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总结《道德经》的精髓,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若以一句言《道德经》之精髓,吾以为“无为而治”为最。何以故?夫《道德经》之旨,在于明道、守德、去欲、无为

若以一句言《道德经》之精髓,吾以为“无为而治”为最。何以故?夫《道德经》之旨,在于明道、守德、去欲、无为。而“无为而治”,乃其中最为核心之理念,贯穿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首先,论修身,无为而治乃达至道德之境。夫人之欲念,皆因有为之心所生。若能去欲去念,无为而安,方可达至道德之至境。故老子云:“为无为,则无不治。”修身之道,实在于去欲去念,去私去病,以达无为之境。


其次,论齐家,无为而治乃达至和谐之境。夫家之和谐,皆因无为之心所致。若能克己奉公,无为而安,方可达至家庭之和谐。故老子云:“治人事天莫若啬。”治家之道,实在于克己奉公,以达无为之境。

再次,论治国,无为而治乃达至治理之道。夫国之治理,皆因顺应天道,无为而安。若能顺应天道,无为而安,方可达至国家之治理。故老子云:“道者,万物之奥。”治国之道,实在于顺应天道,以达无为之境。


论平天下,无为而治乃达至和平之道。夫天下之和平,皆因以柔克刚,无为而安。若能以柔克刚,无为而安,方可达至天下之和平。故老子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平天下之道,实在于以柔克刚,以无为之道,治天下之事。

然,《道德经》之精髓,虽以“无为而治”为最,然其内涵博大,非一言可尽。然而,若能以“无为而治”为指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可领悟道之真谛。

如果同意我的观点,请用发财的小手点赞支持~~




山村千年道观神秘老道士,一生只看一本《道德经》,他给我讲解《道德经》的精髓,让我不得不服。

有一年我去一个山村访友。朋友接待我吃吃喝喝好几天,然后要走的那天,他说我们这有一个千年道观,你对佛道之事很感兴趣,要不要去参观一下?

我一听这个当然来劲了。朋友便带着我前往走到那个山村的边边角角上,位置很偏僻的一个地方,远远地在一个山坡上,浓密的松树底下,看到一个很旧的道观,青瓦依旧在,只是颓败多,里面很多都是用木头做的,木柱子都已经陈旧了,很有年代感。

道观特别小,上面有个牌匾写着:天真观。

旁边的楹联依稀可见,写的是: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朋友说,这道观至少都有1000年了。现在基本上没什么特别的香火,都是本地人,初一十五,过去上上香,平时没事过去抽个签拜个太岁。里面也就三四个道士。

我们走进去,那道观里面虽然很旧,可是还算整齐,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供奉的都供奉上了。

香火虽然不是很旺,但也不影响这个道观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我们走着走着走到侧面的太岁殿,那里供奉着所有的太岁将军。

我正在逐一参观。忽然看到后面坐着一个老道士,他正在打瞌睡。

他桌上放着一本书是道德经。

我走过去惊动了这位老道士,他睁开眼看到我和朋友来了,马上坐起身说两位拜太岁吗?只要8块钱。

我说拜太岁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看老道长正在看这本《道德经》,你能不能给我讲讲《道德经》的精髓。

老道士笑着说,你这个要求有点过分,我就收你8块钱,你还要我讲大道。

我说难道是你不会讲,你既然在看这本书,肯定是会讲的嘛。

老道长又笑着对我朋友说。你吃了饭没事干,又领着一个外地人来消遣我。

因为这地方小,所以他也认识我朋友,我朋友马上解释说。老神仙不敢不敢,我哪有这种胆量,我这位朋友啊很有求学的欲望,你老人家就发发慈悲满足一下他吧。

老道长说:也罢,我反正打瞌睡也没事干,就跟你聊聊道德经吧。


《道德经》其实你要说他有什么精髓可以用一句话说出来,这样就有难度,因为它里面每一句话都是精髓。

很多人把道德经里的话提炼出来,有那么一两百来句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在我看来,他每一个字都很重要。

我这一辈子就只看这一本书。年轻的时候看了一些道书但都放下了,自从拿起了《道德经》之后,我就再也放不下了。

可以说经过几千年流传这一本宝书下来,这是我们的福分,好好地读,好好的感悟是大有作用。

我说:《道德经》是老子凭他的思想写的,还是他用其他方法写出来的。为什么他就可以写出来?别人写不出。

他说:道德经是老子智慧的流露。他处在一个恒常彻底的清静心状态当中。在这个状态当中写这个道德经,根本是不用大脑的。如果他以大脑思维去写,就不可能有这本书了。

正是因为他不经过大脑思维,完全以清静心流露而出。所以才有这么伟大的道德经。

他能写得出,别人写不出,是因为他到了与道合一的境界。

用我们中国话讲就是圣人了。圣人和贤人还不同,圣人是已经悟道得道的人。所以圣人说的话,就是道语,就是大道的流露。

所以我们去读《道德经》,最好尽量不要陷入世间逻辑思维和一般知识性解读上去。因为这就等于用两个五号电池去接通一台电视机,没有办法接通电源。

老子写这东西不从世智,说白了不是给人看来学习知识的。这本书是给人修道悟道用的。顺带给人拿来治国治家,但其实里面讲治国的内容,也都辅助于个人的修行。

宇宙、天地、国、家、人、一脉相承,最重要的是人,人悟到了,就等于其他都悟到了。


我说:那老子说的这些文字里,精髓内容是啥,讲什么核心?

他说:他这本书,主要提出什么是道,然后各方面描述道的特点、然后顺带把怎么修道都说了。给你讲什么是道,你懂了你就懂修道,给你说修道的方法,其实也就是要有对道的知见,才听得明白。

他这套东西,由于文字隔着几千年,晦涩有隔阂,所以没有办法做到雅俗共赏。可其实他写已经很简练,非常简洁,没有一个字是废话。

他不像我们现在说话写东西,讲一个核心意思,要铺垫个三千字废话。他每个字都是有用的,都在道上。

如果你非要一句话讲清楚《道德经》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具体定义来讲道德经,你用一个道字吧,勉强可以,你用无为两个字,也勉强可以,但是你始终无法用确切的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把它定义。

为什么呢?因为他整本书讲的就是道是无法定义的。不过我们可以先研究他这个开篇。

这本书的开篇很重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先就用这句话堵住我们的嘴了,你不要妄图用一句什么话来定义我所说的道。

可以用语言描述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真正的道,可以用语言描述表达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那个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的开端也就是宇宙的开端,是什么?是无名。老子用非常简单的话把宇宙世界的根本说明白了。

这个非常道的“常”字。就是恒常的意思。什么才是那个恒常的大道呢?说不清道不明,刻意去说,刻意去给他定义都没有用。

为什么呢?因为无名是天地之始,有名才是万物之母。从无到有是世界万物发生演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切的万物变化产生。都来自于那个天地之始的无名。

正因为万物起源于无名的空和清静。所以我们无法用任何刻意的定义和大脑思维的定义去应对,去认知这个道。

那我们没有办法了吗?有办法。我们可以修行,我们可以感悟,当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修行,感悟的时候是可以验证和亲近这个道的,是可以认知到这个道的。

为何这样说,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万物之中的一员。我们和老子说的有名万物之母的万物是一样的,都可以往回回溯到天地之始。

后面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几句呢要用佛家的《心经》来对比才能够明白,他说的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所以我们可以从恒常无欲。就是清净空无里面观察感悟天地的奥妙。而又从这个有欲,也就是道的体用里面,体会到万事万物的演化踪迹。拿心经来讲无欲就是空,有欲就是色。

所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个空色都是同一个东西,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们是众妙之门。

什么叫做众妙之门呢?你看我们这个世界是不是很妙?这个妙字就是变化的不可思议。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沧海桑田人世变幻,古人写诗写得好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世间的事往往都是这么妙的,妙就是不可思议。你搞不清楚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所以说,世界万物的变化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是非常妙的,这个妙的总归来源叫众妙之门,就是什么?就是道。

而所谓这个有欲和无欲呢就是色相和空性。山河大地,天地人物,一切万法的色相。

正是因为有欲才有这样妙的变化,才有这种无常的变化。有欲就是道的动能,天地万物是有这种能量在驱动的。所以现在科学家去发现每一个物体都有振动频率都有能量,每一个物体都能够以能量的方式在呈现。这就是老子说的常有欲。

而所有这些有欲的色相万法,却同时都具有无欲的清静性,空性的本质。

他们是同一体的。离开这个清净空性的本质,就无所谓色相;离开万法色相也体会不到清静的本质。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样东西是不能单独拎出。这叫空色一体,须臾不离。


所以你看老子在道德经的第1段,已经把这个世界的根源万物的因由和特征全部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后面所有的章节都无非是对这一段的详细诠释。和辅助说明。千古以来各种解释注解都非常多,可是纯粹的没有实际修行的知识分子解释《道德经》是很有局限的。

他们只能通过考古和文献学训诂学等等各种知识去解释这些东西,当然也不能说错,只不过总是隔靴挠痒。

我们道家有很多祖师在《道德经》的基础上演化出其他的经典,这都是从这个母体上生出的子体。比如《太上老君清静经》。这些都是深解了《道德经》的高人写的。

我说:就我的理解《道德经》,他不但是讲修行还能讲修身,治国、用兵、养生。而且很多时候都以政治为旨归,是所谓内圣外王之学,为什么在你口里就变成了纯粹的修行指南?

他说:你说的没有错,从字面上看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他要这样写呢?因为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在那种杂乱的历史时代,这本东西想要流传下去,必须要涉及这一方面的东西。

你只是纯粹讲道,很可能很快就被淹没了。为什么?因为你不实用,你要让这些为政者觉得有用,能用起来它才有它的妙用。

他才能够有力量去推广它去认同它去推崇它。这是老子的善巧。

就像《红楼梦》一样这么丰饶的文化巨著,很多人在里面悟道,有些人在里面学炒菜,有些人在里面学历史学民俗,有些人在里面看爱情,各取所需,道德经也有点这个路子。

第2个原因是你所说的修身治国,用兵,养生。其实就都属于老子说的众妙。这些都是万物之妙。即使修道说道,也不可丢弃。因为都是通达的,把道理搞清楚了,用在很多地方都能够通达。

后人总误会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是一种理想化的乌托邦。

其实在他眼里他并不会刻意提出一个什么所谓理想世界。他只不过把理想世界的特点说出来,有缘的人,懂的人有条件的为政者听了也许会去实验一下。

实际上老子也是深谙人性的。他当然知道人世间一时半会是不可能出现他所说的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的。


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继续的领略老子的最经典思想,那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什么是无为呢?无为其实也是从他所说的道来描述的一个性状,这种状态没有办法去叫形容他只可以勉强用无为两个字来表达。

无为当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那叫做无能,不是无为。

无为是不刻意主观作意去思去做。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搬出佛经来做对比了,无为而无不为,用佛的话来说,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并不是不生心,而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为并不是不做事不行为不作为。而是不执着于某个目标某个点去作为。只有当你不对境生心,不执着于某个点去作意。你才会真正体会到无不为的宽大境界。

为什么?因为你返璞归真,回到零点就是一切的起点。

当一个部队按兵不动的时候,是有无限可能的。这种按兵不动的部队是最让人害怕的部队。

所以一个国家最厉害的国防不是到处去打人家,而是把自己都守好,守的牢固,固若金汤。因为你按兵不动,你一动人家不知道你要怎么动。根本搞不清你的威力到哪一地步。

所以说起点零点是一切可能的基础。

而无为则是一切大为的基础。

有为是有局限的,并不是说有为错,而是说它有局限。真正没有局限的就是无为。

所以老子说无为而治。历朝历代很多皇帝都在探索这个东西,但没有一个人能把它弄好。明朝有个嘉靖皇帝。几十年躲在房里不上朝。专门研究老子道家无为而治。可是你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就不可能无为而治了,你做不到。面对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局面怎么做到无为而治呢?

其实他说的是要你不执着,不刻意不过度,干什么都不要过度。

这里就延伸到了我们的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和无为一样这两个字都被我们误解,因为这两个字看起来都好像无能为力,像腌菜一样。很憔悴,很无奈,很低卑很消极。可是这全都是误解。

无为和中庸都是大智慧,都是能量很大,威力很大的智慧。可以说他支撑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发展。

我们老百姓经常说你别过分了,你这事搞得太过了。我们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搞得太过。其实就是不能太偏执。大智慧落地无非就是要帮我们去除偏执。

所以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要你该干嘛就干嘛,只不过你别过度不要刻意非要怎么样才行。

另外,老子很慷慨,把修行的方法,全部明明白白写出来。你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这段话就是道德经中写的最明白的修行方法。致虚极,守静笃。这6个字搞清楚了,一辈子得道有余。

什么是致虚极呢?就是你要把心清静到极致,佛家叫空到极致。什么又是空到极致?这个虚极是个什么状态?虚极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到极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是什么都不住,什么都不沾。老子还有两个字形容这个境界叫:清虚。

清虚绝对不是啥都没有,空空如也。就如同佛家的空,也并不是说一无所有的虚空。

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用金刚经的话讲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为你无法把握,无法定义。你能空到这一步,这就是致虚极。

怎么才能做到致虚极?三个字守静笃。守静笃就是功夫,是止和定的功夫。

守静笃即是修定,定力功夫。这个定力功夫可以在坐垫上打坐修行,也可以在生活中去修行,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修行。因为你要能够做到一切环境你都能定下来,一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能够笃定。能做到对境不乱,心能转物。才算真功夫。

所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事万物都在发生和演化。人可以在这种天地万物当中去观照这样的生灭变化。

夫物芸芸就是万事万物都在轮回生灭当中不停的轮转。

大家都是一样的生生死死,永远没有穷尽。可是在这样的芸芸当中。我们统一都可以归根归溯到根源。归到根本上。什么是根本呢?就是这个静,

静是什么?就是不生不灭生灭的根本,这个不生不灭的就是生命万物的根源。生命的根源又可以叫做常,常是什么?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认知了这个永恒不变的不生不灭的真理就叫做明了。佛家讲无明。所以认知了这个真理,你就不是无明的状态。也就是那四个字,叫觉而不迷。或者说:知幻即觉。


老子在整本《道德经》里,对道,对修道,都反复不厌其烦地从各个方面加以解释,生怕我们不懂。但是他怎么解释,都有一个核心,那即是不确切地定义,不执著于某一样。

比如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这也是说的修道方法。用佛家的话讲就是不执著于眼根和耳根,或者说六根清净。怎么清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却不执着于物相、听见却不执着于声音。

比如这句: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惚兮恍、恍兮惚,惟恍惟惚,是个什么?当然绝对不是昏头涨脑,许多修道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修行境界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圆坨坨、光灼灼的大圆光境。

至于具体是什么我们不研究,按照老子的文句看,应该是指道的境界,是那一种似有似无,似是而非,捉摸不定、确定不了、无法定义、不可思议的境界,恍惚,其实就是不可思议不可定义。

这个境界虽然不可思不可定义,但是是清晰明白自在光明的,所以其中有象和物,这里的象和物,不是物体物事,而是显现的作用,是说这个境界里,可以显现万物万象演化的作用。

我们被老子绕晕的时候,不妨把他的好朋友释迦牟尼大师请来帮帮忙。释迦大师说:我法妙难思,就是这个恍惚。佛门说:真空妙有这四个字,便是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的最佳解释。

所以啊,你看,《道德经》是不是一本修道的指南著作?

我已经听得恍惚,点头称是。

老道长说道:今天时间不早了,说到这吧,下次有机会再聊。

我默不作声,掏出钱包,拿钱放在桌子上,给老道长鞠了一躬。老道长只留了八块丢进功德箱,其他塞回给我,我和朋友默默走出这个小小的道观,恍恍惚惚地,不知所以然。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