年的莫大功劳,所以才放过了俞渊;要是换做其他人犯法,早就被太祖找个借口给咔嚓了事了。

削爵之后,俞渊倒是在老家巢湖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几年太平日子;直到太祖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称帝后,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才把俞渊召回了京师(南京),恢复了他的越巂侯爵位,然后命他随曹国公李景隆出征北平,讨伐‘起兵作乱’的燕藩(也就是自称奉天靖难的燕王朱棣)。

但俞渊运气实在不好,建文二年(1400年)白沟河之战,俞渊在奉命参战时被燕军四面围攻,结果战死在了沙场之上。而俞渊阵亡后,建文帝让他的儿子俞靖嗣爵;不过,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南下攻破京师,燕王赢得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后,俞靖就被削爵闲住,越巂侯这个爵位再次被废,以后也没有恢复。

因此,在太祖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驾崩时,当年随他参与红巾义军、并在后来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鞍前马后效劳、随其打天下的‘起家功臣班底’、‘淮西老兄弟’中,惟有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两人,得以幸存,平安度过了太祖晚年的‘杀戮功臣’行动,并依旧保有各自的侯爵爵位;这两人也是当年太祖的最初起家班底——“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真可算是实至名归的太祖‘老兄弟’了(耿炳文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耿君用之子)。

耿炳文十九岁时,就追随于尚未成就大业的太祖麾下;洪武元年(1368年),耿炳文被授予镇国上将军兼右率府副使的官职,此后征讨中原、击败北元,战功赫赫。洪武三年(1370年),耿炳文被任为秦王左相兼陕西行省右丞,封长兴侯,成为了第一批封爵的大明开国功臣之一。

之后的岁月里,耿炳文先后出征陕西、云南、漠北、辽东,屡建功勋。太祖在评论诸将的功勋时,将耿炳文和大将军、右丞相徐达同列为第一等,可见耿炳文在太祖心目中的功臣地位。终太祖在世之时,耿炳文深得太祖的信任,没被牵扯进胡、蓝大案,他本人也谨慎杜微,绝无其他犯禁之事,因此成为了太祖晚年少有的信任之臣,和幸存开国功臣(之一)。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以耿炳文为主帅、率军征讨燕王。但耿炳文此时已经六十五岁,老迈体衰,思想保守,在进攻作战中不能压制住燕军的攻势,还折损了不少的军队。建文帝认为耿炳文已经老迈、不堪使用,于是以曹国公李景隆代替其为大将军,接替伐燕指挥权。

此后,耿炳文返回了京师,然后告老退休,再也没有带兵出征过,在京师度过了三年的闲住时光。

建文四年(也即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燕王率大军南下渡江、攻破京师,消灭了建文政权,自行登基称帝、改明年为永乐元年,燕王即明太宗(明成祖;为方便起见,以下都称成祖)。

此时尚在京师的耿炳文已老,没有做出抵抗举动,而是向成祖俯首称臣。但成祖表面上接受了耿炳文的效忠,但暗地里还是忌恨耿炳文当年和自己交战、作对之事,认为他依旧心怀建文帝;于是,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指使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耿炳文家中的衣服用具上有龙凤的图饰,衣带也用红色的皮革(这都是皇家才能使用的仪制),属于逾越无礼、大逆不道之罪。

虽然耿炳文府中确实有这些物件,但这都是属于正常的仪制(耿炳文之子耿璇是建文帝姐夫、驸马都尉,按制度是可以使用这些器具衣物的),所以成祖这次对耿炳文发难就是借口。

而面对着成祖的打击报复,耿炳文无可自辩、心灰意冷之下便自缢而死;他自尽之后,他的三个儿子——前军都督佥事耿璇(建文朝驸马都尉、建文帝姐夫)、后军都督佥事耿瓛、尚宝司卿耿瑄都受此牵连,被成祖论罪杀,长兴侯的爵位也就此废封。

耿炳文自尽后,唯一留存到成祖登基称帝时的太祖开国功臣,就只剩下了武定侯郭英一人。

郭英,是太祖郭宁妃及开国功臣、巩昌侯(追赠陕国公)郭兴的亲弟弟,‘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在大明建国之前,年轻的郭英就随军参与了征伐陈友谅、张士诚的作战,立有功劳;而太祖建国之后,郭英又先后参与了平定云南、辽东、陕西等地的军事行动,积累了不小的军功。

洪武十七年(1384年),郭英以功勋被太祖封为武定侯。而封侯之后的郭英继续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行事,从不以功臣和外戚的身份居功自傲、逾越礼制,因此得到了太祖的高度评价,说他“忠诚朴实、堪为百官表率”,礼遇甚隆、备受恩宠;郭英因此没有被牵扯进胡、蓝两案中,躲过了太祖晚年的猜忌和疑心,得以保全首脑、爵禄。

太祖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驾崩后,继位的建文帝继续重用郭英,让他以元勋宿将的身份随耿炳文、李景隆两任大将军北征、讨伐举兵叛乱的燕王,不过在此期间,郭英都是劳而无功,没有什么事迹可言(也许是故意的)。

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燕军南下破京师,燕王靖难成功;此后,燕王登基称帝、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后,也没有过多地难为郭英这位老臣,只把他罢官、赶回家休息了事。

永乐元年(1403年),六十七岁的郭英平安地老死在家中,得以善终;成祖闻报后,追赠他为营国公,赐谥“威襄”,给予了他一定的身后尊荣。

郭英去世后,他的后代顺利地承袭了武定侯的世爵,荫及子孙,连绵不绝;郭英的儿子郭镇是太祖第十二女永嘉公主的驸马,三女是辽王妃、五女是郢王妃,孙女郭氏是后来的明仁宗贵妃;武定侯一门和皇室数代联姻,安享了二百年的荣华富贵。而武定侯爵位,也是太祖所封的开国诸勋臣中,唯一一个世代传承、子孙代代袭爵的大明侯爵(指侯爵而言,末代武定侯郭培民,殁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京师之乱中。)

综上所述,在跟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家打天下,得以封爵的大明开国勋臣中,只有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两人,能够平安地度过了洪武末年太祖大杀功臣的危难时光,又熬过了‘靖难之役’的皇室内斗,得以亲眼看见在‘叔侄之争’中获胜的燕王朱棣继位、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

而这‘唯二’的幸存到成祖登基时的大明开国功臣之一——长兴侯耿炳文,却因为在建文年间率军征讨‘靖难’的燕王朱棣,在朱棣登基后受到打击报复,于永乐元年(1403年)遭弹劾‘僭越制度、物器违禁’,在惶恐中自杀,不得善终且祸及子孙。

最后,只有当年‘淮西二十四将’中最不起眼的郭英,因为随太祖起家时间最早、功劳甚多,亲妹妹郭氏又是太祖最早、最得宠的后宫嫔妃之一,而郭英平时行事也小心谨慎,处世谦虚,避免过失,所以才得以保全了性命及爵禄,度过了太祖晚年诛杀功臣的恐怖岁月,平安地从洪武、建文年间进入到成祖登基后的永乐时代,最后善终于永乐元年(1403年),身后的世爵也传承不断,荫及子孙,得报富贵,可谓幸运之至了!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册封六人为公爵。分别是:

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

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这六人均在靖难之役前病死或被杀。

其中,李善长、冯胜被朱元璋处死。

邓愈、徐达是自然病死。

常茂被朱元璋流放,在流放地病死。

李文忠死于医疗事故。朱元璋被怀疑为幕后黑手,但证据不充分。


除开国六公爵外。1378~1389年期间,朱元璋还陆续册封七人为公爵。按册封时间顺序依次是:

信国公汤和、申国公邓镇(邓愈之子)、颍国公傅友德、二代曹国公李景隆、二代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凉国公蓝玉。

这七人中,汤和是自然病死。

邓镇、常升、傅友德、蓝玉被朱元璋干掉。

李景隆和徐辉祖活到了靖难之役,也均参与了靖难之役。

不过这俩官二代在靖难之役期间的表现可谓是天壤之别。

李景隆的表现不忍细述,干啥啥不行。标准的纨绔子弟。

徐辉祖表现很好,不辱其父徐达威名,曾与朱棣打得有来有回。

但是,由于徐达的长女徐氏是朱棣正妻,且徐达的小儿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期间多次为朱棣通风报信。

也就是说,靖难之役期间,徐家在建文帝和朱棣之间两面下注。

这引起了建文帝猜忌。建文帝担心徐辉祖也有异心,便削其兵权,调回京城闲置。

朱棣打到南京时,徐辉祖被重新启用。但奈何大势已去,终究没能有什么作为。

除公爵外,洪武一朝,朱元璋陆陆续续还册封了60多位侯爵。

永平侯谢成、崇山侯李新、景川侯曹震

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

德庆侯廖永忠、武定侯郭英、江阴侯吴良

营阳侯杨璟、东平侯韩政、长兴侯耿炳文

永嘉侯朱亮祖、江夏侯周德兴、定远侯王弼

南安侯俞通源、越巂侯俞渊、宣宁侯曹良臣

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等。

名单太长了,这里只列出一部分。

这60多位侯爷,约五分之二为病死。如临江侯陈德、东平侯韩政、济宁侯顾时等。

约一半人是被朱元璋故意找茬,以他们牵涉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为借口处死的。如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会宁侯张温等。

还有一小部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朱元璋找茬处死。

如永嘉侯朱亮祖贪赃枉法,被朱元璋赐死。

江夏侯周德兴因其子与宫女淫乱,被朱元璋以株坐罪赐死。

还有德庆侯廖永忠,名义上是因为被其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但其实,廖永忠是因为整天发牢骚,把小明王的真正死因捅破了,遭到朱元璋愤恨才被杀的。

总之,朱元璋晚年为了给朱允炆铺路,大开杀戒。以致最终能侥幸活到靖难之役的侯爷只有七个人。这七人是:

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越巂侯俞渊

二代江阴侯吴高、二代安陆侯吴杰、二代凤翔侯张杰、三代西平侯沐晟

这七位侯爷,除张杰、沐晟外,均参与了靖难之役。


耿炳文

耿炳文不用多介绍,他原本是朱元璋特意留给朱允炆震慑藩王的开国老将。

但奈何不堪大任,在靖难之役期间没什么亮点表现。估计是年迈,老糊涂了吧。

朱棣继位后,为了报复耿炳文。指示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耿炳文,说耿炳文犯了逾制之罪。这是死罪。

耿炳文为了家族不受牵连,只好自杀。

不过,耿炳文自杀后,他的三个儿子,前军都督佥事耿璇、后军都督佥事耿瓛、尚宝司卿耿瑄,还是受到牵连,被处死了。

郭英

郭英是郭宁妃的哥哥,十八岁时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明军南征云南,北征蒙古,郭英均有参与,且功劳不小,也是一员老将。

由于郭英与郭宁妃的关系,朱元璋对其十分赏识。洪武朝四大案,郭英均未牵连其中。

1397年,御史裴承祖、佥都御史张春等人以郭英私养家奴为由,联名弹劾他。同时还弹劾郭英擅自杀官家奴男女五人。

当时的朱元璋,杀功臣已经杀红眼了。但郭英竟然仍未受到任何惩罚。

朱棣造反后,作为仅存的两个开国老将,郭英很自然地参与了靖难之役,随耿炳文和李景隆一起讨伐朱棣。

不过,估计也是年迈的缘故,早年大杀四方的郭英在平乱期间,毫无作为。

朱棣继位后,郭英辞官回乡。竟也没有遭到报复。其武定侯爵位一直传承到了明末。

俞渊

俞渊是明朝开国名将俞廷玉的儿子。

朱元璋早年攻略江南时,由于缺乏战船,无法扩展疆域,对此很是苦恼。正在此时,俞廷玉带来了水军,并助朱元璋攻城略地,解决了朱元璋的燃眉之急。

俞廷玉死后,朱元璋念其功劳,重用了他的三个儿子:俞通海、俞通源和俞渊。

其中,俞通海早年战死。朱元璋追封其为虢国郡公。

俞通源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被朱元璋封为南安侯。

而俞渊靠着父兄荫庇,也捡了个越巂侯。

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时,俞渊受胡惟庸案的牵连,原本应该被干掉。但朱元璋念在俞廷玉的功劳,没杀他。

后来蓝玉案爆发,朱元璋仍念俞廷玉早年的功劳,也没杀他,只是剥其爵位。

靖难之役开始后,朱允炆恢复俞渊爵位,让他领兵征战。结果,一辈子好运的俞渊,阴沟里翻船,在白沟河之战中战死了。

吴高

吴高的父亲叫吴良,早年投奔朱元璋,凭借平定广西蛮夷之功,获封江阴侯。位列淮西二十四将的第三位。(徐达排第一,排第二的是汤和)

吴良死后,吴高袭爵。由于吴高早年在山西等地练过兵,还曾率部队征讨百夷,有丰富的军事训练、作战经验。所以靖难之役开始后,吴高被委以重任,负责辽东军务,牵制朱棣的后方。

对于吴高的才能,朱棣曾这样评价:吴高虽然胆小,但是做事缜密。

也就是说,吴高打仗时,很沉得住气,轻易不冒险。

这种风格的将领,未必有多厉害。但对于朱棣来说,太可怕了。

靖难之役初期,由于有吴高的存在,朱棣愣是不敢出远门。最远也就是保定一带,不敢离开河北境内。因为只要朱棣出远门,吴高就必然趁机出兵抄他老家。

我们知道,朱棣和朱允炆的实力是完全不对等的。朱棣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他必然会被朱允炆耗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朱棣头疼的人。仅仅只是因为谣传,说他可能会造反,朱允炆就把他撤职了,打发到了广西。

吴高被撤职后,辽东明军被击败。朱棣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如果吴高不被撤职,很大概率,后面就不会有白沟河和济南府的战役。更不会有朱棣赌博式的千里南征,偷袭南京的事情。

朱棣继位后,吴高被召回,镇守大同。但好日子没过几年,他就被朱棣废为了庶人。

关于吴高为什么被废,《明史》给出的结论是他对朱棣大不敬。

但从后来明仁宗对吴高的清算来看,他被废的真正原因,很可能卷入了明仁宗和朱高煦的夺嫡之争。他站队朱高煦,干涉皇帝的家事,因此遭到废黜。也是因此,明仁宗才会在听说吴高已经去世后,仍不依不饶,坚持要流放他的家人。

吴杰

吴杰的父亲叫吴复,早年在濠州投入朱元璋军中,凭战功获封安陆侯。

吴复死后,吴杰袭爵。被朱元璋当作优秀官二代,进行重点培养。

靖难之役开始后,吴杰率军多次与燕军正面对抗。甚至在朱允炆已经与朱棣议和时,吴杰还率所部,多次攻击燕军粮道,给朱棣造成了很大麻烦。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心为国的忠臣,竟然只是因为吃了败仗,就被建文帝夺爵,贬为了南宁卫指挥使。

朱棣登基后,鉴于以往的深仇大恨,自然不会恢复吴杰安陆侯的爵位。甚至等到吴杰去世以后,其子吴璟请求袭爵,也被朱棣一口回绝。

张杰

张杰的爷爷叫张龙,早年追随朱元璋,也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张龙这个人,运气很好,躲过了洪武朝的所有大案。寿命也很长,活到了1397年。只比朱元璋早死一年。

由于张龙活得太久,其子张麟竟然还比他先去世。所以张龙死后,他的凤翔侯爵位就传给了孙子张杰。

靖难之役期间,张杰不受重用。并未与朱棣有过正面冲突。但朱棣登基之后,仍然看张杰不爽,将其废为庶人。

沐晟

沐晟是沐英的儿子。至于沐英是谁,就不用多介绍了。

沐英死后,先是长子沐春袭爵。沐春坐了几年西平侯,病死后,因为无子继承爵位,所以爵位又传给了弟弟沐晟。

靖难之役期间,由于沐晟坚定反对朱棣,支持朱允炆。所以朱棣登基后,就先后派出岷王朱楩、左都督袁宇(岷王的小舅子)和顺昌伯王佐前往云南,试图削弱沐家在云南的影响力。

然而,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朱棣派去的人,都不是沐晟的对手。仅一年,就全部灰溜溜地退出了云南。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1406年,朱棣调沐晟征讨安南,打算借此消耗沐家的实力。

但不想,沐晟却一战成名,配合名将张辅将安南国打成了明朝的交阯布政司。

到了1408年,朱棣也不再找茬了,以沐晟收复安南有功,进封为黔国公。

除了公爵和侯爵外,洪武一朝还先后册封了四位伯爵。

分别是: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伯温、徽先伯桑敬和东莞伯何真。

这四人,只有何真是善终。其余都是惨死。

刘伯温死于胡惟庸之手。

桑敬因牵涉蓝玉案被处死。

汪广洋被朱元璋以结党欺君为借口处死。

不过,虽然何真因为死的早,善终了。但他的儿子们,终究还是没逃过一劫。

朱元璋兴起蓝玉案后,何真的三个儿子受牵连被杀。何真的弟弟何迪担心也受牵连,想着横竖也是死,不如造反拉倒。竟然起兵造反了。

而何迪造反的结果,就是何氏一族几乎被斩杀殆尽,就连何真的何公祠也被夷为平地。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