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
秦二世是秦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暴政和屠杀,包括处决了大量的贵族和平民。在他的兄弟姐妹中,他最终杀害了大部分人,其中包括他的亲兄弟秦王子婴和姐姐鲁元公主
是秦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暴政和屠杀,包括处决了大量的贵族和平民。在他的兄弟姐妹中,他最终杀害了大部分人,其中包括他的亲兄弟秦王子婴和姐姐鲁元公主。
鲁元公主
虽然秦二世处决了很多兄弟姐妹,但是他也留下了一些人,其中包括扶苏的儿子子婴。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他的母亲是秦始皇的女儿鲁元公主。在秦二世统治期间,子婴一直被软禁在咸阳宫中,并未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处罚。
留下子婴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首先,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他的母亲是秦始皇的女儿鲁元公主,这使得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子婴一直被软禁在咸阳宫中,并未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处罚,这表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并不是非常重要。最后,秦二世在处决兄弟姐妹时,也处决了很多秦始皇的其他后代,比如他的兄弟和儿子。如果杀掉子婴,那么秦始皇的其他后代可能也会被杀掉,这会对政治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但是他留下了子婴,可能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子婴母亲的身份和秦始皇的其他后代可能会受到杀害的风险。此外,秦二世在处决兄弟姐妹时,也处决了很多秦始皇的其他后代,如果杀掉子婴,可能会对政治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子婴特殊的身份,是秦二世胡亥没有对他下手的关键。
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嬴政的第十八子,他之所以能成为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完全是占了古代通讯手段落后的便宜。
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时,架不住胡亥的哀求,便同意让他随行,结果走到沙丘后,秦始皇却意外病逝。
由于秦始皇死得突然,再加上当时正在巡幸途中,因此这就给胡亥矫诏继位创造了条件。
之后,胡亥会同宦官赵高,以及丞相李斯,三人密谋矫诏,将秦始皇召公子扶苏回来主持大局的诏书,篡改为任胡亥为太子,由他接替皇位。
不仅如此,赵高由于担心将来会受到报复,又撺掇胡亥以秦始皇的口吻,下诏逼迫公子扶苏以及大将蒙恬自尽。
最终,胡亥成功继位,而在他继位后,赵高又提议,为了避免有人站出来争夺皇位,本着永绝后患的原则,不如将秦始皇的儿女,也就是胡亥的兄弟姐妹杀掉。
赵高的这个提议,让本就心虚的胡亥深以为然,于是,他一声令下,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先后被杀,另外,还有十几个公主也死在了胡亥的刀下。
不过,在当时如此腥风血雨的环境下,有一个人却逃过了一劫,不仅没有被杀,并且还在后来,成为了秦朝的第三任国君。
这个没有被胡亥杀掉的人,就是秦三世子婴。
按常理来说,胡亥对他的兄弟姐妹祭起屠刀,主要还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但为何公子扶苏的子嗣子婴却没有死在胡亥刀下呢?
要说胡亥善心大发肯定是不可能的,他为了皇位,都能对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下狠手,没有理由会对子婴良心发现。
并且尤为奇怪的是,对于胡亥不杀子婴,包括赵高和李斯这二人,也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甚至在后来,赵高不仅在众人面前称赞子婴,还将子婴推上了皇位。
那么,子婴为何能做到让胡亥、赵高以及李斯这三个野心家,对他的存在不认为是一个威胁的呢?
实际上,子婴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和他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子婴真实的身份,并不是公子扶苏的儿子。
史料中关于子婴早期的生平和事迹记载得很少,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登场,还是在胡亥继位之后的事。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九月,胡亥手持所谓的“传位诏书”继位,是为秦二世,在他登基时,他的长兄公子扶苏早已自尽,而大将蒙恬此刻则正关在阳周(陕西子长)的监狱里。
继位之后,胡亥为了避免皇位受到威胁,听从了赵高的建议,随即展开了对自己兄弟姐妹的屠戳。
据记载,仅在继位一个月内,他就下令将自己的十二个兄弟处死,罪名是“有反意”。
这还不算完,之后不久,他又派人将六个兄弟以及十个姐妹押到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在这里,他命人用巨大的石碾,活生生的将自己的十几个兄弟姐妹全部碾死。
另外,对于像公子将闾这样几个性格沉稳的兄弟,胡亥一时半会找不到杀他们的罪名,但即便是无法给他们定罪,也照样没耽误胡亥将他们杀害。
据记载,当时公子将闾曾质问前来对他行刑的使者,说自己没有罪为何还要杀他?使者则来了一句“奉命行事”,这句话导致公子将闾等人无比绝望,最终相拥自刎而死。
而死得最壮烈的则是公子高,当他看到胡亥一个接一个地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后,知道自己必定在劫难逃,于是,他主动向胡亥上书求死,条件就是希望胡亥能放过他的家人。
最终,胡亥答应了他的要求,公子高也淡然赴死。
除了逼死自己的兄弟姐妹外,胡亥对于那些不听话和质疑自己权威的大臣同样也没有放过,比如蒙恬和蒙毅兄弟,最终是在胡亥的逼迫下含冤自尽。
另外还有右丞相冯去疾以及将军冯劫,同样也落了个自刎而死的下场。
而在胡亥大肆诛杀宗室以及大臣的时候,子婴登场了,他不仅没有被胡亥的滥杀吓到,反而找了个机会对胡亥进行直言劝谏。
子婴谏曰:“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亡国。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史记··秦本纪》
这是子婴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登场,也是他第一次在历史上留下记载,不过,这段记载却引发了后世一个巨大的谜案。
在这段记载中,对于子婴的身份介绍,用了四个字,即“二世兄子”,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说,子婴是胡亥兄长的儿子,换句话说,子婴是胡亥的侄子。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导致后世普遍认为,胡亥是扶苏之子。
按理说,《史记》中的记载一般不会有错,但同样是《史记》,在《李斯列传》中的另一段记载,却明显和这个有冲突。
胡亥当上皇帝后,大肆宠信赵高,导致赵高把持朝政,但由于赵高陷害忠良,造成天怒人怨,最终引发了各地起义。
起义军四起的消息被胡亥得知后,胡亥前去质问赵高,让赵高十分害怕,担心胡亥有一天会杀了他,于是他便密谋除掉胡亥。
最终,赵高指使女婿阎乐逼杀了已经成为成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胡亥。
而在胡亥死后,赵高本想自立,结果朝臣不答应,赵高也知道自己在无人支持的情况下当不上皇帝,于是退而求其次,将子婴推上了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段记载中,子婴的身份变为了“始皇弟”。
“乃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史记.李斯列传》
所谓“始皇弟”,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按这个辈分来算的话,那么子婴就是胡亥的叔叔。
同样是子婴,身份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这个变化,就是秦二世胡亥不杀子婴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子婴真的是扶苏儿子的话,那么胡亥就没有理由不对他下手。
胡亥之所以会杀自己的兄弟姐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胡亥心虚。
而胡亥心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登基继位的过程和手段,十分的不光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中有鬼。
不仅如此,在他登基之后,朝臣和宗室也有人对传位一事有所质疑,加上胡亥本身也没有什么军功和功绩,因此,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不服气他的人比比皆是。
在这种情况下,胡亥这个皇帝自然当的不踏实,于是他就向赵高寻求解决办法。
赵高就胡亥的这个问题给出的办法,可谓是深得胡亥之心,他认为,众公子(指秦始皇儿子)本身都比胡亥年长,威望和能力也在胡亥之上,如今又对胡亥有所怀疑,早晚是个祸患。
并且,朝中的大臣又都是秦始皇的旧臣,大部分都有功劳傍身,所以就会轻视刚继位不久的胡亥。
所以,赵高提出,要胡亥“灭大臣而远骨肉”,只有这样,方能威服天下。
“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史记·李斯列传》
于是,胡亥听话照做,秦始皇的儿子和女儿们,也因此遭殃,而通过这件事就足以说明,胡亥不惜的残害手足,主要还是为了稳固自身地位。
所以可以换句话说就是,只要对胡亥能造成威胁的,都是他要杀的对象。
但问题是,如果子婴是扶苏的儿子,胡亥那是必然要杀他才对的,毕竟扶苏都被杀了,胡亥总不能留着他儿子将来报仇吧。
正所谓斩草要除根,胡亥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而子婴却逃过了一劫,这就说明,他的存在对胡亥造不成威胁,并且,赵高对于胡亥不杀子婴,也没有表示出反对意见。
按照赵高的老奸巨猾,他更没有理由留下扶苏之子。
所以,这就说明,子婴并非是扶苏的儿子,同时他的存在,对胡亥和赵高构成不了威胁,因此才会逃过一劫。
另外,还有两个证据能证明子婴并非扶苏之子。
第一个,就是前文提到的子婴首次登场,他当时是对胡亥进行了劝谏,并引用赵王杀名将李牧、齐王杀忠臣等事迹,来规劝胡亥不要滥杀无辜。
他对胡亥的劝谏,完全不像一个侄子对叔叔说的话,更不像一个当时处境危急,已经自顾不暇之人说的话。
如果他真的是扶苏之子,在父亲被杀不久的当时,怎么敢如此“大胆”批评胡亥呢?
就算他有与常人不同的勇气,敢去直言劝谏,但如果他真是扶苏之子,胡亥听完这些话,必然会当场大怒将他拉出去砍了。
但子婴说完这些话后,依旧活得好好地,并没有被杀掉。
此外另一个证据,就是子婴的年龄,根据史料中所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他不符合扶苏之子、胡亥侄子的这个身份。
胡亥死后,赵高推举子婴为秦王,但子婴担心赵高会加害于他,因此便开始找人谋划如何杀掉赵高。
而史料中记载,与子婴一起谋划此事的人中,有两个人是子婴的儿子。
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能参与谋划除掉赵高这种大事,说明子婴的儿子最起码不是个黄口小儿,按照古代十五岁成年来说,子婴的儿子在当时至少得有十五岁才对。
但问题是,如果子婴真的是扶苏之子的话,那他不应该在当时有这么大的儿子。
为什么呢?众所周知,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死于公元前210年,一共活了50岁,在他死后的第三年,子婴杀了赵高。
按照秦始皇十五岁就生下扶苏,那么扶苏如果活到赵高被杀,就应该是38岁左右。
同样的道理,如果扶苏也是十五岁生下了子婴,那么到赵高被除掉那年,子婴应该是在23岁上下这个年龄。
再来说子婴,他要是也同样十五岁时生子,并且还生了双胞胎,那么他的两个儿子,当时应该在8岁左右。
让子婴和两个八岁左右的孩子商议除掉赵高这样的大事,显然不合常理也不现实。
因此,凭子婴年龄这个证据,再加上他对胡亥的直言劝谏,就充分说明了他不应该是扶苏的儿子。
那么,子婴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呢?
要想知道子婴的真实身份,需要理清关于他的几个线索。
第一个能确认的线索,就是不会给胡亥造成皇位竞争的压力,这也是子婴不被其杀掉的关键因素。
第二个线索,则是年龄合适,因为史料中记载了子婴在未被赵高拥立为秦王之前,不少人评价他为“素有贤名”。
要是太年轻,他也没有时间让自己得到朝臣和百姓的认可。
第三个线索,则是他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
而排除了他是扶苏之子的可能后,再结合《李斯列传》中称呼子婴为“始皇弟”这个记载,那么符合上述线索的,只能是秦始皇的弟弟,也就是胡亥的叔叔。
不过,这里同样有个问题,就是秦始皇的弟弟满足不了上述线索。
史料记载,秦始皇嬴政一共有三个弟弟,一个是长安君成蟜,成蟜是嬴政同父之弟,两人均为秦异人的儿子。
秦始皇的另外两个弟弟,则是他的生母赵姬与嫪毐所生。
但是,成蟜早在公元前239年投降了赵国,并被赵悼襄王赵偃封于饶地,因此,他不具备能劝谏子婴,并被立为秦王的条件。
而秦始皇的另外两个弟弟,也就是赵姬和嫪毐所生的儿子,在出生不久便被秦始皇摔死,所以也不可能在后来出现。
将这三人排除后,那子婴的身份,也并非是秦始皇的弟弟。
既不是秦始皇的弟弟,又需要满足上述几个线索,那子婴究竟是谁呢?其实最接近真相的可能,在《李斯列传》中就已经揭示过。
《李斯列传》中关于子婴的介绍,用了一句“乃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这个“始皇弟子婴”,也可以看做是“始皇弟子,婴”。
意思就是说,子婴是秦始皇弟弟的儿子,也就是胡亥的堂兄。
而再结合秦始皇三个弟弟各自的结局来看,子婴身份最大的可能性,即他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
也只有这样,子婴才不会对胡亥造成皇位竞争的压力,毕竟他不是秦始皇的儿子。
并且,假设子婴是成蟜之子的话,那么其他几个条件,如年龄合适、有时间打造贤名,以及有两个已经成年儿子等,才会一一对应。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胡亥之所以会在几乎杀光兄弟姐妹的情况下,没有杀掉子婴的原因是因为子婴不是秦始皇之子,对胡亥构不成威胁,而结合相关史料和证据,子婴最有可能是胡亥的堂兄,也就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