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泡姜片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姜,被称为“呕家圣药”,止呕有一套。它味辛性温,可以温胃散寒
姜,被称为“呕家圣药”,止呕有一套。它味辛性温,可以温胃散寒。
老百姓都知道,着凉了,可以喝点姜汤御寒。姜不只能散掉体表的寒气,也能散掉胃里的寒气。
醋有收敛的作用,醋泡姜,可以用醋来防止姜发散得太过。如果把姜比作能发光的灯芯,那醋就是灯罩,加个灯罩,光线更加聚拢,照明效果更好。
做醋泡姜时,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糖,糖的甜味可以缓和醋和姜的刺激,保护脾胃,又能调味。
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这就是民间所说“饭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姜还能解鱼蟹毒,这里的“毒”,可不是像河豚鱼那样的毒素,而是指“寒凉”。鱼蟹大多数性质都是寒凉的,吃多了或原本脾胃虚寒的人,就会引起腹痛、腹泻。生姜正好可以温中散寒,就把鱼蟹的寒气中和掉了。
日本的传统饮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吃生鱼片时,会配上泡姜、紫苏、芥末等,正是运用了中医的这个原理。
醋泡姜的做法
- 姜
醋泡姜用什么姜好呢?一般建议用当地的生姜即可。
嫩姜水分含量高,没这么辣,适合用来做泡菜。
“姜还是老的辣”,老姜过于辛辣,专门用于散寒时,用老姜力度更大。
若想像路老一样,长期坚持吃醋泡姜,性质就要平和一些,建议用嫩姜更好。
- 醋
米醋或陈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但不要选择勾兑醋或醋精。
根据醋酸含量,醋的酸度也分等级,酸度越高,味道越酸,刺激性也越大。
作为长期吃的食物,建议选择酸度适中的醋,一般酸度4-6度的醋比较合适。
年份较高的醋,酸度也越高,可以适当加些凉白开稀释。
醋的包装上,“总酸”表示的酸度,“总酸≥5.50g/100ml(以乙酸计)”,表示的是醋的酸度为5.5度。
- 做法
先将姜洗净,晾干水分,切成小片,大约像1元硬币大小即可。
先用少许盐将姜片腌制24小时。因为嫩姜中水分含量高,用盐腌制,使姜脱掉一部分水分。将腌出的水倒掉。
将姜片放进一个无水、无油的密封罐中,倒入醋,要没过全部姜片,再加适量冰糖。
先用一块保鲜膜封住罐口,再将密封盖盖好。摇晃一下,使姜、醋、糖混合均匀。腌制7天后,就可以食用了。
- 小提示
腌制时间越长,姜的辣味会逐渐降低,可以一次性多腌制一些,慢慢食用。
泡姜片的容器要无水、无油,每次取用姜片时,也要用无水无油的餐具,否则,醋泡姜容易变质。
糖尿病人吃,可以不加糖或少加糖。
每天吃2-3片即可,吃1片也行,但不要贪多,重在坚持。
早上吃最好,可以当小菜,作早餐吃。晚上最好不吃。
哪些人不适合吃醋泡姜?
阴虚火旺的人,舌红无苔,舌头上裂纹严重,可能还会觉得手脚心发热,恨不得泡在冰水里。这类人不适合吃姜。
湿热体质的人也不适合吃姜,这类人舌苔不仅厚,而且黄,可能还会长一些脓胞。
夏天为什么要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为什么夏天要吃姜呢?
因为夏天阳气都浮于体表,内部的脾胃反而是虚寒的,和井水冬暖夏凉的道理一样。又因为夏天炎热,我们常常会吃一些寒凉的食物解暑,脾胃寒上加寒,正需要生姜来温胃散寒。
孔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
吃姜虽好,但不能贪多。
古代有个书生,看了《论语》后,就效仿孔子“不撤姜食”,一年365天,每天都要吃姜,哪怕盛夏极热,也不少吃。
吃得浑身发热,口吐鲜血,大夫开了清热的药,吃了就好,停药就犯,反复了三年。
后来,找到名医王孟英,起初王孟英也百思不得其解,对症用药为什么会没有效果呢?当听到书生说起自己学习孔子“不撤姜食”后,便恍然大悟。
姜虽好,但吃得太多,则会胃燥生火,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
其实,孔子“不撤姜食”后面,还接了一句“不多食”,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多吃。
晚上吃姜赛砒霜?
俗话说,“早上吃姜赛人参,晚上吃姜赛砒霜”。晚上的姜有毒?
姜的性质是发散生阳的,早上阳气就如同太阳一般,缓缓升起,所以,早上吃姜是符合人体规律的。
但晚上阳气要收敛,阳入阴,才能安然入睡。如果晚上还吃姜,姜会搅动阳气,阳不入阴,就会影响睡眠,还会让人燥热心烦。所以,晚上不适合吃姜。
古人只是把这个规律,用夸张的手法让我们印象更加深刻罢了,并不是到了晚上,姜就变成毒药了。
但并不是晚上绝对不能吃姜。比如,晚餐炒个青菜、蒸条鱼,放点姜末、姜丝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晚上淋了雨、着了凉,喝点姜汤驱寒也是可以的。
结语
姜是“呕家圣药”,可以温中散寒,但不能贪多。
醋泡姜,用醋的收敛性质,防止姜的发散太过,加糖可以缓和醋和姜的刺激,不仅味道好,作用也更好。
但阴虚火旺、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合吃姜。
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已101岁高龄,他介绍了自己的两个养生法宝——醋泡姜和路氏八段锦。
路老说,原来他的胃不好,所以就做了醋泡姜,醋和姜都是家家户户厨房里常见的东西,便宜又方便。坚持吃了几十年醋泡姜,不只胃好了,身体也保持得很硬朗。
醋泡姜有什么好处?
姜,被称为“呕家圣药”,止呕有一套。它味辛性温,可以温胃散寒。
老百姓都知道,着凉了,可以喝点姜汤御寒。姜不只能散掉体表的寒气,也能散掉胃里的寒气。
醋有收敛的作用,醋泡姜,可以用醋来防止姜发散得太过。如果把姜比作能发光的灯芯,那醋就是灯罩,加个灯罩,光线更加聚拢,照明效果更好。
做醋泡姜时,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糖,糖的甜味可以缓和醋和姜的刺激,保护脾胃,又能调味。
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这就是民间所说“饭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姜还能解鱼蟹毒,这里的“毒”,可不是像河豚鱼那样的毒素,而是指“寒凉”。鱼蟹大多数性质都是寒凉的,吃多了或原本脾胃虚寒的人,就会引起腹痛、腹泻。生姜正好可以温中散寒,就把鱼蟹的寒气中和掉了。
日本的传统饮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吃生鱼片时,会配上泡姜、紫苏、芥末等,正是运用了中医的这个原理。
醋泡姜的做法
- 姜
醋泡姜用什么姜好呢?一般建议用当地的生姜即可。
嫩姜水分含量高,没这么辣,适合用来做泡菜。
“姜还是老的辣”,老姜过于辛辣,专门用于散寒时,用老姜力度更大。
若想像路老一样,长期坚持吃醋泡姜,性质就要平和一些,建议用嫩姜更好。
- 醋
米醋或陈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但不要选择勾兑醋或醋精。
根据醋酸含量,醋的酸度也分等级,酸度越高,味道越酸,刺激性也越大。
作为长期吃的食物,建议选择酸度适中的醋,一般酸度4-6度的醋比较合适。
年份较高的醋,酸度也越高,可以适当加些凉白开稀释。
醋的包装上,“总酸”表示的酸度,“总酸≥5.50g/100ml(以乙酸计)”,表示的是醋的酸度为5.5度。
- 做法
先将姜洗净,晾干水分,切成小片,大约像1元硬币大小即可。
先用少许盐将姜片腌制24小时。因为嫩姜中水分含量高,用盐腌制,使姜脱掉一部分水分。将腌出的水倒掉。
将姜片放进一个无水、无油的密封罐中,倒入醋,要没过全部姜片,再加适量冰糖。
先用一块保鲜膜封住罐口,再将密封盖盖好。摇晃一下,使姜、醋、糖混合均匀。腌制7天后,就可以食用了。
- 小提示
腌制时间越长,姜的辣味会逐渐降低,可以一次性多腌制一些,慢慢食用。
泡姜片的容器要无水、无油,每次取用姜片时,也要用无水无油的餐具,否则,醋泡姜容易变质。
糖尿病人吃,可以不加糖或少加糖。
每天吃2-3片即可,吃1片也行,但不要贪多,重在坚持。
早上吃最好,可以当小菜,作早餐吃。晚上最好不吃。
哪些人不适合吃醋泡姜?
阴虚火旺的人,舌红无苔,舌头上裂纹严重,可能还会觉得手脚心发热,恨不得泡在冰水里。这类人不适合吃姜。
湿热体质的人也不适合吃姜,这类人舌苔不仅厚,而且黄,可能还会长一些脓胞。
夏天为什么要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为什么夏天要吃姜呢?
因为夏天阳气都浮于体表,内部的脾胃反而是虚寒的,和井水冬暖夏凉的道理一样。又因为夏天炎热,我们常常会吃一些寒凉的食物解暑,脾胃寒上加寒,正需要生姜来温胃散寒。
孔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
吃姜虽好,但不能贪多。
古代有个书生,看了《论语》后,就效仿孔子“不撤姜食”,一年365天,每天都要吃姜,哪怕盛夏极热,也不少吃。
吃得浑身发热,口吐鲜血,大夫开了清热的药,吃了就好,停药就犯,反复了三年。
后来,找到名医王孟英,起初王孟英也百思不得其解,对症用药为什么会没有效果呢?当听到书生说起自己学习孔子“不撤姜食”后,便恍然大悟。
姜虽好,但吃得太多,则会胃燥生火,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
其实,孔子“不撤姜食”后面,还接了一句“不多食”,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多吃。
晚上吃姜赛砒霜?
俗话说,“早上吃姜赛人参,晚上吃姜赛砒霜”。晚上的姜有毒?
姜的性质是发散生阳的,早上阳气就如同太阳一般,缓缓升起,所以,早上吃姜是符合人体规律的。
但晚上阳气要收敛,阳入阴,才能安然入睡。如果晚上还吃姜,姜会搅动阳气,阳不入阴,就会影响睡眠,还会让人燥热心烦。所以,晚上不适合吃姜。
古人只是把这个规律,用夸张的手法让我们印象更加深刻罢了,并不是到了晚上,姜就变成毒药了。
但并不是晚上绝对不能吃姜。比如,晚餐炒个青菜、蒸条鱼,放点姜末、姜丝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晚上淋了雨、着了凉,喝点姜汤驱寒也是可以的。
结语
姜是“呕家圣药”,可以温中散寒,但不能贪多。
醋泡姜,用醋的收敛性质,防止姜的发散太过,加糖可以缓和醋和姜的刺激,不仅味道好,作用也更好。
但阴虚火旺、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合吃姜。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