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汉高祖长子长孙,刘襄为何无缘帝位?
从礼法上来说,刘襄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是在权力的游戏里,礼法还要靠边站
从礼法上来说,刘襄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是在权力的游戏里,礼法还要靠边站。
刘襄的过于名正言顺,反而成了他的劣势。
一、为什么说刘襄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在汉惠帝刘盈的几个儿子被宣称非刘盈亲子之后,刘襄便成为礼法上的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这不是我说的,是当时的宗室和大臣一致认定的。
刘邦的堂兄弟琅琊王刘泽,以及诛杀吕氏之后讨论新皇帝的大臣们,都把刘襄称为刘邦的“适长孙”,并说他“当立”。
这是为什么呢?
- 其一,刘襄的辈分合适。
宗室和功臣们联合诛杀吕氏之时,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已经去世,而皇位上坐着的,是刘盈的儿子刘弘。
宗室和功臣为了斩草除根,防止吕氏的拥护者春风吹又生,或者刘弘长大之后为外家复仇,宣称刘弘不是刘盈的亲生儿子,把他废黜了。
那么,接下来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选出新任的皇帝。
由于宗室和功臣们只否认了刘盈的儿子,却没有否认刘盈本人,当然,他们也没有理由否认刘盈本人。
所以,从礼法上来说,“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二世为昭,三世为穆”,两代天子,应当是两代人,新的天子,应该以嗣子的名义,继承刘盈的皇位。
要不然,汉惠帝刘盈,这位刘邦的嫡长子,大汉王朝的正统天子,将会被置于非常尴尬的地位。
既然是继承刘盈的皇位,那么,这位继承人,自然该从刘盈的子侄辈,也就是刘邦的孙辈里选。
而刘襄,正好是刘邦的孙子,辈分合适。
- 其二,刘襄是刘邦的长子长孙。
刘邦的孙子,当然不止刘襄一个人。
光刘襄的父亲刘肥,就有13个儿子。刘襄的叔叔刘恒和刘长,也都已经有儿子了。
那么,为什么继承顺位排在第一的,是刘襄呢?
原因很简单,他是刘邦的长孙。他不仅本人是刘邦的孙子里年纪最大的,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儿子里年纪最大的。
无论是把刘邦的儿子们排序,选出年纪最大的那一位,再从他的儿子里选新皇帝,还是直接把刘邦的孙子排序,选择年纪最大的,刘襄,都是第一人选。
“长子长孙”的双重身份,成了刘襄的双保险。
无论宗室和功臣们打算怎么选,第一顺位继承人,都是他。
二、刘襄的3大功劳
刘襄不仅仅是礼法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他还在诛杀吕氏、为汉朝拨乱反正中,立下了大功。可以说,他是刘家宗室里,功劳最大的一位。
- 其一,刘襄第一个打响了反吕的旗号。
吕后在世之时,一直在打压刘家宗室,并大肆提拔吕家人,侵占了汉朝功臣的利益。
但是,由于吕后执掌朝政大权,权威很高,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又合情合理。
所以,刘家的宗室和长安的功臣们,面对这种情形,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吕后去世之前,做了精心的安排,任命她的侄儿吕产为相国,统领南军,任命侄儿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她希望,这番安排能让吕家人在她去世之后继续掌权。
吕后一去世,各方便蠢蠢欲动,想要除掉吕氏,废黜吕后立的傀儡皇帝,重新拥立一个刘家人为新任皇帝。
然而,无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直到刘襄揭竿而起。
刘襄把讨伐吕氏的文书遍发诸侯王,并实打实地拿下了吕后亲封的两个诸侯国。
在刘襄的领头之下,诸侯王们纷纷响应,长安的功臣,也终于有了动静。
- 其二,刘襄屯兵齐国边境,震慑了长安。
刘襄在拿下琅琊和济南之后,并没有再挥师东进,直指长安,而是停留在了齐国的边境。
这是因为,被相国吕产派出来平叛的大将军灌婴,也率领大军来到了齐国附近的荥阳。
不过,灌婴没有攻打刘襄,而是和刘襄达成了协议:长安将有巨变,请齐王静候佳音。
于是,刘襄停止了进军,这避免了两军交战,也避免了齐国到长安沿途生灵涂炭。
当然,刘襄也没有偃旗息鼓,退兵回齐国。
他把军队驻扎在齐国边境,即便本人没有动静,也一直震慑着长安城。
在刘襄的压力之下,长安城的吕氏众人慌了神,昏招迭出,最终败给了联起手来的宗室和功臣们。
- 其三,刘襄的弟弟亲自诛杀了吕产。
刘襄屯兵齐国边境的时候,上将军吕禄自乱阵脚,为了让刘襄退兵,自己能回封地养老,他居然把兵权交给了以周勃为首的功臣。
吕禄率领的北军,是长安城内最重要的军队。他交出的兵权,吕氏便没有了一半的威胁。
而另一半的威胁,来自吕产。
吕产见刘襄大军压境,形势不妙,便打算进宫劫持小皇帝,做最后的挣扎。
就在吕产在宫门徘徊的时候,刘襄的弟弟刘章及时赶到,手刃吕产,并控制了皇宫。
自此,吕氏再也没有了反抗的能力,被全部诛杀。
手刃吕产的人,虽然不是刘襄本人,而是刘襄的弟弟刘章。但是,刘章自然是支持刘襄登基的,这也算是齐国的功劳。
所以,这也是对刘襄的极大助力。
三、刘襄为何无缘帝位
按理说,刘襄哪怕没有立下任何功劳,仅仅是凭借自己的“适长孙”的身份,也足以登上皇位了。
哪怕他不是刘邦的“适长孙”,只要他是刘邦的后代,并且立下如此大功,也足以去竞争皇位。
更别提,刘襄两者兼有,既有礼法支持,又有功劳。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新皇帝的不二人选。
群臣和宗室协商皇位人选的时候,众大臣第一个推举的,也是刘襄。
可就在这时,有人站了出来,唱了反调,并提出了有力的理由。
这让刘襄痛失皇位,也让在诛杀吕氏过程中寸功未立、平时也一直是个小透明的代王刘恒,入主长安。
刘襄名分这么正,功劳这么大,为什么还会无缘帝位呢?
主要有3个原因。
- 其一,刘襄的外戚过于强势。
在宗室和群臣商讨皇位人选的时候,大臣们纷纷推荐刘襄。
这时候,刘邦的堂兄弟,琅琊王刘泽,说了一番话:刘襄的舅舅驷钧,为人十分残暴,是带着官帽的老虎。倘若刘襄登基,恐怕会再迎来一个吕氏。
此话一出,大臣们纷纷直冒冷汗,把刘襄淘汰出局。
这也是刘襄无缘帝位的直接原因。
毕竟,吕后把持朝政,大肆提拔吕氏族人,吕家人不仅封王封爵,还占据朝堂的重要职位。
汉朝的功臣们,反而被当成了边缘人,刘家的宗室,也备受打压。
他们对此,不满已久,不愿意在看到朝堂上诞生一个新的、强势的外戚家族。
刘襄的外戚过于残暴而强势,就成了他的弱项,让他远离了皇位。
- 其二,刘襄的名分太正。
刘襄的外戚强势,只是他无缘皇位的表面原因。
毕竟,刘襄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一个舅舅比较残暴罢了,而刘襄本人也是一个非常强势而又有主见的人,不一定会让舅舅执掌朝政大权。
而刘襄想要竞争帝位,还有一个重要的劣势:他的名分,实在太正了,本来就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是的,在权力的游戏里,名分太正,也是一种劣势。
毕竟,刘襄本来就应该登基,所以,宗室和功臣们,就没有了“从龙之功”。
他们不会从拥立刘襄登基这件事上,得到多大的好处,也无法向刘襄施恩,好让自己从中获益。
如果他们冒这么大的风险,铲除了吕氏,却不能从中获取足够大的利益,这显然不划算。
所以,刘襄名分太正,反而成了他的短板。
- 其三,刘襄的功劳太大。
不仅仅是名分,刘襄的功劳,也让群臣和宗室忌惮。
毕竟,刘襄第一个打响了反吕的旗号,又发兵威胁长安,这让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那么,他一旦入主长安,就会带来一批和他一同起兵的功臣,从而把长安里原有的这帮功臣撇在一边。
就算长安的这批功臣有意见,以刘襄的功劳和威望,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
所以,对他们而言,不如拥立一个没有根基、名分不够正、又没有功劳的新皇帝,这样比较好控制。
免得他们辛辛苦苦,铲除了吕氏,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这种心态之下,刘家的宗室和功臣们,最终放弃了最为名正言顺的刘襄,而转而拥立小透明刘恒。
当然,他们后来发现,刘恒一点都不好控制。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四、写在最后
刘家宗室和功臣在选定了新皇帝之后,派出刘襄的亲弟弟刘章,去前线通知刘襄这件事,并希望刘襄退兵。
此时的刘襄,手握大军。假如他不接受这个结局,挥师动静,尚未安稳下来的长安,未必能应付这支大军,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可是刘襄只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局,回到了齐国。
这是觉得自己胜算不高,还是不想战火蔓延、生灵涂炭?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刘襄当时想的到底是什么。
但是刘襄的退让,并没有让齐国迎来一个好结局。
仅仅退兵一年之后,刘襄就英年早逝。
而功臣们许诺给他弟弟的诸侯王爵位,也迟迟不肯兑现。直到刘襄去世之后,汉文帝刘恒才把刘襄的齐国拆了,分封给他的弟弟。
刘襄去世后2年,他的弟弟,手刃吕产的刘章,也早早去世。
为汉朝立下如此大功的兄弟二人,在短短两年先后去世,这其中有没有人为的因素,我们已经无法知道。
自己和弟弟短寿,齐国被拆,假如当初的刘襄知道自己甘愿退兵,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不知他会不会做出另一个选择。
你觉得他会怎么选呢?
刘襄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长孙,在荡平诸吕后,本应该是帝位不二人选。但政治斗争很残酷,刘襄虽然拥有法统的优势、战功的优势,却没有取得朝臣们的支持,皇位出人意料地落到代王刘恒的头上。个中原因复杂,甚至不排除有见不得人的交易。
刘襄继承大统的优势
1.法统优势
诛灭诸吕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金灿灿的皇冠,必然属于刘襄,包括他自己。刘襄有一个别人无法具备的先天优势,他是高祖长孙。
按照古代皇位继承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当嫡系一脉汉惠帝刘盈的儿子们,都死光了后,高祖嫡系断了,只能从庶系选择。一般情况下,以立长为先,按照这个规则,非刘襄莫属。
刘恒、刘长兄弟,与刘襄相比,都是庶系,辈分不一样,那么谁更具有优先权呢?刘襄!因为继承法里还有一条:兄弟不相入庙!意思是说,一个辈分兄弟俩做皇帝,将来只能有一个可以入太庙,所以一般情况下,要避免一个辈分里面两个皇帝出现。
刘恒、刘长与汉惠帝刘盈是兄弟,正常情况下,必须从侄子辈挑选一人,过继给刘盈为子,承续嫡系继承大统。那么刘襄不是跟少帝同辈吗?少帝被废黜了,根本不被承认帝位。
所以,从法统上讲,刘襄的优势是先天的。
2.战功优势
历史把荡平诸吕的首功,记在了陈平周勃头上,其实刘襄才是首功。吕后去世后,是刘襄点燃了剪出诸吕的第一把火,这才有了吕产授灌婴兵权,让他攻打刘襄,灌婴拿到兵权后就跟吕产翻脸,造成刘襄、灌婴、吕产吕禄三股军事力量的抗衡。
如果没有刘襄的第一把火,灌婴得不到兵权,陈平周勃再大的能耐,也不敢策动政变。有了两股对抗吕家的军事力量后,刘襄的弟弟刘章,又诛杀了吕产,助周勃夺了南军军权。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刘襄不但是“革命的火种”,更是荡平诸吕的最重要的执行人,他理所当然地是第一功臣。
3.家族优势
刘襄兄弟八人,除了在平定诸吕中,主要谋划人和参与者刘章外,还有一个弟弟刘兴居,此人也是这次政变的主要内应。
刘襄的父亲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刘邦打天下期间,刘肥是刘邦唯一成年的儿子。因为这个优势,刘肥早早地被刘邦封为齐王,得了全国最大最富庶的一块地。早年,曹参在齐国做国相,为刘肥父子治理齐国,及培养后代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实,刘家兄弟能率先造反,除了胆量外,能力不是一般的强。首先刘襄作为诸侯王,是没有兵权的,他能顺利夺过兵权就不简单。刘章和刘兴居,在吕后的眼皮底下蛰伏多年,悄悄为大哥造反做准备,这能力,让陈平周勃都害怕!
刘襄意外落选的原因
刘襄有这么多优势条件,为什么却落选了呢?原来除了这些优势,他还有几个劣势。
1.过于强悍不好控制
刘家兄弟能力太强,本来是好事,但反过来却让陈平周勃们担忧:这么强势的人,要是做了皇帝,我们可咋活?
朝政从来都是强者的天下,皇帝太强,大臣只有趴在地上听命的份。
如果刘襄做皇帝,荡平诸吕的首功,一定是他兄弟三人的。反过来假如立了一个不相关的人做皇帝呢?无疑,大臣们功劳占了,大权也得了。
这个选择题对陈平他们来说不难选择。
2.外戚太强
刘襄不但自己强,他还有个强势的外戚驷钧,史书说,驷钧此人专横残暴,也是个厉害角色。关键刘襄对他这个舅父非常信任和倚重。
史书上没有驷钧的具体事例,我估计所谓专横残暴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刘襄对驷钧的信任和倚重。试想一下,假如刘襄登基,未来的相位会是谁的?非驷钧莫属,陈平周勃能心甘吗?
3.朝中无内应
诛灭诸吕的时候,老功臣们大多不在世了,尤其是曾经在齐国为相的曹参不在了,刘襄在朝中没有内应,没有人替他说话。刘襄,就像一个漂流在外的苦孩子,家里没人疼,朝中的利益链,没有刘襄这一环。
非但如此,为了顺利拿到兵权后除掉诸吕,刘襄还欺骗了宗室,琅琊王刘泽,将他软禁,并夺了琅琊国的兵权。
这让刘泽很不爽,刘泽是当时刘家资格最老的宗室,跟刘邦是兄弟辈。虽说血缘关系远了点,但在拥立这件事上,正因为没他份,所以他说话的分量才更重。刘泽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刘襄的,本来就没内援,还得罪了少数可以为他说话的人,刘襄落选不奇怪。
刘恒即位的疑点
不过,我个人始终认为,刘恒成为幸运者,绝不是一觉醒来,突然被大元宝砸中,个中肯定有交易,甚至有阴谋。提出两个疑点,权当抛砖引玉。
1.为什么要诛杀少帝兄弟
按理来说,诛灭吕氏,不应该祸及汉惠帝的子孙。说汉惠帝的儿子们都是吕氏后人,完全靠不住。不杀少帝,陈平们正好顺势接过吕后的班,辅佐少帝。要说好控制,年幼的少帝要比成年的刘恒好控制得多。
所以,诛杀少帝兄弟很吊诡,不合情理。唯一的解释就是,陈平他们以少帝兄弟不是惠帝血脉,来诱惑刘襄动手。只有这样,革命成功,帝位空缺,才具有对刘襄的吸引力。所以,牺牲少帝,就是陈平放出来的诱饵。
2.周勃要单独汇报会什么
那么为什么最后人选为什么是刘恒?我觉得从一开始,陈平就耍了阴谋,骗了刘襄。他空出皇位,不是为了刘襄,而是刘恒,他们应该在造反前,就跟刘恒或刘恒的代表有过接触,这事早就内定了,刘襄只是利用的工具。
有个证据,刘恒进京当天,周勃就要求单独见面,被刘恒拒绝了,连印玺也没有接受。我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很可能当时与陈平周勃达成协议的,是薄昭,现在周勃需要刘恒当面做出某些承诺,所以要单独见面。
刘恒一不接受印玺,二拒绝见面,等于在告诉陈平周勃:我跟你们没任何交易,如果你们想反悔还来得及,印玺在你们手上,你们可以试一试!
这段简单故事,实际上显示出刘恒高超的政治手腕,他不想在别人的要挟下当皇帝,所以必须洗白。他选择时机也非常恰当,陈平周勃已经骑虎难下,不得不就范!
郑重说明,关于这两个疑点及推断,纯属个人的分析,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供大家讨论。
综上所述,刘襄不能即位,原因很复杂,除了个人因素外,还有各派势力的角逐,还包括一些至今说不清的因素掺杂其中。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win-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