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死后,两个儿子结局如何?

洪武四年(1371),诚意伯刘伯温向朱元璋请辞,要告老还乡。按照刘伯温的年纪,在岗位上再发光发热十年八年还是没问题的,但刘伯温深知自己的老板朱元璋的性格,对于自己这个非“淮西系”的外人来说,始终是一个外人,更何况朱元璋日渐猜忌自己,与其将来君臣撕破脸,倒不如自己知趣点,早早退休

洪武四年(1371),诚意伯刘伯温向朱元璋请辞,要告老还乡。按照刘伯温的年纪,在岗位上再发光发热十年八年还是没问题的,但刘伯温深知自己的老板朱元璋的性格,对于自己这个非“淮西系”的外人来说,始终是一个外人,更何况朱元璋日渐猜忌自己,与其将来君臣撕破脸,倒不如自己知趣点,早早退休。

朱元璋很痛快地答应了刘伯温。准许他回到自己的老家青田养老。可这养老的日子没过几天,刘伯温就被一纸弹劾又弄回了南京,又惊又怕之下,染上风寒,并且在胡淮庸的设计下,病情加重,最终死在了故乡青田。

刘伯温死后,明朝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胡淮庸案爆发,牵连到一万余人,之后太子朱标暴毙,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皇长孙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再后来,发生了明初权力的抢夺战“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登上了皇位。而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分别就涉及到这几件大事当中,结局各异,令人唏嘘。

大儿子刘琏,刘伯温的长子名为刘琏,为刘伯温与正妻所生,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明史》中对刘琏的评价则是“有文行”。意思就是说刘琏文章写得好,且品行端正。刘琏出生时,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而自己的父亲刘伯温,刚加入朱元璋的红巾军中,刘琏自小聪明伶俐,读书用功。

洪武十年(1377),29岁的刘琏被明太祖任命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次年,出任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如果没有后来的祸端,按照刘伯温为儿子打下的基础,再加上刘琏的努力,平步青云只是早晚的事情。包括当时的朱元璋对刘琏都赞许有加,“常欲大用之”,不但让他年纪轻轻就成为布政使,并且,打算继续培养刘琏,成为朝廷的重臣。

然而,就这么一个前途光明的年轻人,在32岁的年纪,却横遭不测。洪武十二年(1379),权日益滔天的胡淮庸党,正四处结党营私,试图将朝中大臣都拉到自己的旗下,为日后“大计”做准备,而刘琏,也是他们拉拢的对象之一,在软硬兼施不成的情况下,刘琏不幸被残忍杀害,胡党对外宣称刘琏的死的原因是不慎坠井而亡。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刘琏是被胡淮庸一党之人胁迫,方才跳井,以死明志。

刘琏在当时风评很好,朝中同僚对他的评价很高。翰林学士王景评价刘琏:“以廉能见褒于制诰。可谓耀于前而关于后矣”。在刘琏死后,朱元璋于洪武十二年九月有御祭涟文,遣使祭灵,可见对刘琏的重视。《明史》:琏,字孟藻,有文行。洪武十年授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参政。太祖常欲大用之,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

二儿子刘璟,相对于大哥刘琏,刘景算得上一个个性刚强之人。刘景是刘伯温与继室陈氏所生。刘璟自小好学,喜欢谈论时势,并且对兵法颇为喜爱。对于用兵打仗,颇有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洪武十四年(1381),32岁的刘璟曾随延安侯唐胜宗率兵征讨叛乱,期间多次出谋划策,帮助唐胜宗打赢了叛军,回朝后,唐胜宗多次向朱元璋赞许刘璟,朱元璋赞叹刘璟道;“璟,真伯温之子也。”

刘璟自小就以个性刚直出名,快人快语,毫不做作,且不畏权贵。某次,在和还是燕王的朱棣下棋时,朱棣问他:“我是王爷,你是不是应该让着我来下棋?”刘璟正色回答道:“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刚直的性格,可见一斑。

建文年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刘璟作为建文帝方,参与李景隆的军队,曾向李景隆献计十六策,可惜李景隆骄傲自大,不拿刘璟的计策当回事,导致大败。兵败后,刘璟也被气出了大病,回家修养一段时日后,于建文二年,拖着带病的身体进京,向朝廷献上《闻见录》一书,书中数万言,全都是对于当下的战争如何打做指导,可惜建文帝仍未采纳,悲凉而又气愤之下,刘璟弃官,回到了老家青田隐居。

朱棣登上皇位后,深知刘璟的才能,十分爱惜这个人才,多次下诏让他入京,可惜刘璟拒不从,并将前来的使者,骂出家门。之后朱棣恼羞成怒,下旨将刘璟捉拿进京,逼他就范。在捉拿刘璟的当天恰逢端午重阳,家人以及乡亲们知道此去必定凶多吉少,纷纷洒泪与刘璟话别。

进京后,面对已经成为皇上的朱棣,刘璟毫无惧色,口不尊“万岁“,且仍以“殿下“来称呼朱棣,对于朱棣的好言相劝,并对朱棣说:“人臣事主,死而不贰“。坚决不接受朱棣授予的官职。同时正色对朱棣说:“燕王殿下,无论你如何掩饰,如何找借口,在你百世之后,依然逃不过一个篡位的名声!”

朱棣听后,大为愤怒,下令将刘璟投入牢狱。被打入天牢的刘璟,深知朱棣不会放过自己,同时也为了自己的信念和名节,于当晚,自缢于牢狱中,享年52岁。《明史》成祖即位,召璟,称疾不至。逮入京,犹称殿下。且云:"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下狱,自经死。

刘伯温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在帮助朱元璋取得天下后,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原则,及时的告老还乡,无奈还是被朱元璋召回南京,因为在朱元璋的心中,如刘伯温这般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还是放在身边的好。刘伯温不明之死后,两个儿子也受到不同的牵连,含恨而死,不得不说,实在是天妒英才。刘伯温精通兵法、通晓万物、预报天气,料事如神。实际上,虽然这些都是刘伯温的优点,也是他永载史册的证明,但刘伯温贡献最大的是,不仅出谋划策替朱元璋扫平无数强敌外,还指明统一天下的道路。为此,朱元璋对刘伯温可谓是多么的感激和信任呀。如此,刘伯温应该让他的后代延续他的辉煌才对,为何心寒到不准子孙学王佐之术呢?他的儿子后来又如何呢?其实,要讲清楚这个,还得从他辅助朱元璋统治之后,朱元璋的善变开始说起。

刘伯温给朱元璋指明统一天下的道路

要知道,朱元璋费了这么大的劲,打败了这么多的对手,他势必要建立一个自己的政权。问题来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呢?

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打骨子里恨透了这些地主,更是将反对地主,消灭剥削作为自己一生的夙愿。但让朱元璋一个农民推翻地主阶级,建立一个新政权那是多么的无知和可笑了。正是这个政权的问题,成为朱元璋心中永远的痛。

就在这个时候,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陛下,您要记住,您真正要痛恨的人,不是这些地主阶级,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谁?”

刘伯温:“这个腐朽、无能的大元王朝!”

朱元璋:“原来如此!”

不要小看刘伯温这种偷换概念的说辞,他的这番话,说得朱元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从这一刻起,朱元璋开始建立一套新的“国策”。推翻大元王朝,建立一个属于汉人的天下!

在刘伯温的这条计谋下,地主阶级们不仅找到了一个归宿,而且开始全心全意跟朱元璋,为朱元璋找到了一条统一天下的道路。朱元璋对刘伯温也是非常感激和信任。

但这份真挚对待、互相信任的感情,能不能经受的历史考验,推翻那条“狡兔死,走狗烹”的至理呢?

刘伯温噩梦的开始

大明建国后,刘伯温成为了朱元璋后方重臣,他除了要推算历法、修筑城墙、安定后方外,更主要的工作,就是增加兵源、节约粮食,以支援前线的战斗。为此。刘伯温亲自创建了一条“屯兵法”制度。

刘伯温创建的军屯制到底是什么样的政策呢?

简单来说,就是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军队的来源问题;第二,军队的粮草问题;第三,军队的归属问题。

后来,刘伯温不仅解决了明朝军队的粮食问题、边防粮食的问题,还进一步加强皇权,对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做贡献。

可惜的是,自从修订完《大明律》这部律法后,从此,双方彻底背道而驰。

虽然《大明律》是刘伯温和朱元璋一起制定的,政治思路都是“法制严办”,但这并不意味着刘伯温和朱元璋的思想是殊途同归的,实际上,他们的思想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虽然朱元璋很看重刘伯温非凡的才华,但是他猜疑不断的性格,导致他一直没有相信刘伯温。

除此之外,刘伯温干的这项工作,也确实不招人待见,慢慢地就在朱元璋那里失了宠。

后来,因为李彬“卖官鬻爵”案件,刘伯温卷入到一场权力斗争中。李彬乃一介中书省小吏,为何敢公开卖官鬻爵?按照杨宪说法,李彬背后就是李善长!

刘伯温不想得罪李善长,一口咬定,卖官鬻爵是李彬一个人所为,与其他人毫无关系。

刘伯温明显就有见风使舵之嫌,并不会让朱元璋感到高兴。不过,朱元璋转念一想,朝廷中的权力斗争戏码在历朝历代那都是会重演的,闹吧,到时候他以渔翁得利之势收拾残局,把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秉持着这种想法,朱元璋就批准了刘伯温对案犯的定罪,殊不知,朱元这一圣旨,却成为朱元璋与刘伯温之间分裂的转折点。

在这封圣旨中,朱元璋下达的命令是秋后问斩,而不是刘伯温自作主张的立刻执行。

伴随着持续的高温,南京城的庄稼全部枯死,老百姓天天上供求神祈雨,没有下雨的迹象。

看着这场旷日持久的天灾,瞅着皇帝批复的奏折,刘伯温突然产生了一个改变他终身命运的想法:既然宰杀牲畜不足以感动老天爷,那杀几个贪官污吏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如今虽有皇帝批复的圣旨,但这些人早晚也是一个死,我为何不现在杀掉他们冲一冲喜,或许还能感动上天,突降一场甘露呢。

刘伯温决定擅自处决李彬等人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李善长的耳朵里,李善长马上找到了刘伯温,说:“今欲祈雨,可斩杀乎”。

在官场混了多年的刘伯温自然听出这句的意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就你这个小样,还想斩杀求雨,等着挨天谴吧。”

刘伯温斩钉截铁地说道:“杀李彬,天必雨!”

大错就此铸成,聪明一世的刘伯温最后就栽在了这句话上。

在斩杀李彬后,天公却不作美。等朱元璋攻陷元大都,凯旋后,李善长立刻找了一帮人以刘伯温“泄露天机”为由弹劾刘伯温。

俗话说得好“三人成虎”,朱元璋也慢慢觉得,老天爷之所以不降甘露,应该是刘伯温泄露了天机。更何况,在类似事情上刘伯温已经出了一次糗,上了朱元璋的黑名单了。

从那时起,朱元璋就慢慢开始对刘伯温失望了,而刘伯温的君宠之恩,也受到了影响,仕途之路也开始一路下滑了。

刘伯温之所以仕途受阻,是因为他私自斩杀了李彬,被朱元璋轰出了朝廷,最后凄惨收场,了此一生。事实上,刘伯温被朱元璋轰出朝廷的原因,要比想象中深得多。

虽然刘伯温私自斩杀李彬,既伸张了正义,也大快了民心,但是刘伯温根本不知道,他摊上大事了。朱元璋记住他的烙印“功高震主,独断专行,此人绝不能留!”

从这一刻起,刘伯温未来悲惨的结局已经注定。

洪武二年,刘伯温在马皇后的帮助下,以二夫人陈氏病逝为由请求回家丁忧。当然,刘伯温这次辞官并不是真想隐退,而是因为赌气,想狠狠地拿捏朱元璋一把。

果然,回家不到两个月,又被朱元璋召回京了。朱元璋语气极其恭敬,表示自己心中有愧,刘伯温被感动了,反正也割舍不下仕途,于是,刘伯温就收拾了行李返回了京城。

殊不知,朱元璋的城府之深,要远远地超出这个书呆子的想象。

返京官复原职后,朱元璋对刘伯温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钦赐侍妾。

由于刘伯温的夫人陈氏刚刚去世,朱元璋便亲自赏赐了一个姓章的侍女照顾刘伯温的,朱元璋此举真可谓一箭双雕,既当了一回好人,也在刘伯温身边安插了一个卧底。

后来,刘伯温因为一件小事被朱元璋抓住了把柄。于是,每天罚他将《大明律》抄写一遍以示警诫,仅此而已。

对于这个如玩笑般的惩罚,刚开始的时候,刘伯温还能每天认真地抄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伯温也就不再抄写作业了。殊不知,朱元璋等的就是这一刻。

突然有一天,朱元璋要检查刘伯温的抄写作业。刘伯温当时就吓傻了,他已经很久没有抄写作业了,拿不出来的话可是抗旨不遵的大罪。岂料,朱元璋一一翻开,他发现竟然一天不差,可见刘伯温每天都在完成作业。这一下子,就连刘伯温自己都震惊了。

原来章氏夫人虽有重任在身,但是由于日久生情,再加上刘伯温以礼相待,就真的喜欢上刘伯温了。章氏夫人知朱元璋心机之深,处处要置刘伯温于死地,所以当刘伯温放松警惕,这位章氏夫人就模仿刘伯温的笔记,偷偷把作业补上了,以防万一。

就在刘伯温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回来见章氏,却发现朱元璋派出的人已经捷足先登了,章氏已经悬梁自尽了……

第二件事:诰封夫人。

在章氏夫人过世后,为了缓解一下刘伯温悲伤的心情,朱元璋一口气下达了五道封赏令,他把刘伯温家人全都封一个遍,紧接着,又封赏刘伯温。刘伯温是坚辞不受:

“陛下乃天授,臣何敢贪天之功?圣恩深厚,荣显先人足矣。”

在刘伯温这番合情合理的推辞下,朱元璋只好作罢。当然了,聪明的刘伯温深知帝王之道,岂会轻易上当,最终巧妙地化解了这次危机。

可惜的是,刘伯温刚刚躲过这次“封官加爵”的危机,一个更凶险的圈套就扑面而来,而在这件事情中,刘伯温一着不慎犯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错误,留下了一个满盘皆输的祸根。

第三件事情:君臣论相。

自“李彬案件”后,朱元璋就对两个人失去了信心,一个人是刘伯温;另外一个人就是李善长。

李善长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仕途之路算完了,为了防止刘伯温报复自己,马上提出了辞职。

谈话中,朱元璋突然说了李善长的一通不是,然后严肃地问刘伯温怎么看这个人的?

刘伯温马上回答道:“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朱元璋说出了一句要命的话:“我想废除李善长,让你当宰相。”

刘伯温用来委婉地回答朱元璋这个致命的问题: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潜台词是:丞相乃国家之栋梁,不能轻易地换掉,如果要换的话,也要先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再说。

刘伯温的这番话到底是出于自保,还是为国为民的一片真心呢?可能两者都有吧。

可惜的是,刘伯温机关算尽也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早就挖好了一个陷阱,并且准备把自己推进去。

你不是要跟我讨论合适的人选吗?正合我意!

朱元璋不紧不慢地问道:“杨宪这个人如何?”

朱元璋明知道杨宪是刘伯温的人,所以先拿此人做试探。

刘伯温答道:“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汪广洋如何?”朱元璋继续问道。

刘伯温回答道:“此褊浅殆甚于宪。”这个人比杨宪还浅薄,更不能胜任。

朱元璋继续问道:“你觉得胡惟庸这个人如何?”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朱元璋提到的第三个人,才是自己心中最合适的宰相人选。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却被刘伯温贬了一个一无是处。

刘伯温回答道:“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意思是说,这小子就是一头尥蹶子的牛犊,您要用他犁地,会把车都掀翻的。

殊不知,刘伯温错了,因为之前的那些问题,都是一些试探罢了,朱元璋真正致命的问题,现在才刚刚开始:“吾之相,诚无逾先生。”意思是谁都不行,就先生你行呗。这句话,成为让刘伯温人头落地的撒手锏。

其实,宰相的人选,朱元璋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之所以来问刘伯温,无非就是试探他一下,看看他有没有野心。

结果,通过这次对话,刘伯温昏着不断,在朱元璋的心中留下了“野心不死、嚣张至极”的形象,完了,彻底完了,无力回天了。

有道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刘伯温与朱元璋这段君臣论相,像极了《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著名情节:青梅煮酒论英雄。

然而刘伯温的这番肺腑之言也惹恼了一个人。当胡惟庸当上宰相知道君臣论相后,怀恨在心,用尽了办法陷害、折磨刘伯温。

自古伴君如伴虎,鉴于刘伯温这么精彩的“表现”,如果您是皇帝,您会容许身边有这么一号人吗?而且刘伯温不仅兵法了得,权谋的功底也是相当结实。只要朱元璋一想到宋太祖赵匡胤,就会如芒刺背,因为他不知道刘伯温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可见,留着这么一个人在身边,不杀他,算不错了。可怜刘伯温终其一生也没有明白。

洪武三年,朱元璋干掉杨宪,给刘伯温敲响了一记警钟,刘伯温也调离了御史台。

朱元璋继续对刘伯温清算和羞辱

洪武三年三月,元顺帝在草原上郁郁而终,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也被元朝内部驱逐,至此,元朝这个曾经显赫的王朝终于名存实亡。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大明王朝所有人欢呼雀跃,文武百官竞相庆贺。那些曾经是元朝的官吏,如今已经成为明朝官员的大臣们,自然也要上疏祝贺一番。

朱元璋却怒道:“如今你们的旧主子死了,应该难过才是,却在这里兴高采烈地祝贺,觉得合适吗?”

朱元璋这么一说,就是说给刘伯温听的,在元朝期间,刘伯温虽没有什么像样的官职,但在明朝,他却是元朝旧臣中官位最高的。

要知道,古代臣子最看重的气节,只有一个字:忠。然而刘伯温却把这个“忠”给丢了,还倒打一耙把该“效忠”的人给干掉了。

刘伯温为了摆脱贰臣身份的“华夷之辨”,虽然这番话说得既合情又合理,但朱元璋却说,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不忠之臣,元朝的统治才会土崩瓦解,最终覆灭。

可见,刘伯温想通过这种“华夷之辨”的言论来博取朱元璋的欢心,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被朱元璋泼了一盆凉水。

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刘伯温已经不会受到朱元璋继续重用了,甚至进入了朱元璋的黑名单,成了他的高度怀疑对象。

自从“华夷之辨”惨败后,刘伯温就知道自己与朱元璋的君臣关系已经不可逆转地呈现疏远之势了。而朱元璋对他的清算还远远没有结束,刘伯温倒霉的故事依旧在继续上演。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又开始封赏建国功臣了。他一口气册封了五个公爵、二十八个侯爵,以及数量可观的伯爵、子爵、男爵。但在明朝所有的开国元勋中,战功显赫的刘伯温却没有被封爵,也没有任何的奖励。

刘伯温满怀期待的两次封赏,却连一个安慰奖也没有,他心中的失落和不甘之情,不说自明。朝廷中的一些正义之士看不下去了,联名上书要求朱元璋册封刘伯温应有的官职。后来,为了平息民愤,朱元璋随便封给刘伯温为伯爵,赐名“诚意伯”。

刘伯温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爵位,但是对比同一时期册封的汪广洋,刘伯温就欲哭无泪了。汪广洋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工资也有600石,可刘伯温的只有区区的240石,朱元璋再三下令,刘伯温的爵位不能世袭。

所谓的“诚意伯”根本就不是荣誉勋章,而是致仕之旨。就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头衔。

刘伯温用一腔报国之心,帮助朱元璋开创了一个太平盛世,却换来了一个仕途无望、薪水微薄的结局,这怎么能不让刘伯温寒心呢?

就这样,刘伯温决定第二次退休,走上了一条永远不再入仕的道路。

洪武四年,六十一岁的刘伯温提出了辞职请求,虽然朱元璋做了挽留,甚至还要册封他为宰相,但是刘伯温根本不为所动,最终还是辞官回家,退出了这个是非之地。

其实,刘伯温执意要第二次告老还乡,主要是害怕朱元璋卸磨杀驴,给全家招来灭门之祸。

回家后,刘伯温天天闭门谢客,日日饮酒作诗。那些曾经用兵如神、指挥千军万马的辉煌岁月,就被刘伯温抛之脑后了。

一代贤臣,为了避祸,夹着尾巴做人,但是,没有想到,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种天天饮酒下棋、吟诗绘画的安稳日子仅仅持续了两年,他就不得不拖着自己年老多病的身躯孤身一人上京谢罪了。

那么,刘伯温到底是何罪之有呢?原来,这一切的缘由,还得从设立“谈洋司”说起。

刘伯温用尽血和泪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告诫自己子孙不准学王佐之术

谈洋是刘伯温家乡青田县南边处的另一一个小村庄。虽然人口不多,经济也不发达,但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却是极其特殊的。

谈洋位于处州、温州、福州三省交界处,就是一个三不管地区,因此这里很容易让盗贼们占山为王,他们凭借各种天险与官府对抗。

早在元朝末年的时候,这里的土匪就和方国珍狼狈为奸、为害一方,搅得当地老百姓不得安宁。虽然现在方国珍没戏了,但这里的土匪依旧没有放下屠刀、改邪归正的意思。

在家避祸的刘伯温觉得这样子很不好,因此他就上了一封奏折,希望朝廷对此加强管理。

洪武五年,朱元璋准奏了刘伯温的奏折,朝廷也派兵镇守了这里。就这样,这块三不管区域重新被朝廷控制了起来,而刘伯温也算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然而,就是这么一件事情,却让那个心怀叵测的胡惟庸彻底抓住了机会。为了对付刘伯温,胡惟庸状告道:

因为刘伯温看中了谈洋这块风水宝地,认为这里“距山海、有王气”想占为己有,但又怕抢占了土地后,这里百姓闹事,因此欺骗朝廷,在此设立巡检司以压住百姓。

不过,在处理这件案件时,朱元璋只是扣掉了刘伯温的俸禄,但诚意伯这个爵位还是保留了下来。若朱元璋真相信了,这占据“王气”可是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的大罪,哪会是仅仅剥夺俸禄这么简单!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无非就是借机再次羞辱、打击一下刘伯温,说到底还是朱元璋对刘伯温不放心,时时刻刻想杀了他而已。

所以,刘伯温的对策,重回京城,就是不不在原地等死,上京“引咎自责”去。因为他知道辩解没用,反而会更加激怒朱元璋。

向朱元璋解释清楚后,刘伯温干脆不回老家了,留在了京城。一来,可以免得朱元璋对自己再生疑心;二来,这样做也可以威慑胡惟庸,以前是天高皇帝远,现在他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看谁能拿我怎么办!

但是,刘伯温根本不知道,这一次,他又错了,而且错得相当可以。

这位昔日大明的第一国师,在京城没有任何家人和朋友,更没有任何知己,他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写几首诗作几篇文章,来排遣自己寂寞和孤独的情怀而已。可以想象,刘伯温最后孤身一人在京城的岁月,应该是在极度凄凉和孤独中度过的。

但是就算如此,朱元璋也没有打算放过他,他利用一切机会不断羞辱、攻击他。

但问题是,刘伯温官职也没了,权力也全都交公了,还能惩罚他什么呢?

最后,朱元璋下令扣除了刘伯温所有的退休金。连退休金都扣了,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刘伯温,大家都算是彻底踏实了。

就这样,在无尽的惨淡和凄凉后,刘伯温的生命终于走到了最后时刻。

洪武八年,在这种巨大的心理阴影和无限悲伤下,本就年事已高的刘伯温,日益衰弱下去,终于要不行了。

这一次,在派遣胡惟庸探视刘伯温后,朱元璋终于相信了这个老臣,也终于放过了他,并派遣了使者送他回家。

洪武八年,即将油尽灯枯的刘伯温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东西,朱元璋同意他回家的一纸诏书:《御赐归老青田诏书》。

在这封诏书中,朱元璋终于相信了刘伯温是一个难得的“忠臣”,他的忠心天地可表、日月可鉴。至此,朱元璋对刘伯温的考验终于结束,也终于对刘伯温放心了。

可惜的是,此时此刻的刘伯温已经行将就木,即将驾鹤西去了。

在明朝专使的护送下,刘伯温终于回到了老家,回到了这片自己最热爱的故土。回家仅仅数天,刘伯温就进入了弥留之际,他也清楚地知道是时候该交代身后事了。

借助回光返照的时机,刘伯温把家里所有人都聚集在了一起,他向家里人交代了两件事情。刘伯温留下的第一个遗嘱是:

他死之后,胡惟庸肯定要发难,到时候大家一定要韬光养晦、隐忍不发,更不要去京城申诉,等“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

可以想象,刘伯温是清楚知道,胡惟庸这个跳梁小丑就跟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好日子了,等这个小子倒台后,朱元璋必定会想起自己,到了那个时候,便是哭诉自己委屈的最好时刻,也是恢复名声的最佳时机。

刘伯温留下的第二个遗嘱:

将自己所有的天文、历法、学术、军事等方面的著作和手稿,全都交给长子刘涟,并封存于石室之内,等自己发丧入土后,再全部上交给朱元璋。

除此之外,刘伯温再三叮嘱自己的后代,不管是谁,都不许学习这些东西,因为学得越多,越能够料事如神,越会遭到君主的猜疑,最后跟自己一样,落个这么一个凄惨的下场。

这个遗嘱,就是刘伯温用尽自己的血和泪,才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一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孙重蹈覆辙,走他的老路,这条路有的太坎坷,太憋屈了。

二是他清楚,即使子孙能学到帝王之术精髓,也同样玩不过帝王的权势,最后同样落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凄惨下场。

至此,交代完了所有的身后事,这位一生波折,效忠二主,开创一个新的王朝,却落得一个兔死狗烹下场的刘伯温,终于含恨闭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完了自己无限坎坷和无限光明的一生。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先后惨死

刘伯温生前一共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刘琏与刘璟。当时朱元璋对于刘伯温,回去颐养天年这件事还是保留有猜忌的,除了暗中派人监视他之外,还将他的一个儿子留在朝中,作为人质一般的存在,他就是刘琏。

刘伯温死后,长子刘琏留在京城,得到了一定的升迁,这可能也是朱元璋的补偿方式吧,可惜的是,胡惟庸并不打算放过他,后来刘琏被胡惟庸党人胁迫,坠井而死。

长子刘琏死后,只剩下刘璟这根独苗了。这两个兄弟中,明显是刘璟比较争气,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聪慧好学,少年时因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播,到了青年时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性格也跟自己的父亲相近。

刘琏去世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贡献奖赏,都呈现在刘璟身上了,从奖赏到态度都很友好,不仅经常召见,还亲近如对待家人。

刘璟爱好谈论兵事,所谓的虎父无犬子吧。洪武十四年,浙东的山贼作乱,朱元璋考虑到刘璟是浙东人,对情况比较熟悉,给平叛大将军做参谋。果然,刘璟给大将军出了很多妙计,很快就打败了叛军。

平叛成功后,朱元璋竖起大拇指对刘璟说:“真不愧为军师刘伯温的爱子啊,厉害,厉害!”

在晚年的时候,朱元璋曾想赐予刘璟爵位,但刘璟认为应该把爵位赐给大哥刘琏,刘琏虽已去世,但刘琏还有孩子,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刘璟的深明大义之处。

刘璟受到朱元璋宠信,很多王孙贵族子弟都想跟他交朋友。他们得知刘璟的围棋下得很不错,就都请他到府下棋。有一次,刘璟跟朱元璋的四皇子朱棣下棋较量,三招两招就把朱棣杀得片甲不留。朱棣很是没面子,脸色一阴,两眼狠狠地盯着刘璟,嘴里却苦笑着说:“你就不能让我一子两子的吗?”心高气傲的刘璟断然拒绝道:“能让的我让,不能让的我当仁不让!”

朱棣气得当场就把棋盘掀了。就是这一句话,日后给刘璟招来了杀身之祸。

再说朱元璋,征战大半辈子打下了江山,又辛苦多年平定了各地的叛乱,总算能歇口气了,可是他也发觉自己老了,力不从心了,要赶紧定下继承人。朱元璋有26个儿子,最能干的就是刘璟得罪的四皇子朱棣。

当时,朱棣被封为燕王,守卫大明江山的北大门。朱棣自认为是最受父皇器重的,又担当着守卫北平这样的重任,继承皇位迟早的事。正当朱棣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朱元璋临终立下诏书,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

后来,朱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暗地里招兵买马,准备谋夺江山。朱棣的野心瞒不过聪明绝顶的刘璟,密奏建文帝,要他小心朱棣。可是年轻单纯的建文帝听了,不但没引起警惕,反而勃然大怒,斥责刘璟。

果然不出刘璟所料,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取代建文帝,自己当上了皇帝。

朱棣是记仇的人,刘璟的那句“能让的我让,不能让的我当仁不让”,他可是牢牢记着呢。又听说刘璟曾劝谏建文帝提防自己,更气,恨不得马上把刘璟抓回来杀掉。

可他刚刚篡夺了侄儿的皇位,群臣百姓正议论纷纷呢,不能做得太过分,得收买人心呐。于是,朱棣假惺惺下了一道圣旨,说什么新朝刚刚建立,需要人才,仰慕刘璟先生的才华,请刘璟进京做官,辅佐自己。

可是,当钦差带卫兵风尘仆仆地赶到刘璟家中时,刘璟躺在床上呻吟着,说是病重了。

其实,他早看透了朱棣的险恶用心,就想装病蒙混过去。这下,朱棣不干了!他撕下面具,下旨捉拿刘璟。还命令钦差不管他真病还是装病,都要抓回来。钦差得令,马不停蹄地又往刘璟的家乡南田赶去。

当刘璟一见到朱棣之后,刘璟却不称他为皇上,像以前一样将它称为殿下,言下之意就是不承认他的皇位,这让朱棣非常的愤怒。朱棣从侄子手里夺下了皇位的,最怕的就是别人质疑他的皇位的不正当,刘璟的一句殿下不免让朱棣怒火中天。

于是,朱棣将刘璟投入了狱中,最终刘璟在狱中也莫名死去。

古人云: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刘伯温一心为国为民,忠心耿耿,誓死效忠的这个朱元璋,但却一直对他不信任,处心积虑地要他的命。哀莫大于心死,所以刘伯温应该是心灰意冷,最后慷慨赴死、从容离世。而且用尽他自己的血和泪,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诫后代“不准学帝王之术”,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这个规律可谓是亘古不变的铁律。所以说,刘伯温的一生:他只能猜得到开始,却根本猜不到结局。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于世,民间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当然在朝堂上,刘伯温并没有如此玄乎其乎的能力,诚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的确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并不是决定性的,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元勋,他们的功劳无疑要比刘伯温来得大。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刘伯温对于明朝的功劳到底大不大,而是来讨论下这位明朝开国元勋他所遗留下来的子嗣最终的结局如何。

刘伯温一生育有二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皆为继室陈氏所生。

长子刘琏

刘琏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年) ,此时他的父亲刘伯温刚刚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准备参与到元末乱世的潮流之中。《明史》赞其“有文行”,即文章出众,有德行,因此在刘琏成年后,朱元璋见他十分聪明,是“欲大用之”。洪武十年(1377年),29岁的刘琏被任命为从六品考功监丞,掌给授诰敕之事,同时兼试监察御史一职。



不久,刘琏即升任为从三品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掌江西一省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等事务,成为了明朝地方上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只是也就在这一年,正当朱元璋要继续重用他,将他培养成与他父亲那样的朝中重臣时,刘琏却因不愿成为胡惟庸一党,而被胡惟庸的党羽逼死。

《明史》载:“(刘琏)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他死后,朱元璋是惋惜不已,但也无可奈何,遂只得是遣使祭灵,以示恩宠。



总得说刘琏这一生虽短暂,但却并不平凡。正如时任国史院编修吴从善所言:“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在刘伯温良好的家风下,刘琏被教育的很好,可谓德才兼备,在家他是贤子,在外他是良臣,虽是开国功臣之后,但却从来不恃宠而骄,更不会以权谋私,此后更是宁死也不愿意投靠奸臣,而是忠于朝廷。

次子刘璟

刘璟生于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史书称其“弱冠通诸经”,他小时候就熟读四书五经,文韬武略是样样精通,较之其哥哥刘琏是不相上下。洪武十年,刘琏死后,刘璟本该是继承刘伯温的伯爵之位的,但他却没有去继承,反而是将这个爵位让给了自己哥哥的儿子刘廌,因此被朱元璋看重,为了表彰刘璟的兄弟情深,遂授他閤门使之职,赐“除奸敌佞”铁简,“百官不法,持此纠正”,是为天子近臣。



洪武十四年(1381年),温处叶丁香、吴达三叛乱,刘璟跟随延安侯唐胜宗率兵征讨,在这次战斗中,他表现十分突出,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协助唐胜宗平定了此次叛乱,凯旋后,朱元璋赞其:“璟,真伯温之子也”,并对其是越发的信任。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谷王就封,刘璟授谷王府左长史,同时朱元璋还赋予他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权。

惠帝朱允炆即位后,因其削藩操之过急,致使朱棣起兵造反,不久南京告急,此时忠心耿耿的刘璟遂急忙返京,向朱允炆献平派十六策,可朱允炆并未采纳这些计策,但却命他与李景隆一起平定朱棣之乱。但是在与朱棣的对战中,刚愎自用的李景隆始终听不进去李璟的谏言,最终致使建文军大败。



建文二年(1400年),刘璟带病赴京,再次向朱允炆进《闻见录》,陈述平定朱棣叛乱的计策,可朱允炆还是不愿意听从,此时心灰意冷下的刘璟最终决定弃官归隐,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再也不管惠宗朝的死活。

1402年,朱允炆败亡,下落不明,朱棣于南京登基,是为永乐帝。此时朱棣爱惜刘璟的才能,于是准备诏刘璟再次入朝为官,可在接受到诏令后,刘璟却一直为答应前往。而后,恼羞成怒的朱棣遂下旨将他强行押来南京,逼他就范。但就算是到了南京,刘璟也是软硬不吃,无论朱棣怎么说,他就是不开口效忠,反而是用言语百般激怒朱棣。



刘璟先是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为由坚决不接受朱棣给予的官职,再是他也从不称朱棣为“圣上”,而是依然称他为“殿下”,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朱棣的皇位。此外,在一次召见时,刘璟更是直言不讳的与朱棣说道:“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因此当时的朱棣是震怒不已,不过此时朱棣还是没想要杀他,只是将他关进牢中。但是刘璟知道,他只要不降,朱棣总有一天是会杀了他的,甚至是会被满门抄斩,于是他索性就在狱中用发辫自缢,享年52岁。



总得说刘伯温二子刘琏、刘璟,他们皆是大明忠臣,他们誓死效忠于大明皇帝,至死不渝。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