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几万北伐军能打倒北洋军阀?

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北伐战争和北洋军阀的背景。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场战争,而北洋军阀则是当时中国政治乱象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北伐战争和北洋军阀的背景。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场战争,而北洋军阀则是当时中国政治乱象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那么,为什么几万北伐军能打倒北洋军阀呢?首先,北伐军的士气是非常高昂的,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信仰和追求。同时,北伐军中还有很多优秀的将领,他们指挥有方,兵力集中,作战效率高。

其次,北伐军在战术上也具备一定的优势。他们采用了现代化的战术,例如火力压制、地形利用等等,这些都是北洋军阀所不具备的。此外,北伐军还善于运用游击战术,利用地形和敌情,打出了很多出其不意的胜利。

最后,北伐军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他们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武器和物资,这也为他们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几万北伐军能够打倒北洋军阀,是因为他们具备了强大的信仰和士气、优秀的将领和现代化的战术、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虽然当时中国政治局势混乱,但是北伐军的胜利证明了只要有信仰和追求,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北伐战争开始时,仅就规模而言,北伐军远远弱于北洋军阀。

当时,北伐军号称10余万人左右。

然而,实际兵力却不足10万:据李宗仁回忆,当时实际兵力约为7、8万人;据李品仙回忆,“可用之兵”不过5、6万人。

而北洋军阀中,吴佩孚20万、孙传芳22万、张作霖35万。如果把各地大大小小军阀算一起,总兵力不下百万!

所以,开战之前,舆论普遍不看好北伐军,甚至连北伐军将士自己也没有足够把握。

然而,仗打起来之后,北伐军却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不过7、8个月,就扫定长江以南,“真非始料所及”。

北伐军,何以取胜?又何以取胜如此之快?

兵力对比并没有那么悬殊:不该遗忘的“战友”

当时,除了上述兵力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势力:西北冯玉祥。

冯玉祥本就是一个大人物,他常年与吴佩孚、张作霖交手,算是实力最雄厚的军阀之一。

1926年左右时,他开始投向革命阵营。3月,他去苏联学习;5月,加入国民党;10月,五原誓师,加入北伐战争。

冯玉祥的实力就很强了,尽管五原誓师时兵力5万,但很快就联合起西北军20万!

冯玉祥成为“战友”,对北伐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

首先,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转变。

南北革命军,加起来达到30万,与对手的兵力差距缩小到1:2左右。

同时,冯玉祥在西北起兵,与南方北伐军形成呼应,使吴佩孚陷入了遭到南北夹击的态势。

在当时军阀眼中,冯玉祥是比南方北伐军威胁更大的对手,因此,优先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冯作战,客观上为北伐军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北伐军各个击破的战略成功

北伐战争前,北伐军就明确了作战目标:北伐军的打击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收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如此,其他中小军阀,原本就是只求割据一地,并无问鼎之心,因此,原本就持观望态度。

北伐军明确只以吴孙张为打击目标,不但可以避免中小军阀“误判”,甚至可以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实际上,只在北伐军攻占湖南后,贵州军阀袁祖铭、王天培;赣军第4师、湘军第1师等部,都加入了国民革命军。而远在四川的刘湘、刘文辉也通电声讨吴佩孚!

而在打击吴孙张时,北伐军也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略。

北伐进行前,众将对进军方略进行过激烈讨论。

最终,大家采取了加仑将军的建议:各个击破!

因此,打击吴佩孚时,北伐军与孙传芳、张作霖做了争取。

攻吴佩孚时,国民政府对孙传芳以承认其“五省总司令”地位为条件,要求其与吴佩孚划清界限。

同时,国民政府又与张作霖谈判,表示要建立反对吴佩孚的联盟。

这些接触中,自然不可能真的达成一致。但是,却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孙传芳也好,张作霖也罢免,都不看好国民政府的军事实力,更不相信国民革命军能很快击垮吴佩孚。

因此,他们虽都是“反赤联盟”,但也乐见国民革命军削弱一下吴佩孚。

所以,在吴佩孚尚实力雄厚时,他们坐观北伐军与吴佩孚交战,不做支持。

而在吴佩孚陷入败局时呢?墙倒众人推!张作霖直接把吴佩孚老巢河南拿下了···

总体来说,由于国民政府各个击破战略的成功,因此,实际上,每次交战时,国民革命军的兵力都不处下风!

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优势

此外,国民革命军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先谈钱。

当时,国民革命军地盘不大,但是,广东有钱呀!

1925年10月-26年9月,广东一省的财政收入就超过8000余万!

有钱以后,革命军官兵的待遇也提高了。

当时,一个国民革命军士兵的月饷10-12元,远远高于其他军队!

当兵吃粮,有钱就有吸引力。

事实上,这也是北伐过程中,各军阀部队纷纷来归附的重要因素。

据白崇禧回忆,当年,他与李宗仁的广西归附国民政府,也与此有关:桂军如不参加国民革命军,就没有能力调整不合理的官兵待遇···

当然,只谈钱是不够的,还得谈一谈精神。

国民革命军数量不多,但他们采纳的事苏联红军的练军模式,尤其是注重政治教育。

因此,当时的国民革命军是由热血青年组成的,为“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不惜牺牲生命!

反之,北洋军阀的精神就比较尴尬了。

北洋军,依然以传统的“忠义”为核心思想。然而,且不说时间早已到了民国,你吴佩孚、张作霖也并非“君”呀!因此,部队多不知为何而战,常需要大刀队压阵。

北伐军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优势,使其可以越战越强。

军事上的优势

而北伐军在军事上的优势,则使他们往往能在硬碰硬中击败对手。

1、地利。

北伐军与吴佩孚、孙传芳的作战,主要是在南方多山地形。

北洋军阀的官兵,多为山东、中原一带的北方人,甚至有一些人连山都没有见过。

而国民革命军的官兵,多为两广两湖人士,多擅长跋山涉水。

因此,吴佩孚军、孙传芳军,都曾试图凭险阻击,然而,善于山地行军的国民革命军,往往能突破天险,出敌之后,打乱敌人的部署!

而且,即便作战不利,国民革命军转身就撤入山中,另寻机会,而北洋军则迷茫不知去向,行动困难,多遭覆灭。

2、中基层军官的素养。

山地作战中,由于地形割裂,很多时候,只能以营、连,甚至班排等小单位各自行动。

这种情况下,对中基层干部的军事素养要求很高。

北洋军的基干多为军校生且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然而,基层干部,素质堪忧。

相比之下,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中,中基层干部的素养可就非常高了。要知道,林彪、粟裕,当时都是其中的基层军官呀!

因此,看北伐战争的历史,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个英勇作战的故事,然后就是胜利了,似乎很难看到复杂的调度、指挥。

这可不完全是煽情!

北伐军英勇的士兵,在素质极高的基层官兵带领下,奋勇穿插,深入敌人阵地,彻底打乱敌人部署,引发敌人的总崩溃,这是北伐战争在南方作战时的常态!

对手失误,使其节奏全乱

吴佩孚等人,一开始,就将冯玉祥视为主要威胁。

因此,吴佩孚一开始,就将精锐集结于南口,猛攻冯玉祥。

直到北伐军连战连胜,兵临武昌时,吴佩孚部才现身,但为时已晚,其大势已去啦!

可以说,吴佩孚就是在混乱的节奏中,走向失败的。

同样,孙传芳也是如此。

他一开始只做观望,直到吴佩孚陷入败局,孙才仓促出兵江西。

结果,孙军主力立足未稳,就被北伐军所破,最后,连战连败,几无喘息之机就失败了。

爱国的力量

在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后,形势发生了变化。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由于老蒋得到了江浙财阀及英美的支持,其在军事、经济上的实力进一步膨胀了。

此后,对山东、中原的进一步北伐,国民革命军继续取胜。

然而,以实力论,北伐军要打过山海关,讨灭日本帝国主义支持的奉系,彻底完成北伐,难度极大。

此时,爱国的力量决定了走向!

张作霖虽为反动军阀,但他在民族大义面前,仍有自己的底线。

因此,张作霖与日本帝国主义矛盾渐长,最终被日本军阀杀害!

张学良将军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果断“东北易帜”,使国民政府至少在表面上完成了统一,结束了北伐。

同样需要一提的是,尽管各地大小军阀依然割据,纵横捭阖,与国民政府抗衡,但是,他们也大多有着爱国之心。

抗战爆发后,大小军阀,无分南北,多积极参与抗战,为保卫国家不惜牺牲割据利益,值得赞许!

可以说,每一次国家走向统一(无论其统一是“表面上”的还是“实质上的”),都有着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因素,但是,最后能归与一统,归根到底,都源自中国人心中的国家认同与爱国之情!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