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当时没有选择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还会灭亡吗?

首先,蜀汉的灭亡与否,与诸葛亮有没有北伐,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蜀汉最终会走向灭亡是必然的,曹魏早晚都会对其出手,即便不是在曹叡时代,也会在之后的时代

首先,蜀汉的灭亡与否,与诸葛亮有没有北伐,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蜀汉最终会走向灭亡是必然的,曹魏早晚都会对其出手,即便不是在曹叡时代,也会在之后的时代。

毕竟曹魏自始至终,都从来没想过要与其他两个政权和平共处。

因此,蜀汉灭亡与否,与诸葛亮是不是进行了北伐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是说诸葛亮不北伐的话,蜀汉就不会灭亡。

其次,如果诸葛亮不北伐,那么,他应该干点什么?

休养生息吗?这个诸葛亮已经在做了,并且做的相当不错,史书中不乏有诸葛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闭境劝农,育养民物”的各种记载。

而对于农业生产,诸葛亮相当重视,比如他就极其反对“妨害农事”,认为只有“使民心不乱”,方才能安心地从事农业生产。

另外,为了保护西蜀农业的命脉都江堰,诸葛亮“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这种征调一千多名士兵,去保护一个水利工程的做法,可谓是前无古人。

而这些,都充分表明了诸葛亮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

当然,你也可以说诸葛亮之所以要重视农业生产,是为了筹集粮草以便战争之用,但即便如此,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蜀地的农业产量确实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这么一来,不仅国家所用充足,百姓们也都能吃饱饭,所谓“足兵足食”,便是说诸葛亮当时的工作成效。

并且,也正是因为诸葛亮做到了足兵足食,他才开启了北伐。

很多人有个思想误区就是,认为只要想休养生息,那就可以休养生息,但是这显然是相当不现实的。

蜀汉这种政权,始终是处在威胁之下的。

前文也讲过,曹魏不可能任由蜀汉发展而无动于衷,无论早晚,曹魏都要对蜀汉出手,而这就是蜀汉存在期间的最大威胁。

这就好比,头顶上始终顶着一把随时都可能落下的利剑。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蜀汉的实际掌权者,诸葛亮必然的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想办法打开局面,让这把利剑消失。

但问题是,留给诸葛亮的时间并不多。

数年的时间里,蜀汉已经有多达七十多位中高级将领去世,而这些人,曾经都是当初刘备转战天下的精锐。

如果这些人还都在,那么诸葛亮可以慢慢的休养生息,等到十拿九稳后再行动。

但是问题这些人已经不在了,并且剩余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也日渐老去,后继力量又跟不上,因此,如果他一直休养生息下去,到时候恐怕就更没有了一战之力。

并且,曹魏反而更希望蜀汉能一直休养生息下去,因为曹魏地广人多,他可以逐渐繁荣强大,一旦曹魏繁荣强大,那就会轻松捏死蜀汉。

所以,蜀汉要是一直休养生息的话,只能是死路一条。

总而言之,就蜀汉的实际情况,是等不起的,因为对手一直是在动态发展之中,除非曹魏突然出了个庸主,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自身也等不起。

刘备死的时候,诸葛亮已经40岁,距离他病逝只剩下13年的时间,而这边曹叡当时才刚刚继位五年,且正值年轻。

因此,曹叡是完全可以跟诸葛亮耗得起的,但诸葛亮却不敢跟曹叡耗下去。

所以,不管是为了继承刘备的遗志也好,还是实现当初《隆中对》的规划也罢,诸葛亮必须得有所动作,不然的话,时不待我。

而进行北伐的话,不仅能让诸葛亮在有生之年,一定程度上实现恢复中原的可能,同时也能利用战争,来延缓曹魏的强大进程。

因此,不是诸葛亮喜欢发动战争,而是当时蜀汉面临的局势,让他不得不进行北伐,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蜀汉走出困境。

还有一点就是,只有进行北伐,才能把内部统一到一起。

蜀汉内部并非是铁板一块,并且也存在有不同的声音,比如益州派,这些都是蜀汉不稳定的因素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必要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把所有人团结在一处,这样就能排除掉不同的声音。

为什么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一家刚成立的公司,股东们虽说三观不同,理念也不同,但之所以能团结在一起,是因为 他们有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想办法保证公司活下去,并发展壮大。

因此我们就会看到,很多公司也好,还是生意也罢,在初创阶段,大家是最团结的,正所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是这个状态。

但如果这个公司存活并实现盈利,最终发展壮大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以股东们意见、观念不一致最多,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统一的目标,自然就失去了向心力。

而蜀汉,就是处在了公司初创阶段。

这个时候,内部是有不同声音的,毕竟立场和利益不同,但如果任由这些声音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对蜀汉这个初创政权来说,必然是灭顶之灾。

因此,就需要把所有人团结在一处,让所有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样才能压制住不同的声音,从而不让这些东西影响蜀汉的稳定。

换而言之,就是通过一个具体的目标,来把蜀汉上下团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组织。

鉴于此,具备高屋建瓴思想的诸葛亮,就开始寻找对应的目标,而北伐,显然是所有目标中最合适的。

把曹魏作为最大的敌人,把北伐作为最高国策,那么蜀汉上下就有了具体的目标,同时也有了为这个目标服务的动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北伐是很有必要的,不北伐反而会让蜀汉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扩大,最终形成极坏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诸葛亮才会进行北伐。

总结一下就是,诸葛亮之所以要进行北伐,一来是就蜀汉的状况,一心想关起门来过日子是不现实的,曹魏早晚会对其出手。

与其到时候被动挨打,倒不如提前出手,说不定还能扳回局面。

二来,曹魏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由于其拥有的底蕴远比蜀汉深厚,假以时日,其具备的实力必然要比蜀汉要强得多。

因此,趁着曹魏尚且还没有成为巨无霸,并开始对蜀汉下手的时候,选择主动出击,削弱和减缓曹魏的发展,是相当有必要的。

其三,内部的不稳定,促使蜀汉有必要设定一个统一的目标,以便把所有人团结在一起为这个目标服务。

这其实说的简单点,就是把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的一种方式。

至于有人说诸葛亮发动北伐,是不顾国力的穷兵黩武,这种说法存在的偏差更大,诸葛亮每一次北伐,都是建立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的。

比如第一次,是他在采取了各方面的休养生息政策后,看到蜀汉国力得以恢复,足兵足粮的情况下,才发动了第一次北伐。

也正是因为准备的相当充分,为诸葛亮带来了不错的开局,而当时曹魏方面则是如临大敌,包括曹叡都吓得御驾亲征。

而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说明诸葛亮北伐是有恢复中原的可能性的,他并不是在无的放矢。

当然,街亭的失守,导致诸葛亮最大的一次机会丧失,但是在这次北伐失败之后,诸葛亮也没有选择马上调集大军回去报复。

仅仅是率了数万兵力回击,而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陈仓,而在眼看陈仓久攻不下,诸葛亮果断选择了回军撤退。

自始至终,都没有蒙受太大损失。

第三次北伐也是如此,规模并不大,而第四次北伐的起因,是因为当时曹魏的雍凉地区,有半年都没有下雨,粮食歉收,民心不稳,诸葛亮是在利用这个机会。

真正算大规模的,是第五次,而第五次北伐时,距离第四次已经过去整整三年,在这三年里,诸葛亮做足了劝农讲武的准备,也就是再一次足兵足粮之后,他才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从五次北伐就能看出,诸葛亮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建立在有准确节奏的基础上进行的,并非是不考虑国力实际情况,随意就发动的战争。

这一点,与姜维那种赌国运式北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因此,不管是从对蜀汉当时面临的局势层面来讲,还是对蜀汉未来的发展来说,诸葛亮都有北伐的必要,同时他的五次北伐,也都是按部就班进行的,并不属于是穷兵黩武,而回到问题本身,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选择关起门来休养生息,那么蜀汉估计得早灭亡上十几二十年。




不北伐,必死。

现代很多人不读书,说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实际上这是纯粹的乱扣帽子。诸葛亮治蜀期间,蜀汉人民的生活始终是过得去的,百姓也很爱戴诸葛亮,以至于在他死后,益州家家哭号,蜀中百姓自发的建立祠堂,这难道不是诸葛亮治理水平的最好体现吗?

至于拿什么东吴使臣说蜀汉“民有菜色”当证据,则更是可笑之至。东吴使臣说这话是在蜀汉后期,此时蜀汉国内政治混乱,官员腐败,但北伐的规模倒是小了许多。诸葛亮死后几十年的蜀汉状况,难道还能怪到他身上吗?

实际上,诸葛亮北伐,既解决政治问题,又解决军事问题,是一个两佳选择。

蜀汉北伐,解决了政治合法性问题。

从蜀汉立国开始,人家的国号就是“汉”,没有跟“蜀”有任何一点关系。成都的那个皇帝,是全国政权的皇帝,是中央的皇帝,不是益州的土皇帝。


这个立国的国策就标志着,蜀汉政权必须向外发展,如果不向外发展则变成了割据政权,而一个割据政权显然是承担不起大汉这个国号的。这是事关蜀汉政治合法性的国本问题,只要你刘备刘禅还一天打着汉朝皇帝的旗号,北伐克复中原的行动就不能停。

更重要的是,益州本土士族的力量很强大,刘备集团纯粹是靠军事优势制服的本土势力。如果蜀汉政权长久的成为一个割据政权,益州势力早晚要抬头,而本土势力是完全没有向外扩展的动力的。


更重要的是,益州本土势力也完全没有追随蜀汉政权的动力。毕竟益州人的家就在益州,他们对于益州以外的土地和权力没有追求。谁能保证益州土著的利益,他们就拥护谁。对于他们来说,北方的曹魏和蜀汉没有任何区别,反正都是当臣子纳粮交租,曹魏没准还能少守点,毕竟曹魏不北伐。

所以,当刘备的中原班底、诸葛亮的荆州士族集团消失殆尽时,蜀汉的统治基础也就没了。益州土著在面临外敌的时候就俩字——投降,事实也的确如此,邓艾兵一打到成都,益州士族就全都劝刘禅投降了。

所以,诸葛亮必须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有所作为,将领地扩展出去,至少让蜀汉的中央朝廷能够不仅仅作为一个州的地方政府。

从军事上讲,蜀汉也完全有必要向外发展。

蜀汉北伐的大背景是——曹魏的土地、人口数倍于蜀汉,正在逐步恢复生产。如果曹魏缓过这口气,或者成功解决掉北方的威胁(辽东、匈奴等),他们将以蜀汉五倍的兵力进行南征。

这是诸葛亮绝对不想见到的。所以他必须趁曹魏立足未稳,积极北伐,扰乱曹魏的生产秩序,延缓北方的恢复进程。更重要的是,一旦成功,获得了关中平原的蜀汉将获得更大的优势,那时候就真的天下形势异位了。

退一步讲,即使蜀汉北伐失败,光扰乱和劫掠凉州各郡,也足以破坏曹魏南征的生产。只要破坏掉曹魏的这个前进基地,就可以极大的加重曹魏驻军的后勤压力,保证北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南征军,这也就是曹魏的几十年后才发动伐蜀战争的原因。


而且,诸葛亮每次北伐的时机挑选的都相当好。曹魏彼时面对着辽东、匈奴、东吴、蜀汉、羌的五方压力。实力虽强,但在多面作战的情况下还是非常紧张,所以诸葛亮的每次北伐,曹魏都动员中央军大举来救,就是怕一旦蜀汉成功,曹魏会陷入连锁反应,军事上面临总崩溃。

所以,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绝非穷兵黩武的军事冒险,而是经深思熟虑的正确抉择。之所以屡次不成功,说到底是因为诸葛亮善于治理政务,不善于带兵而已。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