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有什么电视剧让你念念不忘?
永远的87版《红楼梦》在87年以前,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宝黛钗 ,当87年红楼梦一出,红楼梦中人的形象就在人们心中定型了。为87版《红楼梦》作曲的王立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红楼梦》就是中国人心尖儿上的宝贝
永远的87版《红楼梦》
在87年以前,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宝黛钗 ,当87年红楼梦一出,红楼梦中人的形象就在人们心中定型了。



为87版《红楼梦》作曲的王立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红楼梦》就是中国人心尖儿上的宝贝。将来的人还可以把《红楼梦》再重拍一百次、一千次,还可以再拍一百年、一千年,总会有人超越前人。我们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才华、努力和心血,筑起一道《红楼梦》的高墙,让后来的人超越时,知道没那么容易。
如今35年过去了,他们所筑起的高墙,依然无人超越。
究其原因,豆瓣有位网友说得极好:
老一代影艺人是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待红楼梦的。
那是大师尚未远去,人心尚有敬畏的年代。

何为耐心
87版《红楼梦》历时近5年。
光是前期准备就用了1年。
在接下拍摄《红楼梦》的任务时,导演王扶林停掉了所有工作,潜心研读《红楼梦》,单单人物分析,前情回顾,便写了厚厚一本《导演阐述》。
“那一年,我竭力要做的事,就是全面理解《红楼梦》的内涵、曹雪芹的生平等等。其实,花一年时间全部理解是不太可能的,但我尽力而为。”
是态度,亦是尊重。


剧本的撰写更是苛刻到一字一句。
王扶林和剧组邀请了诸多文学大师和红学专家担任顾问团:“我们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
周岭每写一集剧本,都会附带写一封信给红学泰斗周汝昌,介绍自己为什么这样写,遣词造句的用意,周汝昌的回信也认真,有时刚回了一封信,过了几天,又寄来新信:“我收回之前的意见,这里还是这么改更合适。”
87版《红楼梦》剧本1983年3月起稿,但直到1987年1月才最终定稿。
字字斟酌,句句考究。


相较于今天的“抠图”盛行,87版《红楼梦》碾转全国十余省城市,41个地区,219处景点,搭建了大量实景,搭建完之后,还要第一时间请红学专家查验。
“秦可卿出殡”那场戏,就被指出“荣宁街”的牌匾不对:宁是兄长,荣是弟弟,所以应该称为宁荣街,于是又连夜制作,更换牌匾,才开始拍摄。

而那时选角,名气不重要,流量不重要,经验不重要,背景不重要,从全国层层选拔,只为挑选出符合角色气质的演员,但挑选出来,仅仅是开始。
所有演员在开拍前,都要参加培训班,学习琴棋书画,熟读原著,听名家大师解析红楼梦,了解相关知识,分析人物,撰写人物小传,将自己真正融入进红楼。
编剧周雷总起“红学概论”;
中国红学会秘书长胡文彬续讲“国内外红学研究概况”;
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朱家溍介绍“《红楼梦》中的北方生活习俗”;
红学泰斗周汝昌辨析“《红楼梦》原著的优与续书的劣”;
民俗大家邓云乡先生手把手教演员如何拿起放下茶杯,怎样踩碎步;红学家启功亲自示范古人作揖的动作,还嘱托编剧一定写在剧本里,不能弄错.......
炎炎夏日,老先生们顶着日头,坐公交穿越大半个北京城来讲课,年纪大的,连咳带喘,但坐到椅子上,张口就是《红楼梦》。
周汝昌先生同宝钗的饰演者张莉分析红楼梦

黛玉漱口,以手帕掩面,不失礼,也不冒犯别人

男子见人作揖,女子见人行万福礼

培训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做小品。
演员在小品课上可以随意组合,表演任何人物,导演觉得你适合哪一个,你便是那个角色的候选人,否则就要继续寻找适配的角色。
因此最终演员名单,和一开始定的,很多都是有出入的。
张莉一开始出演的是丫鬟紫娟,等试完妆,导演觉得她的气质和宝钗很像,就这样成为了宝钗;袭人的扮演者袁玫进组前想演王熙凤,进组后觉得自己没那股泼辣劲,于是成了宝钗组的候选人,后来又成了鸳鸯,等到正式定角,她又成了袭人;沈璐本是林黛玉的候选人,后来却成了泼辣刁蛮的秋桐.......
那一个一个的书中人,就是这样一遍遍磨出来的。


黛玉在船舱的戏,看起来只有几秒钟,拍起来却花了很久:黛玉掉泪、黛玉泪眼看烛光、雪雁送药──摄像机掉来掉去,正面拍、侧面拍、背面拍、仰拍、俯拍、推过去、拉出来……
饰演袭人的袁玫后来回忆道:“那个时候拍戏,有时候一天拍一两个镜头。有的时候说今天拍得不错,拍了10个镜头。大家觉得拍得很多很多了,因为每个镜头都是在打磨和认真,反复地斟酌中拍下来的。”
不是拍不了,只是不愿意敷衍。
现在对拍摄的作品,心怀敬畏的剧组,还有多少?
现在会用心打磨一个剧本,乃至一字一句都不肯放过的剧组,还有多少?
现在肯花心思,“选”出一个演员,“磨”出一个演员的剧组,还有多少?
现在能让每个画面都经得起琢磨,经得起推敲的剧组,还有多少?



何为用心
此前有网友分享了一组红楼梦的手稿。
那是杨树云为87版《红楼梦》绘制的妆造手稿。
黛玉

元春

秦可卿

作为87《红楼梦》的造型总设计,杨树云进组后将《红楼梦》翻来覆去读了7遍,听红学专家讲课,做足功课才开始设计剧中每个人的发型妆容。
在此之前,人们对《红楼梦》形象的了解,不是画,就是戏。
《红楼梦》中的人物,究竟化什么妆,梳什么头,带什么花,带什么首饰,全是摆在杨树云面前的难题。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红楼梦》里对黛玉的描述,单这个“罥烟眉”就难住了杨树云。
杨树云翻遍古籍,才从曹雪芹好友的诗中“遥看丝丝罥烟柳”获得灵感,遂将演员原本的眉毛全部拔光,以下垂柳叶为原型,创作出了罥烟眉。


红楼梦一百多号人,每个人妆容、发型、头饰均是不同风韵。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不同的场景下,每个人的妆容亦是不同。
“黛玉素妆”、“晴受病妆”、“宝钗华妆”、“平儿泪妆”、“袭人佣妆”、“妙玉禅妆”、“元春宫妆”、“可卿艳妆”、“李纨淡妆”.......
单单王熙凤,就有“大妆”“盛妆”“宴妆”“艳妆”“正妆”“家居妆”“残妆”“囚妆”“病妆”“死妆”等几十种妆容。


探春远嫁时戴的银点翠头面

尤二姐戴的偏凤钗

而服装设计师史延芹,她为87版《红楼梦》设计超过2700件服装,至今看来,仍是惊艳,从主角到配角到普通的下人,每一件都有背后的深意。
其实最开始,没有人看好这个独自来北京,毛遂自荐的设计师,只让她在片场做服装打杂的活,后来因为人手紧缺,才让她参与设计。那个寒冬,史延芹在没有暖气的临时平板房里,用15天赶出了48张设计稿,证明了自己。
她用精细的剪裁设计弥补人物身材的不足,用多彩分明的颜色造就层次的画面,用考究的细节呼应人物性格,同时吸收中国历代服饰文化最美的元素,设计出了一套又一套的经典服饰。
林黛玉的服装
多以白色、淡蓝、淡绿、粉紫为主
同时配以梅兰竹菊等图案

宝钗则以蜜合色为主
配以象征富贵的牡丹花图案

秦可卿出殡一幕
史延芹设计了700余套的衣服
均大多数只穿一次
但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升斗小民
没有一件是敷衍了事的

元妃省亲中
500多套服装,同样无一重复

《红楼梦》要拍成电视的消息传出后,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王立平找到王扶平,开门见山就说:“我愿意把我创作的黄金时代贡献给《红楼梦》。如果我试写一个主题歌,如果你们觉得好,你就用我;如果写的不好,我一分钱不要,我自己就走。”
此后,他跟着剧组一起研究《红楼梦》,研究有关史料,历时4年,为《红楼梦》谱写了13首歌曲,仅一首《葬花吟》就耗时一年零九个月。



音乐声起,红楼一梦三十年。
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维护曹雪芹的尊严。”
王立平这样说道。
而这也是其他所有人共同的心声。
经典无他,唯用心尔。
何为细心
几乎每一年,我都会将87版《红楼梦》再看一遍。
每一次看,都能从细节里琢磨出点新的东西,也愈发感慨这部封神之作的强大。
黛玉初入贾府,镜头特写了黛玉的纤纤玉手,几秒钟的镜头,杨树云却专门花了两个小时,来为陈晓旭的这双手化妆,当真是指如削葱根,美如柔荑。

剧中另一个对手的特写,是宝钗带着红麝香珠,肌肤丰泽,让宝玉心动。
然而这手其实属于迎春的扮演者金莉莉,张莉的手虽然也好看,但王扶林却觉得还不够丰腴,没有原著中“一时褪不下来”的感觉,于是他将剧中所有的女演员召集过来,一双手一双手的对比,才找到了那双“肤如凝脂”的手。

《红楼梦》中阊门外十里街,在原著中并未赘笔多言,在荧幕中也是一闪而过,但邓云乡先生接到任务便诚心以待。
他联系苏州画家、诗人王西野先生,参考“七里山塘”的山塘街,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布置这条二百年前的小街。
甄士隐抱着女儿看的泥人,是苏州博物馆里清代前期的虎丘泥人,这虎丘泥人在《红楼梦》中也有迹可循,六十七回中就提到:“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作的薛蟠的小像,泥捏成的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不禁笑起来了”,并且是由馆中一位会捏泥人的老先生充当临时演员。

街上的年画,则是苏州刺绣研究所主任徐绍青先生所珍藏的乾隆年间的木版年画。

右侧卖赤豆糖粥的小摊,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意,但邓云乡却特意布置了苏州街头消失多年的有江南地方色彩的吃食担子 —— 竹制“骆驼担”。
邓云乡不要像十里街,他要这里就是二百年前的十里街。

秦可卿出殡是剧中的大戏。
作为美术设计的刘宝俊,完全按照明清出殡礼仪来设计这个场景,为此他专门请来了曾经参加过吴佩孚出殡的82岁高龄老人洪师傅,以及洪师傅的同事们,用了1年的时间,制作了“出殡”时大批的纸扎(北京旧时叫“烧活”)。
从各种幡旗、以及礼仪中的纸扎开路鬼、打路神、相辅、 相弼、银山、阴亭、仙童献果、各种大小车辆,无一不精致。



87版《红楼梦》第4集中,贾宝玉来看薛宝钗,走动中可以看到房中挂着四幅字,没有特写,也并不清楚,观众大多数都不会在意。
而那四幅字分别是:《春情》《思君恩》《婕妤怨》《汉宫曲》,都在预示着宝钗之后的命运,即使知道没什么人注意,但剧组却没有就此随意以待。

甄士隐请贾雨村吃螃蟹,用的是蟹八件。

装茶用的是锡罐,因为没有异味,不易氧化,古代常用它来储水和储茶。

怡红院用的是铜的喂食器,对比下,凤姐屋里则用的是银制的,身份等级一目了然。


藕香榭听戏吃饭,不但花几样式不一,什锦攒心盒子也是精美异常。

道具师马强制作的宫灯,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太多的细节,太多的讲究。
让87版《红楼梦》在35年后,依然能够带给人新的惊喜。
《红楼梦》播出后,迅速火遍全国,导演王扶林也不过拿了400元奖金,但他却觉得,能让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继承下去,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的《红楼梦》,一切都值了。
正如剧组摄像师李耀宗所说:大家都想着往前冲,人人都想占点儿便宜。这跟过去不一样。进剧组的人,大多都很单纯地想着,我能为《红楼梦》做什么。


王熙凤的最后一幕,是在东北的雪地中拍摄。
零下32度,邓婕穿着破衣服,赤裸着脚被拖着走,到最后直接冻晕过去,却始终一动不动。

那时化妆没有现在方便,不管是主角配角,都得凌晨三四点起来排队化妆,年轻的女孩子要把眉毛拔光,方便重新画眉,亦没有一个人抱怨,一个人拖拉,大家都发自心底,想尽自己所能,呈现出一个更好的红楼梦。

纯粹与极致,初心与敬畏。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单纯的想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的人,才有了这部无法复刻的经典。


在网上有句对87版《红楼梦》的评价获得了点赞无数:我以为87版《红楼梦》只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起点,没想到,它竟然是最后的巅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八十年代的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①港台电视剧如《霍元甲》,《一剪梅》《射雕英雄传》,《春去春又回》,《陈真》,《上海滩》等等。
②内地的电视剧《铁道游击队》,《高山下的花环》,《编辑部的故事》,《渴望》,《篱笆女人和狗》,《西游记》,《红楼梦》等等。
③国外译制片和动画片如《黑名单上的人》,《血疑》,《这里黎明静悄悄》,《聪明的一休》,《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等等。
④电视节目如《世界各地》,《话说长江》,《下周屏幕》,《动物世界》,《跟我学》等等。
⑤八十年代电影和歌曲如:《少林寺》,《南北少林》,《武林志》,《自古英雄出少年》,《血,总是热的》,《哪吒》等等。歌曲如《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牧羊曲》,《我爱你塞北的雪》,《父老乡亲》等等!
八十年代的物价也低,开销也小,消费水平也低,贫富差距也不大,影视剧欣欣向荣,生活中和谐友善,更没有如今社会缺德鬼的高房价和悬殊的贫富差距!
工作中管事的身先士卒辛苦劳动,吃饭都最后吃。处处都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真正做到了对群众负责,对工作负责。那时候经济,物质条件还不好,但是工作精神极强,团结互助,奉献精神力量强大,诚信度高,人与人之间信任感极强,八十年代是拼搏精神可嘉的一个年代!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