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会战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歼灭战,大概经过是怎样的?

基辅会战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歼灭战基辅会战是二战中苏德战争期间的一场战役,时间是1941年9月3日至11月6日,双方在乌克兰基辅地区进行了激烈的军事冲突。这场战役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歼灭战之一,因为德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歼灭了苏联军队的大量兵力,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基辅会战被称为世界上大的歼灭战


基辅会战是二战中苏德战争期间的一场战役,时间是1941年9月3日至11月6日,双方在乌克兰基辅地区进行了激烈的军事冲突。这场战役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歼灭战之一,因为德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歼灭了苏联军队的大量兵力,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基辅会战是二战东线的转折点,也是历史上最大的装甲战役。

1. 兵力对比。德军有50万人,2500坦克,2000飞机;苏军有100万人,3500坦克,2000飞机。从数量上,苏军占优。但德军坦克和飞机质量更高,实际上双方实力较为接近。

2. 初始形势。1941年9月,德军发起巴巴罗萨进攻,占领基辅西南的乌曼城,切断基辅与东南防线的联系。基辅面临包围,形势危急。

3. 苏军反攻。9月底,苏军发起反攻,试图解除基辅之围。双方在基辅西南激战,各有进退。此时,德军占领基辅的可能性较大。

4. 德军改变方向。10月初,希特勒改变计划,命令德军主攻莫斯科。 parts of 德军开始调离基辅前线。这给了苏军机会。

5. 苏军解围成功。10月中旬,随着德军部队北上,苏军发动新攻势,成功打通与基辅的联系,基辅之围被解除。

6. 双方损失惨重。会战持续一个月,双方共损失50万人,1500坦克,1000飞机。这是二战到那时为止,单一会战中损失最大的。

7. 战役影响。基辅会战挽救了基辅,鼓舞了苏军士气,改变了战争进程。会战显示出德军首次遭遇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这一失误导致德军无法在1941年内占领莫斯科,错失了战争主动权。这是德军在东线的第一个重大战略败北。

德国方面,参战的有第6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总兵力约为67万人,其中包括了德国和罗马尼亚的军队。苏联方面,参战的有第5军、第21军和第26军,总兵力约为60万人。

双方的兵力对比并不是很明显,德国军队的兵力稍多一些,但是苏联军队的装备和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他们还有比较强的地形优势。然而,德国军队在战役初期采取了突袭战术,对苏联军队实行了包围和歼灭,使得苏联军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战役中期,德国军队又采用了集中火力的策略,通过对苏联军队的连续轰炸和攻击,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优势。

总的来说,德国军队在基辅会战中占据了相对优势。他们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战术,同时利用先进的装备和作战经验,成功地歼灭了苏联军队的大量兵力。然而,这场战役也造成了德国军队自身的巨大损失,而苏联军队也在战役中表现出了坚强的抵抗和作战能力,这对于整个苏德战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基辅会战背景:

德国巴巴罗萨计划实施以来,苏军在闪电战打击下狼狈不堪,德军元帅伦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攻占了日托米尔,德军三个集团军和两个装甲集群对基辅一带的苏西南方面军成夹击之势,西南方面军司令布琼尼元帅向斯大林请求撤退,遭斥责,被撤职,铁木辛哥元帅负责基辅防务。坦率地讲布琼尼、铁木辛哥、伏罗西洛夫三个斯大林的心腹、靠指挥骑兵起家,他们都被现代化战争无情淘汰。



基辅是乌克兰首辅,位于杰斯纳河与第聂伯河交汇处,伦德施泰特计划夺取基辅,围歼西南集团军,所部由德南方集团军群的第一装甲兵团、第6集团军、第17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二装甲兵团和第二集团军,兵力100万,坦克581辆、作战飞机481架。苏军参战的是西南方面军7个集团军,总兵力87万人,4528辆坦克、1672架作战飞机,由布琼尼元帅指挥。



二、经过

1941年7月5日,伦帅开始进攻,7曰以坦克兵团为第一梯队,突破苏军在新米罗玻尔北的防御,进逼基辅,苏军4个集团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和多次反突击,使德左翼进攻被迟滞,德统帅部从莫斯科方向调来第二集团军、第二装甲兵团来对付西南方面军。8月25日,古德里安率第二装甲兵团调头南下,31曰与防守杰斯纳河的苏布良克斯方面军激战,9月9日,德装甲兵团渡过河并冲破40集团军防线,占领罗姆尼,14日,德军两装甲师在苏军侧后会师,完成对基辅合围。

9月15日,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两支装甲劲旅在基辅东210千米的罗赫维策会师,对苏第5、21、26、38集团军合围。斯大林终于同意撤退,但为时已晚,命令一到,部队一片混乱。铁木辛哥先后调集几个集团军进攻外围德军,但遭德17集团军顽强阻止,苏军突围无望,苏军基辅军政要员乘飞机逃出包围圈,当天,德军发起围歼战,19日,基辅被第6集团军攻占,9月26日,最后一支苏军在基辅东投降。



三、战役评估

斯役,苏军66.5万人被俘,只有小股红军在包围圈中突围,包括布琼尼元帅、铁木辛哥元帅、赫鲁晓夫政委,苏军大败,德军获得了富饶的乌克兰和顿涅茨盆地。但从战略上看,德将庞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投入基辅,推迟了进攻莫斯科计划四星期,给苏军莫斯科会战赢得了时间。如老字辈的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在,断无此败。此役后,三位老师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朱可夫、华西里夫斯基、科涅夫、崔可夫等较为年轻的帅才逐步走向苏德战场的中央,成为苏联的中流砥柱。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