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如果黛玉不死,贾家被抄时黛玉会被抓吗?为什么?

黛玉之死,是高鹗续书写的,原著八十回中,林黛玉并没有死 。曹雪芹原著中,林黛玉的结局早有“预言”

黛玉之死,是高鹗续书写的,原著八十回中,林黛玉并没有死 。曹雪芹原著中,林黛玉的结局早有“预言”。而且,林黛玉将经历荣国府两次被抄,不是高鹗所写的,黛玉在贾家抄时已经病逝。

既如此,那么,贾家被抄时,林黛玉会面临什么样的状况?87版《红楼梦》中,贾家被抄,贾宝玉等被抓。林黛玉如果活到这个时候,她会如电视剧中演的那样,与贾家人一同被抓吗

荣国府被抄,其实就是林黛玉被抄家

高鹗的续书中,写的是宁国府被锦衣卫抄家。87版电视剧却演的是贾家都被抄了,贾宝玉等人也被关进了监狱,此时,黛玉已经病故。电视剧这样演,其实也是有依据的,庚辰本第二十回中,有一则畸笏叟的眉批,说的是: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

狱神庙是不是监狱,且不好说,但贾家蒙难却是原著中就伏下的最终结局。而且,这个结局都与林黛玉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贾家之败,林黛玉是主要责任人。因此,以原著伏线探析,林黛玉将在贾家被抄时,被抓三次,“死”了三次,出家了一次。怎么回事呢?

第一回书中说,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为还泪而来到下界,“抛父进都京”来到了荣国府。绛珠下界前对警幻仙姑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书中写得十分明白,贾宝玉的“前世”是赤瑕宫神瑛的侍者,就是个下人。林黛玉下界,只是以一生所有的眼泪,偿还侍者的甘露之惠,一个字都没提要嫁给宝玉。把《红楼梦》解读为宝黛爱情,那就脱离原著的寓意了。

林黛玉绝不可能与贾宝玉谈婚论嫁,《红楼梦》中也绝无宝黛之恋。这是因为,林黛玉才是荣国府真正的主人。荣国府这一门贾家被抄,就是抄的林黛玉家。如此,林黛玉能不被抓吗?

荣禧堂隐藏荣穆王,荣国府是靖江王府

庚辰本中,通篇写的是“林代玉”,没有“林黛玉”。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代玉抛父进都京”,其实写的是一段大明历史。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朱元璋诏令靖江王朱守谦之国,“奉其祖南昌王木主以行”。

南昌王,指的是朱元璋的大哥朱兴隆。朱元璋做了皇帝,便追谥其大哥朱重四为南昌王。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恢复周制,“封建诸子”,总共封了十大藩王,其中就有朱兴隆的孙子朱守谦。

贾雨村是“兴隆街的大爷”,暗喻的就是朱兴隆,“夤缘复旧职”,指的是由南昌王而成为靖江王一世祖,享靖江国祭。贾雨村受林如海委托,陪护林代玉回家,其实就是林代玉“奉其祖南昌王木主以行”。到了荣国府,贾雨村由此前大如州知府,改任应天府知府,等于是恢复了旧职。

林代玉到了荣国府,在自家堂屋中,见到了第十二代桂林靖江王荣穆王。荣国府堂屋名叫荣禧堂,堂屋中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有一行小字落款,写的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这行小字中,有一个从未出场的人物“穆莳”。写“穆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与荣禧堂、东安郡王,共同隐藏了“荣穆王”

“荣穆王”是一条铁证,证明荣国府写的就是靖江王府。当然,书中还有很多铁证,锁定了荣国府就在“西方灵河岸上”。此处之所以单以“荣穆王”来说荣国府,是因为荣穆王的儿子和侄子袭爵后,靖江王城被抄了两次

林黛玉来自“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点明桂林靖江王府坐落于漓江之畔,漓江的源头是灵渠。王城之中,有一座石头峰,名叫独秀峰。但这块石头,不是“三生石”,“三生石”的寓意,是靖江王到了第三世才之藩。

《红楼梦》是一场“梦”,是靖江王子与来自宁国府的一个王子“家史王说”,林黛玉犹如“梦回故土”,以其“前世”重回靖江王城,留下了《石头记》。

靖江王城在荣穆王之后两次被抄,那么,这段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林代玉”的结局又如何呢?

贾家第一次被抄,林代玉被抓,然后被缢杀

庚辰本之所以写的是“林代玉”,隐藏的是一段真实历史。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明灭亡,历史进入南明时期。顺治二年(1645年),荣穆王之子,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在靖江王城自称监国,做了大明代理皇帝。

朱亨嘉虽然自称监国,但却身穿黄袍,南面而作,而且,拥有年号,等于是称帝了。朱亨嘉称帝,国号依然是“明”,年号却是“洪武”,这一年是洪武278年

洪武,就是朱元璋的年号,朱元璋的“璋”就是白玉,白玉上加一点,便是“赤瑕”。桂林靖江王是“林”,所以,“林代玉”指的是朱亨嘉取代了朱元璋。

朱亨嘉之所以取代朱元璋,是因为他们家先祖,也就是“兴隆街的大爷”才是“仁祖”的嫡长子。而在《朱氏世德碑》中,朱元璋却把大哥叫做“孟兄”,孟兄,指的是庶出的长子。《红楼梦》嫡庶分得很清楚,庶出的地位很低,根本不可能袭爵,其原因就是讲的靖江王家世。

朱亨嘉以林代玉,第二年,也就是隆武二年(1646年),被当时取代大明正统的隆武帝朱聿键派兵擒获——林黛玉这就被抓了。

按照朱元璋所立之《皇明祖训》,藩王谋反也不能处以死罪,最多是幽禁或者削夺藩位。因而,隆武帝将朱亨嘉秘废为“连江庶人”,密押到福建连江。不久,就命锦衣卫将其绝密缢杀——这就是宝钗、黛玉判词中说的“玉带林中挂”。林代玉,加上这句判词,其中就隐藏了“桂林”

朱聿键违背《皇明祖训》,处决了藩王,因而托言朱亨嘉得暴病而死。甲戌本中,在贾母为林黛玉配制养荣丸时,暗点了一笔“为昌菱伏线”,林黛玉有死于药石的伏笔。其实,这一笔讲的是朱聿键伪言朱亨嘉死于暴病。

林黛玉一生要吃“养荣丸”,养的就是荣国府。林黛玉原本就是荣国府的主人,“林代玉抛父进都京”,写的是朱守谦“奉其祖南昌王木主”之藩,而他的父亲靖江王二世祖朱文正,其“木主”没有随行,留在了原籍。

这是“荣国府贾家”第一次被抄,“林黛玉”不仅被抓,还被缢杀于连江。贾琏之“琏”,既读liǎn,是瑚琏的意思,“瑚”,谐音朱履祜的“祜”。贾琏之“琏”,又读lián ,暗喻荣穆王之子被缢杀于连江。所以,贾家暗中保护林黛玉的是贾琏,陪护林黛玉到扬州护送林如海灵柩回苏州的,也是贾琏。

贾家第二次被抄,林黛玉又被抓,又被缢杀

隆武帝绝密缢杀了朱亨嘉,立即以朱亨嘉的堂弟朱亨歅袭爵,这就是最后一代靖江王。顺治七年(1650年),农历庚寅年,大明叛将孔有德攻陷靖江王城,活捉了朱亨歅。朱亨歅不屈,被孔有德缢杀于民房之中

朱亨歅在被缢杀之前,也曾自称监国,《红楼梦》中所说的“都中”,大多指的是桂林靖江王城。出了两代皇帝,难道还不能称之为“都京”吗?

靖江王城是朱元璋敕建。朱元璋敕建靖江王城,是以藩王的规制,仿南京皇城,以石头修筑。所以,《石头记》是以这座小石头城、小金陵城为故事核心,影射了整个大明。明朝建立于戊申年(洪武元年,1368年),戊为土,即“石”,《西游记》中因此写了“石猴”,《红楼梦》中则是“史侯”。

书中的“金陵”,应当有大小之分,靖江王城是小石头城、小金陵,“贾雨村夤缘复旧职”,就是做了金陵王。

薛宝钗林黛玉的册页画,“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两株枯木,寓意两代靖江王被缢杀,都是“玉带林中挂”的结局。

说荣国府即靖江王城,林黛玉隐伏两代靖江王,书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铁证,这条铁证就是“未时交芒种节”。第二十七回中写道:“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这句话指的是由芒种交节到夏至。查阅靖江王历史,靖江王灭亡的前一年,也就是顺治六年(1649年),正是“未时交芒种节”

大观园群芳在这一天饯花神,预示了靖江王灭亡。而这回书的回目却是这样写的:“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薛宝钗、林黛玉都被比喻为杨贵妃,两个杨贵妃被缢杀,对应了两代靖江王“玉带林中挂”。

靖江王灭亡于庚寅年,“虎兔相逢大梦归”,贾元春这句判词所隐含的三次“虎兔相逢”,其中一次就是说的靖江王在庚寅年彻底消亡。

靖江王府被抄,林黛玉逃过一劫,出家灵河岸上

林黛玉住在大观园潇湘馆,诗社雅号潇湘妃子。这两个符码,被解读为林黛玉效仿娥皇女英,梁女士衣服。如此解读,大谬不然。以林黛玉孤傲的个性,“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品性,她会这样做吗?

潇湘馆、潇湘妃子,说的是林黛玉将出家全州湘山寺。湘山寺在湘江之滨,湘江与漓江同源,都发源于灵渠。所以,全州湘山寺,也在“西方灵河岸上”。古时,湘江流域几乎都可以称之为“潇湘”。妃子,是“非子”之意,出家为僧,逾城背父,“不当人子”,故而是“非子”。“林代玉抛父进都京”,也有其出家为僧结局的隐喻。

林黛玉在三岁时遇到癞头和尚,癞头和尚要度她出家。这其中,暗藏的事朱亨嘉之子朱若极。

靖江王城第一次被“抄”,王城被攻陷当天,一个太监把朱亨嘉三岁的儿子朱若极隐藏在雪洞之中。由此,朱亨嘉逃过一劫——“金钗雪里埋”,薛宝钗住处如“雪洞”,写的就是朱若极的这段经历。随后,太监(喝涛)把朱若极带到全州,在湘山寺出家。

朱若极,就是《石头记》的原创作者之一,“清初四僧”之一的大画家石涛。《石头记》曾经改名《情僧录》,情僧,其实是“清僧”,朱若极在清朝时做了没有僧人。

这个“林黛玉”倒是在荣国府被抄时,没有被抓,但却出家为僧了。

以第五回书中薛宝钗、林黛玉的册页画、判词来看,黛玉总共有三个结局:被缢杀、从雪洞中逃生、出家。这三个结局,高鹗一个都没写到,而是以“昌、菱”这条线索,让林黛玉死于疾病。林黛玉又死在了贾家被抄之前,当然不会有“被抓”的历史了。

但是,原著之中却写得明明白白,林黛玉必定有“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的故事。“贾家”两次被抄,“林黛玉”都没有逃过“被抓”的结局。

贾家,写的是朱家。朱家最终被清所取代,彻底被抄。在这场大规模的“抄家”中,“林黛玉”还要被抓一次,还要经历“玉带林中挂”的悲剧结局。这个结局,就是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抓获。吴三桂在康熙元年(1662年,农历壬寅年)四月二十五日,以弓弦缢杀永乐皇帝朱由榔,四月二十六日,搬运柴薪,纵火焚化了大明最后一个皇帝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未时交芒种节,寓意靖江王“虎兔相逢大梦归”。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则是大明“回首相看已化灰”、“虎兔相逢大梦归”的终极结局。刘姥姥所讲“雪下抽柴”的故事,隐含了林黛玉。

假如说,《红楼梦》写的是江宁曹家事,那么,曹家谁又有这样的经历?到底是谁被缢杀了三次?谁又“金钗雪里埋”呢?除了林代玉,贾元春、王熙凤、贾探春、香菱等人,他们都结局于缢杀。江宁曹家,谁是这样的结局?




张爱玲说过人生三大憾事,分别为: 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这三件事前两件或许很多人不同,但是第三件却真的让很多人都觉得很对。《红楼梦》前八十回非常精彩,可是也带有很多的悬念,所以曹公遗失后四十回的书稿让众人对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在《红楼梦》中,如果黛玉不死,那么贾家被抄时黛玉会被抓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从三个方面来看,黛玉都不会被抓。

第一,黛玉是未出阁的小姐,与贾府内部事宜无碍,不会被抓

先黛玉是未出阁的小姐,她虽然很小就寄居在贾府,和贾府的人无异,但她在未嫁给宝之前仍然不是贾家的人,所以贾府获罪本身就与她没有什么干连,只是以黛玉的脾气,一定还是会同甘共苦,但论法论理她都不会被抓。

当初王熙凤生病需要人参与管家的时候,王夫人出于私心让宝钗帮着探春和李纨管家,没让黛玉参与其中,那么贾府出事黛玉正好不会被牵连,因为黛玉从未过问过贾府的家事,也没有参与贾府也的管理和决策,贾府所做过的事情都和黛玉无关。

因为贾府所犯的罪和黛玉无关,自然黛玉也就是清白的,也不会被抓。

第二,黛玉是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自有保命符

黛玉自身的身份对她而言也是一张保护符。黛玉来自林家,是林如海的女儿,她的身份比宝钗和贾府的诸位小姐都高。

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到如海时,“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

这就是说,林家祖上降等承袭过列侯这一爵位。林家的根基非常深厚,而且林如海通过科举出仕,做过前科探花、兰台寺大夫、最后升到了巡盐御史。这个官职不是有能力就可以做,必须是皇上信任的人才能够担任。通过这一些,可知林家世代都倍沐皇恩。

那么黛玉作为林如海的孤女,皇上无论如何都会顾念恩义,对黛玉网开一面。黛玉作为林如海的女儿,这就是天生定制的保命符。

第三,贾母会早为黛玉做打算,让她躲避这场纷争

贾母是历经几代人的当家人,对于贾府的前途和命运她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和判断,黛玉是她最心疼的孩子,在她在世之前如果黛玉没死,她一定会为黛玉安排好后路。

贾府被皇家厌弃的消息一定会不胫而走,所以在此之前贾母一定会早做打算,为黛玉安排好后路。正如王熙凤早早就遣丫头小红带着巧姐去她舅父家躲避以求平安,只是狼舅奸兄把巧姐卖到了青楼里。如果巧姐的亲人没有坏心思的话,巧姐其实是可以躲过这一劫,获得平安的。

林家虽然只剩下几个旁支亲戚,但是林家的根基还在,最差的地步黛玉也可以回到林家自己生活,所以黛玉在贾府被抄家的时候不会被抓。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