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国打赢了一战、二战,可还是衰落了?
1865年英国首相帕默斯顿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漂亮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当时英镑是国际通行货币,伦敦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
1865年英国首相帕默斯顿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漂亮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当时英镑是国际通行货币,伦敦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
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的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这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创造过以一国的工业产值占据世界工业总产值40%的纪录。全世界没任何一块土地不被英国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手段纳入到全球体系之中。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是战胜国,可打赢了一战、二战的英国还是无可挽回地衰落了。
其实英国的衰落早在一战前就开始了。在18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依托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缔造了一支称雄世界的海军。英国依托于如此强大的武力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英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可等到19世纪70年代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后英国就开始跟不上潮流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已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和广袤的殖民地。
英国的垄断资本家们满足于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来赚钱。英国崛起之后就开始把发展重点放到了盘剥殖民地上。英国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垄断殖民地市场。英国试图靠殖民地源源不断为本土输血,却不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业技术。劳动创造价值,创新驱动进步,而靠掠夺和食利只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堕化。问题在于人性本身就是好逸恶劳的。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白手起家时会有一种积极拼搏的奋斗精神。
可当这个人发家致富以后就难免会追求相对更为舒适的生活。这就需要靠一种坚强的意志力戒骄戒躁居安思危。19世纪后期的英国并没能摆脱这种人性劣根的束缚。发家致富后的英国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安于现状。保守的英国垄断资产阶级对任何变革都心怀疑虑,因为他们担心变革反而会使之前已发展得相对成熟的技术制度体系遭到破坏。如果折腾来折腾去反而还不如过去,那么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引领世界技术潮流的英国在这样的理念主导下逐渐被人反超。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被漂亮国取代,到了20世纪初英国又被德国反超而屈居第三。紧接着英国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是战胜国,但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1/3的国民财富。英国在一战中损失了300万青壮年劳动力。战后英国的债务比起战前增加了10倍。
这时英国商品在中南美洲的传统市场范围正被漂亮国挤占,日本货则在远东市场与英国货激烈竞争着,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属自治领的工业发展导致英国商品对自治领的出口也在不断减少,对苏俄革命的干涉又使英国失去了俄国市场。一战结束后的1920年英国的失业人数高达200万。这一时期英国的殖民统治也开始出现危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自治领开始争取与英国平等的地位,而爱尔兰更是在1921年脱离英国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英国鼎盛时期虽统治着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但英国本土的面积、人口、资源一直很有限。尤其是爱尔兰独立后英国本土只剩下24.41万平方公里。这导致英国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英国能率先崛起是因为抓住了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从而得以利用技术和制度上的先发优势弥补国家体量上的劣势。可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使美、俄这种具有大洲级体量的国家得以脱颖而出。
说到底新技术、新制度总是会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正如英国发明的蒸汽机等产品必然是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的。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使后起的国家尽管在技术层面可能仍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的大大缩小使各国之间已不存在明显的代差。这时拥有庞大规模体量的国家即使在技术上略微落后一些也完全可以通过质量不够数量凑的模式弥补自己的短板缺陷。
美、俄等国的面积、人口是英国的数十倍。虽说英国在本土之外还有大量殖民地,但英国并没像美、俄那样把这些被征服地区同化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领土。长期以来殖民地人口并没受到像英国本土人口那样良好的教育,因此英国广大的殖民地人口大多无法适应近代化的机器工业大生产。很显然这些人无法在近代化机器化大生产的前提下构成有效的劳动力,同时殖民地也无助于英国国内市场的扩大延伸。
像美、俄这种具备大洲级体量的国家与英国这种中等体量国家比起来是优势明显的。同为中等体量国家的德国其实领土和人口都还比英国更多一些。1940年德国的总人口约7000万、全年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为630亿千瓦时;此时尚未进入战时状态的漂亮国的对应数字是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的苏联所对应的数字也达到了1.7亿、1830万吨和480亿千瓦时,可苏联的劳动力资源却是德国根本无法企及的。
到了1944年德国用四年时间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高了200%,可同一时期漂亮国的军事工业规模膨胀了整整19倍。漂亮国的军火年产量在1944年达到了德国的2.5倍、日本的6.7倍,在技术上相对落后的苏联也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升到德国的90%。德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生产力上的差距。在和平年代洲级大国在经济资源的调度上也显然具备比中等体量的大国明显得多的优势。
洲级大国在国际竞争中比中等体量的国家有更多的资源储备、更充足的劳动力、更大的国内市场、更丰富的兵力来源、更辽阔的战略空间......像英国这种中等体量国家在与美、苏等洲级大国的竞争中实际上处于相当不利的状态。英国被美、苏超越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不过二战更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的衰落速度。英国为了打赢二战拿出了所有家底,还欠了37亿英镑的外债、变卖了1/4的海外资产。
随着1944年7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诞生使英国作为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被漂亮国取代。战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白人自治领实际上已成为独立国家。1947年8月15日原英属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印度周边的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也相继独立,至此英国实际已沦为二流国家。1951年埃及政府宣布废除此前同英国缔结的条约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英国曾试图扼守自己对这一国际贸易航线关键节点的控制。当时正在争夺世界霸权的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都希望趁机给予没落的英国最后一击,因为只有进一步削弱英国这个老牌霸主才能真正构建由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漂亮国不仅在联合国大会上要求英国停火撤军,而且在国际上大力挤兑英镑使其在一天之内贬值了15%。英国在漂亮国的施压下不得不从埃及撤出军队。
1956年12月3日漂亮国财政部长汉弗莱同意支持英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款。至此漂亮国已成为西方世界的财政主人:漂亮国牢牢控制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自己的进出口银行。苏伊士运河事件中全世界都看清了英国的虚弱本质。由此造成了英国殖民体系的全面崩塌。老牌霸主英国在失去大量殖民地的支撑之后退缩到了小小的英伦三岛。从那时起英国就再也没能力和漂亮国一争长短了,因此只能转而作为漂亮国的小弟在外交上亦步亦趋。
众所周知,19世纪的英国是全球第一殖民大国,统治面积达到3400万公里,是列强中的巨无霸。
可是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被漂亮国超越,失去了全球军事、金融霸权,彻底沦为二流国家。
对此,很多人感到不解,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和漂亮国一样是战胜国,为什么英国衰落了?原因何在?
一战前英国已经有了衰落的迹象
说到英国衰落的原因,很多人归咎于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对英国的破坏;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一战前英国已经开始衰落,已经落在了漂亮国的后面。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欧洲乃至世界第一个迈进资本主义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曾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经济领头羊,但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现出颓废之势,被漂亮国甚至德国赶超。
1859 年,漂亮国制造业产值只有18.8亿美元,到 1900年则达13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
到1900 年,漂亮国已经赶超英国,工业产值达到跃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英国则占全世界的六分之一。
这一年,漂亮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英国的1.89倍。
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漂亮国工业总产值继续增长,占全世界的比重增加到38%,比英、德、法、日四国的总和还多。
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则呈下降趋势,占比只有14%。
在此期间,漂亮国的农业也欣欣向荣,发展迅速。
1870年漂亮国的农业总产值为24.5 亿美元,1900 年上升为 47.17 亿美元,增加了几乎两倍。
一战爆发前,漂亮国生产的小麦占世界产量的 四分之一。
英国不但被漂亮国超越,也被德国迎头赶上。
1913年,德国工业总产值涨幅达到4.8,比英国高3.2%;德国工业总产值世界占比达到16%,比英国还高2%。
在对外贸易方面,1870 年英国世界占比首位,份额是五分之一,到了1913年虽然还是世界第一,已经下降到六分之一。
漂亮国则由原来的十二分之一,增长到十分之一。
与此同时,英国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也走下坡路,在拉丁美洲、中东和远东受到漂亮国和德国的挑战。
总之,在一战爆发前,英国的世界贸易依旧是全球第一,伦敦仍是世界金融中心,但英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已经被漂亮国取代,国力日渐式微,失去了大英帝国的光辉。
而一战的爆发,让英国元气大伤,其世界大国地位岌岌可危。
一战让英国风光不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拉上帷幕,前后持续了4年之久。
英国虽然不是一战的主战场,但是它也没有能置身事外,作为协约国主要成员参加了这场大战。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却在这场战争打得精疲力尽、焦头烂额。
一战给英国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打击是沉重的。
首先是人员伤亡,让英国失去大量人才。
在一战中,英国付出了90万的人员伤亡,占到英国总人口的五十分之一,占成年青壮年的八分之一,而且其中贵族和知识分子占了三分之一。
人是第一宝贵的资源,人才匮乏的话,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振兴就没有动力,这对英国经济的打击是致命的。
而漂亮国在一战中只损失了12万人,对于上亿人口的漂亮国来说,影响不大。
其次是政治上的影响,英国的大国地位受到挑战。
从表面上看,英帝国的疆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扩大;可是经过一战之后,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各自治领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不再认可伦敦的老大地位,英国的控制力大大下降。
为挽救颓势,英国不得不在1926年,允许各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而组成互不隶属的只有名义的英联邦。
而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也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让英国经济雪上加霜。
再就是战争让英国经济遭遇重创,背负上沉重的债务。
在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就开始厉兵秣马,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英国同样不得不加大国防预算,进行扩军备战。
让英国1913年,英国的军费开支约为6.8亿美元,1914年一战爆发后,欧洲各交战国军费激增,作为交战国英国军费也水涨船高,在1915年,英国军费达到167.9亿美元,战争结束前军费更是高达810.4亿美元,占到了国民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为交战国之最。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漂亮国,军费只占不到三分之一。
不管如此,漂亮国由于远离战火,经济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突飞猛进发展。
战争初期,漂亮国保持中立,大量接受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事订单。
整个一战期间欧洲大陆硝烟弥漫,工业能力大大下降,给了漂亮国商品出口带来良机。
从1914年6月到1917年6月,漂亮国共输出了69亿美元的商品,漂亮国的贸易顺差从1914年的4.3亿美元猛涨到1917年的35.6亿美元,增幅接近9倍。
二战结束后,欧洲到处断壁残垣,百废待兴,更给漂亮国带来发展契机,经济迎来了长达5年的“战争繁荣”周期。
以制造业为例,1913年至 1920 年的 7 年间,欧洲各国制造业总产量下降了23%,漂亮国却增长了22%。
至1920年,漂亮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百分之五十,石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 百分之六十。
参战前的1916 年,漂亮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313 亿美元,1918年上升到 1518 亿美元。农业总收入从1914年的78亿美元,激增至1915年的100亿美元的空前未有的水平,再猛增至1919年的177亿美元(以上均按1958年的美元价格计算)。
战后漂亮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漂亮国的国外投资从1913年的大约 20亿美元增加到 1930年 150亿美元,增幅达到7倍,其中 三分之一投放在欧洲。
反观英国,由于一战中巨大的军费开支,在战争中债台高筑。
这些债务有的是内债,面向国内发行公债;有的是外债,主要是向漂亮国借债。
一战爆发前,英国对内发行了7亿英镑公债;一战期间,这个数据增加至少10倍,达到70亿英镑。
战争期间发行债券,老百姓肯定不愿意买,政府只能以高利率吸引百姓购买。
所以一战期间,英国国债利率高达5%,光是支付利息就让政府难以承受。
一战和二战对内发行的公债,政府还了一百年,到2014年才基本还清,仅利息就支出55亿英镑。
但是光是发行公债是不够的,只能是杯水车薪,还要对外举债。
英国和漂亮国关系最亲密,只能向漂亮国伸手,漂亮国也来者不拒、慷慨解囊。
其实英国在一战结束的时候并没有那么惨,毕竟曾经是世界老大,经济强国,家大业大。
确切地说,当时的英国是债权国,不仅漂亮国欠着英国4亿英镑债务,俄罗斯、法国、意大利也欠英国大量债务。
可是一战之后沙俄灭亡,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来了个死不认账:要账的话去找死去的沙皇吧。
法国则被战争打得只剩下一口气,更没有能力还账。
意大利也是如此,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如此一来,英国只能拉下脸向漂亮国借钱。
这样下来,漂亮国成为债主,战前所欠英国债务被抹平之后,还倒欠漂亮国8.5亿英镑。
沙俄、法国、意大利共欠了英国多少钱?不多不少,15亿英镑。
如果三国偿还的话,英国还不至于那么惨,因为他们还不了,英国成为叫花子,处境凄惨,连隔夜粮都没有,经济复兴举步维艰。
一战过后,漂亮国成了当时最大债权国,外面的债权103.4亿美元,其中英国占了将近一半,为43亿,法国为34亿,意大利为16.5亿美元。
虽然《凡尔赛和约》规定英、法等可以从德国得到战争赔偿,但漂亮国坚持要他们同时要偿还漂亮国的债务。
德国虽然要向英法赔偿113亿英镑,但是一下子拿不出,要分期来还,根本指望不上,所以英法提出一个方案:漂亮国把我们的欠账一笔勾销,我们也不要德国的赔偿,但是漂亮国不答应,英国只能咬着牙偿还,每年要偿还的债务高达4 000万英镑。
由于巨额债务影响,一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缓慢,居民购买力的下降,英国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直线下挫了49%,其中支柱类产业如煤产量下降了29%,生铁产量下降了67%,钢产量下降了59%,造船吨位下降了68%,棉花消费量下降了43%,前景不妙。
二战让英国经济雪上加霜,彻底“衰落”
一战的创伤还没有医治,二战又爆发了。
这场战争让英国耗去600亿英镑的军费,除了漂亮国根据《租借法案》免费提供的那部分,还支出250亿英镑经费。
为了支付军火费用,英国变卖了战前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但是还不远远够。
因此剩余的军费还是两个渠道,对内发行国债,对外借款。
国债较战前增加了两倍,外债高达37亿英镑。
内债还了100年,外债还了将近七十年,到2006年才还清。
二战中英国的黄金储备基本用光,而漂亮国反而拥有了全世界75%的黄金储备。
在此情况下,英镑含金量大大降低,1949年贬值30%,其国际货币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逐渐被美元取代,伦敦也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一战之后,英国还有海外殖民地,还能薅羊毛割韭菜,获取资源;但是在二战之后,英国放弃了海外殖民地,这让英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地位也一落千丈。
两次世界大战重创了英国,虽然获胜但元气大伤,逐渐走上衰落之路。
而漂亮国因为远离战火,经济飞速发展,使其成为超级大国。
其实英国不是衰落了,而是因为漂亮国,苏联、中国、德国、日本的先后崛起,让英国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
目前,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英国虽然不再是超级大国,但依然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回归到了他应有的位置上。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