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为什么傍着湖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作航道呢?

  京杭大运河为什么傍着湖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作航道?事物的存在即有合理性,要相信古人的智慧!  其一,湖泊枯水期没法补给(水量需求太大),不利于进行水位调节,而运河“傍湖”则方便补给水源,水量需求小,可以利用有限的地下水或高海拔湖泊(河流)进行补给,也可以人工抽取湖水补给。  其二,湖泊太大,航线也不定,不方便疏浚,而运河较窄,方便疏浚与清淤

  京杭大运河为什么傍着湖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航道?事物的存在即有合理性,要相信古人的智慧!

  其一,湖泊枯水期没法补给(水量需求太大),不利于进行水位调节,而运河“傍湖”则方便补给水源,水量需求小,可以利用有限的地下水或高海拔湖泊(河流)进行补给,也可以人工抽取湖水补给。

  其二,湖泊太大,航线也不定,不方便疏浚,而运河较窄,方便疏浚与清淤。

  其三,湖泊不方便建立纤道,而运河则方便拉纤。

  其四,湖泊不方便失事船只的维修、救护,而傍湖运河可以及时对船只进行维修、抢救。

  其五,湖泊水域大风浪大,水文复杂,暗礁多,水下乱流多,不安全;而运河相对简单些、安全些。

  其六,湖泊不利于寻找参照物来航行,外地船只容易迷航,而运河较窄,不容易迷失方向。

  其七,湖泊航线变化大(因水位变动),外地船只不易掌握,而运河不存在这一问题。

  其八,湖泊多水匪,运河封闭相对安全。其九,湖泊怕淮河洪水影响航行,也怕洪水淤积航道,而运河受到的影响较小。

  其十,湖泊航线复杂,需绕行,运河可以缩短航程。

  十一,京杭大运河有水位差,必须建多道船闸才能通行,这在湖泊中显然不行(工程量太大),只有傍湖的运河中才能建,而不需要大量水源。

  十二,湖泊不方便设置城镇(村庄),而运河两岸需要大量的码头、城镇、村庄来实现停靠、装卸、生活、搭乘,毕竟大运河上每天都有那么多船只、船员、商旅、官民往来。

  十三,不要忽视运河的灌溉功能,历史上的运河,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管理规格挺高的。

  十四,京杭大运河,历史也是在进行改造的,历朝历代都在经营。

  十五,为什么运河要傍湖走?

  一则运河“傍湖”则方便补给水源,可以利用有限的地下水或高海拔湖泊(河流)进行补给,也可以人工抽取湖水补给;

  二则运河在历史长河中吸取经验教训,是从湖中的逐渐靠岸“傍湖”的,还离不开既有的码头、村镇等服务设施,有一个历史的延续;

  三是湖边多风,可以借风行驶。




京杭大运河的确是傍着湖边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做航道,像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南四湖旁边,都能看到清晰的大运河河道,很明显当初修建运河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将这些湖面用作航道,

南四湖微山湖边,沿着湖岸边开凿的大运河

为什么运河不走湖面直接过,还专门费钱费力绕开湖泊挖运河呢?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湖面太大,行船时不好参照;而且运河就是要走繁华地带,将这里的物资转运四方,而走湖中,就失去这一功能了;还有的说当初修建时利用天然河道,当时天然河道就是这样子的。

其实这些分析都不准确,湖面大,设立航标就可以了,如果湖泊可以行船,直接在岸边就能形成繁华集镇,而不是在运河边上,而且当初的天然河道,很明显不会那么可丁可卯地傍着湖走。

大运河之所以傍着湖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做航道,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湖泊水太浅,没法做航道。太湖大部分地区的水深不足2米,洪泽湖、高邮湖、南四湖一般水深也不足3米,而且水位变化大,枯水期更浅,来来回回变航道,一不小心就会搁浅岸边,动弹不得,这就太麻烦了。而运河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运河河道常年有人维护,浅了就疏浚、补水,反正就在岸边作业,维护也方便,而要是在湖中做航道,在古代没有大型器械的条件下,维护起来就太难了。

第二,运河中的船,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靠河水的自然流动,或靠风帆来驱动,毕竟大运河河水流速很低,而且逆水行舟的时候还很多。而靠风帆就更不靠谱了,总不能春夏东南风盛行的时候只向北走,冬天刮西北风的时候只向南下吧?其实在没有发动机的古代,运河中的小船,靠人划着走还凑合,而真正转运大宗物资的大船,更多的都是靠纤夫一点点拉着前行的,如果运河航道在湖里面,怎么拉?所以运河必须不能太宽阔,而且运河两岸必须有坚实的陆地供纤夫行走。其实在大运河两岸,很多地段都用青石铺着专门的纤道,以方便纤夫拉纤。所以运河即使经过湖泊,也不能走湖中间,而只能走湖边,要么再挖一条河,要么在湖边筑堤将河与湖分开,形成一条运河。

大运河上的纤夫

大运河苏州段留存下来的纤道文保碑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