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各朝各代中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儒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低谷也有涅槃。儒学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六个时期,分别是:一、秦始皇焚书坑儒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三国魏晋南北两朝时期,儒学开始玄学化四、隋唐时期,儒家“僵化”,韩愈重振儒学五、宋明理学兴起,儒学的大发展六、清朝时期,儒学走向滑坡全文2800字,各位看官各取所需,喜欢的话可以给小编点个赞
儒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低谷也有涅槃。
儒学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六个时期,分别是:
一、秦始皇焚书坑儒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三国魏晋南北两朝时期,儒学开始玄学化
四、隋唐时期,儒家“僵化”,韩愈重振儒学
五、宋明理学兴起,儒学的大发展
六、清朝时期,儒学走向滑坡
全文2800字,各位看官各取所需,喜欢的话可以给小编点个赞。
一、秦始皇焚书坑儒
公元前221年,中华瑰宝之儒家文化面临着重大的危机。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集权帝国。但却要大力推行“焚书坑儒”。
秦始皇时期,李斯下令将医学、占卜、《诗》、《书》等书籍全部烧掉,而这些书在民间也不准私有。
有很多儒生不接受焚书这一举措,日发讨论、逃亡,但还是被抓。秦始皇更把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铸就了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儒家文化在此刻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那为何秦始皇要焚书坑儒?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维护社会的稳定。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混战,长期割据,这个特殊时期使各种文化思想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称之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自然是好处多多的,使儒家、法家、道家等各种思想出现,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根源。但随着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各种思想的孤立性越来越强,各种争议和文化差异便逐渐出现了。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立马就进行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希望能逐渐消除这种差异。但他发现,自己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因为所有的文字、语言、货币的差异,究其原因,就是文化的不同,也就是思想的不同。所以,如果不能解决思想差异,就很难从根本上实现统一。
而后,便有了焚书坑儒。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他的谋士陆贾劝刘邦多读《诗》《书》,但刘邦不屑。而陆贾执意劝说“得天下后需要治天下”。
刘邦开明,听了劝说,于是有了尊儒抑法的思想,但为了恢复国民元气,此时的主流思想还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内部的斗争,汉武帝支持儒家一派。这个时期董仲舒便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莫大的发展。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术呢?
主要原因是社会矛盾突出,“无为而治”已无法单纯解决问题;同时,“君权天授”符合当时大环境。
汉初的无为而治,确实让国库有钱了,国力也逐步超过周边氏族。但同时,汉初刘邦实行的是“郡县制加分封制”,诸侯逐渐坐大,地方豪强也越发凸显,如果这时候继续无为而治,容易导致汉家不稳。
同时,汉武帝时期,需要大规模对外出征,这个时候从上而下统一思想,统一目标才能使群臣团结,一致对外。
毕竟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王朝高度统一,才能国家强盛,一致对外。反观春秋战国、群雄割据就只能百姓蒙难。
所以,便有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三国魏晋南北两朝时期,儒学玄学化
弥漫的魏晋风烟,不断进化变异的儒学,可能连孔子自己都想不到儒学能玄学起来。
那为什么这个时候儒学开始走向玄学?
主要是魏晋时代的混乱,让士大夫的境遇逐步跌落。普遍存在一种难以实现自我的压抑、自身价值难以体现与怀才不遇的苦闷,因而逐步脱离生活,走上玄学之路。
而此时,儒学的玄学化主要以道家的“虚无”为根本,再添上儒家的仁义为辅,大有重道轻儒的发展方向。
不过,社会仍需要用儒学去维系与巩固社会秩序,尽管玄学家打着道家的旗号,但也从来没有否定过儒家思想。亦儒亦玄、玄儒兼修的作法,既适应了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促使两大思想密切沟通,对儒玄两道都增添了新的活力。
到了南北时期,儒学发展表现为“儒道合一,儒佛交融”的大趋势。比如葛洪、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其实都是儒生,但他们展露出来就跟道士一样。
这个就是当时“儒道合一”的一个表现,甚至有人在追求“三教合一”。
总而言之,这个时期儒学开始玄学化,也催生了“儒道合一”,甚至“三教合一”。
四、隋唐时期,儒家“僵化”,韩愈重振儒学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朝当时态度是“利用与扶持儒家”。
后来,隋朝很快被唐朝取代,唐朝的文人对儒家经典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整理,把过去除了《乐经》之外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通通做了完整的整理和注释。
隋唐是儒、释、道齐头并进的时代。那为何这时候的儒家文化陷入“僵化”呢?
其实是因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盛转衰,教育也随之没落,文化教育没落了,其内涵就很少被领悟。
其次,虽然唐朝非常重视儒家,但因为他们把儒家只用作“外用”来治国理政,忽视了“内圣”,也就是对于心性的涵养,于是儒家又成了僵化的产物。
再次,这个时间点,佛教更为盛行。从斥资巨大的龙门石窟,便可看出佛教之盛行。
此时,韩愈提出急需重构儒家道统、重振儒学思想,同时对佛教进行严厉的批判。
韩愈表示佛教能收服人心的原因在于讲究内在修养。因此他提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师说》就是韩愈所写的,中国古代第1篇论述教师的文章。这也是韩愈在这个时期对儒家的创新。
总而言之,韩愈为复兴儒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五、宋明理学兴起,儒学的大发展
隋唐之后,儒、释、道三者相互依存。宋朝理学兴起,属于是此阶段的最大发展。
而其中,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前人的理论加以完善总结,完成了我国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理学体系。
学者如此评价朱熹:“朱子学的崛起,是中国古代儒学史乃至文化学史的跨时代里程碑”。
而明朝时期,儒学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心学”诞生。这个领域,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与朱熹、陆九渊并称宋明时期的儒学大家。他继承并优化陆九渊的心学,进而完善了整个心学体系。由此把儒学推向一个新阶段。
王阳明的心学在明代中后期一直风靡,一度超过程朱理学,深刻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总而言之,宋明理学、心学兴起,是儒学的大发展时代,理学可能我们会陌生一些,但王阳明的心学那可是现代人也会略知一二,足见其风靡程度。
六、清朝时期,儒学走向滑坡
清朝时期,其内部的僵化及文化的专横,决定了清代走不出历史的迷途。
同时,当康熙为诸儒和岳麓书院题笔“学达性天”匾额时,西方的牛顿已经提出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而当乾隆设四库全书馆时,英国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立。个中差距,已逐步显现。中国在清朝全盛时期,就因文化的桎梏而种下了衰退的种子。
当时较为突出的儒学是为“乾嘉汉学”。
“乾嘉汉学”里主要分两派,一派是趋于保守的,另外一派是趋于激进的,如龚自珍和魏源。魏源和林则徐他们也被称作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个时候,已经需要向西方学习了,故而此时儒学走向滑坡,甚至崩塌。
儒学支撑了华夏文明2000年的运转,当其架构崩塌之时,中国社会即开始重组。
随着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新的西方列强入侵古老中国,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革新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清代中国思想混杂,大门洞开,秉持儒家核心思想的清王朝最终无力支撑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历了几千年发展的中国封建主义自此落下帷幕。
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与金、辽、元大相径庭,却与唐、宋、明殊途同归,其国运随儒学的兴而始,亦因其衰而终。
你怎么看待儒学?欢迎留言。
关注我,与你一同,穿越古今,品百味人生。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