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详解是什么?

通俗地讲,就是坏人变老了也还是坏人的意思。在社会学中,到底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这个问题一直在讨论中,热门程度完全不亚于“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孵鸡”,但看似没有结果的讨论背后,只是双方的标准和道德观不同造成的争议罢了,事实上,圣人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品性不好的人,变老之后就成为品行不好的老人了,也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通俗地讲,就是坏人变老了也还是坏人的意思。

在社会学中,到底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这个问题一直在讨论中,热门程度完全不亚于“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孵鸡”,但看似没有结果的讨论背后,只是双方的标准和道德观不同造成的争议罢了,事实上,圣人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

品性不好的人,变老之后就成为品行不好的老人了,也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但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并不是一句独立的话,它本身还有前话: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

所以孔夫子当年说这个话的时候,并没有”攻击”老人家的意思,包括他本人,在说出这句话时都已经是老人的年纪了,孔子的很多思想很容易被后人曲解,其实孔子还是一个相对唯物客观的思想家,他阐述了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没有什么道德基础、到老了也大致没有什么变化。

对“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另类解读,也就大可不必了。

孔子骂的是谁?

孔圣人一生语录众多、思想更是仁、礼为先,要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淡定”、“脾气好”,他当年“收服”学生子路的时候,被子路揍过好几顿,要是一般人早就弃之而去甚至是还手了,但孔子却仍然孜孜不倦地诲人,最终让子路对他心服口服,跟在身边学习。

得脾气多好、道德水准多高的人才能做到孔子这般?

所以孔子的核心思想“有教无类”,那不是嘴上说说的空话,孔子本人是实践过的。

但也是这么仁善的孔子,曾经对一个友人的行为愤怒不已,以至于他说出“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虽然这句话看似没什么杀伤力,可在孔子那个时代,就等于是让其“社死”了。

这个友人,正是鲁国人原壤。

原壤这个历史人物,其本身是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而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圈扬名,完全是因为他有个好朋友孔子,原壤和孔子都是鲁国人,在孔子周游列国前,便已经和原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孔子的交友态度与他的教育态度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他交友也不分太多贵贱。

可不分贵贱,却不意味着“不分道德”,如果是一个平民百姓穿着邋遢的衣着到孔子面前,孔子都会不吝教诲,但如果是一个衣着华丽可行为举止却透露着“无礼”的人,孔子会先说教几番,如果多次劝诫还是无果,那么孔子就会放弃。

所以孔子是一个很重视道德的人。

刚刚好的是,原壤就踩了孔子的“高压底线”。

原壤丧母,疯疯癫癫。

原壤的母亲去世了,这件事在天下几乎没有引起波澜,但却影响到了孔子,因为孔子是故人,是原壤的朋友,于是孔子便带着弟子回来“拜访”原壤,孔子也不亏是道德救火队长,预感到谁经历人生低谷,便立即赶到现场加以“安抚”。

当孔子千里迢迢、日夜兼程来到了原壤家后,孔子却看到了极其“厌恶”的一幕。

首先是礼仪坐姿,原壤立马就给了孔子一个“大惊喜”。

周代春秋时期,这是一个“礼法”自上而下普及的高速发展期,以前的礼法是在天子和诸侯之间才讲究的,但随着时代进步,老百姓也开始要有“特定”的礼法衣冠,不能随意过生活。

比如在“坐姿”这个问题上,时人就规定必须“跪坐”待客,不然的话就会被视为无礼。

为什么要跪坐呢?这还是跟当时人们的衣服设计有关,在那个时候男子也是穿长裙的,而且为了方便日常生活,里面的裤子就会设计成“开裆裤”,这也就是说,只要有人不小心那就会“走关”,而坐姿问题,就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假如坐不好,而且两腿还岔开,客人“看到”的又能是什么?因此不礼貌者自己走光了,被冒犯的人也许是一阵恶寒,而孔子所看到的原壤,就是这么一副德行。

原壤在母亲去世后,或许内心有着很大的痛苦令其颓废,所以他的行为举止变得“怪异”不雅,他明知道孔子是个讲究礼法的体面人,却非要伸直了腿“迎接”孔子,这种姿势就难免让孔子看到了“不该看”的地方,因此甫一碰面,孔子的心里就已经有疙瘩了。

可考虑到友人的处境,孔子并没有说什么。

这次来找到原壤,本质就是“奔丧”,或许原壤的母亲对孔子也很不错,所以孔子第一时间提出要与原壤一同为其母亲的棺木做一番清理,在那个时代叫做“沐棺”,沐棺等于是象征性地为逝去的人“擦拭”身躯,以干净的姿态下葬,而到了这一步,每个人都该严肃才对。

于是孔子就拉着原壤开始了沐棺,可原壤一开始还表现得很正常,渐渐地,他就开始有点“不正常”了。

原壤忽然站在母亲的棺材上,向孔子提出他要唱歌,他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唱过歌表达感情了,于是不顾孔子的阻挠自顾自地唱了起来,原壤的情绪融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歌曲中的主角,这种场面在艺术家的角度看来是颇有艺术韵味的,但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大逆不道”。

如果这是艺术,那么原壤的艺术太超前了,周代暂且无法承载。

所以孔子心淡了,看到原壤的表现,他只能默默地离开原壤的房子,而原壤还在自顾自地唱着歌,丝毫没有管孔子的离开,在这一刻,喜欢对人说教的孔子并没有说太多的话,孔子的弟子问他,为什么不阻止愿望荒唐的行为呢,孔子摇了摇头,继续往外走。

走得远了,孔子若有所思,才对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

孔子说,只有尚且在世的亲人、没有失去的亲人,而好友、旧友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没有失去的旧友才是过去认识的那个人,可原壤的行为却已经“判若两人”了,言外之意,孔子失去了他,他也同样失去了孔子,所以孔子不会再自持身份对原壤说教。

这番话,孔子表现出的意思就是要和原壤绝交了,而孔子内心里对原壤到底有没有共情或者是怜悯,孔子并没有说太多,事实上,在孔子看到原壤不雅坐姿的那一刻,孔子还是犯了说教的毛病。

当原壤张开腿坐着的时候,孔子拿着手上的杖轻轻敲打了原壤的小腿,意思是让原壤把腿收回去,不要再制造这么不雅观的形象,而后孔子又对原壤讲了一番道理,大意就是让原壤不要倚老卖老,越是老了就越要有老了的样子。

可见原壤并没有听孔子的话,不然原壤后来也不会故意去唱歌,要知道当时在场的友人就只有孔子,原壤唱歌的行为,不就是做给孔子看的吗,之所以要这样,要不就是对孔子的“好为人师”感到不满,要不就是对道德礼法的一种叛逆。

原壤的作为也勾起了孔子对他的回忆,于是孔子如此总结: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他说一个人,从小的时候就没有谦卑之心,对老师、家长根本就不尊敬,而在长大后,也没有做出什么体面的成绩可以对人述说,这种人,一般来说就是性格决定的悲哀命运,所以当这种人老去时,他的本性和悲哀也是不会改变的,以前不尊重别人,老了也一样。

这便是“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来由,孔子从来都没有对老人这个群体“开炮”,他讲述的,反而是一个人客观的发展状况,因为这段话的意思,本质上印证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从小尊师重道而且在长大后颇有成就,那么到老了,一样不会差到哪里去,反之,就显得不堪入目了。

孔子说的“贼”到底是不是原壤,我们并不能确定,或许这番话是触景生情便有感而发,孔子一生见过的人那么多,他其实对人才是最了解的。

试问,提出“有教无类”这种思想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无非就是要看过很多“类型”的人,有教无类,本质就是知道有各种各类,从而能够包容,所以孔子对人性有发言权,他阐述了人一个普遍的现象,假如年幼、年轻的时候品德不行,那么到老了也大概不会好到哪里去,虽然不排除有人会发生改变,但改变终究是极少数。

这句话说起来是很尖锐的,但事实就是,很多时候并非是老人变坏了,只不过是坏人变老罢了,那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各种阶段,不同阶段做的事情都不相同,不过核心的出发点还是大致不变的。

而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在后来产生了“歧义”,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针对老人。

譬如有人说,老人在年老之后变得邋遢,性格也更加古怪,种种行为让年轻人无法与他们相处,于是有人将这些老年人说成是“老贼”,贼并非是指偷窃了什么,纯粹就是骂人的话,事实上,这种歧义可以视为基于代沟所产生的。

再比如,古代一些年老的朝廷大臣,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从而变得越来越“胡涂”,可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恋权,对于手上的权力他们从来不想放松,可一方面是已经变老的身躯、变得迟钝的头脑,一方面是需要高强度思考的政治,他们占据高位却又做不出应有成绩,结果只能是误国误民。

这也被视为“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最好解释。

可不管后人的意思再怎么变化,都与孔子曾经所说的本意不同,孔子并没有对人性所绝望,只是讲述了他所认知的人性成长,但后世的“老而不死是为贼”,透露出的是对上一辈人无度的偏见,假如老者都符合“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说法,那世界岂不是很悲哀,你说对吗?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本意,并非是辱骂和不尊重老人的意思。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提到“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大多都认为是指老了还不死的人属于是害人虫,说得简单点,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一句辱骂老人的话。

不过,这句话的本意还真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真的按上述的含义去理解的话,那只能算是“断章取义”,另外,也曲解这句话原本的真正含义了。

那么,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当初说这句话的孔夫子,又是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小故事。


孔子有个故交,名字叫做原壤。

原壤是鲁国人,也就是说,他和孔子属于是老乡,同时又是熟人,因此两人的关系十分不错,没事还经常走动。

这一点,到了孔子成名后也没改变。

既然关系这么好,自然原壤家里的事情,就和孔子自己的事情差不多。

因此,在这一年,原壤的母亲病逝了,孔子就必须要亲自前去进行吊唁,并帮助原壤料理其母亲的丧事等事宜。

不过,就在孔子满怀悲痛,并带着弟子前去原壤家吊唁的时候,却看到了让他极为生气的一幕。

孔子看到了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原壤的家里,杂物等东西堆得乱七八糟,墙壁、桌子上面布满了灰尘,各种垃圾更是让人无处下脚。

具体的情形,就好比一个不爱收拾卫生的宅男,吃了一两个月外卖后,家里四处都是外卖盒子、烟头、饮料瓶以及各种生活垃圾的场景。

看到这些之后,孔子很生气,本来想发作,不过转念一想,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原壤失去了母亲,所以过度悲伤,因此才没有注意到家里又脏又乱。

于是,孔子按下脾气,进里屋问原壤,他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不过,在孔子进里屋并看到原壤后,瞬间又让他火冒三丈。

可能有人会觉得,孔夫子怎么这么大脾气呢?动不动就火大,其实,别说孔夫子,就是换做任何一个人,看到原壤当时的状态后,也会气得当场抓狂。

当时的原壤,正坐在床上,两腿四仰八叉敞开,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上,斜靠在床头,大概的造型类似于下图这样:


这种造型,就算是外人看来,都充满了吊儿郎当的意味,活脱脱的就是一个“赖子”。

原壤的这种坐姿,如果按照古代礼仪的说法,因其看起来像一个簸箕,所以也被称作之为“箕坐”。

不过,这种箕坐,在当时是极其不符合礼仪的。

古代人对各种礼仪十分讲究,不管是坐还是站,乃至走路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坐下来的话,那么应该是采用“正坐”的方式,什么是“正坐”呢?简而言之,就是双膝着地,把臀部压在脚跟上,两脚脚背朝下,同时保持上身的正直,安坐而如钟。

这才是最合乎礼仪的正确坐姿,也是古文献中所说的“正坐”或“匡坐”。

之所以古人会对简单的坐姿要求如此详细,一方面是合乎礼仪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儒家讲究人的身体“正”和内心的“中”,只有坐的端正,才能体现君子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

据记载,孔子在老年之际,自知将死,便“当户而坐”,仍取正坐姿势,以示礼度自守。

总之,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形态要求是很高的,并且,正坐的话,也是对来访的人一种尊重的表现。

而原壤这种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坐姿,瞬间让孔子怒火涌上心头。

当然,孔子毕竟是儒学大家,他也不至于因为原壤吊儿郎当的坐姿,就和原壤大动肝火,再说了,两人既是老乡又是故交,虽说孔子颇有些生气,但想想还是忍了下去。


忍下心头火之后,孔子问原壤,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原壤给他指了指,而孔子转身一看,当场直呼了无数个“好家伙”。

怎么呢?原壤母亲的棺椁上,同样布满了灰尘和各种污渍,几乎都看不出来原有的颜色了,并且棺椁上堆放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到了这个时候,孔子其实已经濒临爆发的临界点了,毕竟是个人都有点脾气,更何况身高接近一米九,脾气暴躁,且孔武有力的孔夫子呢?

不过呢,孔子最终还是没有爆发,而是强压怒火,招呼一同前来的弟子,开始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

不得不说,孔子的脾气虽说火爆,但并没有失态,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孔子真的是一个有涵养的君子。

而接下来原壤做出了一个动作,让孔子更为无语了。

他干了什么呢?他从床上下来,走到了母亲的棺椁之前。

然后,他拍着母亲的棺椁,说了一句让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的话。

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什么意思呢?大意就是说,我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你没有听错,原壤在孔夫子濒临爆发,并且在孔子带着弟子帮助他清洗母亲棺椁的时候,仿佛没事人一样,拍着母亲的棺椁说自己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列位,如果你是孔子,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你面前,你会作何反应呢?

答案不言而喻,而原壤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反而在说完这句话后,开开心心地唱起了自己喜欢的歌谣。

如果当时他唱一些悲伤的歌谣,那也可以理解为他因为母亲去世而伤心过度,因此用唱歌来抒发情绪,但是他没有,他唱的歌谣内容,让在场的人一度惊讶无比。

唱了什么呢?我们先看原文:

“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原壤

这两句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说狸猫的脑袋上有好看的斑纹,摸起来十分柔软,那感觉,与摸着一个女子的小手是一样一样的。

我估计,当时孔子的内心不仅无语并且崩溃,甚至还有当场把这个故交弄死的想法。


不过,孔夫子毕竟是孔夫子,他在听完原壤唱歌后,并没有和他一般见识,反而是装作没听见,一转身,继续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去了。

只不过,当时跟在孔子身边的弟子看不下去了,直接问了孔子一句话,说,老师,您能不能和这样的人绝交呢?

“子未可以已乎?”

孔子听到弟子的问题之后,沉默许久,半天才开口,他说,还是算了吧,亲人终归是亲人,故友也终归还是故友。

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以上便是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这件事在《礼记》中记载得十分详细,而“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则是记录在《论语》之中,算是上述这件事的后续故事。

料理完一切后,孔子坐下来与原壤,这次他没有忍耐,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拐杖,“以杖叩其胫”,就是拿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一边敲一边说: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所以,从《论语》中的这个记载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其实前面是还有两句话的。

而加上前面两句话,整体的意思则是,你(指原壤)年少的时候张狂不懂事,长大之后又一无所成、碌碌无为,你这样的人,将来老了也是个很坏的榜样,是个祸害社会的人。

这就是孔子说这句话的真正意思,说得更直白一点,孔子这是对他的故交原壤“恨铁不成钢”。

只不过,由于后世的以讹传讹,以及断章取义,将完整的一段话,仅截取了最后一句,也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一句,用来辱骂老年人,并且还标榜这是孔夫子说的“真理”。

而孔夫子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句话,会被曲解成与原话含义相距十万八千里的另一种意思。

这就好比,某甲对自己不知上进的好友某乙说,你不应该颓废下去,而是应该努力工作,好好学习,不然一天天吃了睡,睡了吃,这样的人生,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多年后,某甲成了名人,有人就拿他说过的话来引用,但没有引用全部,而是只引用了最后一句。

即: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你看,原本一段鼓励朋友的励志话语,就这样被断章取义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句对生活充满失望的负面话语。

所以说,断章取义真的要不得。


因此,孔子当初说的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话,整体的意思是在斥责好友的所作所为,借助这句话,来劝导他上进,而并非是后世所传的那种辱骂老人的意思。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