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酒精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说这样的一句话,饮酒伤身。那么,酒精是怎样影响身体健康的呢?一、当酒精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发生什么反应?当酒精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影响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说这样的一句话,饮酒伤身。那么,酒精是怎样影响身体健康的呢?

一、当酒精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发生什么反应?

当酒精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影响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以下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1、呼吸系统

酒精可以抑制呼吸系统,降低肺部的氧气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能力,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

2、循环系统

酒精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导致心跳加快,心率不规则等情况。同时,酒精也会使得红细胞容易黏连在一起,形成血栓,增加心脏病风险。

3、消化系统

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恶心、呕吐等不适。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导致胃溃疡、胃癌等疾病。

4、神经系统

酒精会影响神经传导,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平衡失调等症状。高浓度酒精还可能导致昏迷、中毒甚至死亡。

5、泌尿系统

酒精可以刺激肾脏,增加尿量,但也会抑制肾脏的滤波功能,导致排出水分不足、容易脱水。

二、喝酒时需要注意什么?

1、适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和心脏等器官受损,还可能引起意外事故。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个标准饮品(一份酒是一个标准饮品),女性每日不超过1个标准饮品。

标准饮品是指:

  • 一瓶啤酒(355毫升,5%的酒精含量)
  • 一份葡萄酒(148毫升,12%的酒精含量)
  • 一杯烈酒(44毫升,40%的酒精含量)

2、配餐饮酒

空腹喝酒容易导致酒精吸收过快,加重负担,饮酒前应先进食。尽量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来搭配饮酒,比如瘦肉、海鲜等。

3、酒后禁驾

饮酒后千万不要驾车,即使只是轻度饮酒也会影响驾驶安全。如果需要出行,最好选择公共交通或者请朋友代驾。

4、不与药物混用

饮酒时不要与药物混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特别是抗生素、镇痛药、抗抑郁药等,都会与酒精产生交互作用。

5、不过量饮酒

饮酒不是为了解闷或者狂欢,要有节制。如果已经喝得过多,应该及时停止,避免发生意外或者对健康造成更大的损害。




概述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后,也行若无事;若这两种酶含量降低,需要饮用解酒护肝饮料使之增多这种酶。

酒精中毒据测定,饮下白酒约5分钟后,酒精就会进入血液,随血液在全身流动,人的组织器官和各个系统都要受到酒精的毒害。短时间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中毒,中毒后首先影响大脑皮质,使神经有一个短暂的兴奋期,胡言乱语;继之大脑皮质处于麻醉状态,言行失常,昏昏沉沉不省人事。若进一步发展,生命中枢麻痹,则心跳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酒的吸收

酒,特别是烈性酒,一般通过口腔、食管、胃、肠粘膜等吸收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宫中,并于5min即可出现于血液中,待到30—60min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可达到最高点,空腹饮酒比饱腹时的吸收率要高得多。研究表明,胃内可吸收20%的酒,十二指肠则吸收80%。一次饮用的酒60%于一小时内吸收。二小时可全部吸收。

酒精在胃中的吸收

1. 酒的度数越高吸收速度越快。

(1)酒精浓度低于10%以下的酒,由于酒被胃液稀释吸收少; (2)含酒精15%~30%的酒精性饮料吸收速度加快 (3)30%以上可引起胃粘膜出血和糜烂。

2. 不同的酒,吸收速度不一样。

(1)白酒是发酵酒,酒精以外的成分(糖蛋白、有机酸等)可抑制胃的运动和血流,使酒的吸收延迟;

(2)啤酒是发泡酒含有CO2气体,刺激胃运动,促进向小肠的移行,吸收速度加快。 对策:饮酒时饮用白水(非茶水)可以降低胃内酒精的浓度,减少酒精的吸收。

3. 食物影响酒精的吸收。

胃内的食物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酒精降低了胃内酒精浓度,减少与胃粘膜的接触,酒精向小肠转移减慢,使酒精吸收延迟。食物的种类也有影响,与蛋白质、糖、脂肪比例适当的牛奶混合食用,酒精的吸收速度减慢,固体食物比液体食物排泄延迟,故酒精的吸收也缓慢。 对策:在饮酒前吃一些食物尤其植物性食物垫底可以减少酒精的伤害。

酒精在小肠中的吸收

由于小肠吸收近80%的酒精,不像胃可以施加外界因素影响吸收速度,因此我们尽量做好减少胃吸收、减慢胃向小肠开闸放酒的速度就好了! 酒精在体内的转化、清除过程,简单可作如下概况: (1)消化道粘膜上的乙醇脱氢酶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 (2)大部分酒精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 (3)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把乙醛氧化为CO2和水排出体外。 喝酒就脸红原因:

体内含有丰富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把乙醇氧化为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上脸”。而乙醛脱氢酶在体内的含量具有较大个体差异,乙醛脱氢酶含量较少的人,乙醛代谢缓慢,就只能积累在体内靠P450慢慢一点一点氧化排出体外。

特别注意:乙醛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说“脸红的人能喝”是错误的。

酒精在体内代谢

1.乙醇被氧化为乙醛 当血液中乙醇浓度不高时,在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即ADH)催化下,乙醇被氧化成为乙醛;当乙醇浓度过高时,乙醇主要通过ADH代谢系统进行氧化,同时还需要借助于过氧化氢氧化酶系统、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和膜结合离子转送系统等进行代谢,进而形成乙醛。

备注:肝脏中的乙醇代谢体系

实现上述过程的代谢途径有三个,且每一途径均定位于一个特定的亚细胞结构内。

①乙醇脱氢酶(ADH)途径:定位于胞质内。其反应方式为: 乙醇+氧化型辅酶Ⅰ→乙醛+还原型辅酶I+H+;

②微粒体乙醇氧化(MEOS)途径:定位于内质网内。其反应方式为: 乙醇+氧化型辅酶Ⅱ+O2+H+→乙醛+还原型辅酶Ⅱ+2H2O。 该反应需重要辅酶细胞色素P-450参与方能完成;

③过氧化氢酶(CAT)途径: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内。其反应方式为: 乙醇+过氧化氢→乙醛+2H2O

其中,ADH和MEOS是乙醇代谢的主要途径。

2.乙醛被氧化为乙酸,乙酸再彻底氧化形成H2O和CO2

在线粒体内,乙醛经过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即ALDH)转化为乙酸,乙酸以乙酰CoA的形式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成H2O、CO2同时释放出大量ATP。肝脏内ADH和ALDH在辅酶I(NAD+)参与下对酒精正常的生理代谢共同发挥作用。H+从底物上转移到NAD(氧化型辅酶I),使其转变为NADH(还原型辅酶I),酒精的代谢速度决定于呼吸链再氧化NADH的速率。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 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 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
长期大量饮酒有损肝脏此外,酒精也得经过肝脏解毒。 喝酒时,酒精从胃和小肠中吸收入血。所有胃和小肠的血液通过肝脏后进入全身循环。 因此,流过肝脏的血液酒精浓度最高。 肝细胞含有可以代谢酒精的酶类。 这些物质将酒精分解为其他化学物质,后者被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继而都排入尿液和从肺排出。 肝细胞每小时仅能代谢一定量的酒精,所以饮酒过快,超过肝脏处理能力, 血中的酒精浓度就会升高。 若长期大量饮酒,首先造成脂肪肝,最后可经酒精性肝炎导致肝硬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