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战要比二战更加惨烈?

已经有太多文章分析了一战和二战在伤亡数据上的差异,我们换个角度,从一个士兵,一条战壕来看看一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遭塞尔维亚人暗杀身亡,“欧洲火药库”巴尔干半岛长久积压的民族纠葛浮上台面,奥匈帝国7月28日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

已经有太多文章分析了一战二战在伤亡数据上的差异,我们换个角度,从一个士兵,一条战壕来看看一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遭塞尔维亚人暗杀身亡,“欧洲火药库”巴尔干半岛长久积压的民族纠葛浮上台面,奥匈帝国7月28日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后,世界列强被一道道复杂的同盟条约绑在一起,一个个卷入战场,形成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阵营。


德意志帝国出面支持奥匈帝国向俄罗斯帝国、法国宣战;大英帝国不满德国进攻中立的比利时,也加入战局。除了意大利,欧洲主要国家几乎全部参战,西部和东部战线迅速沿着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边界打开。战火更蔓延至亚洲、非洲,甚至影响大西洋之外的漂亮国。


一战士兵


战事初期,德国节节胜利,英法两军合作才堪堪遏阻西线攻势,双方士兵挖壕沟、架铁丝网、筑防御工事,形成长期僵持战,西线战事绵绵无绝期。直到德国1917年重启“无限制使用潜水艇”政策,漂亮国怒而对德宣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因人力物力差距,节节败退,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国新共和政府在1918年11月11日向协约国投降,超过50个月的战争终告结束。


这次大战双方动员约7000万人,伤亡者将近半数,数百万平民更因饥荒疾病丧生,曾经繁盛的欧洲变得残破,各国忙于收拾经济萧条、社会紊乱的残局。



一战士兵的壕沟生活


战壕


1914年9月巴黎近郊的马恩河战役之后,德国和英法联军沿著马恩河岸与瑞士边境挖壕沟,形成长期僵持战,直到漂亮国参战、直到德国投降,士兵才得以返家。你是否曾经疑问士兵壕沟战生活?难道3年多来士兵都住在壕沟裡吗?


说到战争,人人都会想到死亡,前线士兵必须努力思考如何“生存”。一条条绵延千里的壕沟,便是他们生存的保障。


挖壕沟可不像挖水沟,不能笔直的挖,而是要挖成锯齿状,以保护在前线的士兵;敌军进攻时,才不会让所有人都暴露在敌军火力面前。


士兵会在前线堆叠沙包,它能阻挡敌军子弹,保护士兵;同时士兵能透过沙包间隙观察敌军动态,一有不对劲就开火射击。在沙包前方是带刺的铁丝网,敌军想靠近,得先想办法破坏铁丝网,对士兵来说也是一层保障。


战壕


不过,沙包和铁丝网可挡不住炮弹,炮弹来时得要赶快躲进“临时防空洞”避难。壕沟中有数千个临时防空洞,供士兵躲避狂风暴雨与敌人攻击。壕沟裡也部署许多紧急救护站,提供受伤士兵最及时的伤口治疗与简易包扎,撑到战事暂停时送往后方医治。


在前线后方180米到460米之间,士兵会再挖一条支援线,一样有部队轮流驻扎,是重要的第二防线,当前方遭受炮击时可暂时撤退,再伺机反攻。再往后数百公里则是储备线,这里存放重要物资。通讯壕沟则贯串连接各线壕沟,让军队、物资、武器及伤兵能安全移动。



士兵待在前线日子超辛苦,每天都睡不好,还得做例行劳务。值班盯哨最煎熬,随著时间推移,士兵不仅要忍著身体的疲惫,还要硬扛倍增的精神压力,因为长官随时会下命令,无论是进攻或防守,都是一场恶斗。



前线壕沟士兵的一天


5:00 - 破晓前,站岗半小时,警戒敌人来袭

5:30 - 食物配给:一杯朗姆酒(Rum)

6:00 - 站岗、太阳升起时向敌军开火

7:00 - 早餐

8:00后 - 每日庶务:整理壕沟、武器,剩馀时间可补眠或写信

12:00 - 午餐与饭后休息(每10人需有一人值班警戒)

17:00前 - 每日庶务:整理壕沟、武器,剩馀时间可补眠或写信

18:00 - 黄昏前,站岗半小时

18:30 - 黄昏后,站岗半小时

18:30-24:00 -夜间工作(巡逻,挖壕沟,搭建铁丝网,囤积、修补沙包)



战壕


好在,每个士兵待在最前线的日子并不长,大约每5天就会轮调。以英国军队为例,一个士兵1年只有15%时间待在最前线,40%时间待在后方壕沟,虽然也有例行劳务,战斗开始时要帮忙后勤,但比起站在前线的压力小了许多。


除了要抵抗敌军来犯,士兵还得忍受壕沟低下的生活品质。壕沟内的卫生条件极差,大雨过后,壕沟就会变得泥泞不堪,甚至积水,士兵的脚一整天泡在裡头,也只能忍耐;战地厕所简便地建在壕沟附近,若土牆崩塌或清理不慎,粪水就会渗出孳生细菌;老鼠和蝨子更是折磨人,四处乱窜简直比枪炮还要难防。


随著战事延续,食物配给渐渐减少。一开始,每个士兵每天都能吃到1磅肉、1磅麵包与8盎司蔬菜,管饱也管健康。到了1917年,一天只剩6盎司的罐头牛肉,蔬菜水果极短缺,最前线士兵能吃到的可能更少!


罐头


家人寄来的信和包裹是士兵最重要的精神粮食,即便战争来临物价飞涨,待在国内的家人、情人仍想尽办法寄吃的给在前线的父兄、恋人,包裹装的大多是巧克力、蛋糕和罐装食品,信里则是满满的思念。


扣除在最前线和壕沟裡的时间,士兵还有45%的时间可以待在相对安全的大后方,这段时间他们接受军事操演、武器训练,治疗在壕沟内沾惹的小毛病如体虱,当然也有娱乐与休假时间。透过暂时远离前线,让士兵稍获喘息,再重整士气奔赴前线。


战壕




二战死亡人数在7000万人左右,受伤人数在1.3亿人左右。

一战死亡人数在1600万人左右,受伤人数在1000万人左右。

单纯从这个数据来看,二战明显比一战要惨烈太多了。但是,论惨烈程度,一战的确还是远超二战,这是为什么呢?


一、一战主要在欧洲,二战遍布全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枪杀了。因此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发动了对塞尔维亚的入侵。

塞尔维亚是俄国的好哥们,大家都是斯拉夫兄弟,因此沙俄要搞大斯拉夫主义,便开始加入到对抗奥匈帝国的行列中去了。

俄国动手了,他的老对手奥斯曼帝国还能忍?打了200多年的俄土战争了,也不差这一仗了吧?因此奥斯曼帝国开始对俄宣战。

这个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不爽了:欺负我哥们?这不合适吧?德国和奥地利,那是同宗同源的关系,再加上当时的德国打算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所以表示支持奥匈帝国,加入到了战争。

德国动手了,法国作为曾经被德国揍得抬不起头的国家,当然不甘示弱。因此加入到了对付德国的行列中。


比利时、卢森堡,这两个小国家简直想骂娘,每次德国要动手,都先拿他们开刀。因此他们是被迫加入到了反对德国的行列中。荷兰举着双手表示:我保持中立!

保加利亚王国一开始没有参战的意思,他左顾右盼,发现俄国压根打不过德国和奥匈帝国,因此果断加入了德国这一边,打算分一杯羹。

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来打去,全都是在欧洲这些个地盘十分狭小的国家。你说他们能有多少人口呢?加在一起,也才和我们差不多吧?

可一战中,他们的损失却达到了1600万人之多,这对他们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了。

肯定有人说,中国、漂亮国、日本不是也参战了吗?说实话,中国就派了劳工过去意思了一下,日本派了几艘船过去放了两炮,漂亮国就知道卖军火捞钱。基本都在打酱油,所以说这三国在一战中没有太大的损伤。


二、一战总是打阵地战,二战战场灵活很多。

一战的时候,武器装备还不算太先进,也就是枪炮之类的,顶天了有几架飞机。并没有出现翻山越岭的坦克,以及带着飞机满世界转悠的航空母舰。

所以说,一战很容易就陷入一种局面,那就是阵地战。一开始双方遭遇以后,先放炮,放完炮就打枪,接下来,大家就开始挖战壕。

之后的日子,大家便都躲在了战壕里,架上铁丝网,等着对手来攻。这是非常简单粗暴的阵地战,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所以说,阵地战中,谁负责进攻,谁的损失就是巨大的。对手躲在战壕里,想要收拾你太简单了。只要你想打破沉默,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战中,著名的3大阵地战,就能解释这一切。


第一,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德国向法国发起进攻,主要战场就在凡尔登,这里被称为打开巴黎的钥匙。虽然地方不大,可战略地位很重要。

德军主力到达前线的时候,才发现法军已经在当地布置下了4道防御阵地。这下完犊子了,要想强攻,就必须要付出惊人的代价。就算德军是法军的2倍多,也未必能啃下这里。

德军一来就发射了100万枚炮弹,把40公里的战线,炸得连一根毛都看不到了。法军完全扛不住这些猛烈的炮火,不得不往后撤,放弃了第二道防线。

这个时候法国元帅贝当,动用了3千多辆汽车,帮助法军运送物资。这是汽车首次大规模投入战斗使用,过去步兵是真的用双脚走路的步兵。

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法军战斗力立马就上来了,开始与德军进行拉锯战。也正是这一段时间,双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没办法,德军的炮弹打光了,要想冲锋,就得死人。法军也一样,想要夺回阵地,也得冲锋,照样会死人。

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死亡人数超过了25万之多,还有50多万人因此受伤。


第二,索姆河之战。

这就更惨了,为了减轻凡尔登的压力,英法联军打算渡过索姆河,对德军发起突击。但是这里有德军构筑的三道防线,可谓是铜墙铁壁,想要突破这些防线,英法联军必然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老规矩,英法这边先一顿炮轰,随后趁机冲锋,拿下了第一道防线。但是英军在一天之内的损失,就达到了6万人之多。没办法,你冲锋的时候,人家拿着机关枪在那儿把你当靶子射呢。

此后双方又进入到了拉锯战中,这下又完犊子了,每推进一公里,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这场战争中,英法德三国,损失的兵力居然超过了100万人之多,史称索姆河地狱。


第三,布鲁西洛夫突破。

英法在西边和德国打得相当惨烈,因此他们一直要求沙俄赶紧在东边搞出点事情来,以此减轻西边的压力。

俄国之前一直和奥匈帝国的军队陷入阵地战的尴尬之中,谁也不敢再动手了。这个时候,俄国打算发起反攻,当然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奥匈帝国的军队虽然撤了,可德军的支援又来了。

之前俄国取胜,一来是不怕损失士兵,二来速度比较快。可现在双方再次陷入僵局。因此这场阵地战中,双方的损失非常大。俄军损失了50多万人,奥匈帝国损失了110万人,德国损失了35万人。


从这3场阵地战中,我们就能看得出,一战的阵地战有多惨烈了。反观二战,武器先进以后,就不存在这种阵地战了。

需要推进战线的时候,可以动用大规模的装甲部队。还有航空母舰,可以带着战斗机满世界打支援。伤亡人数虽然高,可惨烈程度,却比不上一战。比如说,一颗原子弹,一眨眼功夫送走了30万人,和用机枪慢慢扫射,造成30万人伤亡,你说哪个惨烈吧。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