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高小,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水平?

依然是高小水平,因为六七十年代的高小毕业照样没学过中学的知识。六七十年代的高小,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水平?这个问题经常看到有人提问,现就谈一下我的看法

依然是高小水平,因为六七十年代的高小毕业照样没学过中学的知识。




六七十年代的高小,相当于在的什么水平?这个问题经常看到有人提问,现就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学制。在“文革”前,小学六年。在乡村小学,绝大多数地区都分为初级小学(初小),高级小学(高小)。初小4年,高小2年。读到高小毕业(小学“本科”),也就是现在的小学毕业。在乡村,一般一个大队(就现在的村委会)设一所小学,公社设一所高级小学,在人口集中,村场较大,且距离公社较远的大队有设完全小学的,即从一年级至六年级。中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小学四年级要升上高小(五六年级),要经过考试,择优录取。毫不夸张地说,从小学四年级升高小的考试,由于初小学生多,高小容纳人数少,录取难度不低于现在高考。当时能读完高小就不容易,绝大多数农对孩子也止于初小。

“文革”后期学制和学校的设置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学制小学改为5年制,这时没有初小和高小之分了,所有大队小学都为5年。中学4年,初中、高中各2年。七十年代有的地方还实行“七年一贯制”的教育制度,即从小学到初中7年时间,7年就是初中毕业了,然后升高中。这期间是小学、初、高中设置最多,最普及的时期(从70年代至80年代初,说明各地情况不同)。小学除从之前的一大队一所小学外,在人多的生产队再设小学教学点。大队则设有初中,有的甚至设有高中班(极少),每个公社都设有一所高中,到90年代后期,大队初中撤了,公社的高中大部分也撤销了,只设初中,就形成目前学校的设置布局。

60年代小学课本,初小只有语文、算术两种,高小加自然。60年代乡村小学的老师是全科的,一个班最多就一个老师,语文、算术,体、美、音乐全是一个老师教,偏远地区还设有复式班(由于老师少,生源少,教室少),一个老师在一个教室教几个年级的学生。

从当年课程设置上可知,小学的知识面比现在小学的知识面小得多,除了正规课本,沒有课外补充读物。小学四年级的算术+一×÷四测运算,还有珠算。语文注重课文的理解熟悉,作业要求用毛笔书写,如习字、作文等,凡语文作业都必须用毛笔完成。甚考试时语文试卷也要用毛笔书写。所以,那一代人读完小学都善长毛笔字,有的写得很好。

但当年一个高小毕业的,可以在初级小学当老师(教1一4年级),60年代的小学教师有不少是小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当年一个高小毕业的人,就是相当有文化的人了。可以做小学教师,大队文书,信用社会计。进单位可以当秘书等。实用操作能力较强,但总知识面比现在小学的要窄,沒有那么宽泛。

再有一点,我很敬佩当年的小学老师,他们非常敬业,极端负责。当年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每篇都认真阅改,不仅改错别字,改病句,更主要的每篇作文都要写上几十,一百多字的评语。一篇作文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差,差在哪里,对文中好的用词,段落,或者不当地方都一一给你说明白。这种认真负责批改业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