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中期到清乾隆年间,新疆由谁统治?

从安史之乱爆发,西域逐步脱离中原王朝管辖,到乾隆平底大小和卓,完全确立对新疆的稳固统治,时间足足过去了千余年。千年时光里,新疆可谓几度“变幻大王旗”

从安史之乱爆发,西域逐步脱离中原王朝管辖,到乾隆平底大小和卓,完全确立对新疆的稳固统治,时间足足过去了千余年。

千年时光里,新疆可谓几度“变幻大王旗”。

脱离大唐统辖的西域

唐朝建立后,对西域就不断开始用兵,尤其是以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以及唐高宗李治时期最为频繁。

靠着大唐儿郎的奋战,盘踞西域吐谷浑、高昌等势力逐一被灭,而大唐也在此设立安西都护府,统安西四镇(即龟兹、疏勒、于阗、碎叶)。

此外,唐高宗时期,唐军对西突厥发动远征,并最终将其平定。

这么一来,原西突厥的领土全部为唐所有,而唐朝在西域的统辖范围也得以扩大,囊括了如今新疆的大部分区域。

但与此同时,吐蕃也在不断崛起。

吐蕃的历史很悠久,而到了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已然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而其实力一强,就开始觊觎西域。

在此期间,吐蕃多次出兵西域,与大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甚至一度占领了安西四镇。

不过,当时大唐正值全盛时期,因此最终还是击败了吐蕃,继而继续统辖西域,但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形势开始转变。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了平叛,大唐将西北边兵进行了大量抽调,导致边镇出现防务空虚。

见此形势,吐蕃果断出兵,迅速占据了陇右、河西等地。

此后,吐蕃不断进兵,将原本属于唐朝统辖的西域,一点点蚕食占据,到了公元790年前后,包括北廷都护府,以及安西都护府,已经被吐蕃完全占据。

所以在此期间,西域的大部分区域,是由吐蕃控制的。

数个政权共存的西域

吐蕃控制西域一段时间后,伴随着其国力的衰弱,西域也再次燃起战火,此时,与吐蕃大打出手的则为回鹘。

回鹘原名回纥,是如今维吾尔族的祖先。

回鹘与其他游牧民族不同,其在建立汗国后,就一直保持了与大唐的良好关系,甚至在安史之乱中,还曾出兵帮助大唐平叛。

但在公元840年,回鹘汗国陷入内乱,最终分崩离析,而其政权被灭后,回鹘贵族便开始往不同方向迁徙。

其中一支,迁徙到了原唐安西都护府境内,并在这里击败吐蕃军,自此开始定居。

这支回鹘贵族,便是西州回鹘,他们的定居地点为高昌之地,即今天的新疆焉耆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同时统辖着如今新疆的东部大部地区。

随后,西州回鹘不断攻伐吐蕃,伴随着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西州回鹘先后占据了轮台(今乌鲁木齐)、清镇(今新疆玛纳斯县),另外还占据了西州、伊州,最终将政权中心转移至高昌(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附近)。

所以,这个政权也被叫做高昌回鹘政权。

不过,西州回鹘所建立的高昌政权,仅仅是统治了西域的一小部分区域,而当时西域的广袤土地上,还存在有多个不同政权。

其中比较主要的,有同样是回鹘贵族建立的喀喇汗王朝,其当时的势力范围,就包括新疆天山以南的部分区域。

另外还有于阗国,其君主国姓为尉迟,最鼎盛时期,其控制了包括今和田、墨玉、于田等多个县市。

这还是两个较为主要的政权,剩余还有大约三十个左右的大小政权,比如精绝、车师、黑汗王朝等等,则占据了如今新疆的各地。

这些政权,之间也发生过互相攻伐,总之就是,在唐朝后期,一直到辽国覆灭前夕,西域都是处在多个政权共存的局势下。

而这一共存,就到了辽朝覆灭之际,此时,西域的形势又为之一变。

在西辽统治下的西域

公元1124年,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不听耶律大石的劝告,坚持要出兵与金国决战,而看到天祚帝如此固执,耶律大石在失望之余,选择出走。

在耶律大石离开不久,天祚帝果然兵败,辽朝自此灭亡。

而耶律大石出走后,纠集十八部之众建立政权,试图谋求复国,在前期确实取得了一些胜利,同时,其也尽可能的发展自身。

但奈何金国过于强大,耶律大石一番思虑之后,认为当下并非与之抗衡的最好时机,所以,开始往西发展。

最终,耶律大石于公元1131年,在占据了原高昌回鹘和黑汗国的旧地之后,正式登基称帝,建立西辽。

而在称帝之后,耶律大石随即开始了对外扩张,经过数年征伐,先后吞并了高昌回鹘王国、东、西喀喇汗王朝。

这么一来,西辽的疆域变得极为广阔,不仅是天山南北皆在其掌控之内,甚至一度跨过帕米尔高原至阿姆河西岸。

正是因为耶律大石的不断西向扩张,使得其在欧洲的影响力也相当巨大,比如阿拉伯语、拉丁语等语种中的中国发音,就近似于“契丹”,而这些都是受到了耶律大石的影响。

所以在西辽存在期间,西域只不过是其领土的一部分。

蒙元时期的西域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建国不久之后,成吉思汗就马不停蹄的开启了征讨西辽的军事行动。

先是在1208年至1211年之间,成吉思汗派大将降服了原西辽的属国畏兀儿和哈刺鲁,二者的疆域范围,前者在如今的新疆吉木萨尔一带,后者则是在新疆霍城附近。

随后,西辽发生内乱,权臣屈出律成为西辽实际统治者,趁此机会,成吉思汗再次派兵对其征伐。

最终,在1218年,蒙古大军将屈出律擒杀,并攻入西辽都城,自此,西辽宣告灭亡,而其疆域,也尽归蒙古所有。

因此,新疆在这个阶段,是归蒙古统辖。

不久之后,成吉思汗将原西辽的大部分旧地,分封给了他的次子察哈台,而察哈台也借此机会建立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哈台汗国。

但到了14世纪初期,察哈台汗国内部出现严重问题,因此也就分裂为东、西两部。

其中,西察哈台汗国的统辖区域在如今的帕米尔高原以西地区,而东察哈台汗国,则统辖着如今新疆的绝大部分地区。

明朝时期的西域

元末明初时期,西域绝大部分地区,依旧掌控在东察哈台汗国手里,并且在明朝建立后,东察哈台汗国还主动遣派使者向大明进行朝贡。

在这种情况下,明廷对于西域地区的管辖,整体上实施的则是羁縻控制,

当然,明朝对于西域,也采取了一定的军事威慑,比如朱元璋在位时期,就曾先后设立安定卫(今甘肃张掖甘定区西南)以及罕东卫(今甘肃敦煌一带)。

之所以设立这两个卫所,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对今新疆哈密地区的战略包围。

也得益于这种战略包围和军事威慑,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也就是永乐四年,最终在如今的新疆哈密市设立哈密卫。

至此一直到明朝中叶,新疆地区则是由明朝和东察哈台汗国交叉统辖。

但到了1472年(明成化年间)前后,随着明朝国势逐渐衰落,因此对于西域也失去了相应的控制力,而哈密卫也一度易手。

时间转到明朝嘉靖年间时,东察哈台汗国发生内乱,当时的大汗满速尔,和其三弟萨亦德产生了激烈的权力争夺,最终,萨亦德占据了天山南麓各城,并建立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建立之后,同样也开始大规模的攻城掠地,到了1570年(此时为明穆宗时期),吐鲁番、哈密等地区已皆被其占据。

到了这个时候,如今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都归了叶尔羌汗国。

清朝前期的西域

清朝入关前后,在蒙古草原上,有一个部族也在逐渐崛起,这个部族,就是让清朝三代统治者头疼的宿敌准噶尔。

而伴随着准噶尔的崛起,一个庞大的游牧帝国也随之建立,这便是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汗国曾与叶尔羌汗国爆发过多场战争,因此也占据了原叶尔羌汗国的大量疆域,到了公元1745年前后,准噶尔汗国达到了疆域巅峰期。

当时其疆域,一度囊括了如今的新疆、青海,乃至蒙古高原西部以及西藏。

而从清朝的康熙时代开始,清朝就和准噶尔汗国摩擦不断,期间虽说取得了不少胜利,甚至一度迫使准噶尔汗国的建立者噶尔丹自尽,但并未彻底消灭准噶尔。

甚至在雍正时期,清朝还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败。

一直到乾隆登基之后,经过了数年的准备和商议,决定彻底消灭准噶尔,最终,在公元1757年,准噶尔汗国彻底被灭。

自此,西域正式被更名为“新疆”,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乃是乾隆取“故土新归”之意。

两年后,也就是1759年,乾隆又再接再厉,平定了天山以南的大小和卓反叛,从此,清朝便确立了对新疆的稳固统治。

上述便是自安史之乱后,曾经的西域,也就是如今的新疆地区,其地方上的政权变化情况,幸运的是,历经千余年,新疆最终还是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自安史之乱(755年爆发)后大唐逐渐退出西域,到清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1755年),正好千年。

与中原地区一样,新疆地区在这1000年中也经历战争和平,改朝换代。

吐蕃的统治

早在大唐强盛时,吐蕃就与大唐在西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西北边兵悉数内调,边镇空虚,吐蕃趁机加强攻势。

吐蕃乘势攻占了陇右、河西两道,又于763年攻陷了伊州,790年攻占庭州,不久又攻占了西州,大唐北庭都护府全部被吐蕃所攻占。

此后,吐蕃又转兵安西都护府地区,连占疏勒、焉耆等镇,并在809年攻占龟兹,完成了对安西都护府全部地域的占领。

此时的大唐,连长安都曾被人家占领过,所以,做好“防秋”,保住长安周边安全就不错了,实在无力再争夺西域。

821年,大唐与吐蕃休战,唐朝承认了吐蕃在西域的势力范围。

吐蕃模仿大唐的制度,吐蕃在于阗设立北面节度使,在凉州设立东面节度使,统治西域地区。

吐蕃攻占西域,固然使大唐退出了西域,但对历史仍有积极的影响。

当时,大食(阿拉伯)仍处于扩张期,大唐实力衰落后,吐蕃填补了这一真空,延续大唐的治理方式,维持了西域的政治、经济秩序,遏制了阿拉伯人东进的威胁。

回鹘人的统治

不久,吐蕃人也陷入了内乱,衰落。

回鹘人的部落联盟逐步接管了西域。

840年,回鹘汗国灭亡于叛乱。

回鹘人开始迁徙,一部分人迁徙到中亚楚河和七河流域,建立了喀喇汗王朝,一部分迁徙到吐鲁番地区,建立了西州回鹘,后又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

回鹘,此前叫回纥,是今天维吾尔人的祖先。

此前,他们一直接受大唐的册封,甚至在安史之乱时派兵帮助大唐平定叛乱。

因此,他们对华夏一直有极强的认同感。

于阗国的统治者自称“唐之宗属”,到五代时仍然给后晋朝贡。

喀喇汗王朝,统治了今中亚及新疆天山以南各绿洲。

不过,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一直自称“中国的汗”。《突厥语大词典》作者也自称“秦人”。

西辽

金灭辽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图谋复国。

在复辽企图失败后,耶律大石被迫向西发展。

不久,耶律大石逐渐征服了西州回鹘政权、喀喇汗王朝等,统治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西辽政权。

早在辽帝国时期,契丹贵族汉化程度就已经极高,因此,西辽基本沿用了中原的制度、文化。

许多地方将“契丹”当作中国的名称,正是有西辽的影响。

西辽在新疆和中亚统治了88年,直到蒙古人的到来。

元朝的统治

蒙古人崛起后,横扫亚欧大陆,西辽、花剌子模皆被其所征服。

蒙古汗国在新疆建立了“达鲁花赤”、“别失八里”等军政机构。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位期间,该地区的军政势力支持阿里不哥。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为了抵抗海都等反叛势力及解决驻军后勤问题,在和田、且末、哈密等地屯兵。

认为唐退出西域到清平定准噶尔这1000年间中原王朝退出西域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元代大部分时期,新疆大部分地区为元代所统治。

察合台时期

元朝后期,朝廷实力衰落,天山南北的实际控制权落入成吉思汗二子所建的察合台汗国手中。

1347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了东西两部,西部统治区主要在今中亚地区,东部(东察合台汗国)则统治天山南北。

明朝建立后,汗国统治者曾自称藩臣,朝贡。

1406年,明设“哈密卫”,以统辖天山南北。

不过,成化年间,随着大明的衰落,“哈密卫“逐渐为东察合台所控制。

1514年,另一支蒙古人后裔攻占喀什噶尔、和田、叶尔羌等地,建立叶尔羌汗国,逐步扩张到天山北麓。

这段时间,无论是汗国还是其下的地区,都与中原王朝在相当时间内保持朝贡关系。

准噶尔汗国时期

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中的准噶尔部崛起。

1678年,噶尔丹攻灭叶尔羌汗国,又出兵哈萨克,建立了庞大的准噶尔汗国。

巅峰时期的准噶尔汗国,准噶尔汗国统治了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甚至一度控制了西藏。

准噶尔汗国旋即与大清展开激烈竞争,历时百年。

最终,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大清平定了准噶尔。

此后,即便在百年国耻、丧权辱国期间,即便英俄日等列强虎视眈眈,用尽阴谋诡计,新疆永远是我国之一部分。


自安史之乱到清平准噶尔之间,1000年,其间大部分时间内,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力就很弱。

不过,我们回顾这段时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像。

吐蕃虽强,但他的强大、统一,依赖大唐与西方联系的丝路,否则赞普无法保持对各地方实力的压制,政权会陷入分裂。

准噶尔汗国虽强,但他既有对清举兵相向的时候,也有对清称臣的时候。

其余各时期在西域的统治者,或以“中国的汗”、“秦人”自居(喀喇汗国、西辽),或与中原王朝保持时断时续的朝贡关系(东察合台、叶尔羌、帖木儿),本质上仍然是地方政权与中央朝廷的关系。

可见:尽管新疆在文化等方面与中原不同,但他与祖国早已天然一体,不可分割。

任何企图破坏新疆繁荣与稳定,破坏国家主权与领土的企图,都永远不可能实现!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