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时期的著名人士都会在220左右这个年关大规模去世?

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瘟疫,单是这两样,就要了不少人的命。公元220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东汉王朝走过了最后一个年头,随着曹丕篡汉,这个传八世共十四帝的王朝,轰然倒塌

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瘟疫,单是这两样,就要了不少人的命。

公元220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东汉王朝走过了最后一个年头,随着曹丕篡汉,这个传八世共十四帝的王朝,轰然倒塌。

至此,历史进入三国时代。

同样是在这一年前后,众多良将名士纷纷去世,上演了英雄集体谢幕之场景,而在去世的人中,魏、蜀、吴三方阵营均有。

其中,不乏有像曹操、关羽这样的重量级人物。

众多良将名士大规模的密集去世,看似偶然,但背后却也有迹可循。

名将谋臣集体谢幕

以公元220年为中心点,在改年前后去世的名将中,大部分均是死在了大大小小的各类战役之上。

先是在公元219年正月,曹魏大将夏侯渊与刘备相争于定军山,最终,夏侯渊被老将黄忠斩于马下。

紧接着,关羽北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魏方面的于禁以及庞德,双双被擒,最终,庞德因拒不投降而被杀。

一时间,关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但没过多久,关羽面临的形势也急转而下,由于东吴吕蒙的“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最终导致关羽大败,逃奔麦城。

随后,在临沮,关羽与其子关平,被吕蒙手下将领潘璋部擒获,并遭到杀害。

而吕蒙在成功偷袭了关羽之后,同样也没有活多久,仅一个多月后,正值壮年的他,便突然病逝。

除了吕蒙之外,东吴方面,还有孙皎和蒋钦,也是在这一年前后去世,且二人去世时,均在壮年之际。

由于吕蒙去世的突然,甚至在小说里,还用到了“关公复仇”来进行解释。

这么一来,魏、蜀、吴三方阵营,各自就损失了一名支柱型的大将,这对于当时的三方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不仅是上述这几个人,在当年前后,还有不少各个阵营中的谋臣良将去世。

比如,曹魏方面的杨修、徐奕,死在公元220年,蜀汉方面的法正和黄忠,则死在了公元221年,东吴方面,孙权堂弟孙皎、大将甘宁、孙贲、潘璋,谋臣陆绩,也是死在了公元220年。

这还不算完,就连当时的名医张仲景,同样死在了这期间。

而这还仅仅是在当年前后去世的人中一小部分,除了他们,汉末三国各政权的创业君臣,同样也迎来了一场集体谢幕。

三方阵营的三位君主,除孙权外,曹操去世于220年,刘备则去世于223年。

跟随君主创业的文臣武将,曹魏方面的夏侯惇、曹仁、曹彰和程昱、贾诩,蜀汉方面的张飞、马超、黄忠和法正,均在220年左右去世。

这还没有算像傅彤,冯习这些酱油角色,而他们也是在这期间去世。

整体来看,仿佛公元220年前后,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不少名将、谋臣,乃至君主,在当年前后集体凋零。

至于这些人为何会在220年前后集体谢幕,也许有人会说,生老病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不过是偶然凑到了一起而已。

但正如前文所言,这看似偶然的背后,实际上是必然的。

首先,空前激烈的连番大战,是名将去世的主要因素

从公元219年开始,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就没怎么停过。

先是在219年正月,除了夏侯渊与刘备在定军山前大战之外,在此之前没几天,庞德和曹仁,刚刚在宛城结束了厮杀。

当时,宛城守将侯音、卫开等人的反叛,曹仁、庞德奉命平定,最终将侯、卫二人斩杀,并顺手进行了屠城。

他俩刚结束,就传来了夏侯渊被黄忠斩杀的消息。

当时,不仅是夏侯渊被斩,曹魏阵营的益州刺史赵颙,也是死在了此战中。

与此同时,对合肥不死心的孙权,再次调兵遣将,对合肥发起进攻,而最终损失不少人马之后,又无功而返。

到了当年接近年中,关羽开始北伐,继而上演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壮举,于禁投降,庞德被杀,曹仁被困樊城,苦苦寻求出路。

再往后,就是孙权遣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战役,比如在邺城,还发生了一场由魏讽引起的小叛乱,而刨除这些小型战役,单是公元219年一年,就发生了三场大型战役。

即汉中之战、襄樊之战以及吕蒙偷袭荆州之战。

这三场战役里,于战中被杀的将领就有好几个,比如夏侯渊、关羽等,他们的死,均是惨烈的战争导致的。

而三场大战中,以荆州之战带来的后续反应最为明显。

比如,刘备义子刘封,便是在此期间,因不救援关羽,加上丢失上庸,最终被刘备亲自下令斩杀。

还有,桃园三兄弟之一的张飞,则是在关羽死后,因一心想为关羽报仇,结果鞭挞士卒,导致士卒趁其睡着,将其杀害。

最要命的,是刘备因为关羽之死,引发了与东吴之间的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中,蜀汉除了兵败战死不少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刘备也在夷陵大败之后,导致病情恶化而死。

也就是说,在公元220年前后,陨落的不少名将和枭雄中,大部分是因为频繁的战争,导致他们死亡的。

而这还只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姓的人物,几场大战下来,死在两军拼杀的战争中的士卒,更是不计其数。

其次,瘟疫横行,也是导致当时大量人死亡的一大原因。

东汉末年,一场瘟疫席卷了中原大地。

史料记载,这场瘟疫其实在公元217年就已经开始,《后汉书.献帝纪》中就有记载,说当年“是岁大疫”。

短短四个字,隐藏在背后的,是人间的无数疾苦。

如果要问当时的瘟疫严重到什么程度的话,曹操之子曹植,曾做过一首《说疫气》,就相当详细的提到了当时的情况。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从这字里行间之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当时的瘟疫已经严重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覆族而丧这四个字,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有五个,就是在这一年因为瘟疫而去世的,包括曹丕的一个亲戚,也是如此。

要知道,建安七子也好,还是曹丕的亲戚也罢,他们在当时,还算是社会的高阶层人群,医疗条件自然要比普通人好得多。

但饶是如此,他们依旧没能躲过这场瘟疫。

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普普通通的百姓以及平民,在当时公共医疗体系低下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熬过这场瘟疫。

可想而知的是,那些百姓和平民,更是因此而死的不计其数。

与此同时,由于连年征战,百姓们为了活命,或是主动四处迁徙,或是在各方势力的胁迫下被动迁徙。

而在这迁徙的过程中,自然就将瘟疫,从这个地方带往另一个地方。

最终造成的结果,不仅是瘟疫在中原大地多处大爆发,就连军队里也不能幸免,不少士兵因此而感染,最终毙命。

毕竟,不管是枭雄也好,还是名士也罢,他们也是血肉之人,所以,平民士兵会感染,他们也不例外。

因此,这就造成,不少当时的良将、名士受到了瘟疫的影响,继而造成了死亡。

更要命的是,当时正值战乱,不管是因为战争,还是因为瘟疫而死的人,尸首必然不会很快得到妥善处理,而尸体腐烂之后,无疑就更加剧了瘟疫的传播。

所以,三国时期的不少著名人士,之所以会在220年前后去世,瘟疫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再者,就是岁月不饶人,到了一定年龄,生老病死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到了公元220年的时候,其实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年龄都不小了。

尤其是三方势力中的一大部分创业君臣,在这一年都已老迈,比如曹操,在这一年就已经六十多岁。

还有刘备,也就比曹操小几岁而已。

同样,像关羽、黄忠,乃至夏侯渊等,到了这个年纪,都算是踏入了老年人行列,均已不再年轻。

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当时时值战乱,以及古代医疗水平低下等情况,自然就有人会因此离世。

而这其中,有一部分人的寿命,即便是放到今天,也不能算是短寿,相比之下,还算是比较长寿的人。

比如像曹操麾下的谋士程昱、贾诩,二人一个是在220年去世,一个是在223年去世,而他们去世的时候,程昱享年八十岁,贾诩则享年七十七岁。

依照当时的各方面条件,能在这个年纪安然去世,并非是死于非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此外还有两大枭雄,即曹操和刘备,这二人,一个去世时是六十六岁,另一个则是六十三岁,虽说比起程昱和贾诩来说,没有他们寿命长,但也不算差,起码属于一个正常水准。

不仅如此,像前文提到的斩杀夏侯渊的黄忠,他在去世时,大约是在73岁上下。

这么盘点下来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三国时期的初期人物,其实一个个年纪都不算小了,毕竟他们从东汉末年就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而到了220年时,差不多都是一把年纪了。

因此,到了这个年纪老死,也属于正常现象,毕竟谁也不能阻挡生老病死的规律。

除了因为战争、瘟疫以及年龄因素造成的死亡外,220年前后,也发生了一些政治事件,造成了部分人的死亡。

比如曹魏方面的杨修,卷入了曹操关于册立继承人的事件中,被安上“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最终被处决。

虽说类似于杨修这种被处死的不多,但也是当时存在的一种情况。

如此算下来,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公元220年前后,之所以会有大量的三国知名人士密集死亡,主要的原因就是四点:

一是频繁的战争,导致不少名将陨落,同时几场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又间接造成了部分人的死亡。

二来则是瘟疫,瘟疫的横行,让不少人因此而丧命。

第三便是年龄因素,大部分三国初期的人物,都已垂垂老矣,最后就是受当时一些政治事件的影响,这四个因素加起来,就造成了不少人在这个时间段离世。

而随着三国初期的一些重要人物离世,公元220年也成了三国时期的一个分水岭,自此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成型,历史就进入了新的一个时期。




220年前后历史大事件密集,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220年曹丕称帝,221年刘备称帝,222年夷陵之战。

这期间,很多君主名将谋士去世,其中有和历史大事件相关的,也有正常老死的,也有病死的。

一、先说历史大事件相关的:

蜀国这几年去世的,主要和两次战役相关。

关羽、关平、周仓,甚至刘封、张飞的死都和荆州事件相关。

而马良、冯习、张南、程畿、傅肜、沙摩柯则是战死在夷陵之战,刘备也因为兵败而病死。

而魏国的庞德则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被关羽所杀,于禁也是由于被俘后身体状况恶化病死的。

二、老死的:

三国乱世,能终老而死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名人,但还是有,而且还很出名,包括:

程昱,黄初元年(220年)逝世,寿八十;

贾诩,黄初四年(223年)去世,寿七十七;

黄忠,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年过七十。

许靖,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222年)去世,年过七十。

三、剩下的,大多是病死的:

也有个别是被杀的。比如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六月,曹丕遂遣使者至邺城将甄氏赐死;而夏侯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

其余的,大多病死,这和当时的医疗条件有关,去世时年纪都不算大。

(一)魏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夏侯惇,曹操死后,魏文帝封其为大将军,几个月后(黄初元年220年),夏侯惇因病去世。

乐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

张辽,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

曹仁,公元223年(黄初四年)逝世,时年五十六岁。

(二)蜀汉:

刘备,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归附刘备,为左将军西曹掾,后任尚书令。章武二年(222年)病逝。

马超,公元222年(章武二年)病逝,年仅四十七岁。

(三)东吴:

蒋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配合孙权讨伐关羽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

孙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

吕蒙,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逝,年仅四十二岁。

甘宁,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

历史上记载,东汉末年爆发过大瘟疫,大约在公元204年至219年,重灾区是中国长江以北,疾病元凶是伤寒(疑似流行性出血热),当时死亡人数约2000多万,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中也有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等四人染病而死。

这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瘟疫的爆发,应与长年战乱有关,战死人数太多,尸体不及时处理是很容易爆发瘟疫的。

曹操曾写过一首诗《蒿里行》记录当时的悲惨情景: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国乱世,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美好。人如蝼蚁,命如草芥!

(我是六甲番人,请您关注我的头条号。)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