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现在为什么拍不出来经典电影了?

二战后的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了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这一时期的香港也成为了亚洲电影产业的中心

二战后的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了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这一时期的香港也成为了亚洲电影产业的中心。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可谓百花齐放:警匪片、古典名著、抗日片、商战片、武侠片、僵尸片应有尽有。除了电影之外香港的电视剧、音乐、小说等各种文化娱乐产业在当时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80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霍元甲》。

那时大陆曾翻唱过不少的香港歌曲。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曾在大陆风靡一时。当时的香港因为电影产业的兴盛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包括昆汀·塔伦蒂诺在内一批国际知名的导演都在港片里吸取了不少养分。香港电影辉煌的起点是1971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上映。这部影片把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从100万提升到500万,从而激发了无数电影人奋发向前不断打破纪录。这造就了港片30年的辉煌。

说完了港片过去的辉煌,那么港片是何时没落的呢?港片的没落确实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2000年后成龙、刘德华等著名香港电影人甚至提出过“救市”的说法。没落的其实还不仅仅只是香港电影,因为香港曾经繁荣的文学音乐等各种文化娱乐产业几乎都没落了。其实这种情况并非香港所特有:目前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等地的文化娱乐产业比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时期都已相对不同程度没落了。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就是文化鼎盛的动力。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繁荣本来就是在消费和创造财富。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等地的文化鼎盛时期恰恰也正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当时改革开放还没多久的中国大陆人民经济生活并不富裕,而精神娱乐生活对当时刚实现温饱没多久的中国大陆人就属于奢侈品了。那时大陆人对港台、日韩的文娱方式很自然会有一种新奇感。

除了《霍元甲》、《上海滩》、《射雕英雄传》这些港片之外《血疑》、《排球女将》等日剧也曾在中国大陆制造出万人空巷的效应。如今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在经过长期的高速发展以后经济进入了瓶颈期,而中国大陆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也早已不再是当年那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娱乐方式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当年看个露天电影都不容易,可现在每人一个手机玩着。

娱乐方式的多样化难免使人产生审美疲劳。随着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对传统的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的兴趣有所降低。这不光是香港电影面临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都面临的客观问题。具体到香港电影产业的没落大致是以1997年为分界线。在1997年以前香港年度票房前十名基本都是本土电影。虽偶尔会有好莱坞电影入榜,但总的来看名次都不高:就连《阿甘正传》《蝙蝠侠》这种级别的电影都只能排在七八名。

可1997年一部《泰坦尼克号》直接把票房记录提到1.15亿,而那一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排名的第二的同样是好莱坞电影《侏罗纪公园2》。1998年香港本土电影抢回了票房冠军宝座,但市场却已彻底沦陷了。1999年以后除了周星驰、成龙、刘德华这种级别的大片以外香港本土电影只要碰上好莱坞电影基本就是丢盔卸甲。事实上香港电影基本就是模仿好莱坞一路成长起来的。

60年代好莱坞拍西部片,香港就搞与之对应的武侠片;70年代好莱坞拍黑帮片,香港就跟着拍古惑仔题材;80年代好莱坞拍传记类电影的时候香港也出了《跛豪》、《五亿探长雷洛传》、《赌王大亨》等作品。虽说香港电影始终能跟上国际潮流,但这也导致香港电影始终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到了90年代随着斯皮尔伯格、卡梅隆两尊大神开始发力使好莱坞电影由剧情片向科幻片、特效片转变。

1993年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全球热映。1997年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更是刷新了票房纪录。这次香港电影没再能跟上产业升级的趋势。其实香港电影从腾飞之初起就过于急功近利了。香港电影没建立完善的演员工会制度,也不注重人才的培养,而是一门心思赶紧拍电影赚钱。港片全盛时代甚至出现了7天拍一部电影的情况。当年香港的房价还没那么贵,房地产也还没那么赚钱。

那时能赚大钱的也就电影了。一大堆聪明人都去拍电影,那么自然有市场有钱赚。这样自然就能出精品。这其实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可急功近利的做法透支了市场也透支了口碑。等到房地产行业在香港成为暴利行业后辛辛苦苦拍一部电影还不如卖一套房。这时很多金主开始把原来投资于电影业的钱转投到房地产等暴利行业。香港电影人面对这种情况也曾试图改变:好莱坞科幻片发达的时候王晶也搞了一部名叫《蓝血人》的科幻片。

可香港科幻片的瓶颈在于特效技术。这玩意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而收益见效则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在当时很多香港电影人不愿干这个。虽说香港也跟风拍了几部科幻片,但在特效技术方面比起别人有明显的差距。等到人家科幻片的品牌打出来了制作成熟了以后香港电影就处于更不利的竞争地位了。50年代至80年代是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当时中国大陆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因此大宗商品的进出口都要取道香港。

这就刺激了香港的航运及贸易的发展。那时香港既背靠祖国大陆,又面向开放的国际市场。香港的经济繁荣与文化繁荣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实现的。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黄霑、蔡澜没一个是香港本地人。除此之外李翰祥是辽宁葫芦岛人、许冠文出生于广州、程小东的父亲程刚祖籍安徽寿县、王晶父亲王天林出生于上海、袁和平的父亲袁小田是北京人......资金、人才的汇聚在开放包容的氛围下成就了那个时代香港文化的繁荣。

香港电影、音乐的主要市场也是面向中国台湾、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华语及东亚汉字文化圈地区。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也成为了香港电影、音乐的一大主要市场。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逐渐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此中国大陆参与国际贸易不必再需要经由香港转口。在香港回归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英国等西方资本开始撤出香港。在资金流减少的情况下香港投资人自然更热衷于把资金投入到像房地产这种暴利行业。

人口、资金有限的香港在影视文娱产业方面高度依赖外部市场。98年以前香港电影最主要输出地是台湾,但98年台湾开放了好莱坞电影的配额和拷贝限制。从那时起香港电影彻底进入了衰退期: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去了好莱坞发展,留下来的周星驰电影产量也明显下滑。21世纪后香港电影从能养活30万人的每年2000部电影萎缩到600部。2003年3月香港仅残存2381家电影及附属机构。

这时香港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都面临着人才断档的局面:港片全盛的时代让我们记住了成龙、刘德华、李连杰、周润发、周星驰、王家卫、袁和平、洪金宝这一个个名字。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可谓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但所有依赖个人经验和才华的行当都不可持久。当成龙、刘德华、周润发、周星驰等人老了以后香港电影的发展就乏力了。反观好莱坞电影完善的工业体系:从剧本创作到宣发都是成体系的。

好莱坞电影里的任何一个人是不可替代的,但周星驰电影里用谁能替代周星驰呢?从90年代起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地都向香港学习电影拍摄制作。像韩国从电影剧本策划、动作设计、导演、剪辑、配乐等几乎都是从香港学来的。学艺成功的韩国电影创作出了《釜山行》、《大长今》、《流感》、《暗杀》等作品。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当周边地区的电影制作走向成熟以后就与香港电影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关系。




香港四大才子,四个都不是香港本地人。

金庸,祖籍江西婺源,生于浙江海宁,25岁移居香港。

倪匡,籍贯浙江宁波,生于上海,22岁到港。

黄霑生于广州,8岁时随父母移居香港。

蔡澜,祖籍广东潮州,生于新加坡,22岁来到香港工作。

除了四大才子外,早年香港叫的上名字的导演,很多也不是香港本地人。

李翰祥,辽宁葫芦岛人。

程小东的父亲程刚,祖籍安徽寿县。

王晶父亲王天林,出生于上海。

尔冬升的父亲尔光,天津人。

张彻,原籍浙江青田,出生于杭州。

胡金铨,祖籍河北,生于北京。

楚原,祖籍广东梅州,生于广州。

许冠文,生于广州。

吴宇森,生于广州,5岁随父母到香港。

徐克,祖籍广东海丰,生于越南西贡。

另外,单看动作片领域,也基本都与内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成龙的父母就是内地过去的。

洪金宝的爷爷洪济是上海电影制片人。奶奶钱似莺是上海电影辉煌时期的第一代女打星。

李连杰,北京体校出身。

刘家良,广州人。

袁和平的父亲袁小田,北京人。

事实上,所谓的“香港经典电影”,应该称之为“一批内地文化精英为了事业发展,选择在香港落脚,并在落脚地香港做的经典电影”。

音乐亦是如此。经典香港音乐的都是内地人在香港做的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音乐。

把话说的再直白一点,香港流行文化的兴起和繁荣,根在内地。

是当年内地的一部分文艺精英去了香港,于是才造就了一代奇迹。

但是,当早年的内地精英老了,去世了。现如今又没有新精英接棒。

加之香港的年轻一辈还自绝于祖宗,各种抵制,甚至就连广府文化也抵制。香港电影自然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洋不洋,中不中,一副怪胎模样。

你可能会说,审核限制了香港电影。

但是,麻烦请你看看近年来的港姐。

要水平没水平,要长相没长相。

新生代演员也一样。一个能让人记忆犹新都没有,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咋的,难道连水平和长相也被审核限制了?

港姐和香港年轻演员的现状,其实就是香港电影现状。

一千平方公里,巴掌大点地。六七百万人。基本盘就这么大,能产生多少精华?

没有外援,香港电影也慢慢回归了本位。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