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他父亲是谁?
巫蛊之祸时,太子刘据死后,李广利想把刘贺的老爹刘髆扶上去,谁知弄巧成拙,不仅没能把刘髆扶上去,还葬送了整个家族。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刘髆的儿子刘贺被霍光扶上了帝位
巫蛊之祸时,太子刘据死后,李广利想把刘贺的老爹刘髆扶上去,谁知弄巧成拙,不仅没能把刘髆扶上去,还葬送了整个家族。
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刘髆的儿子刘贺被霍光扶上了帝位。
而霍光之所以让刘贺做皇帝,并不是真想拥戴他,而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不过,霍光失算了,他很快就发现,刘贺的表现和霍光对他的预期相差甚远,以至于只能将其废黜,再立一个新皇帝。
霍光当初为什么非要让刘贺做皇帝呢?
事实上,汉昭帝死后,新的皇帝人选关系到霍光整个家族的命运,在此之前,他已经权倾天下十几年了,想继续保持现有的权势,就必须选一个易于控制的人为帝。
如果新的皇帝是个厉害角色或者家族背景很强,霍光控制不了,皇帝为了拿回皇权,必定剥夺霍光的权势。
当时还真有这么一个人,霍光比较忌惮。
此人便是广陵王刘胥,他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当时唯一还在世的儿子。
按照宗法制,汉昭帝刘弗陵没有子嗣,那么皇位的继承人可以从汉武帝的儿子或者孙子辈当中选一个。
刘胥作为汉武帝的儿子,与其他人相比,显然是有优势的。
文武大臣们,也都比较支持,有不少人认为应该让刘胥继位,但全部被霍光给压下去了。
霍光给出的理由是,当初汉武帝在世时,就认为刘胥的行为没有法度,品行太差,不适合做帝国继承人。
刘胥的品行是怎么一个差法呢?
按照史书的说法,刘胥这人实在太生猛了,除了喜好游乐外,他不仅力大无穷,达到可以扛鼎的地步,还能空手和熊、野猪之类的野兽搏斗。
汉武帝因此认为刘胥四肢发达,行为没有法度,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所以刘胥无缘太子之位。
可即便如此,大臣们还是比较支持由刘胥来继位,毕竟此时汉帝国缺少继承人,而刘胥是汉武帝唯一还在世的儿子。
所以由刘胥来继位,合法合理。
谁知,面对大臣们的舆论压力,霍光还是硬着头皮给拒绝了。
霍光之所以不想让刘胥继位,是因为刘胥会威胁到霍光的权势。
此时的刘胥也是成年人了,而且不是善茬,如果他继位,必然不能容许霍光大权独揽,也必然不愿做一个傀儡。
到时候,刘胥肯定会变着法地削弱霍光的权力,收回皇权,跟霍光之间早晚要发生冲突。
按照刘胥的这种调性,真要把他惹毛了,要是当场就把霍光给撕了,那可就严重了。
霍光为了保住既有的权势,也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是万万不能让刘胥继位的。
但群臣都支持他,霍光的压力也很大,不过,他已经想好了对策。
霍光先是指使一个郎官上书到朝廷,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了一番,反正总的就一个意思:刘胥不适合继位。
霍光拿到这份奏章后,立马就拿到朝堂上让百官传阅。
既然刘胥不合适,那谁才合适呢?你霍光总得物色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物吧?
霍光显然是早已准备好一切,当即就说,昌邑王刘贺最合适不过了。
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的第五个儿子,刘髆的母亲李夫人也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
按理说,他也是有资格继位的,但刘髆死得早,汉武帝在世的时候,他就死了,但他还有个儿子刘和继承了他的王位。
所以,刘贺是汉武帝的亲孙子,也是有资格继承帝位的。
在霍光的强硬表态下,刘贺最终被选为了新一任的皇帝,而霍光之所以会选刘贺,也是有他自己的如意算盘。
霍光的算盘当然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皇帝,保住自己的权势了。
刘贺当时也19岁了,怎么就易于控制呢?
这事儿还得从汉武帝时代的巫蛊之祸说起。
当初,卫子夫日渐衰老,汉武帝开始不断宠爱新的年轻女子,其中就有个李夫人十分受宠,她为汉武帝生了个儿子,叫做刘髆,也就是刘贺的老爹。
卫青和霍去病死后,汉武帝甚至直接将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任命为汉军统帅,李氏家族的权势已经可以比肩卫氏家族。
而且,李氏家族和卫氏家族是死对头,因为李广利想整垮太子刘据,把刘髆扶上去。
后来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被逼自尽后,李广利和他的亲家,也是当朝丞相刘屈氂一起密谋扶植刘髆上位。
两人因此还暗中搞巫蛊,祈求上天,让刘髆成为太子。
然而,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汉武帝此时正在彻查巫蛊案,刘屈氂很快就被人举报,东窗事发。
汉武帝由此认为,刘屈氂和李广利很可能暗中参与了巫蛊之祸,是害死太子刘据的元凶之一,于是将刘屈氂和李广利族灭。
刘髆也因此再无机会成为太子,而刘髆本人也是个短命鬼,汉武帝还活着的时候,他就病死了。
所以,刘髆的儿子刘贺虽然继承了他昌邑王的王位,但他的家族势力早就在汉武帝时代就被连根拔起了,无法对霍光构成威胁。
如今的昌邑王刘贺,根本掀不起大浪,而且刘贺又是一个纨绔子弟,即使做了皇帝,也只能任由霍光摆布。
这么一来,霍光就可以继续控制皇帝,大权独揽,保持权倾天下的权势,这便是火光的如意算盘。
然而,霍光失算了,他万万没想到,刘贺根本不甘于被控制,变着法地跟霍光过不去。
所以刘贺登基后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给废了。
史书上说,刘贺在这27天里,干了一千多件荒唐事,具体咱就不说了。
其中有几条是比较严重的。
其一,秽乱汉昭帝的后宫,还威胁当时值守的掖庭令,让他保密,否则弄死他。
其二,是肆意玩乐,甚至写下一道诏书,让一个大臣立马去娶十个女人回来,还有大肆搜集奇珍异兽,比如野猪、老虎之类的来玩乐。
这都不算大的,更严重的是,他竟然把上官太后的马车给霸占了,还让手下随从轮换坐着玩。
其三,刘贺继承皇帝位置,是以汉昭帝的子嗣身份继位的,他登基之后要做的事情应该是祭奠汉朝列祖列宗以及汉昭帝。
可这家伙竟然完全不予理会,直接祭拜自己的父亲刘髆,完全不把大汉礼制放在眼里。
其四,任意改变使节颜色。他把皇帝专用的使节颜色随意更改,而且在汉昭帝灵堂前接掌皇帝印绶时,竟然当场打开,丝毫不尊重国家礼器。
这个事儿是比较严重的,但刘贺还干了更严重的事,也是霍光十分不能容忍的。
他跑去打开存放诸侯王、列侯以及两千石官员印绶的府库,将这些印绶拿出来随意赏赐给随同他进京的昌邑国随行人员。
要知道,刘贺此时已经是皇帝,他授予臣子印绶,是有法律效力的,而这些印绶可都不是什么小官儿,而是诸侯、列侯、两千石级别的官员印绶。
这相当于变相地让昌邑国的属臣掌握了权力,时间一久,必然稀释霍光的权力。
最严重的是,刘贺将原来的长乐宫卫尉罢免了,改由昌邑国的国相安乐接任,负责长乐宫的警卫。
而且,刘贺还派人到昌邑国召集了两百多名官吏进京,全部给封了官儿。
这种事情是霍光十分忌惮的,刘贺这一出,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懂,这是不甘心做霍光的傀儡,他要扶植属于自己的嫡系力量。
此外,在刘贺的荒唐行为中,有一项是任意改变使节颜色,这个也是变着法跟霍光作对。
要知道,使节是有行政效力的,凡是持有皇帝授予的使节之人,就是在执行皇帝的意志,可以对军队和大臣发布命令。
当初,巫蛊之祸爆发后,太子刘据和刘屈氂在长安城大战时,由于皇宫里存放着很多使节,刘据可以用它们调动军队和大臣。
汉武帝为了让原有的使节失效,就改变了使节的颜色。
刘贺现在整这么一出,明显是在强化皇权。
以上种种,除了有些行为确实十分荒唐以外,其他有几条都是围绕着强化皇权,扶植皇帝的嫡系力量而展开的。
霍光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刘贺虽然是个纨绔子弟,却很能搞事情,这才登基多久?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收回皇权了。
如果任由刘贺这么搞下去,霍光的权力早晚会被架空,甚至被皇帝干掉。
霍光当然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于是趁刘贺羽翼未丰之时,当机立断,将其废黜,改立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而刘贺则被贬为海昏侯,后来汉宣帝刘病已亲政后,还十分忌惮刘贺,一直到刘贺去世,他才放下心来。
总的来说
刘贺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完全是霍光的个人意志,他认为刘贺易于控制,可以确保霍光继续保持大权独揽。
但霍光显然是低估了刘贺这个人,他没想到刘贺不甘于做傀儡,一上台就开始扶植嫡系,跟霍光对着干,所以必须将其废黜。
而刘贺此人,虽然荒唐,却也知道霍光大权独揽,皇权被架空,所以必须削弱霍光的权势。
然而,刘贺的道行明显是欠火候的,他太急于想要削弱霍光,而且所有的行动都是明着来,还是容易起正面冲突的那种。
直接触动了霍光的恐惧之心,结果自己的嫡系还没发展出来,就被霍光给打回原形了。
至于刘贺这个人,究竟是一个荒唐无比的纨绔子弟,还是一个情趣高雅、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呢?
有人认为,海昏侯墓被发掘后,里面有大量的儒家典籍,还有乐器等,说明刘贺是一个情趣高雅的人,不像是个能干出很多荒唐事的。
刘贺以往那些荒唐形象,很可能是霍光故意抹黑的。
我的观点是,这些并不能推翻刘贺在史书上的形象。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就成了汉朝的主流文化,而且皇室中人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
而儒家教育,在那个时候已经是皇室子弟要接受的基本教育内容,皇子的老师,要传授给皇子的知识,也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东西。
所以,刘贺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儒家典籍,这是很正常的。
毕竟海昏侯墓中的陪葬品都是他死后,他的家人给他安排的,用儒家典籍、乐器、青铜器来陪葬是比较正常的陪葬品选择。
总不能把那些野猪、老虎之类的奇珍异兽放进去给他陪葬?
所以,仅凭现有的文物,只能印证汉朝时代的贵族接受大量儒家教育之类的记载,并不能直接推翻对刘贺的形象。
汉神爵三年(前59年)的某天,正在长安未央宫处理政务的汉宣帝刘询突然接到豫章太守的急报:“海昏侯贺本月薨逝!”而对于这个堂叔的去世,宣帝除了有一丝丝诧异之外,心中还下意识地生出了“如释重负”的感觉,从此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在名分上动摇自己的帝位,承继自叔祖父孝昭皇帝位下的帝统,总算是消除了最后一个外在隐患,十五年的膈应感,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为什么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宗室侯爵,他的去世却让皇帝如此安心,像“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一般如释重负?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要从三十二年前说起了。
征和二年(前91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已经到了暮年之时,出于对皇权的排他性和对于衰老乃至死亡的恐惧,他开始怀疑周围的人都在用巫蛊之术诅咒于他,让他早日驾崩,以便代替他掌握大汉帝国至高无上权力。于是武帝遣宠信的绣衣直指使者江充、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主持清查皇宫中巫蛊所在及幕后操控者。
江充等人和皇太子刘据之前就有嫌隙,太子极度厌恶江充,甚至有在自己登基后杀掉江充的念头,江充因此非常害怕。正好以此武帝授予江充等人彻查巫蛊之事,于是江充利用手中的权力,暗地里在皇太子宫中埋下巫蛊木偶,构陷皇太子诅咒武帝,想要提前登基。
皇太子刘据被江充等人陷害,又不能及时见到在甘泉宫养病的武帝,心中惶恐,无以自辩,因此采用了太子太傅石建的主意,在当年七月用皇太子符令及皇后(皇太子之母卫子夫)印绶调动长安驻军和平民,逮捕并处死江充、韩说,占据长安以求自保。当时丞相、澎侯刘屈氂(武帝之侄)也趁乱逃出长安。
武帝在甘泉宫得知太子发兵击杀江充后,还大度地说:“太子肯定是害怕江充,又愤恨其肆意查验宫内,所以才发生这样的变故。”之后派出使者想要召太子到甘泉宫相见,以分辨是非。可是使者惧怕太子暴怒中处死自己,根本不敢入城,在城外游荡一圈后就返回甘泉宫,对武帝谎报太子确实是造反,还要杀自己。武帝顿时大怒,深信皇太子已反,于是赐予逃到甘泉宫的丞相刘屈氂加盖了玺印的诏书,赋予他平定叛乱的权力。
刘屈氂和武帝第五子昌邑王刘髆的舅父海西侯李广利是儿女亲家,因此和太子有争斗之心,时刻想要扳倒太子,扶立昌邑王为皇储。此次太子因被江充逼迫而举兵反抗,和武帝父子失和,刘屈氂欣喜万分,故意不组织军队,趁乱逃离长安,使得太子的过错被人为扩大。之后他又奉武帝诏令出兵平乱,率三辅军队进入长安,和太子的卫队及临时召集的平民大战五天,长安血流成河,鲜血如水一般流入水沟。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皇太子刘据不敌占据正统名份的丞相军队,兵败出逃,从长安城覆盎门逃出城外。因为情况危急,所以太子只带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出逃,卫皇后(太子之母)、史良娣(太子之妻)、史皇孙(刘进、太子长子)、皇孙妃(王翁须、刘进夫人)、皇女孙(太子之女)等太子家眷都在长安被丞相的军队杀害(卫皇后自杀),太子姬妾和门客也都被处死,在一片恐怖肃杀气氛中,只有太子之孙、史皇孙之子、刚刚出生几个月的皇曾孙刘病己没有遇害,被送到长安官狱中处置。
征和二年(前91年)八月,逃到湖县泉鸠里的皇太子刘据行踪暴露,被追踪而至的官吏包围,太子不愿意被佞臣捉拿而受辱,于是自缢而死,随同逃亡的两个皇孙也一同遇害。
皇太子冤屈自尽后,武帝也有所醒悟,开始对参与巫蛊案、陷害太子的佞臣进行严惩。首祸者江充被三族,诬陷者黄门苏文被烧死在横桥。追捕太子功劳最大的莽通被处死,在泉鸠里对太子动过兵刃的人都被族灭。
而在皇太子横死后,暗中策划准备扶立昌邑王为新一任太子的丞相阿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两人(李广利是昌邑王舅父、刘屈氂是李广利亲家)也被告发在巫蛊之案中诅咒武帝、祈愿他早死,以便拥立昌邑王为皇帝。武帝怒不可遏,将刘屈氂定为大逆不道之罪,在长安东市腰斩,其全家族灭(幸好刘屈氂是武帝亲侄子、属于宗室近亲,要不然夷三族的话,连武帝本人都属于其内了)。李广利此时正率军出击匈奴,武帝将其妻子儿女收捕入狱,李广利听到这个消息就投降了匈奴,于是李氏宗族也全部被处死。
武帝有六个儿子:卫皇后生太子刘据,王夫人生齐怀王刘闳,李姬生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李夫人生昌邑王刘髆,赵婕妤生幼子刘弗陵。皇太子刘据因巫蛊之乱全族遇害后(除了皇曾孙之外),皇储之位空缺,武帝需要重新立储。
此时,武帝次子齐怀王刘闳已早夭,而昌邑王刘髆因为舅父李广利阴谋拥立之事已经失去武帝信任和好感,勉强看在父子之情上没有处置他,但再也没有被立为太子的机会。从行辈上来说,武帝第三子燕王刘旦机会最大,可惜他操之过急、又野心勃勃心术不正,在太子去世后急不可耐地主动上书武帝,要求进长安宿卫皇宫,其潜在意思就是要当皇太子,武帝因此十分厌恶他,杀了他的上疏使者,并削去燕国封地三个县,明确表示不会立燕王为太子,刘旦想要继位的念头从此落空。而武帝第四子广陵王刘胥,为人骄纵奢侈、不尊法度、喜好游乐,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兼二世祖,汉室江山断然不可交给如此荒唐无德之人,因此武帝在太子刘据去世后的数年内,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更立新太子。
与此同时,太子唯一的血脉、皇曾孙刘病己也在长安官狱中顽强成长,在心怀怜悯的廷尉监邴吉照顾下,刘病己在襁褓中就被安排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中,由女囚胡组、郭征卿两人哺育,邴吉还私下用自己的俸禄买来衣食,抚育皇曾孙,对皇曾孙有莫大的恩德。
后元元年(前88年)春正月,因为母族(李广利一族)全部被诛杀、自己又失去了父皇的信任、和储位再无交集,昌邑王刘髆心情抑郁、气闷成疾,病重薨逝,年仅十八岁(史书中没有刘髆确切生卒年,这里是按照李广利因妹妹李夫人受宠而在太初元年(前104年)拜贰师将军推算出刘髆大致出生于太初元年之前不久)。幸好刘髆不像其二哥齐怀王刘闳一样早夭无后,他有一个独子刘贺,所以刘髆薨逝后,武帝痛惜儿子早亡的同时,将孙子刘贺册立为昌邑王,承袭刘髆的王爵和封国,并追谥刘髆为“昌邑哀王”。
后元二年(前87年)春二月,武帝病重,离开长安,住在长杨宫、五柞宫养病。当时有术士说长安监狱内有天子气,武帝心情不畅、害怕对自己不利,于是派内谒者令郭穣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犯人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以消除王气。
当时皇曾孙刘病己已经五岁,依旧住在官狱内,平时都是由邴吉安排人照顾,这个时候郭穣奉武帝诏令来到邴吉所在的官狱中,要杀掉所有犯人。邴吉很着急,于是紧闭监狱大门,呵斥郭穣说:“普通人都不能无故被杀,何况皇曾孙在此!”一直坚守到天亮,郭穣也没办法进入官狱,只好回去禀告武帝,并趁机弹劾邴吉。此时知道还有一个曾孙在世的武帝也醒悟过来,唏嘘地说:“是上天让邴吉这样做的吧。”随后大赦天下,官狱诸犯都可以出狱,皇曾孙刘病己也因此被释放,离开了官狱。
此时武帝已经病重不起,即将驾崩,他的皇子中,这个时候只有三子燕王刘旦、四子广陵王刘胥、六子刘弗陵在世,而年长的燕王、广陵王都因心术不正、不尊法度、觊觎皇位而不得武帝喜爱,父子之间十分疏远,武帝对这两个儿子甚至厌恶至极,根本没有想过把皇位传给他们。
在弥留之际,武帝召跟随自己二十多年的亲信大臣奉车都尉霍光入宫,赐给他“周公辅成王”图,示意他辅佐幼子刘弗陵继位。为防止自己死后外戚擅权,重现吕氏之事,武帝将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赐死,以绝后患。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二,武帝下诏,正式立八岁的刘弗陵为皇太子,同时命宗正寺将皇曾孙刘病己录入宗室族谱中。二月十三,武帝晋封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政,晋封光禄大夫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和霍光一起,四人共同辅佐皇太子刘弗陵。二月十四,武帝驾崩,年七十一。二月十五,皇太子刘弗陵登基,即汉昭帝。
昭帝登基后,由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录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 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一同辅政。
此时,从官狱被释放的皇曾孙刘病己起初没有地方可去,被邴吉抚养了几个月后,才找到其祖母史良娣家,把他交给史良娣的兄长史恭抚养。史良娣的母亲贞君这个时候还在世,看到曾外孙孤苦伶仃,心里难过,于是亲自照看刘病已,皇曾孙从此生活得以安定。
而昌邑王刘贺,在祖父武帝去世、叔父昭帝登基之后,依旧留在昌邑封地里居住。由于没有了父亲的管束,自己又身为诸侯王,所以行事无拘无束,没有任何人能够约束他。昌邑国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多次劝谏都没有效果,刘贺在封国内依旧我行我素、骄横放荡而不守礼法。
本来作为一个普通的诸侯王,刘贺在封国内荒唐糊涂一点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汉室诸侯王比他荒诞暴虐的多的是。但是刘贺在机缘巧合之下,居然和皇统帝位有了关系,他的这种荒诞无礼的品行,最终也给他带来了悔之不及的结果。
昭帝登基后,因为年幼,由大将军霍光辅政。霍光受武帝遗诏,兢兢业业辅佐昭帝,并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励农业,使国力得到恢复,武帝晚年的“亡秦之祸”得以免除,国家逐渐恢复了生机。
可是在霍光辅政时期,因为权力之争和意见分歧,霍光与辅政大臣上官桀、桑弘羊都产生了矛盾(辅政大臣金日磾此时已去世),同时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自以为抚育昭帝有功(鄂邑长公主在武帝去世后就搬到皇宫中居住,并承担起抚育昭帝的重任,名为姐姐、实同养母),向霍光为自己的情夫丁外人求封侯,被霍光拒绝,和霍光也因此结怨。昭帝三哥燕王刘旦,因为当年没有被立为太子、而是幼弟继位,所以对武帝、昭帝都怨恨无比,认为自己是皇子中最长,居然不得继嗣,还遭到武帝斥责、削封,一直忿忿不平,对昭帝继位极度不满,时刻准备着谋划政变,取昭帝而代之。
在对霍光共同的怨恨不满之下,上官桀、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人迅速结成一个政治联盟集团,一同谋划政变,准备除掉霍光,并废黜昭帝,然后立燕王为帝,瓜分朝堂权力。
诸人按照策划开始行动,先由燕王向昭帝上奏,说霍光不给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封侯,是“擅自专权、隔绝宗亲,疑有非常”,以此离间昭帝和霍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诬告霍光谋反。但昭帝虽年幼,对霍光的辅政功劳却十分认可,对兄长燕王的小心思也了如指掌,根本不相信他的诬告,对其奏报予以驳斥,并穷追燕王上书意图及幕后是否有人怂恿。
原本燕王等人上奏疏后,认为昭帝会相信其中所说,追究霍光之罪,那么上官桀、桑弘羊二人可以用辅政大臣身份拘押霍光,以擅权之罪处置霍光。可没想到昭帝聪慧,一眼看穿其中关节,选择支持霍光,并追究燕王上书的幕后策划者。
没有扳倒霍光,上官桀等人不甘失败,决定铤而走险,让鄂邑长公主以皇帝长姐的身份邀请霍光前往其府中饮宴,趁机埋伏杀手将霍光诛杀,然后上官桀、桑弘羊等再伪造武帝诏令,废黜昭帝,迎立燕王。
政变即将发生之时,鄂邑长公主府中的稻田使燕仓得知了阴谋,紧急向大司农杨敞、谏议大夫杜延年告变,二人再火速告知霍光及昭帝。得知消息的昭帝和霍光惊怒交加,紧急商议后做出决议:立即派出皇宫卫士,分别赴鄂邑长公主府、上官桀、桑弘羊宅邸,逮捕上官、桑两家人丁,及公主情夫丁外人,连夜审理,获取口供。
在廷尉府的审理之下,上官桀、桑弘羊、鄂邑长公主、燕王等人阴谋作乱之事被彻查清楚,获得了实据。昭帝接到审理奏报后勃然大怒,命霍光将上官家、桑弘羊家诛灭三族,姐姐鄂邑长公主因抚育自己有功,减罪一等赐自尽,丁外人伏诛。同时派出使者赴燕国,言明燕王之罪,勒令其自裁,赐谥号“燕剌王”,燕国被除封,燕剌王的儿子们都被废为庶人,不得继承爵位。这是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间的事。
叛乱被平定后,霍光得到昭帝的全面的、毫无保留的信任,从此权倾朝野,“威震海内”。在他的辅政之下,汉朝“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国家实力恢复到武帝中期时的强盛富庶局面。
这个时候,昌邑王刘贺继续在封国内肆意行乐、斗鸡走狗、狂妄胡闹,一片乌烟瘴气。而皇曾孙刘病己则被叔祖父昭帝下诏从祖母史良娣母家接出,由掖庭负责养育。当时的掖庭令张贺曾是皇太子刘据的家吏,怀念太子旧恩,所以十分同情刘病已,对他很是体贴, 在刘病己来到掖庭后便用自己的俸禄供养刘病已,并送他读书。刘病己在掖庭内继续健康成长,昭帝又正式恢复了他宗室的身份,不过没有封爵,平时朝廷大典饮宴仪式中,刘病己都是以皇曾孙、平民的身份参与朝会。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二十一岁的昭帝因病崩于长安未央宫,没有留下子嗣,汉室皇统遭遇断绝的危险。此时武帝诸子中,只剩下广陵王刘胥还在世,按照帝位传承制度,应该是由他承袭昭帝驾崩后所留下的皇位。但是广陵王好勇少智,行事没有法度,又骄纵奢侈,武帝在世的时候就不喜爱他,因此实际掌握大权的大将军霍光以广陵王不尊法度、行事荒唐为由,向上官皇后奏报说广陵王不能承继宗庙(上官皇后是昭帝的皇后,上官桀的孙女,也是霍光外孙女,在上官桀谋反时没有被牵连),取消了他的继承权。
广陵王被取消继承宗庙的资格后,皇位只能由武帝的孙辈来承袭,而武帝在世的孙子中,虽然燕剌王的儿子们年纪行辈居长,但都因其父燕剌王谋反而被废为庶人,失去了继位的资格,广陵王诸子也由于其父被取消入继大统的资格而一并失去继承权,所以,这个时候只剩下武帝第五子昌邑哀王刘髆的独子、现任昌邑王刘贺有资格继承皇位。
于是执掌大权的大将军、博陆侯霍光以上官皇后的名义下达诏令:“以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给事中邴吉、中郎将利汉往昌邑国,征召昌邑王赴长安,主持皇帝典葬之礼。”这就是要以昌邑王为昭帝的继承人,入长安主持昭帝葬礼后,再即位为帝。
元平元年(前74年)五月,从长安出发的使者抵达昌邑国,向昌邑王通告了将要迎他入长安即位的天大好消息,刘贺欣喜若狂,第二天就带着昌邑国官员几百人急匆匆上路,向长安出发。一路上刘贺命属下搜刮地方、强夺民女,导致经过之处一片鸡飞狗跳,最后还是随同的昌邑郎中令龚遂全力进谏,才勉强阻止了刘贺的荒诞行为。
元平元年(前74年)六月初一,昌邑王刘贺抵达长安,在群臣的陪同下拜见了上官皇后,上官皇后立其为皇太子,承嗣孝昭皇帝。六月初二,刘贺在孝昭皇帝灵柩前接受了皇帝玺印、绶带,从仪制上承袭了皇位,并尊奉上官皇后为皇太后。
原本霍光认为刘贺年轻、又热衷玩乐,“轻狂不惠”,应该比较容易控制,这也是他放弃年长的广陵王,迎立昌邑王的原因所在。这种情况昌邑中尉王吉也很清楚,在刘贺离开昌邑国前赴长安时,还对刘贺劝谏说要他安分守己、虚心低调,不要得罪辅政的大将军霍光,收敛自己的行为,安安稳稳把皇位坐稳后再图其他。但是刘贺根本没有往心里去,大大咧咧地接受皇帝符玺、入主皇宫后就开始一连串神操作,让力主拥立他继位的霍光先是目瞪口呆、继而勃然大怒,最终决定废黜其帝位,赶回封国了事。
从元平元年(前74年)六月初二,到六月二十八,在短短二十七天内,刘贺作为嗣皇帝而做出的荒唐行为有:
将皇帝符玺带在身边、不交给尚符玺郎保管(以便随时使用,对亲信封官);
原昌邑国属员二百多人都被召进宫,不顾孝昭皇帝丧期,经常和与他们在宫中玩乐;
进入孝昭皇帝嫔妃们居住的掖庭中,和她们嬉笑娱乐;
随意使用诸侯王、列侯、二千石朝臣才能佩戴的绶带,授予给昌邑国的郎官们,并把他们都免为良人(昌邑国郎官都是仆役身份);
孝昭皇帝丧期还未结束、嗣皇帝还未除去丧服,就命食监太官(负责膳食的内廷宦官)准备平日的肉食和酒,太官不敢奉上,刘贺就派侍臣私下去宫外买来鸡、猪、酒带进宫食用,并以皇帝的身份下诏给宫殿守卫,叫他们放行;
祖宗的祭庙仪式还没有举行,刘贺就私自派人用三副太牢祭祀父亲昌邑哀王刘髆的陵园,对昌邑哀王自称“嗣子皇帝”;(置孝昭皇帝于何地?如果刘贺皇位坐稳了,大礼议事件恐怕要提前一千五百年上演)。
而最最重要(最作死)的事情,是刘贺竟然以皇帝的身份,命昌邑国相安乐担任长乐卫尉,接管长乐宫宿卫军队,负责此后的宫廷禁卫(长乐宫是上官皇太后居所,上官皇太后是霍光权力地位的保证,所以霍光一向是用女婿作为长乐卫尉,负责保护外孙女上官皇太后)。刘贺用自己的亲信替代了霍光的党羽,这就严重触及了霍光的底线和权威,注定会遭到霍光的激烈反击。
包括以上几件事之内,刘贺本人在成为嗣皇帝后,一共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符合法度、违反祖制、荒淫不德之事,丞相杨敞等几次进宫规谏,他都不改品行,使得群臣极度失望(也许有霍光强加给他的罪名,不过这都不是重点,以上那几件事就完全能够证明刘贺的昏聩和荒淫了)。
同时,随同刘贺来到长安的昌邑国那几百属员们也在私下联络、蠢蠢欲动,准备利用刘贺的皇帝身份获得官职、掌握权力,并趁机剪除霍氏的势力,从而掌握朝廷大权。霍光秉政十多年,在朝堂上下耳目众多,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人的小伎俩,因此更加厌恶刘贺。所以在刘贺即位不过十多天后,大将军霍光和车骑将军张安世(掖庭令张贺的弟弟)就策划废黜他,更立新帝。
元平元年(前74年)六月二十八,由霍光领头,和丞相杨敞、宗正刘德、车骑将军张安世、御史大夫蔡谊、太常苏昌等人一起进宫朝见上官皇太后,向皇太后详细陈述了昌邑王(注意,霍光在皇太后面前不再称呼刘贺为皇帝)行为不检、荒诞失德、不守礼法、肆意妄为的情况,提出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请皇太后下诏废除其嗣皇帝之位,另择贤德之人承位。
皇太后当年只有十六岁,也没有任何执政经验,于是听从外祖父霍光的意见,从长乐宫乘车来到未央宫承明殿,召刘贺前来觐见,由尚书令当众宣读了群臣的弹劾奏章,细数昌邑王即位以来种种不孝、失德、荒淫、骄纵行为,刘贺惶恐不已,不敢多言。
上官皇太后于是下诏批准群臣的弹劾,宣布废黜刘贺的皇位,命他跪拜接受诏令。霍光亲自解下他身上的皇帝玺印绶带,上交给皇太后,然后扶着昌邑王下殿,步行走出金马门,群臣都跟着送行到门外。霍光对着惊惧不已的刘贺诚恳地说:“大王的行为自绝于上天,臣等怯懦无能,不能自杀来报答大王的恩德。臣等宁可有负大王,不敢对不起国家。但愿大王能够自爱,臣等再也不能见到您了。”之后刘贺被送到宗正寺暂时居住。
废黜昌邑王后,群臣建议将他安置到汉中房陵县,以隔绝于世,但是霍光不赞同,上奏皇太后取得同意后,决定把他遣送回昌邑国,并赐给他汤沐邑二千户用以维持生活,昌邑哀王刘髆的家产也全部发还给刘贺。但昌邑国从此被废除,改为山阳郡,刘贺也被削去昌邑王王爵,以平民身份在山阳郡居住。
刘贺被废后,随同他来到长安的原昌邑国属臣二百多人,自昌邑国相安乐以下,都被霍光以“没有尽到辅佐君臣之责,使昌邑王误入歧途”的罪名下狱,然后全部诛杀,只有昌邑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因多次劝谏刘贺、确实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而被免罪释放。
刘贺被废后,霍光再一次准备从宗室中挑选合适者入继大统,此时已经升为大将军长史、光禄大夫给事中的邴吉向霍光进言:“我当年奉孝武皇帝遗诏所供养的皇曾孙,名叫病已,如今居住在外家中,由掖庭抚养,现已十八九岁。皇曾孙精通经术,人品端正、才能优异,行止安闲而气节操守平和,希望将军您能考虑此事。如果不能使他马上显贵,也可以考虑先让他入宫服侍皇太后,这样天下人都知道将军您的公心,社稷幸甚!”
刘贺被废后,武帝的后裔基本上都没有了继位资格(广陵王及其子嗣有资格,但是霍光不愿意立长君,不好控制),于是霍光决定采用邴吉的建议,考察一下刘病己,如果合适,则上奏皇太后,立其为嗣皇帝。而太仆杜延年曾经是霍光的大将军府属官,其子杜佗和刘病已相善,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幼子张彭祖与刘病已也曾经同席研读经书,关系很好,所以杜延年和张安世也知道皇曾孙的才能和品行优异、为人端正,也一同劝霍光拥立皇曾孙为嗣皇帝,霍光于是同意了。(霍光受武帝恩遇、二十余年兢兢业业,虽然有擅权和废立的污点,但确实是忠臣,皇曾孙是武帝的后裔,霍光自然不会另选他人承袭皇位。同时皇曾孙不满二十岁,也比较好控制,这也是霍光的私心)。
元平元年(前74年)七月初二,霍光向上官皇太后上奏说: “孝昭皇帝无嗣,应选宗室近支贤德的子弟承祀。孝武皇帝曾孙病已,已有诏令由掖庭抚养,今已十八岁,从师学习、操行节俭、 慈仁爱人,可以作为孝昭皇帝之嗣,奉承祖宗,统御万姓。”上官太后同意了。于是霍光以宗正刘德为使,到皇曾孙在长安城内的居所尚冠里,先赐给皇曾孙浣洗衣冠,再让太仆用车迎皇曾孙到宗正府斋戒沐浴、学习行礼,以备皇太后召见。
元平元年(前74年)七月初四,皇曾孙刘病已在宗正刘德的陪同下,以平民的身份进入未央宫,朝见上官皇太后。皇太后先封刘病己为阳武侯,再让他接见群臣,随即群臣由丞相杨敞领头,对阳武侯行礼,并将皇帝玺、绶献给阳武侯,阳武侯刘病已正式即皇帝位,再叩拜皇太后之后拜谒高帝庙,这就是西汉第十代皇帝——汉宣帝。
宣帝即位后,继续由霍光辅政,地节二年(前68年)三月,辅佐了两代皇帝(其实是三代,不过刘贺一般不算进来)、实际掌握汉朝最高权力二十年的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病逝,宣帝与上官皇太后亲临丧礼,按皇帝的规格厚葬霍光于茂陵、陪葬武帝,四月,宣帝开始亲政。
宣帝亲政后,于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将阴谋作乱的霍氏一族诛灭,但是没有波及到霍光的身后待遇,依旧陪葬茂陵。霍氏灭族后,年轻的宣帝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权。
此时,让宣帝心中忌惮、猜忌的只剩下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堂叔、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皇帝的故昌邑王刘贺。于是宣帝在元康二年(前64年)派使者给山阳太守张敞特别下密诏:“郡中谨防盗贼,注意往来过客,不要泄露诏令!” 这就是示意张敞要注意故昌邑王在山阳郡的一举一动、以及和外人有无往来,以防其交通内外,趁机作乱。
张敞奉宣帝密诏后,时刻派人监视刘贺的情况,并曾数次亲自拜访刘贺居所,以探听虚实,随后详细向宣帝密报结果。在张敞的密奏中,宣帝得知堂叔已经患了风湿病,行走不便,又谈吐失措、举止呆傻、与人交谈词不达意,只在府中和妻子姬妾生活,绝不外出半步。短短几年就娶了十六个姬妾,生了十一个儿子,十一个女儿,完全以酒色自娱,再没有之前继位为帝时的气焰了。宣帝由此对刘贺稍微放心了一点。
元康三年(前63年)三月,鉴于故昌邑王清狂不惠、衰伤呆滞,不值得忌惮,为显示亲亲之谊,于是宣帝下诏说:“朕闻舜弟象有罪,舜为帝后封他于有鼻之国。骨肉之亲明而不绝,以此得也。现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国豫章郡海昏县。”同时,宣帝采用侍中、卫尉金安的上疏内容,取消了刘贺的祭祀宗庙及朝见天子之礼,也就是把他实际上开除出皇族宗室行列,使他再也没有了凭借当过皇帝而对宣帝的皇位能够产生威胁的身份。四月,刘贺带领家眷、仆役、侍者等,自山阳郡出发,前往封地豫章郡海昏县就国。
神爵三年(前59年),在海昏封国居住了四年的海昏侯刘贺去世,年纪大约三十三岁(根据张敞给宣帝的奏疏推测),负有宣帝下达的秘密监视海昏侯旨意的豫章太守向宣帝紧急奏报,解除了宣帝十五年来的忌惮猜忌之心,终于“如释重负”。
此后,宣帝下诏命刘贺的儿子承袭海昏侯爵位,可是刘贺的长子刘充国,次子刘奉亲都在刚接到承袭诏书后不久就莫名奇妙地相继去世,豫章太守因此再次上奏,说这是上天要断绝海昏侯的祭祀,请求按照礼制取消海昏侯的承袭,以奉行天意。宣帝同意了,于是海昏侯传承暂时断绝。
初元三年(前46年),元帝刘奭在位期间,海昏侯刘贺的另一个儿子刘代宗被元帝封为海昏侯,承袭刘贺的祭祀,刘代宗即海昏釐侯。刘代宗去世后,儿子海昏侯刘保世继位。初始元年(8年)十二月,王莽代汉建新,海昏侯国被废除,刘保世被削爵,成为庶民。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恢复刘氏天下,刘保世的儿子刘会邑被重新立为为海昏侯,刘保世也被追谥为海昏原侯。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海昏国被分拆成建昌、海昏两县,而第四代海昏侯刘会邑的后裔去向不明,没有记载。从此,史书上再也没有“海昏侯国”的存在,海昏侯刘贺和他的海昏国就此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两千年,直到2011年至2015年,南昌市新建区郊外那一次震动中外的考古发现,才使得“海昏侯国”、“刘贺”这两个名字,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