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到死之前找到建文帝了吗?
朱棣没有找到建文帝。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是皇帝的继承人,但中年早逝
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是皇帝的继承人,但中年早逝。建文帝登基后,大力削藩,结果大大触犯了以四叔燕王朱棣为代表的藩王利益,就爆发了靖难之役。 结果,南京被朱棣攻破,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做了皇帝,就是历史上的明成祖。
南京破城后,朱棣在他被迎进城,率人急匆匆直奔皇宫,此时皇宫一片火海,朱棣顾不了太多,冲进皇宫,四处寻找,他要找一个人,那就是建文帝。但是活的建文帝他是没有看见,倒是发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历来众说纷纭。 说法一,自焚而死。 说法二,逃出后跟随主录僧溥洽做了和尚。 说法三,逃出后,隐姓埋名。 明成祖很关心建文帝的生死。 他四处派人打探侄子的下落,一直没有收获。 第一种情况,建文帝自焚而死。 这个墓志铭的主人叫戴瑞珊,乃建文帝时的一名大臣,就是墓志铭中的“公”,所以戴壁城认为这段文字里的“帝”就是逃难中的建文帝。
综上所述,朱棣没有找到建文帝。
找到了,这个《明史》里有明确的记载。
这份记载见于《明史·胡濙传》:
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也就是说,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棣北伐,去打阿鲁台,大军驻扎在宣府的时候,
专门负责在海内找寻建文帝下落的胡濙请见。
而已经睡着的朱棣一听是胡濙来见,
觉也不睡了,赶紧起床召见胡濙。
可见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放在朱棣心中的头等大事。
并且,两人一直谈到“漏下四鼓”也就是后半夜两点左右,胡濙才告辞出来。
如果没有找到建文帝的话,朱棣不会“疑始释”。
您先别着急说《明史》是清朝人所写,所以可信度比较低。
不过,《明史》确实有从《明史稿》向《明史》过渡这么一个过程。
而且,关于朱允炆的生死,第一版的《明史稿》和《明史》也确实不一样。
《明史》从确定朱允炆已经殉国,到朱允炆有可能出逃的变化及其原因。
咱们熟悉的《明史》是张廷玉主编的版本。
其实在这之前,《明史》的总裁官是康熙年间的王鸿绪。
只不过,中间发生了些事情,王鸿绪在康熙四十八年被贬官的时候,
把《明史》的书稿悄没声地带回了家里。
成稿之后,献给了康熙,王鸿绪也因此再次被起复。
这就是所谓的《明史稿》。
这一版本的明史,对建文帝生死的描述很简单而斩钉截铁。
就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金川门,迎接了燕王朱棣,
得知消息的宫中随即起火,建文帝和马皇后“崩”。
那为什么最终版的《明史》又变成了“帝不知所终呢”?
甚至还对细节进行了描述:
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也就是说,这次明史的修订,给出了燕王朱棣也可能知道火中的尸体有可能并不是建文帝朱允炆这种说法。
接下来的描述更是有传奇色彩: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就是说,有种说法是建文帝朱允炆从宫中的地道逃跑了。
为什么两个版本的《明史》差距这么大?
看看两个版本的明史成书的时间,我们就知道了。
第一个版本的明史完书于康熙年间,那时清人刚刚入关不久。
顺治帝刚入关的时候,甚至还有前明的五个割据政权。
到吴三桂杀死永历帝之后,前明的割据政权没有了,
那怎么办?总得师出有名吧?
于是就有了朱三太子。
康熙年间,有十多起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的案件。
所以,此时的《明史》编纂者王鸿绪,应该是为清朝的统治服务,
用朱允炆确实在南京城破的时候已经驾崩这样的前明故事,
来告诉那些尚且心怀前明的人,
明朝,已经亡了,明王室没人了,别再折腾了。
第二版的《明史》则是在乾隆年间开始重新修订。
此时清朝入关已久,统治趋于稳定。
所以,乾隆本人甚至亲自下诏:
宋太祖之斧声烛影、明惠宗逊国出亡等事,异说滋多,尤当剖晰是非,以昭定论。
那么,清朝人又是根据什么知道建文帝之生死有可疑之处呢?
这当然是根据前明的史料得来的。
明朝人自己对建文帝的生死和之后的下落,
态度也有着很大的变化。
明史中特殊的名词:革除年间。
咱们都知道朱棣攻下南京城之后,
直接下令取消建文帝的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也就是说朱元璋的洪武三十一年又被朱棣人为续了四年的寿命。
建文朝的事就等于在当时的明史中没了。
在朱棣一朝中,称呼建文帝直接以名字“朱允炆”呼之。
这在连写个文章起个名都要避讳君王名字的时代,可以说是对建文帝的公开羞辱。
那提到建文朝该怎么办呢,
这段时期,被记载为一个特殊的名词:革除年间。
但是,朱棣不让别人讨论朱允炆的事,他自己对朱允炆的下落确实是很关心的。
之所以让咱们后人感觉到迷雾重重各种猜测。
是因为朱棣虽然很关切这件事,却又不能让纪纲等人明目张胆地搜山寻海去找建文帝。
因为首先是他的“靖难之役”这个“靖难”本身就站不住脚。
朱允炆又是朱元璋自己指定的继承人,说来说去朱棣都难逃篡逆之名。
那就只能让建文帝“崩”,然后自己再悄悄去找他。
至少得比那些建文遗臣要更早地找到他,免得被那些人利用来动摇他的统治。
于是,我们在《明史·姚广孝传》就看到了僧道衍临终时要求释放僧溥洽的故事。
姚广孝在永乐十六年,感觉自己命不久矣。
于是从南京赶到北京觐见朱棣。
君臣相见,“语甚欢”,
朱棣还赐给姚广孝一个金唾壶,大概就是一个铜痰盂吧。
朱棣问姚广孝还有什么要求。
姚广孝说:僧溥洽已经关押很久了,请您放了他吧。
朱棣的主录僧是姚广孝,
而朱允炆的主录僧就是这位溥洽。
都是当年朱元璋安排到自己的子孙身边的僧人。
而当年就有传闻说,朱允炆是剃秃了头,伪装成僧人逃跑的。
溥洽就是知情者,而且朱允炆还曾在溥洽处藏匿了一段时间。
所以朱棣在当年就找了个借口,把溥洽关押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十几年过去了。
这次姚广孝为溥洽求情,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朱棣就答应了他的请求,释放了溥洽。
姚广孝心愿已了,不久就去世了。
关于朱允炆化妆成僧人逃走,正德年间的礼部右侍郎黄佐所著《革除遗事节本》中有述:
说建文帝刚刚出生的时候,朱元璋看这孩子“顶颅颇偏”,
就是朱允炆头型不太正。
所以朱元璋认为这孩子未来估计难得善终。
就给朱允炆准备了全套的剃发工具放到一个盒子里。
并对朱允炆说:你一定会遇到跨不过去的坎,到时候,就打开这个盒子吧。
所以,朱允炆在南京城破的时候,就伪作僧人逃跑了。
这个记载,在影视剧《大明风华》展示过。
这份记载值得注意的有一点,那就是对建文帝的称呼,
已经改成了建文君。
这事多亏了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虽然在位不足一年,但是他在撰写《大明神功圣德碑》的时候,
把建文帝的称呼,由直呼朱允炆改成了建文君。
朱棣主持修撰的《奉天靖难记》中一直把建文君臣称呼为“贼”,
朱高炽则改了一个比较中性客观的称呼:敌。
并且,大赦建文遗臣,给还田地。
还给方孝孺正了名,称呼其为“忠臣”。
但也不好太驳老爹朱棣的面子,用的理由是:
方孝孺辈皆忠臣,宜有传。不书则何以示劝?
意思是,之所以要给方孝孺等正名并立传是为了警诫后人。
免得后世子孙再犯同样的错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仁宗朱高炽这一改口。
朱棣亲自选的“好太孙”,明宣宗朱瞻基就好办了。
朱瞻基主政期间修撰的《太宗实录》,就把朱允炆的称呼改为了:“建文君”。
这样,在官修史上,朱允炆算是恢复了身份。
但是年号还是没有,实录更是别想,宣宗的步子不敢迈得这么大。
毕竟,涉及朱棣是否得位不正的问题。
所以,从正德年间开始,民间所修的私史,
对建文期间的事情才开始慢慢地有了记载。
对建文帝的去向,也就有了多种说法。
当然,最盛行的就是建文帝化妆成僧人逃跑。
以至于正统五年,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
竟然有个叫杨行祥的人打扮成高僧的样子冒充建文帝。
可见,建文剃发为僧一说,在民间至为盛行。
而明神宗万历皇帝继位之初给建文帝诸臣正名的诏书则更引发了各种说法。
万历继位的第二个月,上谕:
革除间被罪诸臣,忠于所事,甘蹈刑戮,有死无二,皆我太祖高皇帝所储养忠臣义士。
这下子不得了,万历一松口,
《万历野获编》所记载的《传信录》竟然有了明宣宗朱瞻基是朱允炆的儿子这样的说法。
民间野史的说法繁杂的由来,正是由于万历年间彻底放宽了对建文帝诸事的限制。
万历二十三年,万历皇帝直接下诏:
恢复建文年间的年号,但是建文帝的事,不单独列本纪,而是附在朱元璋本纪的后面。
解决朱棣子孙朱棣得位不正心结的人,
是万历年间的礼科给事中杨天民。
他在奏折中是这样说的:
成祖之嗣服也以戡乱,建文之出亡也以逊国。《明神宗实录》
就是说,成祖靖难师出有名,而建文帝是觉得自己确实干不了大明的明君,所以“逊让”了。
这把钥匙终于打开了朱棣身上的那道锁。
杨天民的奏折,
同时也说明了明朝的官修史,在万历年间,已经不避讳谈到建文帝当年生死未知,
“出亡”也是一种可能。
所以,清人最终版的《明史》,是有据可查的,对建文帝下落的描述,应该是可信的。
也就是说,《明史·胡濙传》的记载是可信的。
朱棣在永乐二十一年已经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征伐完阿鲁台回军的途中驾崩。
换句话说,咱们可以根据明史的记载,说朱棣在死之前找到了建文帝,
至少是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