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为何不愿意让姜子牙成仙或者成神?

《封神演义》是借武王伐纣的历史,暗写明朝的藩镇之乱,书中很多人物、地名都暗指了大明。因而,姜子牙也与大明有关,元始天尊不让姜子牙成仙或者成神,是“写实”

《封神演义》是借武王伐纣的历史,暗写明朝的藩镇之乱,书中很多人物、地名都暗指了大明。因而,姜子牙也与大明有关,元始天尊不让姜子牙成仙或者成神,是“写实”。

为什么说《封神演义》的真故事写的是大明,姜子牙又与明朝有什么关系呢?

开篇故事讲的是女娲,女娲补天补的是朱元璋先祖之天

《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三大名著中,都有女娲补天神话。据说,《封神演义》的作者声称,要与《水浒传》、《西游记》三足鼎立,因而也以女娲开篇故事。虽然,纣王遇到的女娲,早已是补天之后的事了,但却把真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了明朝。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淮南子·览冥训》中的女娲补天神话的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神话中所讲的“颛民”,是颛顼帝之百姓,女娲补天,补的就是颛顼帝之天。那么,这段神话又与明朝有什么关系呢?《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朱元璋家是颛顼帝的后裔,为姬姓,所以,周武王灭纣之后大封姬姓,朱元璋家就被封到了“邾”,朱姓也由此而来。

女娲补天,除了炼五色石外,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积芦灰以止淫”。武王伐纣,姜子牙专门建立芦篷接待各路神仙,芦,即“芦灰”之芦。各路神仙都是遵照女娲的圣意,来“止淫水”的。淫水,即“洪”水,难道《封神演义》是反朱洪武的?

《朱氏世德碑》中,朱元璋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句容朱家巷,……元初籍淘金户”。朱姓本出姬姓,所以,第六十九回“孔宣兵阻金鸡岭”之“金鸡”,其实是金姬,说的是“元初籍淘金户”之朱家。朱元璋曾经写过一首《金鸡报晓》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赶散残星与明月”,朱元璋就是把自己比喻为报晓“金鸡”,唤出了大明。孔宣,就是大明王。

邾国,本是鲁国的附属国,春秋时期,因为协助齐桓公建立了霸业,齐桓公就上奏周天子,请封邾国为子爵国。周天子准奏,邾国又叫“邾子国”。邾子国在《西游记》中,就是“朱紫国”。《封神演义》中,就写到了这段历史,姜子牙虽然没有成仙或者成神,却封到了齐国,是齐国的先祖。

邾国因齐国而成为邾子国,所以,“姜子牙”就帮助姬家打天下。

鸿钧老祖指的是朱元璋,袁洪当然是朱洪武

鸿钧老祖最先出现在《西游记》中,但却没有明写而是隐写。开篇故事之“开辟鸿蒙”,写的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石猴,其实写的是大明建立之年戊申年(洪武元年,1368年)。《汉志》中说:“钧者,均也。阳施其气,阴化其物,皆得其成就平均也。”明,就是阴阳平均。钧,又可拆解为“金匀”,指的是朱元璋效仿先祖周武王“封建诸子”。

四大名著写的都是因朱洪武恢复周制“封建诸子”所引发的藩镇之乱,寓意“封建必亡”。《封神演义》虽然也写到了这个主题,但却以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成功,“止淫水”而拯救了大明,姜子牙封神,周武王封建,“许仲琳”以这样“大团圆”式的结局赞“封建”,恐怕此时大明已亡

洪,即朱洪武之“洪”,《封神演义》的袁洪,即猿洪,猿是猿猴,这只猿猴是《西游记》中的前世,,孙悟空是石猴,寓意戊申大明建立。因而,袁洪即朱洪武。

书中写道,袁洪是梅山人,总共有梅山七怪。所谓梅山,早就写在了《水浒传》、《西游记》中,后来的《红楼梦》也多次写梅山。梅山,指的是梅花山,朱元璋陵寝独龙阜的案山,东吴大帝孙权的陵墓。朱元璋曾经做过吴国公,吴王,所以,以梅花山为案山,孙权给他看门,他才是金陵第一帝。

梅山七怪来了三怪,袁洪是白猿精,“吴龙者,乃蜈蚣精也;常昊者,乃长蛇精也”。朱元璋是吴国公,属龙,所以是吴龙蜈蚣精,《水浒传》之蜈蚣岭,飞天蜈蚣王道人都是说的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属蛇,当然是常昊(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梅山七怪之三怪,写的就是这个意思,其中隐藏了建文帝与叔叔争夺皇位的历史。

纣王说,袁洪“当代之人龙也”,吴龙、长蛇、人龙都是龙,寓意属龙的朱元璋。

袁洪是《封神演义》中,与周武王抗衡时间最长的神将。杨戬在女娲娘娘的帮助下,杀到梅山,把袁洪引进了女娲的山河社稷图中。山河社稷图里,有一棵仙桃树,袁洪吃了桃子,坠了腰,被杨戬擒获。肾为水,还是个“洪”字。

这段情节,又出现了女娲,女娲就是来解决姬家危机的。猴爱吃桃,所以,女娲送给猴子一座江山社稷。但朱家却自相残杀,陆压道人斩杀了袁洪。陆压,即“芦芽”,就是“积芦灰以止淫水”的寓意,袁洪之“洪”即淫水。所以,“芦芽”是女娲的代言人,书中最具生杀大权的神仙

姜子牙没有被封神,却被周武王封在了齐,与邾国是同一届诸侯。齐国与邾国在春秋时期是盟国,这个人物是实写,以此寓意大明建立。

元始天尊无权单方面封姜子牙

封神榜是阐教和截教共同议定的,玉虚洞元始天尊奉命委托姜子牙下山封神。因而,这份名单早就确定,如要改变,元始天尊必须与通天教主协商。而且,还要请示鸿钧老祖,甚至是女娲娘娘。

那么,什么是阐教,什么是截教呢?

《玉篇》注:“阐,明也”,阐教即大明。“阐”的本义如《说文解字》所言,是“开”的意思,引申为开辟、开拓。《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阐并天下”之句,就是开疆拓土,吞并天下之意,故有“阐辟”一词。元始天尊是“元始”,即“猿始”,寓意大明“开辟鸿蒙”。

阐,又谐音“禅”,读作禅让之“禅”。元始天尊以封神榜封神,寓意大明太祖“封建诸子”。故而,这份封神榜由姜子牙封神,《封神演义》最后的结局,却是周武王“封建诸侯”。神话与现实高度统一,以神话暗藏真实的历史,以周武王封建诸侯,暗喻朱元璋“封建诸子”。

阐教,并非许仲琳虚构,《明实录·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中多次记载了“阐教”,比如,嘉靖十五年正月,“乌斯藏辅教阐教大乘,各王差国师短竹劄失等长河西鱼通、宁远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差官寨桑保短竹等各进贡,凡四千一百七十余人”。《封神演义》中的“阐教”灵感应当出自这里,却被借喻为大明。

截教之“截”,古字作“巀”,是山下之雀动干戈之意。雀,指的是大明在南方朱雀之地建都,皇城又建在燕雀湖上。燕雀湖,其中又暗藏了燕王。山下之雀动干戈,这其中还隐藏了燕王藩府之西的梁山,也就是现在的石景山,《西游记》中暗写的“湿经山”。截教,寓意大明第一次藩镇之乱,“诸侯”谋反,篡夺了建文帝的皇位。所以,截教与阐教反目,师门之中“大火并”。

元始天尊也参与到大火并之中,此时别说元始天尊想篡改封神榜,也不愿意把姜子牙打到封神台去。即便是通天教主要害姜子牙,也做不到私自篡改既定的封神榜。其实,元始天尊已经提前做了防备,委派姜子牙修建封神台。告诉他是“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姜子牙根本就不在封神榜单之中,只是一个“扶助明主,身为将相”的凡人。

姜子牙又降服五妖,以“五路神”监造封神台。所谓五路神,指的是大明朱家“金木水火土”五行字辈。看守封神台的,是姜子牙以“五雷”唤出的轩辕皇帝总兵官柏鉴。五雷与五路神是一样的寓意,这些神都是姜子牙的亲信,他们当然不会让姜子牙去封神台封神了。

元始天尊没有封姜子牙成仙或者成神,大致就是上面所讲的情况。《封神演义》虽然写的是神怪故事,却是虚实相间,其中隐藏着真历史。




姜子牙肩负着封神大任,但是在封神榜上却没有一席之地,如果说没能被封神,却能像十二仙首一样,不受天帝约束,这也挺让人羡慕的,但是他也没能成就仙道,所以心情肯定是非常低落的。

姜子牙

为什么姜子牙无法成就仙道,也没能在封神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呢?这里得提前说一句,和元始天尊愿不愿意没啥关系,《封神演义》中,即便是元始天尊之上,也还有鸿钧老祖,女娲娘娘,三圣,昊天上帝等等,而整部书都在强调非常重要的一点,天意,即便是这些创世大神们,也无法直接改变天意。

所以不管是姜尚能成就啥,纣王结局如何,这些都是早已注定的,不然女娲娘娘直接弄死纣王不就一了百了了吗,干嘛还要召来三妖迷惑纣王呢?因为即便是女娲,元始天尊,他们一样都会受到约束,非要说是啥约束着他们,这可能就是道吧!

女娲娘娘

话说在《封神演义》中,人道,截教,阐教三教签下封神榜后,还差一个执行人,于是元始天尊就找来自己的弟子姜尚,让他下山代天封神,也是在这个时候元始天尊告诉了姜尚,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富。

姜子牙听完后,苦苦哀求元始天尊,情愿在山上苦行,绝不敢贪恋红尘富贵,但是元始天尊却告诉他,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南极仙翁也劝诫姜尚,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不管是元始天尊,还是南极仙翁,他们给姜子牙的答复都很明显,姜子牙无缘仙道,这是天数,姜子牙他并不在乎什么红尘富贵,他追求的都是成大道。姜子牙

在《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中,姜尚被姚天君拜去二魂六魄,剩下了一魂一魄到处飘荡,这飘荡着的一魂一魄,最先去的就是封神台,这里的描写很有意思,清福神柏鉴知道天意,将姜子牙的魂魄推出了封神台,接着姜子牙的魂魄又飘去了昆仑山,被南极仙翁所救。

我们分析下这个片段,人在弥留之际,通常都会去回想自己最放不下的事情,姜子牙剩下的一魂一魄首先去封神台,即便在知道天数的情况下,仍然想试试看有没有机会封神,也正因为这个天数,柏鉴把他给推了出来。

清福神柏鉴

姜子牙又飘去昆仑山,这里是他下山后最怀念的地方,在姜子牙眼中,这里就是大道的根源,机缘巧合下,他遇到了南极仙翁,又在赤精子帮助下,借助太极图让魂魄重返肉生,如果在晚一步,姜子牙就魂飞魄散了,别说成就神道,仙道,连红尘富贵都享受不了。

就此来看,造成姜子牙无法封神,也成就不了仙道的原因,既有人为因素,又有各类巧合的发生,那么这个人为因素是什么呢?除了要让姜子牙封神外,姜子牙还有辅周灭商的使命,过去一直没有想明白,什么是人道,当纣王,伯邑考,文王都封神后,大概想明白了,人道指的应该就是人界众生。

封神台

《封神演义》写商周交替的历史故事,其中神仙之间的斗争也是以商周之间的战争为基础的,大的天道是周兴商亡,又从这中间延伸出不同人物的命运,而对于姜子牙,他的命运就是辅佐周朝,完成封神大业,在商朝灭亡后,姜子牙被分封在营丘,为齐候,列五侯九伯之上,也正如元始天尊所说,姜尚可享人间富贵。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