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战初期势如破竹,为什么没打了2年情况就急转直下?
目前在网上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争论,那就是:二战中,到底是谁打败了日本人呢?有人说是我们;有人说是漂亮国。我们一起走进真实的二战历史中去看一看:日本人在二战中到底经历了什么,为啥只打了两年之后情况就急转直下了呢?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全面进攻波兰,英法随后对德宣战,直接引爆了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目前在网上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争论,那就是:二战中,到底是谁打败了日本人呢?有人说是我们;有人说是漂亮国。
我们一起走进真实的二战历史中去看一看:日本人在二战中到底经历了什么,为啥只打了两年之后情况就急转直下了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全面进攻波兰,英法随后对德宣战,直接引爆了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那么在二战爆发之前,我们的抗日战争打了几年呢?准确的说是已经打了8年左右了,这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是:1931年9月18日——1937年的7月7日。其实从九一八事变以后,我们实际上与日本已经开打了,只不过规模有限并没有爆发全面战争。
第二个阶段就是:1937年7月7日——1939年9月1日。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面,我们与日本侵略者已经进行了全面战争,并且爆发了诸多规模浩大的正面会战。
很多人都知道:日军偷袭珍珠港,是发生在1941年的12月7日。漂亮国人全面对日宣战则是发生在1941年的12月8日,按照这个时间段来看的话,漂亮国全面跟日本宣战之前,我们实际上已经跟日本之间打了数十年了。
我们再来研究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日本人为啥要在1941年底去偷袭漂亮军的珍珠港基地呢?其实核心原因有三点。
一是,日本自己是一个岛国、各种物资和武器供给是有限的。随着在亚洲战场的全面铺开、随着跟中国全面战争的打响,日本对物资和武器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
漂亮国人在没有参战之前,国内实行的是“孤立主义”政策,两边都不介入的政策。另外漂亮国人为了解决自己的经济大萧条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始大肆跟日本人做生意,例如:石油、钢材以及一些战略物资等等。
简单点来说的话就是:日本当时之所以能支撑起在亚洲战场规模庞大的作战,很大一部分的支撑来自于跟漂亮国人的双边贸易。
二是,随着德国人二战初期在欧洲战场的全面胜利,漂亮国人的盟友英法也遭到了重大打击。另外随着日本开始不断的考虑南下进攻东南亚,漂亮国人感到了现实的威胁。
当时漂亮国人给日本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日本撤出亚洲战场;要么就威胁要给日本断供。日本人当然不会选择撤出亚洲和中国战场了。
于是乎,在1940年初期的时候,漂亮国人给日本放了一个大招:漂亮国人宣布《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废止,6个月后生效。
当漂亮国人对日本进行能源封锁以后,日本的原油储备只够用四个月时间了。日本如果再拖下去的话,他们的航母、巡洋舰、战斗机都得成废铁了。
三是,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强大起来了以后,在对外所有的战争中几乎都胜利了,例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初期的侵华战争等等。
在这样一种现状之下,日本国内当时的主战派掌握了话语权、主和派已经完全没落了。于是乎,他们认为:美日之间迟早会有一战,所以应该主动出击才能取得先发优势。
以上三点就是: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选择偷袭漂亮军珍珠港基地的核心原因了。
如果从这个时间点来看的话,日军之所以要偷袭漂亮军珍珠港基地,完全是因为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消耗掉了太多的物资、太多的补给。
1941年底的日本,如果再不与漂亮国战斗的话、再不去东南亚掠夺战争物资的话,自己的供给将被切断、自己也必然要选择从中国战场撤军了。
说白了就是: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已经知道自己无法继续打下去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也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最后一博而已。
当然了,也有人会说:日军之所以会急转直下,完全是因为漂亮军的参与。当时漂亮军有着强大的军力,有着强大的海军,有着强大的航母舰队,有着强大的飞机群等等。
要不是漂亮军的介入、要不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要不是东京大轰炸、要不是两颗核弹的话,日本是不可能失败的,日本也是能够全面占领中国的。
于是乎,他们得出的结论变成了:二战打败日本的是漂亮国而不是中国了,甚至很多人说我们属于一点作用都没有等等。
我的观点很简单:二战真正打败日本的是中国+漂亮国;另外到了1941年底的时候,日本已经明确的知道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完全战胜中国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我们先回到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在这一天里面日本借口寻找丢失的士兵以及说我们袭击了他们的守备军队,然后悍然地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写道这里我又要骂一下那个“张公子”,他的表现完全害了整个民族!日本人在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状态下就完全占领了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东三省。
日本整个高层当时是处于极度震惊和惊喜的状态的。当时东北军有20万人,而且装备的先进性远在关东军之上。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不战而降。这个结果让日本的高层极度的兴奋,他们认为中国军队完全是不堪一击的存在。
此后在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这长达将近六年的时间里。日本其实也是在积极侵略和蚕食我们的,例如:第一次淞沪战役、策动华北自治等等。
日本国内随着这种侵华战场胜利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军的抵抗又不是非常的坚决,所以其对侵华战争的胃口也就越来越大了。当时日本国内的主战派杉山元已经身为陆军大臣了。
他极力的向日本天皇担保,三个月内一定能彻底解决中国事变,天皇自己也感觉到胜利指日可待了。
于是乎,1937年7月7日这一天到来了,著名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一场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彻底爆发了。日本人当时的口号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三个月之内就能“灭亡”中国。
不得不说的是:日本一开始的侵华战争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例如:1937年7月29日,北平被占领;30日,天津被日军攻陷;
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的话,日本人那是完全有可能从北到南彻底搞定我们的。
不过此时我们的抗日方针做出了重大的调整,那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抗日方针。
当时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我们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行动——淞沪会战爆发了。
淞沪一战,中日双方投入了一百多万的兵力,在上海地区鏖战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虽然最后我们失败了,上海并没有守住。
不过日本在战前号称“三个月就能灭亡我们的狂言”也就变成了笑话了。不好意思了,日本说三个月就能完全搞定我们,可是一个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时间。
几乎就在上海陷落的当天,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这个行为对日本侵略者们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我们是绝对不会投降的,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流干最后一滴血,我们也要抗战到底。
1937年底的时候,日军占领了南京。日本占领南京以后,当时日本的国内出现了一片欢腾的景象。日本人认为这离完全占领中国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可是我们坚决抗战到底的决心,显然让日本大本营始料未及。
1938年2月,爆发了徐州会战,此战之中,日军伤亡那就非常大了。仅仅一个台儿庄战役就击毙了一万多日本,其中日军精锐第10师团遭到毁灭性打击,精锐第5师团遭到重创。
其实到此时的时候,日本最高层们已经觉得:三个月就战胜我们已经毫无可能性了。可是这仗既然打了、既然还在取得胜利,那么也只有硬着头皮打下去了。
1938年8月至10月爆发的武汉会战彻底让日本人认清了现实——要想完全占领中国几乎就是不可能了。武汉会战中,日军投入兵力达30万人以上,我军投入了110万兵力。
双方在武汉地区激战了3个多月的时间,日本一共有八万人被击毙、8万人负伤减员。这场历时4个多月的会战中,可以说给日本人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虽然武汉暂时的失守了,可是离日本完全占领中国的目标还有十万八千里路。
往后的事情也许有的人已经知道了!
日本开始不断地轰炸重庆,这是要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日本还扶植了汪精卫,这是典型的让自己人打自己人;日本人还积极地寻求谈判,这是要诱导我们投降。
不过日本人不管采取什么招数、什么办法、什么套路。我们的态度很简单:有本事你就完全占领我们、打下我们,没本事的话啥都别说了——继续战斗!
我们这边反正决心已定,那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论持久战,虽然打不过你拖也能拖死你。
可是日本人那边就完全不行了,随着陷入战争泥潭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久——日本国内的物资储备和消耗都已经到了极限。
我们再来看一段对话,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日本是个啥状态了。
1940年9月28日,裕仁天皇召见了当时已经是参谋总长的杉山元。
裕仁厉声责问道:“当初你说3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现在过去3年多了,现在你告诉我要怎么解决?!”
杉山元发出了可怕的两个字——沉默,长时间的沉默。后来又问杉山元:“现在有多少把握能够彻底击败败退到重庆的中国。”
杉山元的回答是:“很难!”
最后天皇的态度是:“不行那就撤兵吧,不然投入的财政和物资越来越多,我们会吃不消的?”
杉山元的回答是:如果突然撤兵,那么外界就会认为日本战败了。话说回来,现在我们并没有失败,如果让前线的士兵撤退的话他们也不会愿意。
裕仁天皇听到这个答案时,气得暴跳如雷!
说白了就是:到了1940年9月的时候,日本整个高层包括天皇都已经知道:完全无法彻底战胜中国了。
这个时期的日本国内实际上已经到了哀鸿遍野的地步了,例如:粮食供应被限量了,很多大学教授都吃不饱;战争开支占到了国民总收入的20%左右;到了1941年下半年的时候,日本的国库中仅剩下两万马克的外汇可以使用了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日本之所以到了1941年,也就是二战刚刚打了两年之后就急转直下了。其实最核心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给日本的国内经济、给日本的战争潜力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后来日本又被漂亮国给断供了物资,所以不得不铤而走险发动突袭珍珠港事件。当时的日本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偷袭珍珠港做最后一博、要么只有在中国战场撤兵或者被耗死。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说漂亮国人在二战中打败了日本而我们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这完全是胡扯、完全是别有用心的带节奏。
我们现在应该准确的说一句:日本在前期已经被我们耗的差不多了,后来又被漂亮国人来了个致命一击!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1939年九月一号算起,而日军全面侵华是从1937年的七月七号算起。
所以在二战爆发之前,我们硬生生的和日军打了两年多的时间。
而日军偷袭珍珠港,是在1941年的十二月七号。
也就是说,漂亮军在参与到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我们和日军硬生生地打了近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
所以从这三个时间点来看,日军之所以情况急转之下,完全是因为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日军已经消耗掉了它最后的精气神。
日军到了强弩之末。
当然,也有人会说,日军之所以会急转直下,完全是因为漂亮军的参与,漂亮军有着强大的军力,有着强大的海军,有着强大的航母,有着强大飞机群等等。
要透过表现看实际。
老祖宗都说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先行。
所以打仗,其实打的就是经济,没有了钱,再强大的军力,都不可能持续下去。
那么就不妨从日军和中国作战的这四年半的经济变化,来看看日军的外强中干。
从经济上看。
话说,在日军发动全面侵华的时候,根据他们的经济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方案来侵略中国的国策。
在这段时间里,日军更是喊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
不过让日军始料未及的是,在随后的战争中,每一场会战,至少得打三个月。
于是,速战速决变成了持久战,而日军也让六十万最为精锐的部队,变成了一群孤魂野鬼。
被打死的这六十万,不仅仅是一个死亡数据,同样也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花大价钱培养出来的士兵变成飞灰。
要知道抗战初期,日军的士兵可都是三年,甚至是五年以上的老兵。
所以这些人被击毙,对于日军来说,整体战斗力的下滑是必然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越是往后,日军补充上来的新兵,战斗力就越弱。
那么在这四年零五个月的持续消耗中,日本的经济也有了空前的消耗。
消耗程度同样触目惊心,在这四年零五个月的持续消耗中,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支付了高达五百亿日元的预算总支出。
当然,五百亿日元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似乎并不多。
怎么说呢?在那个时期,一日元是等于一美元的,而且那个时期的钱更加值钱。
而这五百亿日元,超过了日本自从1898年明治维新以来,截至到1936年,日本近七十年的预算支出的总和。
这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了,基本上就掏空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底蕴。
而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为这场战争,仅仅准备了四十多亿日元的准备金而已。
这些钱哪里能够呢?
到了1941年下半年的时候,日本的国库中仅剩下两万马克的外汇可以使用了。
两万马克的数据,是漂亮国和日本开战之前,漂亮国驻日大使提供的数据。
所以在这四年零五个月里,日本消耗的已经招架不住了。
比如在1937年的时候,日军的直接军费就有三十二亿七千八百万日元,这笔钱占据了日本国民收入的17.6%。
要知道日本在1937年最初提出的预算和临时军事预算仅仅是二十亿日元。而一年下来,花出去的直接军费就已经超出了近十三亿日元。
有了1937年的前车之鉴,到了1938年的时候,日本天皇直接下了敕命对于本年度的预算和临时军费提高到了四十七亿九千五百万日元。
这笔钱相当于1937年预算的两点四倍。
所以日军在四年零五个月的抗日战场上,花掉的直接军费连年增加。
等到了1941年的时候,直接军费已经高达一百二十五亿日元了,而当时日本的国民收入才三百五十八亿日元。
所以这个比值高达34.9%。
这样在战场上的巨额投入,对于日本来说无疑是敲骨吸髓。
这也让日本的国内产生了一系列的致命后果。
日本国内的工人,要维持战争物质所需的情况下,不断地提高劳动时间。
可因为日本政府不断地提高战场上的投入,无力支付更多的工人工资,所以日本当时的工人在劳动时间不断延长的前提下,工资还在不断的压缩。
说个数据,就知道这里边的严重程度。
以1937年,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为标准。
因为这一年,日军的储备是最为丰厚,准备是最为充足的。
如果说1937年日本工人还能拿到100%的工资,到了1941年的时候,就只剩下84%了。(这还不算通货膨胀抵消的价值)
而每天的劳动强度,最少延长到了十二个小时,但更多的都在十四个小时,一天一大部分时间都在劳动。
但就算是这样,日本依然无法维持整个社会的运行,日本的市场上,各种物质奇缺。
这种短缺也包括食物的短缺,以至于日本政府开始给它的国民实施主食配给制,每天每人只有六两的主食。
看起来,还能拿到六两,还是可以维持一天的生计的,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日本人手里就算是有配给的条子,都不一定能从相关地方拿到东西。
只有那些和军队有联系的人和单位,才会有充足的物质。
而在这种粮食短缺的情况之下。
日本因为不断地扩大征兵范围,从最初只招收甲等兵,到最后只要身体没有重大疾病和肢体残缺的几乎都在征招之列。
导致日本农村的大批劳动力减少,以致于农田都被荒废,出产的粮食减少。
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日本本国的国民已经吃不到日本自己种植的稻米,大多依靠进口,或者掠夺朝鲜和东北地区的粮食,维持日本本国和日军的日常消耗。
面对这种局面,日本的很多高层,都开始意识到他们撑不住了。
不说别的,就说日本的副总参谋长泽田茂就说过:
“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
所以四年零五个月的抗日战争,其实已经消耗掉了日本很多的力量。
如果不是因为,日本的国力消耗得太过严重,日本也不会想到,先去打苏联,后又去偷袭漂亮军的。
1941年底,日军其实已经丧失了确保军事所需的供应能力。
光从这一点上,就已经确定了,日军必然败亡地结果。
接下来看看,在这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中,日本的态度转变,以及美英的态度。
日本的态度转变,美英的态度。
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初,日军可以说信心满满,因为不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军事实力,日军都比中国军队要强上好几分。
以至于,在最开始的时候,日军都妄想着,只要他们从山海海关出来,一路就可以平推过去,将整个中国的土地牢牢地拿在手里。
轻松得就像上树去摘成熟的水果一样容易。
其实根据日本的史料记载,日本的统帅部在1939年的时候,对于打赢这场战争,发生了动摇。
按照当时一些看得远的日本人的说法,如果今后继续这样打下去的话,想要通过一次事变,就完全解决中国问题,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这种速战速决的战略发生了动摇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本改变了他们尽早结束战争的国策。
在1940年春天,日军的作战科就曾经出具过一份方案,采取收缩的势态,退出武汉地区,从而结束整个中国事变的方案。
当然这个方案并没有执行,但也从中看出了日本对于这场战争,确实没有开战之前那么信心满满了。
那么漂亮国和英国的态度呢?
以漂亮国为例,在这四年零五个月中,漂亮国的态度是,保持所谓的“传统友谊”,或者所谓的完全中立。
当然在这个大背景,还要维持漂亮国的利益,于是在历史上就看到了,漂亮国给中国提供那么以一小点的贷款,让中国用于抗日斗争。
这听起来还不错,但不要想得太好。
因为这一小点的贷款可是有限制条件的。
比如在1938年的十二月份,漂亮国给中国提供了高达两千万美元的贷款。
两千万啊!其实并不多,后面还有一个数据,说出来就明白了。
那么这笔贷款是一笔商业行用贷款,条件是不能用来购买任何一笔军火,可以购买一般货物,比如药品,绷带之类可以疗伤的物品。
当然这笔贷款既然是商业贷款,必要的利息是应该有的,在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钱的前提下,漂亮国用中国出产的桐油(一种战略物质,涂抹在兵器上可以反锈蚀)作为本息的交付的手段。
当然漂亮国依据传统友谊和完全中立的态度,向日本敞开了胸怀,从1937年到1939年,每年都向日本提供高达两亿多美元的物质。
而这些物质中的一半以上全部都是军用物质,而且这种所需的军用物质是连年提升的。
比如1937年的时候,这笔提供的物质有一亿七千万美元是军需物品,占比是这一年额度的58%。
到了1938年是67%,1939年是86%。
比如在1939年的九月一号到这一年的年底,漂亮国输送给日本的所谓的废钢铁就高达二十多万吨。
不到半年的数据,就比上一年高出了一倍还多的份额。
除此之外,漂亮国的公司也提供给了日本不少的巨额资金。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也不逞多让,在1938年的时候也进口了近21%来自日本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在短短的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中,使用了自明治维新之后近七十年的财富的一个原因。
到了最后日本再也拿不出东西了,毕竟国库里就剩下两万马克了。
这笔钱干什么都不够用了。
所以在这四年零五个月中,中国不仅孤立无援的抗击日军,还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打压。
比如,在1940年的时候,英国面对日本给予的压力,不仅封闭了从香港进入到援助中国的物质通道,还终断了中国连通海外运输物质的滇缅公路。
等到了,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太平洋打得火热,这种场景在各种屏幕上都能看到。
其实在整个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中国依然是整个战场上的主战场。
中国依然牵制着日军一百四十多万的部队。
而太平洋战场上,不仅有英国,漂亮国,还有几十个国家参与其中联合打击日本,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兵力,仅仅是中国战场上日军兵力的三分之一而已。
这种状况,其实在欧洲也一样。
苏联牵制了德军80%的兵力,而漂亮国带领的盟军抵挡着20%的德军。
面对中国战场牵制着日军大量兵力的情况下,日本也焦急,在1942年的五月二十九号,日本的天皇还在询问当初那个提出三个月就可以解决战争的参谋总长,什么时候解决中国战场问题。
而这个时候,从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已经过去了近六年的时间。
面对这个问题参谋总长表示,他们正在研究中。
到了1944年的时候,中国战场又发生了变化,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带领下,开始了对日军大范围的进攻。
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也开始了对日军的作战。
太平洋上日军还要面对漂亮国带领的联军。
所以这一刻,再没有远见的人,也看到了日本的败亡,就在眼前了。
于是焦急的日本天皇,在这一年的六月份,不仅听到了中国战场形势的低调报告,还听到了国内军需工业的绝望报告。
这两个报告,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日本的败亡,就差判断一下具体什么时间败亡而已。
于是在六月二十二号的时候,日本天皇召集了六个最高战争知道委员会的成员,研究他提出的问题:
“关于结束战争的问题,要具体做好研究,努力实现这一目的。”
所以在漂亮国对日本投下原子弹的前一年多的时候,日本的上层已经在为如何结束战争在考虑了。
毕竟这个时间点上,日本国内生活物资不仅匮乏,和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黑市也发达。
日本底层人民已经开始了出现了抱怨,和厌战反战的情绪。
这些情绪的最直接表现就是,企业工人的缺勤率变高了,就连要命的军工企业缺勤率都逼近了一半的水平。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