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小孩词汇只有2000个就能正常交流,而国内大学生4000个词汇量却是哑巴英语?

很简单,这是由生活空间或者说环境决定的,是学习母语和外语的最大区别。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小孩出生以后,就把他放到与世隔绝的地方,不接触任何人,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很简单,这是由生活空间或者说环境决定的,是学习母语和外语的最大区别。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小孩出生以后,就把他放到与世隔绝的地方,不接触任何人,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会说话吗?肯定不能。

几十年前,中国有很多文盲,他们不识字,书面词汇量基本等于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正常交流为什么?因为他们生活在母语的环境里,受到母语的熏陶,培养了一定的语感,积累了常用词汇和语法,用于自己的口头表达。

在母语的世界里,交流能力是自然形成的,有目的的学习只是锦上添花。而在非母语的世界里,却刚好相反,往往只是有目的学习,而没有天然的语言环境,类似于在教室里学游泳,一下水就沉没了。





人家的词汇量虽然只有2000,但是都非常熟悉,对常用的句型掌握的非常好,说起话来没有问题

而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虽然背诵了很多词汇,那个熟悉的程度与人家不能相比,比如说出来一个词汇,他虽然也懂,但他要有一个回忆或者想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对话的里面已经显得太长了,等到你把它想明白了,人家已经没有兴趣跟你说话了,再一个非英语国家的孩子们,对英英语的句型知道的太不熟悉了,在日常的对话中,根本用不起来,这就是虽然背的词汇不少,但实际在对话中用不起来的真实原因。

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练多说,让自己把想到的东西能够立即反映出来,才可以与人家对话。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