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北伐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中,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征讨。图片来自网络后来,北伐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战争的一个惯用词汇,表示对北方敌对势力的进攻和征服
北伐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中,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征讨。
后来,北伐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战争的一个惯用词汇,表示对北方敌对势力的进攻和征服。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北方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区域,与中原地区相对独立,且常常是外族入侵的重要通道。因此,对北方的征讨和征服不但是为了保卫国土和民族安全,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东、西、南三面则相对较为平缓,没有那么多的战争和征服需要强调。
所谓“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这是啥意思呢?通俗来讲,就是说古代战争分为讨,伐,征,攻四种形式。
征是中央的、正统的战争;伐是战争的大小之战,说白了是以大欺小;讨看言字旁,是正义的讨伐,一般在讨之前都有一番正义言辞滔滔不绝;攻就不必说了,就是主动发动战争的意思。
秦朝征百越
那么中国古代进行征讨时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而“北”却是用“北伐”?
成吉思汗西征
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一种原因就是中国一般单兵作战都是南弱北强。我们都知道,古代北方的胡人,有天生的骑兵优势,常在边境掠劫骚扰,由于其骑兵的强悍,对民众的威胁非常大。所以秦汉两朝朝廷的布防都是在北面筑长城,北拒胡虏与墙外,除了偶尔出了几个名将打出去几年外,大部分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由于边境威胁大、只能短暂地打出去,所以常常是一种先声讨后出击的模式,也就是讨伐。以至于后面就习惯地称之为北伐。而南面,古代稍微得到开发,或者开发程度过低,多毒瘴之地,导致那里单兵作战能力不强。所以南部边界的攻战往往是以高对低、上对下的姿态进行征服。
朱元璋北伐
另有一种原因,可能是中央集权政府往往都定都在北方的结果。政府出了昏君佞臣,不满的地方臣子对其声讨而征伐,比如唐初讨伐武则天。由于政府在北面,北打南有了君打臣的意思,你不服,就征服你;而南打北有了臣打君的意思,你做得不好,我讨伐你。
北伐战争
历史上有过很多北伐,不过由于是北强南弱的原因北伐的成功率很低罢了,不过也能够出现朱元璋的北伐和民国时期北伐战争的成功。(来源于网络)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