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人却有(血缘)关系?

血缘纽带,说的是人类在婚姻及其后续的生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人类先天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还未产生,人的血缘关系就已经存在,这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人类社会关系。因出生而自然形成的、具有真实血缘关系的祖先和后裔,是不分父系、母系,也无论是婚生或非婚生

血缘纽带,说的是人类在婚姻及其后续的生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人类先天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还未产生,人的血缘关系就已经存在,这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人类社会关系。因出生而自然形成的、具有真实血缘关系的祖先和后裔,是不分父系、母系,也无论是婚生或非婚生。所以,我们现在所生存在世的人们,都是具有一个连绵不断、从上古延续至今的血缘纽带的。

由上所述可以得知——有非常大的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内,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经过一系列的婚姻嫁娶和繁衍过程,彼此之间会有颇为奇妙的血缘关系;世上曾经存在过的人千千万万、数不胜数,而他们的后裔也是绵绵不绝,普通的人这里就不再介绍了(说了大家也不知道),仅仅选取数个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将他们的血缘纽带介绍一番,看看这些表面上毫不相干的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怎样的。

一、汉代:

秦末天下大乱,旧六国贵族起兵反秦,其中以原楚国贵族项氏的势力最为强大;项梁、项羽叔侄前赴后继,起兵三年之内就推翻了暴秦,建立‘西楚’政权。汉元年(前206年),项羽灭秦后,自号霸王,分封新旧贵族为十八路诸侯,立刘邦为汉王,都南郑;立臧荼为燕王,都蓟(其余诸侯介绍略)。

之后不久,‘楚汉之争’爆发,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起初,臧荼依附项羽,对抗刘邦;汉三年(前204年),汉将韩信破赵国权臣陈余,取得对西楚一方的优势;此后,韩信派使者送信给臧荼,让他看清时势,归顺汉王;臧荼考虑良久后,决心向刘邦投降,随后叛离项羽,归附了汉王刘邦。

汉五年(前202年),历时四年的‘楚汉争霸’战争结束,汉王刘邦打败霸王项羽,取得了天下;之后,在争霸战争中幸存的诸侯——燕王臧荼、楚王韩信、韩王韩信(韩国旧贵族、与楚王韩信同名)、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共同尊奉汉王刘邦为皇帝;大汉王朝建立,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

刘邦称帝后,为了稳固政权,因此大肆捕杀霸王项羽的旧部和残余军队,这令原属项羽旧部的臧荼非常恐惧,生怕刘邦会杀到自己头上;在惶恐不安之下,臧荼在汉五年(前202年)七月于封地燕国起兵反汉,并联络匈奴以求自保;高帝刘邦闻讯后大怒,亲自率军征伐,当年九月,汉军攻破蓟城,捕杀燕王臧荼。

臧荼,是高帝第一个剪除的异姓诸侯王;而灭臧荼后,高帝改任自己的同庚、同学、同乡兼亲信卢绾为新一任燕王。

臧荼有子名臧衍,当臧荼起兵反汉失败、自身也被捕杀后,臧衍趁乱离开蓟城,逃往匈奴避难。

之后,臧衍生一女名‘臧儿’(也有可能是臧衍的兄弟之女),臧儿后来迁居至右扶风槐里县(陕西兴平)居住,长大成人后先嫁槐里本地人王仲为妻,生一子王兴信,二女王娡、王皃姁。王仲去世后,臧儿改嫁给长陵人田氏,再生二子田蚡、田胜。

王娡成年后,臧儿将其嫁给了槐里人金王孙为妻,生一女名金俗;后来,臧儿听从相士姚翁为自己的子女相面后的说法——您的大女儿王娡是大富大贵之人,将来会诞育天子,于是把王娡从金王孙家中强行接了回来,让她和金王孙离婚。金王孙很愤怒,不肯和妻子断绝关系,臧儿又托了很多人的关系,把王娡送进了当时的皇太子刘启的宫中;之后,金王孙就再也找不到妻子了。

王娡入太子宫后,很快得到了皇太子刘启的宠爱,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即将来的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另外还生下了自己和太子刘启唯一的儿子,起初起名为‘刘彘’。当这个男孩还在王娡肚子里的时候,王娡就梦见了太阳投入她的怀中,于是将这个梦告诉了皇太子刘启,皇太子大喜,说:“这是大贵的征兆啊”,之后更加宠爱王娡。

王娡得宠后,又向太子刘启夸赞胞妹王皃姁的美艳不亚于自己,不久后,王皃姁被选入太子宫,后来生下了四个儿子,即将来的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献王刘舜。

孝文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孝文皇帝刘恒驾崩,皇太子刘启继位,即孝景皇帝。景帝登基后,尊祖母皇太后薄姬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皇后窦氏为皇太后,立太子妃薄氏为皇后。而王娡姐妹则立为‘夫人’。

直到景帝登基后,王娡(王夫人)之子刘彘才出生,这是景帝的第十子;起初,在景帝前四年(前153年)四月时,景帝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刘彘同时被封为胶东王。

景帝不喜欢皇后薄氏,原本想立皇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为新后;而得知消息的景帝之姐馆陶公主刘嫖则想巴结栗姬,于是向栗姬请求让其女陈氏嫁给皇太子刘荣,为皇太子妃;栗姬心高气傲,看不惯馆陶公主的这种拉拉扯扯的手段,于是严词拒绝了。

当时,王娡看中了这个机会,立即与馆陶公主私下接触,并许诺让刘彘长大后迎娶陈氏;因此,馆陶公主便不断在弟弟景帝面前诋毁栗姬,同时赞誉王夫人王娡;久而久之,景帝对栗姬生出了厌烦之心。

但因为以往和栗姬的感情很是深厚,所以景帝依旧心存善念,没有对皇太子母子有所行动。但某次景帝患病时曾试探过栗姬,让她在自己百年之后善待其他妃子和她们的儿子,可栗姬当时对景帝的疏远试探心有愤恨之心,所以不但没有痛快地答应景帝的要求,还而口出恶言咒骂景帝。从此后,景帝对栗姬彻底地失望了,也生出了改立皇太子的心思;夺嫡的天平遂逐渐向于王娡、刘彘母子。

景帝前六年(前151年),皇后薄氏被废黜,后位出缺,栗姬有心取得新后之位,便整日在景帝面前哭闹,让景帝不厌其烦;而王娡则暗中指使大行令奏请景帝,请立栗姬为皇后,这样使得景帝对栗姬的不满达到顶点;于是,景帝在大怒之下处死了大行令,并疏远了栗姬;景帝前七年(前150年)正月,皇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即刻离开长安前往封地居住。四月,景帝改立王娡为新皇后;同月,时年七岁的胶东王刘彘被立为第二任皇太子,改名为‘刘彻’。

孝景皇帝后三年(前141年)正月十七,景帝病重,于是强撑着病体给十六岁的刘彻行冠礼,以示其成人之礼完成。十天之后,孝景皇帝刘启驾崩,皇太子刘彻继位,这就是后来的‘千古一帝’——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通过上面的简略介绍可以看出,汉初的异姓诸侯王之一——燕王臧荼,就是后来的‘汉武大帝’刘彻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祖先——‘高外祖父’,也就是汉武帝外祖母的祖父,这个血缘关系,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了。

二、唐代:

西魏的实际统治者、北周的实际开创者——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除了生有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北周明帝宇文毓、北周武帝宇文邕、齐炀王宇文宪等十三个儿子之外,还有十三个女儿;其中第五女襄阳公主成年后嫁给了西魏大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豳州都督窦毅。后来,孝闵帝代西魏建立北周,窦毅以孝闵帝姐夫的身份再加授上柱国、大司马,赐爵神武郡公。

窦毅与襄阳公主共诞育三子两女,其中长女窦氏生来便显得不凡,三岁时已经通读《女诫》、《列女传》等书籍,且能过目不忘。这时候,正是其四舅——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时,北周武帝十分喜欢这个外甥女,经窦毅与襄阳公主同意后,北周武帝将外甥女窦氏养育于宫中,宠爱无比,对窦氏的喜爱超过了其他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

当时,北周武帝为了取得北方突厥的支持,不得不迎娶了突厥公主阿史那氏,立为皇后;但北周武帝不喜欢阿史那皇后,平日里对其的态度也不好,阿史那皇后在后宫中郁郁寡欢,不得欢颜。

年幼的窦氏此时已经养育在宫中,见状便悄悄劝说舅父北周武帝——突厥强大,是我朝的依靠,惟愿舅父稍稍控制心情,亲近皇后,以结好突厥。有突厥为外助力,那么南陈、北齐都不能给我大周造成忧患。 北周武帝闻言大为惊诧,立即正色接纳了外甥女的进谏,从此对阿史那皇后的态度大为转变,也能和睦相处了。

窦毅与襄阳长公主听说了此事后,欣喜不已,觉得这个女儿才情如此,又美貌非常,绝不可妄许他人,必择俊才以为贤夫。于是,在窦氏成年之后,窦毅公开招婿,除了相貌文采之外,还需要英武过人。当时,符合窦毅要求的北周贵族子弟有几十人之多。

于是,窦毅在绢帛上画了两只孔雀,立在大门的屏风中间,让前来求婚的各家子弟各射两箭,看谁的箭术技艺最高;窦毅在心中暗暗许愿,要是谁能射中孔雀的一双眼睛,那他就把女儿许配给谁。

当时,先后参与‘射艺’的世家贵族子弟几十人中,没有一个能够符合窦毅要求的;当窦毅和襄阳长公主都快对此事不抱希望时,一个年轻的顶级贵族成员才匆匆赶到,并按照窦毅的要求,在文采相貌合格之外,又对着屏风上的孔雀连射了两箭,分别精准地射中了孔雀的两只眼睛。

对这个结果,窦毅大喜过望,并且这个年轻人又是北周最顶级的贵族家族之一的继承人,现任(第三代)的唐国公,家世也没得挑;因此,窦毅和襄阳公主就把窦氏嫁给了这个年轻人,让女儿成为了唐国公的妻子。

而这个最终“雀屏中选”、成为神武郡公窦毅和襄阳长公主东床快婿的年轻贵族,就是北周唐国公——李渊,也就是未来的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

窦氏与李渊完婚之后,夫唱妇随、十分恩爱,接连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即未来的大唐第一任皇太子(隐太子)李建成、唐太宗李世民、卫王李玄霸、齐王(巢剌王)李元吉;女儿则是未来的平阳昭公主。

窦氏大约去世于隋大业九年(613年),时年约四十五岁。而其夫李渊称帝建唐后,追封其为穆皇后,其子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再追赠母亲为太穆皇后。

唐高祖李渊和隐太子李建成、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历史事迹和故事,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这里就不再繁琐的描写,下面再讲一讲和唐太宗有(较远)血缘关系的两位大唐贞观重臣的家族故事。

前面说过——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生十三子、十三女,其中有北周三位皇帝: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而北周武帝宇文邕又生了七个儿子、三个女儿,其长子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赟,长女即清都公主。

清都公主成年后,于北周天和七年(即建德元年、572年),由父亲武帝宇文邕做主,下嫁给北周少司空、上柱国、宁州总管、大安郡公阎庆之子石保县公阎毗,以感谢阎庆参与武帝发起的除掉北周权臣、武帝堂兄、太师宇文护的‘夺权’过程。而阎毗迎娶清都公主后,生二子:阎立德、阎立本。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周建立隋朝,此时阎庆已老,入隋后不久便去世,阎毗袭爵大安郡公,兼太子宗卫率长史;此后又历任殿中丞、右翊卫长史、武贲郎将、将作少监、殿中少监,是隋朝的高级官员之一。

大业九年(613年),阎毗于高阳去世后,两个儿子阎立德、阎立本都继承了他‘将作监’的技艺,成为了建造、修筑、绘画方面的一等一人才。

唐高祖李渊代隋建唐后,阎立德于武德元年(618年)成为秦王府的士曹参军,进入了未来的唐太宗‘元从’班底。武德四年(621年),阎立德又跟随秦王平定了洛阳,以功劳升任‘尚衣奉御’,负责朝廷百官的衣冠、车马服饰仪制;而他所制定的六种分别对应帝王、公侯、文武官员所穿戴的衣冠礼服、乘轿马车、都完全符合前代礼仪的制度和规定,深得唐高祖和秦王李世民的好评。

玄武门之变爆发、秦王李世民登基后,阎立德作为唐太宗的秦王府亲信旧部,于贞观元年(627年)升任将作少匠、赐封大安县男,继承了家族的爵位和家学官职。

此后,阎立德深入落实本职工作,不但在公务之外奉命为蛮邦使臣绘图留像,还在长安城东北监造太上皇临时避暑的永安宫;贞观九年(635年),太上皇驾崩后,阎立德又全权负责太上皇陵寝——献陵的建造工作,并因建造有功而升任将作大匠。

贞观年间,阎立德曾营建唐太宗自己的昭陵,以及避暑的襄城宫、汤泉宫,又随唐太宗征讨高句丽,重修翠微宫,营造玉华宫。唐太宗驾崩后,阎立德摄司空,守护唐太宗的昭陵,因功被唐高宗加封为大安县公。

显庆元年(656年),阎立德去世,唐高宗追赠其为吏部尚书、并州都督,陪葬于昭陵,赠谥号“康”。

说完了当了半辈子‘包工头’的兄长阎立德,再说说他那个名气更大的弟弟阎立本————

后世人们知道阎立本这个名字,都是从一幅传世名画《步辇图》中得知的,而阎立本就是这幅画的作者;可相对与他的绘画技巧,阎立本的政治才能,一点都不逊色于他的祖父、父亲、兄长,他是阎氏家族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做到了‘宰相’高位的成员。

与兄长阎立德一样,阎立本出仕之初,也是投在了秦王李世民的幕府中,任秦王府库直。而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后,阎立本在贞观年间先后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将作少监,也是从事祖传的建造、修葺工作。

贞观十年(636年),为纪念自己在大唐王朝开创时的赫赫武功,唐太宗命阎立本绘制了他当初征战四方时所骑的六匹战马的图样,然后让人雕刻成石像,立于昭陵之侧;这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骏”。

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者禄东赞来长安,请求与大唐和,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便命阎立本入宫,将自己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记录下来,这就是传世于后世的名画《步辇图》;阎立本用精湛的绘画技艺,为后人们留下了吐蕃赞普使者入长安,觐见唐太宗、求尚文成公主的千古流传画面。

贞观十七年(643年),为表彰随自己开创大唐盛世的诸开国勋臣们,唐太宗命阎立本仔细绘制了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恭、李靖、侯君集、程知节、魏徵等二十四人的画像,然后悬挂于长安皇宫太极殿凌烟阁内,亲撰赞词以示赞誉;这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

唐太宗驾崩后,阎立本的‘额外绘画’任务才稍稍少了一些;唐高宗永徽年间,阎立本被授予河南道黜陟使的官职,前往河南等地对当地官吏进行考核审查;在汴州时,阎立本不经意间遇到了一个普通的小官,在与其交谈之后,阎立本激动不已,认为这就是自己要寻求的治世之才。

阎立本对这个小官推诚置腹地说:“我虽然是朝廷的官员,但骨子里还是一个画者;在我的心中,对外人有想画与不想画之分;而想画的人中,第一眼看见就有冲动下笔的人,那更是少之又少;而您就是这极少数人之一,您被我凝视而毫无动容之色,我之前实在从未见过,您的胆气、气度、心胸,绝非凡人;孔子说过:‘观过知仁矣’,您真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将来的前途实在不可限量啊。”

在阎立本的看重和推荐下,这位不过任职汴州参军的小官,被直接擢升为并州都督法曹。

此后,被阎立本推荐的这个小官历任多处、政绩颇丰;尤其在武皇执政之时,他以不畏权势、知人善任著称,满身的抱负得以施展,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而这位阎立本当初一眼就看中的小官,就是后世公认的“唐祚送俊之臣”,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赞誉的大唐良相——狄仁杰。

显庆元年(656年),阎立本之兄阎立德去世后,唐高宗命阎立本继任将作大匠,继续负责朝廷的营建事宜。同年,阎立本再升为工部尚书,还是管理全国的建设工程。

总章元年(668年),阎立本以长久以来的功劳(其实是管工程的辛劳),被唐高宗擢升为检校右相,加封博陵县男。当时,左相姜恪以战功闻名,所以朝野许多人便以“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来取笑阎立本;不过,阎立本对此并不在意。

咸亨元年(670年),阎立本终于升到了官场上的顶点——这一年,唐高宗升迁其为中书令,也就是名正言顺的‘宰相’,这是阎氏家族几代人都没有达到的高度(其实,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而阎立本的宰相也没有当多久,咸亨四年(673年)十月阎立本去世,被追赠为司空;他留给后人的,是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像》、‘昭陵六骏’等等传世经典。

说了这么多,回到开始的问题——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臣子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需要往回倒溯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襄阳公主,是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女,其生母太穆皇后窦氏,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孙女;也就是说,北周文帝宇文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外祖父。

而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的生母清都公主,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之女、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孙女,也就是唐太宗生母太穆皇后的表姐(或者表妹);换句话说,北周文帝宇文泰也是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的曾外祖父。

所以,唐太宗是北周文帝外孙女的儿子,而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则是北周文帝孙女的儿子;他们君臣三人,是实实在在的从表兄弟,虽然这个‘表’有些太远了,但确实是同一个曾外祖父(北周文帝宇文泰),还是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的。

三、明代:

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六,明英宗朱祁镇在亲信宦官王振的撺掇下,率匆忙征集的五十万大军出塞,去征伐因“朝贡”(其实是互市)不成而悍然入寇内地的西蒙古瓦剌部。

但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在逢君作奸的王振胡乱干涉和私心作祟之下,明军行军混乱、粮草短缺、组织失当、人心惶惶。八月初一抵达大同之后,英宗得知了瓦剌此次入寇的真实情况,惊慌失措之下,英宗生怕遭到瓦剌军的围攻,于是急忙从大同撤军回京师。

撤军途中,在王振的一次次胡乱指挥下,疲惫不堪的明军多次丧失良机,终于被瓦剌追兵在八月十四赶上,包围在怀来县土木堡中。这之后,就是明代史书中有名的‘土木堡之变’了;在这场混乱的厮杀中,随军的明朝文武勋贵死伤殆尽,英宗本人在混乱中也被瓦剌军所俘获,五十万明军几乎尽灭,大明社稷因此几乎倾覆。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奉命留守京师的监国郕王朱祁钰(英宗之弟)和满朝文武得到了明军在土木堡大败覆灭、连英宗也被瓦剌所俘虏的惊天噩耗!八月十八,京师文武百官奉孙太后(宣宗皇后、英宗生母)之命举行紧急朝会,商议如何应对这危难局面。孙太后及监国郕王也亲自出席朝会。

会议刚刚开始,以翰林院侍讲徐珵为首的一些大臣们就主张弃守京师,立即迁都南京;而徐珵的这个迁都意见在朝会上居然响应者众多,可见朝臣们都慌了手脚,不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局,都想以迁都来避祸。

关键时刻,是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大声呵斥徐珵等人:“提议南迁之人应当立即斩首!”然后,于谦再对孙太后、郕王及在场的其他大臣们慷慨陈词,说绝不能迁都!京师是国家的根本,大明的宗庙社稷,太宗、仁宗、宣宗的陵寝都在这里,不能够轻易舍弃。如果现在匆忙迁都,则国家的根基必将动摇,东晋、南宋南渡的故事就要重现!

在于谦的激烈陈词下,孙太后和郕王的触动很大,吏部尚书王直、户部尚书陈循等人也出面表态支持于谦的意见,而贪生怕死的徐珵等人则再受呵斥,不敢提迁都之事。

之后,在孙太后的懿旨下,郕王代摄朝政,于谦等主战大臣则受命筹划京师防御。于谦就任后,立即奏请郕王同意,调南北直隶及河南等地的军队奔赴京师,守卫京师,再依靠京师现有军队巡查城内各处,平息骚乱。

此后的八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在例行朝会中,群臣以国家危难、不可一日无君的理由,请监国郕王以江山社稷为重,早日承继大统,以应对危急时刻。郕王接到奏报后惶恐不已,立即奏报孙太后,请她决断。

而孙太后接到转奏后依旧犹豫不定,在这僵持时刻,又是于谦挺身而出,向孙太后当面请求,请太后以祖宗社稷为念,同意郕王担此重任。大敌当前,孙太后只得顺水推舟,同意了群臣的请求,正式下懿旨立郕王朱祁钰为新帝。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一,郕王朱祁钰正式即位,以明年为景泰元年,这就是大明第七代皇帝——明代宗(景泰帝)。继位之后,代宗奉兄长英宗为太上皇,同时依旧保持皇太子朱见深(英宗亲子)的储位。

代宗继位后不到一个月,瓦剌大军就挟持着英宗入寇京师,打到了大明国都城下;在代宗和已经升任兵部尚书的于谦等主战大臣的策划和指挥下,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开始、到十月二十结束的京师保卫战,终于以大明获胜、瓦剌撤军的结果而结束。大明社稷转危为安。

在组织京师保卫战的同时,代宗派遣了十五名科道官到外地去招募军队,以守卫京师。而带头请求迁都的徐珵,也被派往彰德(河南安阳)去募军,并代行监察御史的职责。当大明取得京师保卫战胜利之后,徐珵在十一月返回京师,仍旧担任翰林院侍讲之职。

大战过后,经过一番你来我往的‘和议’,大明和瓦剌终于达成协议;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由迎驾使臣——右都御史杨善和工部侍郎赵荣迎接,在瓦剌‘留学’一年的明英宗朱祁镇终于得返故国,从京师安定门入城,回到了他阔别一年之久的京师。

代宗的本意原是派出使者议和、做做样子给天下臣民看一看,本来就没准备真的迎回英宗;但没想到弄巧成拙,杨善等人居然真的把太上皇给迎回来了,代宗即使心里再不爽,表面上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不但如此,在英宗回宫时,代宗还打起精神来,亲自到皇宫东安门外迎接兄长的回归;见面时兄弟俩热泪盈眶,嘘寒问暖,互致问候,场面很是感人。

即便这样,出于对皇权的至尊无上性和利益排他性的私欲,代宗还是充满了对皇位的眷恋和对英宗的猜忌心,怕这个前任皇帝、现任太上皇会与旧臣们暗中策划、夺回已经由自己继承的皇位。于是,在太上皇英宗返回后不久,代宗就将兄长及其大部分家眷给“荣养”在南宫之中,隔绝了他和外界的联系,以防备兄长会卷土重来。

之后几年,代宗和太上皇之间的龃龉和冲突,以及‘更换太子’之争,因为不属于本文的重点,就略过不提了,单单说一说那个首先提出‘迁都之议’的徐珵的故事。

徐珵,是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吴中区)人,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先被选为庶吉士,后再授翰林院编修,逐渐升为翰林院侍讲。徐珵为人精明干练,颇有心计,且对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五行等学问都有研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唯一不足的是——他的身材矮小,容易受同僚的取笑,而他的追求功利之心十分明显,野心不小。

徐珵一直有追求更高功名的欲望,但当初土木堡之变后在朝堂上提出的‘南迁之议’,让他遭到了朝廷同僚的讪笑,以致很长时间都不得升迁;京师局势稳定后,徐珵走阁臣陈循的门路,希望得到其举荐,晋升官位。陈循不好拒绝,又怕得罪人,于是告诉徐珵去求已经是代宗心腹之臣的兵部尚书于谦。

徐珵再通过于谦的门生,向于谦表示心意,求取国子监祭酒一职;于谦倒是心怀爱才之心(徐珵确实是有才),便向代宗举荐徐珵。但代宗对当初那个首先提议南迁的徐珵却并不看重,甚至有些鄙夷,于是略带讥讽地评价他说:“就是那个首先提议南迁的徐珵吗?此人狡诈倾危,如果担任国子监祭酒的话,恐怕会教坏了监生们,败坏他们的心术,此议不准。”

因此,徐珵想要当国子监祭酒的愿望,在代宗皇帝的亲自否决下落空了,而他又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误以为是于谦从中作的梗,因此对于谦深怀怨恨之心;两个人的恩怨就此结下了。

后来,徐珵听从了陈循的建议,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徐有贞’,以示和那个首提‘南迁’的徐珵切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景泰三年(1452年),徐有贞按部就班地升任了右谕德。当时,黄河决口已有七年之久,朝廷多次派人治理,始终未能平息河患。景泰四年(1453年),代宗在朝议中让辅臣们推荐治水的人才,而群臣都推荐在水利方面颇有心得的右谕德徐有贞前去治理。代宗不知徐有贞就是那个自己鄙夷的徐珵,便任命他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让他到张秋(今山东阳谷)去治理黄河。

徐有贞奉命到山东后,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最终以疏塞浚并举的方法、历时五百日的艰苦操劳,平息了为害数年之久的河患,圆满完成了代宗所交待的治河重任,得到了代宗的嘉奖。

徐有贞回京师后,景泰七年(1456年),山东地区再发洪灾,黄河河堤多处被毁坏,唯有徐有贞当年负责监督修筑的河堤完好如初。代宗闻讯后便命徐有贞再赴山东,修复旧堤的决口;徐有贞不负众望,在临清到济宁之间修筑减水闸门,成功地平息了水患。因此,代宗亲自召见他并下诏慰劳,还晋封他为左副都御史(人才啊,确实是人才)。

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因为急于生出儿子(皇太子朱见济此时已经薨逝),同时外朝国事操劳过多,在双重的的巨大压力下,代宗“御体违和”、积劳成疾,逐渐病势沉重,最后发展到“不能起榻”。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诸辅臣入宫向皇帝问安,见皇帝已病入膏肓,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龙驭上宾’,因此不得不向代宗谏言尽快立储,以稳定社稷;代宗没有当场回复,只是让大臣们退下。

正月十四朝议时,皇帝还是缺席,于是辅臣们开始讨论“立储”之事,但大家的意见交集,不能达成一致。最后,诸臣只得联名上疏皇帝,请求尽早立储,但不提出具体人选,只说“早择元良、以定国本”。而代宗虽然批复了奏章,但还是没有决定立储,只说自己“偶感风寒”,等正月十六朝会时,自己将亲自临朝,到时再与诸臣议论此事。

正月十六的朝会,病重的皇帝没有能亲自出席。眼见皇帝的病势沉疴,估计是凶多吉少,辅臣们便一起商议,然后作出了最后的决定——起草‘立储’奏章,请复立沂王(前皇太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以安大明定天下。奏章写成后天色已暗,宫门上锁,于是诸臣决定明日一早即入宫面见代宗,呈递奏章。

让朝臣们没有想到的是,有些出于“建立殊勋、获取拥立首功”目的的人已经等不及了,他们预备发动政变,迎身在南宫的太上皇复位,从而实现飞黄腾达的目的。这些人是武清侯石亨、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太常寺卿许彬、左都御史杨善、司设监太监曹吉祥;另外,最重要的政变策划者就是时任左副都御史的徐有贞。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夜,石亨、徐有贞、张軏等人带领私兵千余人,自长安门直闯南宫,接出了太上皇,诸人簇拥着太上皇登上准备好的御辇,直奔皇城奉天殿。在宫中同党曹吉祥的接应之下,太上皇于正月十七晨登上了奉天殿。

此时,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突然站立到殿前原本是赞礼官应该站的位置,大声对台阶下的群臣们喊道——太上皇已复位!诸臣前来觐见!同时,当初那些参加了夜闯南宫,迎太上皇“复位”的策划者:武清侯石亨、内官监曹吉祥、都督同知张軏等也带头进入奉天殿,向御座上的太上皇行礼;大殿外的朝臣们磨蹭了半天之后,还是一齐进入奉天殿内,随着徐有贞的号令,向已经复位的太上皇英宗行礼,举行了朝觐仪式。

面对着入宫参与朝会的文武百官,太上皇英宗亲口下诏、宣布自己已经复位,重返阔别七年的皇位。这就是明代中期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

英宗复位后,立即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年),然后废病重的弟弟代宗为郕王,迁居到西苑软禁。之后,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唆使之下,英宗下诏逮捕并杀害了当年拥立代宗继位、保卫京师有功的功臣于谦、王文等人,又贬斥了首鼠两端的内阁首辅陈循,以使“夺门之变”师出有名。

重登皇位之后,英宗大肆封赏那些拥立自己复位的“功臣”们,其中石亨被晋爵“忠国公”、加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赐丹书铁劵;张軏晋爵“太平侯”、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赐丹书铁劵;曹吉祥出任掌印太监、协理京营;而政变的主要策划人徐有贞,则得到了“文臣封爵”的最高待遇,被加封为“武功伯”,授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成为了新一任内阁首辅。

成为首辅后的徐有贞却有些德不配位,自恃有英宗的倚重,逐渐疏远了石亨、曹吉祥等当年一起参与政变的“老战友”,而因争夺朝政的掌握权力,让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激化起来。徐有贞以首辅的身份常常在英宗面洽弹劾石亨、曹吉祥诸多不法事;石曹二人怨恨徐有贞过河拆桥,也开始图谋像当初陷害于谦一样,准备构陷徐有贞。

复辟之初,英宗曾经非常地宠信徐有贞,多次在朝会后单独将其留下奏对,密谈商议。而曹吉祥此时已是内廷中太监第一人、英宗的心腹,于是他在徐有贞被英宗召见时,命小宦官偷听英宗和徐有贞密议谈话内容后转告自己,然后再装作不经意间泄漏给英宗,并说是徐有贞把机密之事告诉外人的,使得皇帝和他的谈话被外人得知。久而久之之下,英宗开始逐渐厌烦徐有贞的不谨慎行为,并怀疑他故意走漏和自己奏对时的机密内容;此后,英宗开始疏远徐有贞。

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在内阁辅臣李贤的不断谏言、提醒之下,以及石亨、曹吉祥的精心构陷下,英宗对徐有贞厌恶至极,最终以“图擅威权,排斥勋旧”的罪名将其逮捕下狱。不过,英宗还是念及徐有贞当初的拥立之功,没有处死他,只将他贬到广东去担任右参政了事。

但石亨、曹吉祥不肯罢休,在徐有贞被贬出京后又暗中匿名投书,模仿徐有贞的口气对半年前的“夺门之变”一事横加指责,以此嫁祸于他。英宗未能明辨是非,因此大怒,把徐有贞从半路上又抓回了京师,再一次关进诏狱问罪。

经过审讯后,徐有贞诽谤皇帝、否定夺门一事查无实据;正巧,此时承天门失火,英宗下诏大赦天下,徐有贞也在赦免之列。但石亨、曹吉祥害怕英宗放过徐有贞,将来会有后患,于是又上奏说徐有贞当初的‘武功伯’封爵是自撰诰文,其中有‘缵禹成功’一句;武功县,是大禹当年受禅称帝处,又曾是魏武帝曹操的封邑,徐有贞这是以大禹、曹操来自比,有非份之望。

最终,英宗将徐有贞削去了所有的官爵,贬为庶民,并流放云南金齿卫(地址在今云南保山怒江、独龙江流域)戍边,无旨不得返回吴县故乡。此后,徐有贞在云南当了四年的卫所大头兵。

天顺四年(1460年),构陷徐有贞的石亨也获罪死在了狱中。这时候,英宗想起了当年石亨构陷徐有贞的旧事,心里对拥立自己复位的徐有贞有些不忍,便找了个机会对辅臣对李贤、王翱求情,说徐有贞当年获罪都是石亨等人的陷害,现在石亨已经问罪瘐死,可以赦免徐有贞之罪,让他返回乡里,安养天年了。

因此,在距离故乡万里之遥的金齿卫当了四年野人之后,徐有贞幸运地被英宗赦免,逃脱了老死边远莽荒之地的悲惨命运,回到了家乡吴县的家中(苏州市吴中区凤凰乡集祥里)。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驾崩,皇太子朱见深继位,即明宪宗;新皇登基之后,大赦天下,身在吴县老家的徐有贞因为是当年英宗复位的功臣之一(尤其是他文臣的身份;而其他武臣、内臣就不要提了,已经是叛贼了),更是获宪宗御准,可以“冠带闲住”,即恢复原先的官身和爵位,但不得参与地方政务,只能继续赋闲;心情好的话,徐有贞还可以穿一穿武功伯的袍服,过一过当年当首辅的瘾。

徐有贞自负文武全才,善于观察天象,在吴县赋闲时夜观星象,见吴地有将星出现,自以为这异象就是应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徐有贞不顾年高,平日坚持执铁鞭起舞,锻炼身体,以图重整旗鼓,起复入朝。

但就在成化二年(1466年)时,徐有贞的同乡后辈、苏州长洲(吴县、长洲县治同城)人韩雍平定了两广大藤峡的叛乱,被宪宗封为左副都御史,兼提督两广军务,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的第一位两广总督(更是历史上第一位总督);这个轰动天下的消息传回了韩雍的老家长洲后,在吴县闲居的徐有贞顿时灰心丧气,颓丧地扔掉了手中的铁鞭,叹息说:“原来天象现将星于吴地,是应在韩雍这小子身上啊!”从此,徐有贞再也没有重新起复的想法,也不再挥鞭锻炼身体,一心安居家中养老了。

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六十六岁的徐有贞病逝于吴县家中,算是善终;他一生有一子六女,儿子名徐世良,儒学学生出身,后来事迹不显,曾因父荫得赐昭武将军、上轻车都尉、锦衣卫带俸指挥使。

徐有贞六个女儿中,四个史书中明确记载出嫁,女婿分别为:祝瓛、蒋廷贵、朱琇、王瑮,其中祝瓛娶的是徐有贞长女。

祝瓛的父亲、徐有贞的亲家之一是长洲人祝颢,正统四年(1439)进士,先授刑科给事中,后来累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祝颢为科道官时坚持大体,从不讦人私事;在山西为官时兴学重教,有“教人与治人不同,贵在随材成就,毋强以文辞”之语,是个颇有政绩的好官。

因为与徐有贞同乡(还有同为吴县、长洲籍在京高官)的关系,祝颢的长子祝瓛得以与徐有贞的长女徐氏定下了婚约;即使徐有贞在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倒台,祝家也没有趋炎附势解除婚约,还是按照之前的约定,让祝瓛迎娶了徐氏。

天顺四年(1461年)十二月,徐有贞刚刚从云南金齿卫流放地回到老家吴县时,他的长女,祝颢长媳、祝瓛之妻徐氏在祝颢为官的山西太原府(祝颢时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诞育了一名男婴,其祖父祝颢欣喜不已,为其取名为‘祝允明’。

天顺八年(1464年),四岁的祝允明在祖父祝颢的指导下开始临帖学习书法,不久就可以熟练地书写大字;同年,其祖父祝颢致仕,祝允明随父祖回到了长洲老家。徐有贞第一次见到了外孙祝允明。

徐有贞文武全才,尤善书法文章,长于行草、小行书,是对吴地书家的崛起有先导作用的重要引导者(就是名声太臭了);因此,归还家乡后的徐有贞对天资聪颖的外孙祝允明特别看重,亲自指导、提点其书画诗文方面的技艺,让祝允明从小就获得了难得的高水平诗书绘画学习机会,这为他日后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后数十年的不断研习中,终成名重一时的文坛、书坛、画坛风云人物。

成年后的祝允明,在外祖父徐有贞的幼时指导、言传身教基础上,自身不断精研技艺,汇众家所长,终有大成,诗文、书法、绘画皆妙,名动天下。因此,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三人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不过,祝允明虽然才华横溢,诗书画三绝,但却相貌奇特、外表寝陋,再加上他右手多枝生一指,因而以此自嘲,在名‘允明’、字‘希哲’之外,再自号‘枝山’,用以自我戏谑及笑怼世人。

拜现代周氏无厘头影视作品所赐,徐有贞的这个宝贝外孙,在后世留下了他的鼎鼎大名,即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那个既贪财又好色还爱赌、并且胡乱画‘小鸡吃米图’的唐伯虎好基友——祝枝山!可实际上,祝允明的艺术成就,绝不在唐寅(唐伯虎)之下,就是官场宦途,祝允明也是远远超过了唐寅(祝允明以举人身份先后就任广东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比唐寅强多了)。




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以98岁高龄在上海逝世。作为中国力学之父的钱伟长曾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一同被毛主席和周总理合称为“三钱”。“三钱”是中国科学界的杰出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大家。在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征程上三钱有着极为突出的贡献,而“三钱精神”在21世纪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

新中国三位顶级科学家都姓钱,那么三人之间是不是有点关系呢?事实上三钱之间还真有一点血缘关系:三钱都出自吴越钱氏家族。《百家姓》中“赵钱孙李”的“钱”指的就是吴越钱氏。三钱尽管都出自吴越钱氏,但却出自不同的分支:钱学森是临安分支,钱三强是吴兴分支,钱伟长是无锡分支。这也就是说三人的祖上早就各自分家,而出自不同支派的三人在早年其实是互不认识的。

这样三个看起来彼此毫不相关的人却有着共同的始祖。吴越钱氏的始祖钱镠本来是唐朝末年杭州的一个私盐贩子。公元875年左右钱镠投入地方武装董昌部下。自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至光启二年(公元886年)钱镠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帮助董昌以一州之力打败了拥有浙东七州的军阀刘汉宏。此战之后董昌在越州(今浙江绍兴)自称浙东军府事,任命钱镠为杭州刺史。

从此有了自己地盘的钱镠开始参与江浙地区的群雄逐鹿:钱镠成为杭州刺史以后接连占据了润州、常州、苏州等地。随着钱镠的实力日渐壮大使他与昔日的主公董昌之间形成了对峙局面:目光短浅而又狂妄自大的董昌竟以越州区区弹丸之地称帝,钱镠随即打着遵奉李唐朝廷的旗号打败了董昌。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朝廷册封钱镠为镇海、威宁两军节度使。朱温篡唐后册封钱镠为吴越王。

自立国之日起吴越国历代君主无不时刻以民生为重。钱镠曾修筑钱塘江沿岸捍海石塘——用木桩把装满石块的巨大石笼固定在江边,从而形成坚固的海堤,保护了江边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然而当时有术士声称这一工程对王宫的风水气运会有不利影响,可钱镠却认为:只有千秋万代的百姓,从没见过千秋万代的朝廷,只要对民生有利就不该顾忌虚幻的风水之说。

钱镠临终前给子孙留下了“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勤俭为本,忠厚传家”等十条遗嘱家训。这些世代相传的家训和遗嘱在后来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激励着钱氏后人。公元978年吴越国末代之君钱俶前往汴梁朝见宋太宗赵光义,事实上此时他已心知肚明宋王朝已削平除吴越之外的所有南方割据政权,那么毫无疑问的是接下来宋朝是一定不会放过吴越的。

钱俶在宋朝的压力面前没选择为捍卫钱氏一姓之江山而负隅顽抗,而是主动将吴越国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余万户人口造册奉送给宋太宗赵光义,就这样宋朝不费一兵一卒就兵不血刃削平了当时南方最后一个割据政权,江南地区也由此得以保持繁荣稳定的局面。权力之手握紧容易松开难。登上历史舞台的政治家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然而退出历史舞台时所需要的勇气和胆识其实并不亚于上台之时。

钱俶不以一家一姓之江山为念,而以天下万民的生计为重,使江南地区免遭生灵涂炭,让百姓们能够平安地生活下去。正因为钱氏家族在立国江南的七十年间始终以民生为重,以致于多年后江南百姓仍无不怀念钱氏家族治理的时期。吴越钱氏这种以天下为己任而不计个人得失的家风对钱氏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钱学森能毅然放弃在海外优越的生活和研究环境未尝不与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关。

《百家姓》中“赵”排第一位是因为宋朝皇族姓赵,“钱”排第二是因为当时的百姓感念钱氏为和平统一中国而做出的抉择。尽管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富不过三代”,然而吴越钱氏自唐末五代时期的钱镠起一直兴盛至今: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玄同、钱三强、钱基博、钱钟书、钱复、钱穆、钱逊······这一个个名字的背后所折射的是吴越钱氏的辉煌。

作为吴越钱氏始祖的钱镠终其一生不过割据一方。钱镠要论历史知名度自然比不得秦皇汉武这种大一统王朝的君主,然而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王朝的后裔在时过境迁之后泯然众人,可唯独吴越钱氏却能奇迹般代代兴旺不绝。如果一个家族出现一两个大人物可能是偶然,如果一个家族代代兴旺就必然有其内在原因。如今钱镠的后人已遍布世界五大洲。在50多个国家中有100多名钱氏后人都是科学院的院士。

吴越钱氏不仅家族内部人才辈出,与之结亲的家族似乎也具备类似的特点。钱学森妻子的家族以及妻子的表亲们也都不是等闲之辈: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所著《军事常识》是中国近代军事理论的开山之作,《国防论》则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蒋英的表哥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蒋英的表弟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所以说起来金庸还得管钱学森叫姐夫。

钱学森本人是科学家、夫人是音乐家、岳父是军事家、两位老表是文学家。这一家子居然能同时涵盖科学、音乐、军事、文学等各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这恐怕也和他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关。钱学森曾说过:“我幼年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我父亲”。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对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家风的传承对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是何其重要。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