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代农民使用粮票吗?
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农民是可以凭借粮票来换购商品的。粮票是指由国家指定的发放单位发放的用于购买粮食和其他商品的凭证,而农业生产大省一般由农村供销社作为发放粮票的单位
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农民是可以凭借粮票来换购商品的。粮票是指由国家指定的发放单位发放的用于购买粮食和其他商品的凭证,而农业生产大省一般由农村供销社作为发放粮票的单位。
粮票实际上是一种限制性消费券,只能用于购买特定的粮食和日用品,而不能用于购买高档商品和特殊商品。粮票的引入,帮助解决了商品匮乏和物价上涨的问题,使人们能够有规律地购买生活必需品,并避免出现价格炒作现象。
粮票在计划经济期间非常普遍,它们是国家用于操纵经济的手段之一。发放粮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因为粮食供应已经被国家垄断了。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计划经济的转型与开放,粮票渐渐被取消,许多人认为这是经济平衡(市场供应与需求)的一种体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农民是没有粮票的。
萨沙有个远房女性亲戚,今天是老人了,但在我记忆中她总是低三下四的,就像个小媳妇。
说起来,这个远房女性亲戚不但长得漂亮,工作家务都是一把好手,对丈夫儿子也是无微不至,属于很好的女人。
问题来了,为什么她有着低三下四的气质?主要是特殊年代留下来的。
当年我这个男性亲戚做了知青,在江苏某乡下干农活,认识了身为村花的这个女人。
说起来,我这个男性亲戚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优点没缺点,相貌平平,抛弃身份不谈似乎配不上自己的老婆。
但当年两人结婚,可是一件大事。
在那个年代,南京城市小伙娶了一个农村媳妇,简直相当于王思聪找了黑非洲的女朋友。
家里人全部反对,结婚后邻居也大多嘻嘻哈哈看笑话,认为这家人混的太惨,竟然跑到农村娶媳妇。
这个远房女性亲戚自己虽然进城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户口迟迟弄不过来,导致出现了很多生活问题,其一就是连饭都吃不上。
当时农民是没有城里的粮本的,不能吃商品粮。
写到吃商品粮这个字,当年可是震天动地。当时农村女孩最大的愿望,第一就是考取大学,跳出农门,但普通人基本不可能,第二就是招工进城,脱离农村,但可能性也极低,村干部尚且轮不到,第三就是嫁给城里小伙,吃上商品粮。
那个年头的村花,往往都知道一句顺口溜:一工二干三军人,宁死不找庄稼人。
为啥?嫁给这三种人都可以吃上商品粮。
从古至今,选老婆选丈夫都是看条件的,尤其条件发生变化后往往就会掰了。
萨沙写过一个案子,就是一个农村小伙本来家里穷得很,勉强说了一个未婚妻,也是穷人家,算是门当户对。但小伙子运气好,机缘巧合当了兵。在海军表现不错,他成为军舰的水武长,成为正排级干部。
正常来说,他成为军官以后肯定就跳出农门,将来转业也会分配到城里工作,吃商品粮了。
由于地位变了,这小子就嫌弃之前订婚的女朋友配不上自己,让自己爹妈去退婚。
这个女孩当然不肯,毕竟自己嫁给小伙也能借此吃上商品粮,乐了一年多,突然说退婚怎么受得了。
女方家就大闹了一场,怎么也不同意,村子里人也帮助女方。
小伙见爹妈推不掉,就亲自借着探亲的机会退亲,说的恩断义绝。女方家见没有挽回余地,又是大闹了一场,忍气吞声的接受退婚。
没想到的是,女孩的憧憬破灭,加上这事又被周边村里人当笑话看,一时间受不了打击,竟然上吊自杀死了。
这下事情就闹大了,村干部写信到小伙所在部队,说了这件事情,认为小伙有严重品质问题,是现代陈世美,甚至搞出来人命。
部队也很看重干部作风问题,也颇为愤怒。政治部做出了撤销职务,作为战士复员的处理决定。
这下轮到小伙受不了,等于前途尽毁,还要回到农村种地被人戳脊梁骨,怕是真的娶不到媳妇了。
但部队做出决定是不会改的,小伙子心灰意冷之下决定闹事寻死,找机会溜回军舰上引爆了深水炸弹,把整艘军舰都炸沉了,直接经济损伤11亿元人民币。
上面扯了这么多,都是铺垫。
当年占国家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其实是制度上低人一等。
生产队每年会交纳公粮,随后留下部分口粮分给农民。农民是没有粮本也没有粮票的,一年到头就吃这些口粮。
而农民只有一个机会可能用到粮票,就是进城办事的时候。当年出差到外地,吃饭不是有钱就行,还必须拿着粮票。本省出差要用省内粮票,外省就要用全国粮票。
而普通农民绝对没有机会出差,一来没钱,二来没这个需要,三来当年管理非常严格,不允许农民随便流动,异地出差必须有介绍信,不然不能住店是小事,遇到警察还会被当作流窜犯逮捕。
所以,只有极少数农民为了公社出公差,才可能偶尔用到粮票。
这也不难,拿着公社的介绍信,拿着钱和粮食到专门单位兑换粮票。
没有公社的介绍信注明是出公差,你拿着钱去兑换,人家直接将你轰出来。
所以在197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前,绝大部分农民根本用不到粮票。
有意思的是,到了80年代农民却开始用粮票了。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对于统购统销也开始放松了。
当时城里条件有所改善,主要是副食多了,城里人吃粮食没有意见那么多,经常有粮票剩余,反而对副食有一定要求。
一些聪明的农民,就将舍不得吃的鸡蛋等副食品带到城里,同城里人换粮票。
这样大家是各取所需,城里人将多余的粮票换成鸡蛋,增加了副食。而农民则将鸡蛋换成了粮票,进而可以换成粮食自己吃。当时农民粮食供应还是紧巴巴的,最重要的是城乡粮食有差别。
农民交公粮的收购价,比城里人购买的粮食价格要低得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剪刀差。现在能够搞到粮票,就能设法买到比较便宜的粮食,补充家里口粮的不足。
郭达表演的小品《换大米》,其实也是类似的事情,只是不用粮票了,直接用大米换白面。当年西安有些人很喜欢吃大米,但配给是没有的,就用白面同农民换。农民会多少一些白面,赚点差价。主要是《换大米》主要是七十年代,对于倒卖粮票处罚的严格,搞不好要进局子,农民还不敢这么做,只敢以物换物。
80年代鸡蛋换粮票,后来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可以换粮票,处罚的就很轻了,最多也就是罚款。
这段时期 ,农民手上才会有很多粮票,可惜90年代初期粮票就彻底废除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