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童贯、高俅,晚年结局如何?
“打了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gài方言发音)。”这是曾经流传于北宋开封大街小巷的一首民谣
“打了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gài方言发音)。”这是曾经流传于北宋开封大街小巷的一首民谣。
短短的一句歌谣中,涉及到了两个臭名昭著的人。“桶”指的是人称“北宋六贼之首”的童贯,而“菜”则指的是宰相蔡京。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奸臣,就是北宋末年的太尉高俅。
狼狈为奸的三人,将北宋朝廷搅和得乌烟瘴气。可以说,北宋的灭亡,这三人都有责任。
正所谓“恶有恶报”,这三位天怒人怨的大奸臣,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蔡京:晚年流放,饿死途中。
作为“六贼之首”,蔡京是与秦桧、严嵩并列的大奸相。
蔡京出身于书香门第,他家祖上出了七名进士、三个探花。蔡京也继承了家族的优良基因,23岁便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蔡京的一生,实在是跌宕起伏。他四度出任宰相,前后共执了17年的相印。仅凭这一点,就堪称古代历史上第一人。
蔡京从最初的县尉,一路升迁到权倾朝野的宰相,除了他优秀的政务能力外,更离不开他的善于钻营和曲意逢迎。
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宋神宗卧病不起。当时司马光掌握着朝中大权,他坚持守旧,推翻了王安石变法的所有政策,引起了诸多大臣的不满,但蔡京却对司马光亦步亦趋,积极配合。
就比如说,司马光要求在五天之内恢复差役法,大臣们认为时间太短,难以达成,只有蔡京一言不发,如期完成了任务。
为此,司马光还当着众人的面,对蔡京大赞一番:“若人人奉法如君(指蔡京),有什么行不通!”
元符二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驾崩,宋徽宗赵佶继位。蔡京因树敌太多,遭人弹劾,被罢免官职,贬居杭州。
在杭州居住期间,蔡京遇到了宦官童贯。
原来,宋徽宗酷爱奇珍异石,童贯便四处访求名家书画、各种奇巧之物,恰好也来到了杭州。
为了获得为官的机会,蔡京开始巴结童贯,他日夜陪在童贯身边,还将自己珍藏的屏幛、画扇等物贡献出来,交给童贯送至宫中。
为了吸引宋徽宗的注意,蔡京还在每件珍藏品上都附上自己的评论,以此显示自己的才华。
除了讨好皇帝和宦官,蔡京又开始打通关节,讨好各路嫔妃和宦官。一时间,宫中内外,对蔡京一致好评。蔡京也意料之中的得以重新起用,任职定州知州。
崇宁元年(1102年),宋徽宗重用蔡京,擢升他为左仆射。
随着地位的提高,蔡京开始大肆敛财。同时,他还将自己家中的人全部封了官,就连陪嫁的婢女都封为了夫人。
至于朝中那些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人,蔡京也是严厉打击。他先后将三百零九人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导致前朝的老臣所剩无几,蔡京还不满意,他列出罪状,还下令这些人的子孙不得在京城及附近做官。
崇宁五年(1106年),蔡京被提拔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改封为魏国公。
此时国家太平昌盛,国库充盈。蔡京又怂恿宋徽宗享受供奉,将前代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
正所谓“盛极必衰”,蔡京风头正盛的时候,他引发众怒,迎来了灭顶之灾。
大观三年(1109年),朝臣们纷纷弹劾蔡京,揭发他的恣意为奸,窃弄威权、陷害忠良。就连蔡京的儿子蔡攸,也加入了揭发父亲恶行的队伍之中。
在舆论谴责下,62岁的蔡京只好辞官退休。说是退休,但他并没有真正退出朝堂,每月一日、十五日,他都要朝拜皇上。
三年后,蔡京再次被召回京师,官复宰相。
宋徽宗经常与蔡京家做客,期间赏赐不计其数。蔡京用家人的礼仪,坐着与宋徽宗饮酒。
时间久了,宋徽宗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蔡京家的奴仆都是大官。皇帝顿时对蔡京有了厌嫌,便让蔡京罢官退休。
宣和六年(1124年),蔡京凭借朱勔的势力,再度为相。这是蔡京第四次掌权,此时他已77岁高龄,老眼昏花,政事都由他的小儿子处理。
最终,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因金军南下,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
由于战事不断,蔡京便举家南下,躲避战乱。
这弃国于不顾的行为,一下惹毛了天下人,官员不断上书弹劾他,百姓们也编段子讽刺他,将蔡京定为六贼之首。
于是,宋钦宗将蔡京发配岭南,流放儋州。
年迈的蔡京本就经不起折腾,再加上他恶名在外,即便是他带着大量的钱财,百姓们却拒绝卖食物给他。最终,蔡京饿死在前往儋州的路上,享年80岁。
童贯:伏法受诛,枭首示众。
童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太监,他在枢密院掌了二十余年兵权。他还是蔡京、高俅晋升的路上的引路人。
童贯出生于开封城,他年少时期还读过私塾。到了十八九岁时,童贯才进入后宫,成为少有的成年后才阉割的太监之一。
童贯进宫时在宦官李宪门下,他性情乖巧,又擅长察言观色,揣度圣意,深得宋徽宗的喜欢。
后来,宋徽宗在杭州置金明局,童贯便以供奉官的身份,帮皇帝寻觅名家书画、奇珍巧物。
也正是在杭州居住期间,童贯结识了前来巴结他的蔡京。
蔡京给童贯提供奇珍异宝,帮助童贯顺利完成任务,哄得宋徽宗龙颜大悦。
作为回报,童贯也帮助罢官的蔡京回到了京城。两人开始狼狈为奸,各自平步青云。
从杭州回到京师开封后不久,童贯就立下了一次彪炳的”功勋“。
当时西夏的党项政权屡屡犯边,在宰相蔡京的支持下,北宋朝廷决定对西夏出兵。
在出兵讨伐前,童贯找到蔡京,让他给自己谋了一个监军的差事,想借此记一笔功。
不曾想,童贯的西北之行,让他狠狠地出了一把风头,也成为他人生路上的巨大转折点。
当时军队行至湟州时,恰好宫中意外失火,宋徽宗心里七上又八下,他认为这是老天爷在警示自己。于是宋徽宗立刻下了一道手谕,禁止童贯出兵。
立功心切的童贯看了诏令之后,对军中将领说道:“陛下希望出兵成功。”
童贯说完,就将圣旨往靴子里一塞,依然按计划向前行进。
此次出兵,成功收复了四州,为宋朝拓疆上千里。童贯一战成名,从宦官序列转至军队序列,直至做到了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武康军节度使的位置。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被封为检校太尉,出使契丹。
有朝臣不解地问道:“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
宋徽宗也不生气,耐心解释道:"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
童贯回国后,又镀了一层金。他以太尉的身份,掌管了整个枢密院,拥有朝廷内外军政大权。
不久之后,童贯又加封了太傅和泾国公,成为当时朝廷里,地位仅次于蔡京的实权人物。
由于童贯当时几乎与蔡京平起平坐,民间便戏称蔡京为“公相”,童贯则为“媪相”。
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军攻打秀州,童贯领兵讨伐。
不到两年的时间,童贯将起义军镇压下去,收复了被义军占领的城池,方腊余部都被平灭。童贯因功升太师,改封为楚国公。
成为楚国公后,童贯又花大价钱买回了燕京等空城。这个所谓的功劳,使得童贯被晋封为广阳郡王,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封王的太监。
好景不长,女真人的刀锋直指中原,吓得宋徽宗慌忙禅位钦宗,自行向南逃命。
宋钦宗继位之后,童贯的好日子算过到头了。
宋钦宗决定亲征,他下令童贯在东京留守,负责开封城的防务。
童贯吓得瑟瑟发抖,他没有遵从宋钦宗的旨意,而是带着近万人的军队,跟随宋徽宗赵佶一起南逃。
在逃跑的路上,童贯又肆意杀害走得慢的卫士,有一百多人中箭而死,一路哭声不断。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谏官、御史开始弹劾,童贯也因此接连被贬,最终被发配至英州。
就在童贯前往英州时,他的十大罪状呈送到了宋钦宗的案台上。宋钦宗大怒,命监察御史张澄连夜追上童贯后将其斩杀。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童贯在南雄的使院内伏诛,他的头被带回京城悬首示众。
高俅:逃过一劫,子孙封侯
在北宋六贼,并没有高俅的名号。
这并不代表高俅比童贯、蔡京等人“善良”,而是和他们相比,高俅是又坏又没有能力。
作为《水浒传》中的大反派,高俅在《宋史》中并没有单独的传记。
和前面两位比起来,高俅的履历显得灰暗了一些。
高俅的出身不高,他曾是大文豪苏东坡身边的小厮,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小秘书”。
能在大文豪身边做秘书,高俅还是有过人之处的。他粗通拳脚,精通蹴鞠,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极会处理人际关系。
熙宁四年(1071年),苏东坡因与王安石闹矛盾,于是苏东坡自请调任杭州。在离京之前,他将高俅送到了好朋友王诜的府上。
王诜的身份很多,他是宋神宗的妹夫、宋徽宗的姑父,还是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由于王诜和皇帝是亲戚,自然和皇室走得比较密切,尤其是他的内侄,未来的宋徽宗赵佶,经常来姑父家登门。
一次,赵佶来王诜家拜访,恰好碰见高俅正在与小厮们蹴鞠(踢球)。
高俅的球技非常高超,长得又帅,赵佶立刻化身球迷。于是他征得了王诜的同意,将高俅收为自己的侍从。
高俅不仅球踢得好,他长得还帅,又能察言观色,识文懂墨,因此成为了宋徽宗在潜邸时的心腹。
后来,赵佶继位后,高俅也由潜邸的侍从,变成了朝堂上的侍卫,得了个御前侍卫的差事。
靠着投其所好的功力,高俅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宋徽宗给他疯狂镀金。
由于高俅没有立过战功,而宋朝的祖制又规定,武将没有边功是不能跻身军事武将的行列的。
于是,宋徽宗就花费心思,让高俅做了出使辽东的横班使臣。
后来,宋徽宗又把他打发到大西北,在猛将刘仲武的麾下呆了几天,跟着猛将兄与吐蕃赵怀德叛军干了一架。
一番镀金之后,高俅先是从御前侍卫,做到了侍卫头子,最后做到了八十万禁军的最高统领。
身居高位后,高俅就展现出了侍宠营私的一面。
他在军队中大搞不正之风,私自占有军产,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让军中将士为自己服务,充当私人奴仆。
此外,高俅还发明出一个给捞钱的办法。军中士兵只要给他交钱,就可以免于操练。而那些没钱的,只能苦哈哈的去操练。
如此一来,军中上下纷纷想方设法找钱孝敬高俅,整个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一个“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
同时,高俅还不忘继续讨好皇帝,将挪用的军费、军饷,给赵佶搜罗奇珍异宝。
也正是高俅在军中的胡作非为,才导致在金国入侵时,守卫汴梁城的几十万禁军很快土崩瓦解,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不过,高俅虽然把军队系统搞的乌烟瘴气,但他的罪过与“六贼”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充其量是个弄臣而已。
在靖康之难爆发前,宋徽宗为了逃命,把皇位交给了儿子宋钦宗,自己带着一帮宠臣往南逃去,这其中便有高俅。
在逃亡的路上,高俅由于和童贯不和,导致被排挤,最终,高俅返回了开封。
谁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因为高俅被排挤后返回了开封,以至于他在宋钦宗对童贯等人的清算中逃过一劫。
最终,童贯被枭首示众,蔡京流放去世。高俅却捡回了一条命,他不仅毫发不伤,还能继续为官。
不过,高俅并没有活太久,他在靖康元年因病去世。
高俅出殡的时候,宋徽宗极尽悲伤,他亲自穿上孝服,为高俅送葬。
高俅去世后,他的子孙也继续沾光。据《宋史·卷二十一》记载,高俅的第三子高柄,在绍兴十七年(1147年)被封为昌国公。
总的说来,蔡京、童贯作为北宋六贼的前两名,他们生前的罪孽太多,结局也相当凄惨。而高俅地位最低,影响力和知名度也相对较小,结局也算是侥幸。
1126年,81岁高龄的蔡京,腰缠万贯,却穿得破破烂烂、趴在郊外的一处破庙里,大口往嘴里塞着猪食。
直到今日,蔡京才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哪怕他不吝金钱,也无人愿意卖给他一碗粥、一粒米。只要听到“蔡京”这个名字,潭州人人义愤填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谁能想到,如今这个如同过街老鼠一般的“老乞丐”,仅在8个月前,还是呼风唤雨、权倾朝野的当朝宰相。
繁华三千终成梦,转身一世皆成空。
想到这儿,蔡京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钻营半生、丰己营私、本以为能让子孙后代高枕无忧,谁知他刚被逼离任,8个儿子,就被处死了3个、流放了3个,剩下的两个,1个早夭,1个成了皇帝的上门女婿,蔡家满门,无一得以善终。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想,他一定会像老上司王安石一样,做一个力挽狂澜的贤相吧?
毕竟,蔡京虽然品行有亏,但执政能力却是一流的。
历史上无数的事实证明,想成为遗臭万年的“奸臣”,那也是要靠实力说话的。
“北宋三大奸臣”是如何上位的?
1125年12月,宋钦宗赵恒刚接下大宋这个烂摊子,就收到了太学生陈东的一封弹劾奏疏。
当时,金军南下大举攻宋,眼看就要兵临汴京城下,危亡之际,陈东冒死上疏,请新帝诛杀“六贼”,以谢天下。
“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宋史》
这“六贼”分别是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和童贯,他们不仅是太上皇宋徽宗的“得力干将”,更是导致金兵入侵、北宋覆亡的头号罪臣。
与这六个人相比,高俅的罪过要轻得多,把他和蔡京、童贯齐名,归入“北宋三大奸臣”之列,实在是有点冤枉他。
不过,你可千万别以为高俅是个善类。
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浒传》里,高俅高太尉“荣登”恶人榜榜首,其卑鄙无耻程度,甚至超过了“六贼之首”的蔡京。
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而北宋的奸臣是“妖”出天际的,如果不是选错了方向,他们本该另有一番作为。
1、蔡京:政治智慧与艺术天赋齐飞的治国之相
蔡京,字元长,福建兴化人,23岁考中进士后,正式进入仕途。凭自己的真才实学,一步步从地方小官,累迁至中书舍人、 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
毫不夸张地说,在整个徽宗朝,蔡京的政治智慧,无人能敌。这从三个方面就能看出来:
其一、宋徽宗执政25年,换了12个宰相,每个宰相的任期平均只有两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蔡京竟先后四次为相,任期长达17年,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其二、蔡京曾是王安石的得力干将,也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支持者,王安石曾多次称赞他有“安天下的宰相之才”。
然而,元祐更化后,新法被废,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受到极大牵连,他们或被贬或遭废,而新党的骨干——蔡京不仅安然无恙,还迅速洗白了身份,得到了新领导司马光的赏识。
在和蔡京打过一次交道后,司马光若获至宝,公开赞扬道:“若人人都能像蔡京一样,何愁天下不治?”
“光喜曰: 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宋史·奸臣传》
能在两个敌对的阵营里活下来,而且还能做到游刃有余、步步高升,蔡京的手段,可见一斑。
其三、蔡京担任宰相期间,国库充盈、商业兴盛,京城内外“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我们熟知的举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就是张择端绘制的此时京城景象。
此外,蔡京还切实关注民生、将北宋的救济制度发展到了巅峰。
他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建造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让大量的孤儿、难民、孤寡老人等,不仅有了免费的衣食住所,还能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救助,以致“天下穷民能饱食暖衣,犹有余峙”。
除了有治国之才外,蔡京还是一个盛名在外的“大才子”。
第一、蔡京的书法一绝。
蔡京的字,博采诸家众长、气势雄浑、自成一体,当宋徽宗还是端王时,就曾高价购买过两把扇子,只因扇面上有蔡京亲手题的字。
若不是蔡京被列入了《奸臣传》,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恐怕要换个名字了。
据说有一次,蔡京曾问米芾:“当今书法谁人最好?”米芾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属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
蔡京又问:“其次呢?”米芾答说:“那之后便是我了。”
“宋人之书,终于蔡京、蔡卞、米芾,殆即三人所定与欠!”——《四库全书提要》
第二、蔡京精通音乐、诗词、建筑等。
众多周知,宋徽宗的艺术造诣不凡,在满朝文武大臣中,能让皇帝引为知己的幸运儿,就只有蔡京。
宋徽宗抚琴,蔡京能准确从琴声中,听出皇帝当下的喜怒哀乐;
宋徽宗作画,蔡京能详加点评,当即指出皇帝的得意之笔;
宋徽宗想要一座风景秀美的皇家园林, 蔡京就亲自监工,为皇帝打造了一座巧夺天工的“艮岳”;
……
不得不说,奸臣蔡京,不仅是个全才,还是个奇才!
2、童贯:军心甚高的太监王爷
童贯,河南开封人,自幼家境贫寒。20岁时,他眼看身边人个个成家立业,自己还一事成,于是,愤然自宫,投入到宦官李宪门下,成了皇宫里一个打杂听差的低等太监。
常言道:抓一手好牌不是本事,打好一手烂牌才见功夫。
童贯,就是其中的高手。
他大龄入宫,既无实力,又无背景,却在隐忍20多年后,成了中国历史上掌兵权时间最长的太监、获得爵位最高的太监、唯一被封王的太监,创造了多个“历史之最”。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童贯善于识人。
宋徽宗即位后,年已48岁的童贯,被派往杭州设金明局,搜罗古玩字画。
童贯大喜过望,他知道,这不仅是桩美差、肥差,更是个要差,因为此时的杭州,住着一位大人物——因罪被贬为太子太保的蔡京。
很多人劝童贯,不可与蔡京这位罪臣走得太近,以免受其牵连,可童贯相信自己的眼光,他回答说:“现任的宰相没有人把我们放在眼里,想与之结交,更是千难万难。如果我们自己能扶起来一个宰相,那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打定主意的童贯,不仅主动结交蔡京,还在回京后为蔡京说尽了好话。
果然,一年后,蔡京被召回京师,官居宰相。
童贯投资成功,一跃从末流的内廷供奉官,升任西北监军,他的仕途正式开启了高歌猛进的全新征程。
其次、童贯敢担当。
1104年,童贯随大军向西北进发,准备收复青海、甘肃四州之地。
当部队行至湟川时,童贯突然接到宋徽宗的诏令,原来京城太极宫失火,宋徽宗认为这是不吉之兆,就急令西北军原地待命、不可再向前行进。
童贯在跟随李宪时,曾学了不少兵法,他知道兵贵神速,此时士气正盛,若不乘势进发,将来必会后患无穷。
想到这,童贯若无其事地收起诏书,并谎称皇上希望大军早日凯旋。
受此鼓舞下,西北军士气更盛,一举便收复了四州之地。
直到庆功时,童贯才拿出宋徽宗真正的诏书,将领们顿时一改喜色,各个面如死灰,不知如何是好,童贯高声抚慰道:“诸将莫慌!如今打了胜仗,功劳都是大家的,如若这次出征吃了败仗,那也是我一个人的罪过。”
此言一出,西北军将士对童贯无不感激涕零,童贯也因此在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这之后,童贯征西夏、平方腊,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职也累迁至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主管枢密院事,成了仅次于皇帝的最高军事长官。
第三、童贯会揣摩皇上的心思。
作为一名久居深宫的资深太监,童贯对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这一套门清。
他不仅善于讨好宋徽宗,还处处结交、逢迎后宫的宠妃、皇帝的近臣、得宠的道士等等。
所以,在“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北宋军队体制下,童贯依然能牢牢执掌军权20年。
童贯,是官场上的老手,更是官场上的高手。
3、高俅:靠球技征服皇帝的禁军首领
与前面两位相比,高俅的才能平平,实在找不到什么出挑的地方,他唯一能为人称道的,就是长了一对好脚、踢得一脚好球。
此外,高俅的运气实在是好,因为他一出场,就遇到了三个贵人。
高俅本是苏轼身边的小史,苏轼被贬出京城后,就把他推荐给了驸马都尉王诜,当了一个杂役。
偏巧这王诜有个臭味相投的好友,叫端王赵佶。
"高俅者,本 东坡先生 小吏,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师中山,……以属王晋卿。"——《挥麈后录》
故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一天,赵佶向王诜借了一把梳头的篦子,赵佶用后,觉得这篦子样式很新颖,就忍不住夸赞了几句。
王驸马随即回道:”这样的篦子,我刚好有两把,稍后我让人把那把新的送到你府上。“
负责跑腿的这个人,刚好就是高俅。
当时赵佶正在府中踢球,高俅一时看得兴起,竟把自己送篦子这事给忘了。
等他回过神来,赵佶已经注意到他了,便问道:“看你那么入神,你也会踢吗?”
高俅也顾不上谦虚,当即撩起衣襟,就下场了。
这一踢不打紧,高俅直接将赵佶踢成了粉丝兼球友。
于是,高俅又转换门庭,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
不久,宋哲宗无子驾崩,端王赵佶意外成了大宋皇帝,是为宋徽宗。
而高俅作为“潜邸旧臣”,也跟着鸡犬升天,官至太尉,掌管禁军长达20年。
我们常说一句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这些臭名昭著的奸臣们,不仅身怀绝技,而且身居高位,所以,他们带来的危害,更是无可估量的。
“北宋三大奸臣”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蔡京是一国宰相,执掌行政机要;
童贯主管枢密院,手握军队大权;
高俅身为太尉,统领皇城禁军。
他们用自己匪夷所思的行径,慢慢把北宋拉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1、结党营私、祸乱朝纲
1102年,蔡京成功拜相后,随即开始在朝中排除异己、结党营私。
作为王安石的得意门生,蔡京继老师之后,逐渐成长为新党的核心领袖,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心腹党羽布满朝堂。
为了巩固新党的势力,蔡京将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元祐党人”,列为“奸党”,统统赶出了朝廷,这其中不乏一些有识、有志的治国之才。
这之后,蔡京又通过卖官鬻爵,将大量依附自己的无能之辈,安排进中枢部门。更猖狂的是,一旦有人上疏反对,蔡京便痛下杀手,将对方赶尽杀绝。
“至蔡京用事,师法安石,而残狠过之,议己者置之死地。”——《宋朝诸臣奏议》
经过这次“大换血”,蔡京在朝中一呼百应,满朝文武争相投入蔡京门下,北宋朝廷腐败日盛、阿谀奉承成风。
2、极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整个封建时期,北宋军队是出了名的“弱”。
1126年,金军大举南下攻宋,北宋守军数倍于敌,谁知竟望风而逃,连个像样的反击也组织不起来,以致金军长驱直入、俘虏了徽钦二帝、血洗了东京城。
究其原因,这固然和北宋“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军事制度有关,但童贯、高俅身为统帅,也要为此负很大责任。
西北军本是北宋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可自从听命于童贯以来,西北军的一万多精锐悉数被抽调,转而成了童贯的私人武装,他还美其名曰“捷胜军”。
原本西北军在边疆且耕且战,战时打仗、闲时耕种,可童贯为了霸占这些土地,竟擅自将熟悉军务的士兵调离了边疆,致使西北军的军力、战斗力骤然下降。
而高俅的花样就更多了。
高俅掌管的禁军,本来是守卫京师、保护皇帝安全的,而高太尉却把这支举足轻重的队伍,成功变成了自家的“工程队”和“保安”。
高家需要建房造屋,几十万禁军便是他的泥瓦匠;
高家需要完成家庭财富的指数级增长,高俅便悄无声息地贪污了禁军的军饷;
高家人要出行,禁军便要时刻保障他们的安全……
“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靖康要录》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禁军为高俅干私活,不仅没有额外的工资和补贴,反而还要自己倒贴钱。
原来,高俅在选拔禁军时,专门挑选那些身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以保证他们即便失去了军饷,也能出去打工、做活,靠自己的手艺挣到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禁军不是忙着为高俅干私活,就是忙着出去挣钱、贴补家用,谁还有心思、有时间参加操练呢?日常不操练,军队的战斗力又怎么会强呢?
就这样,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童贯和高俅终于搞坏了军政,把本就先天不足的北宋军队,变成了一群“纪律废弛、军政不修”的酒囊饭袋。
3、贪污腐化、盘剥人民
奸臣们的生活过得有多奢华呢?咱们以蔡京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据说,蔡京喜欢吃鹌鹑羹,而为了做出这一道菜,要杀掉数百只鹌鹑,因为能入菜的,只有鹌鹑的舌头;
此外,蔡京还喜欢吃蟹黄包子,他吃一顿包子就需花费1300多贯钱,相当于40户中产之家的全年收入,而且,蔡府的厨房分工极其细致,有的婢女终其一生,只用负责切葱丝就行了。
而北宋宰相的正常俸禄,只有每月300贯钱,显然,单靠蔡京的工资收入,是无法满足他的奢华需求的。
怎么办?
为了弥补巨额亏空,蔡京卖官鬻爵、“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致使人民负担益众、币制混乱、民怨沸腾。
4、腐蚀皇帝,让宋徽宗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昏君
宋徽宗刚登基时,也曾想做一个有为之君。
可惜,他最终败给了自己的欲望和他人的推波助澜。
这其中,蔡京“功不可没”。
我们常说:俭以养德、廉以修身。
可蔡京却对皇帝说:“节俭是陋习,身为皇帝,就应该敞开了花钱,只有这样,才能刺激经济、让万邦臣服。”
总之就一句话:皇帝就得怎么奢华、怎么费钱,怎么来。
一次,宋徽宗在大宴群臣时,用了五盏玉质的杯子,不过他觉得“此器似太华”,就想换套更质朴的酒杯,谁知被蔡京当场拦下了:“陛下是天下之主,理应享受全天下人的供奉,区区玉器,有什么要紧的呢!”
为此,蔡京还独创了一套“丰亨豫大”的理论,生生地把宋徽宗往昏君的路上,又狠狠向前推一把。
帝尝大宴,出玉琖、玉卮示辅臣曰:"欲用此,恐人以为太华。"
京曰:"事苟当于理,多言不足畏也。陛下当享天下之奉,区区玉器,何足计哉!”——《宋史·奸臣传》
而在宋徽宗身边,像蔡京这样的“推手”,还有好多个。
就这样,北宋历经百余年攒下的家底,被几个逢迎讨好的奸臣和一个穷奢极欲的庸主,败了个一干二净。
1127年2月,徽钦二帝被金军掳走北上,北宋正式灭亡,那蔡京、童贯、高俅的结局如何呢?
北宋三大奸臣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朝不认前朝人。
这话用在蔡京等人身上,尤其合适。
宋钦宗被逼登基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宋徽宗昔日宠信的股肱重臣。
蔡京作为第一批处理对象,先被迫离任,后被发配海南,当走到潭州(今湖南长沙)的一座寺庙时,因无人愿意施舍给他食物,最后活活饿死了。
临死前,他幡然悔悟,留下了一首无限悲凉的《西江月》:
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与蔡京相比,太监王爷童贯的结局更惨。
1126年3月,宋钦宗下诏遍数童贯“家中有非法之物、私养死士”等十大罪状,对年已72岁的童贯起了杀心。
此时,童贯已被流放至广东英州。
在到达南雄时,宋钦宗派使者追上童贯、就地斩杀,并将其枭首示众。
而高俅作为“北宋三大奸臣”里危害最小的人物,结局好得出人意料。
他既没有被免职流放,也没遭下旨斩杀,靖康之变前,高俅高太尉得以在京城,寿终正寝。
他死后,宋钦宗还曾打算挂服举哀,以示荣宠。多么讽刺啊!
蔡京、童贯、高俅同为祸国殃民的奸臣,为什么结局却如此不同呢?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和太上皇宋徽宗的关系不同,对宋钦宗的皇权威胁不同。
宋徽宗退位时,前宰相蔡京,一见形势不利,急忙举家南迁避难,危难时刻,他不仅扔下了新主子,连老主子也一并抛弃了;
而童贯则时刻跟随在宋徽宗左右,他为了能和宋徽宗一起南逃,甚至断然拒绝了宋钦宗授予他的“东京留守”一职,摆明了就是太上皇的死党;
而高俅因受童贯的排挤,未能与宋徽宗成功南逃。
谁知,高俅却因祸得福,被宋钦宗误认为是“自己人”。
此外,高俅因为知恩图报,对旧主苏轼的后人,一直照顾有加,所以,朝中上下对他多有赞誉,高俅也因此未被正史写入《奸臣传》。
总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有什么样的天子,身边就有什么样的大臣。
古往今来,人们大多斥责蔡京、童贯、高俅奸佞贪婪、危害无穷;殊不知,像宋徽宗赵佶这样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国之大害。
他痴迷修道、享乐,什么都爱,就是不爱大宋的江山和子民!
他擅长书法、绘画,什么都会做,就是不会做皇帝!
明君和贤臣互相成就了彼此,而昏君和奸臣则互相毁灭了彼此。
遇上这样相害相杀的君臣,北宋焉能不灭?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