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到底怎么样?

老蒋曾后悔地说:林是我的黄埔学生。可是,在黄埔的时候,我对他关爱不够,结果他成了厉害的对手

老蒋曾后悔地说:林是我的黄埔学生。可是,在黄埔的时候,我对他关爱不够,结果他成了厉害的对手。我对诸位关照是很多的,可是诸位却让我痛心、失望。

其实,看看杜聿明,咱们就知道:你老蒋想多了。

杜聿明的军事才能,乃是黄埔生中的佼佼者,而且,一直忠于老蒋。

然而,老蒋却很长时间没有看出这样的人才来。

识人之明既如此,老蒋看不出林、徐,也是自然了。

而且,杜聿明将军在充分表现自己的军事才能,充分证明自己的指挥之能后,老蒋和他的同事们,却每每否决杜的正确意见,使杜屡屡惨败,直到把杜送进了功德林···

指挥系统如此混乱、低效,纵然再有擅长指挥的良将,又有什么用呢?

杜聿明,乃一代良将。


其在军事上的造诣,在同时代双方将领中都是出类拔萃的。

险些被埋没,全靠军事表现脱颖而出

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算是老将黄埔“党军”中的师兄了。

黄埔一期生,除了参加我军的,或者牺牲的,大部分很早就成长起来了。

但是,杜聿明的“爬”得却很慢。

黄埔受训6个月后,他在何应钦第一教导团第一营第三连做见习官兼军需上士。

他的主要工作:安排伙食。他既要带着炊事兵上街买菜,又跟着厨房做饭···

伙食安排得好,受到全连称赞,他得已成为副排长。

然而,做副排长时,他对士兵要求过于严格,很不得人心,所以处境十分困难。

第一次东征时,杜聿明的同期同学,时任宣传队队长的陈赓见杜在连里混不下去,就申请把他调到了宣传队当队员,也就是做了陈赓的下属。



攻打淡水时,杜聿明自告奋勇,报名参加敢死队,做爬城先锋,但老蒋没看上他,他也就没有入选。(也有材料说杜聿明入选了,并与陈赓最早登城,但大多数材料现实杜聿明没有入选。而且,最重要的是,无论杜聿明是否入选了敢死队,此战后,他依然没有入老蒋的“法眼”是不争的事实。)

后来,杜聿明又奉命到河南,协助胡景翼筹建军官学校。北上途中,杜聿明见过汪精卫,也见过当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的孙中山。

不过,一个月后,胡景翼因病去世,新任军长对黄埔学生不能相容,杜在河南混不下去,只好回到老家陕北。

北伐战争开始后,杜只身南下,企图归队,途中被孙传芳抓着关起来,后“越狱”而走。

到了武汉,又因“宁汉分裂”,被强迫表态反蒋,杜聿明坚决不表态,后视机逃走。

一波三折,一心要回到校长身边,校长自然十分感动,亲自接见,并做鼓励。

然而,鼓励是鼓励,感动是感动,老蒋给了杜聿明一些钱,让他去黄埔同学会登记,然后··仍然没有要杜聿明带兵的意思。

后来,还是张治中关照他,让他做了营长,后升做团长,开始带兵。

此后,由于治军和用兵表现,杜聿明才得到徐庭瑶的赏识,渐渐发展起来。

可是,即便是在要建立装甲军时,老蒋依然原本也没有瞩目杜聿明···

可以说,杜聿明虽是黄埔一期生,与老蒋、陈诚、何应钦等大佬都早早相识,但是···大佬们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看上他···

杜聿明,是靠着自己的成绩,成长成参天大树的。

初露峥嵘,已展现出胜过一般国军将领的才能

杜聿明做团长时,领导是师长徐庭瑶。


徐庭瑶,是国军中的老资格了,但是,当时“剿共”一直屡战屡败,既渐失老蒋耐心,也不甚得军中将士信任。

徐庭瑶严格治军,但各部都不太配合,唯杜聿明严格照办,一丝不苟,使徐眼前一亮。

随后,1932年,徐庭瑶率军进攻大别山我军。

再一次,没有什么意外,徐庭瑶被旷继勋部所败。

然而,杜聿明率本团深入穿插,突入霍丘,给我军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给屡败的徐庭瑶挽回了颜面。

要知道,运动战,从来是我军长项。国军诸将中,能在我军面前玩穿插的很少很少,印象中,除了杜聿明,似乎就只有卫立煌了。

此战后,徐庭瑶格外提拔杜聿明。

后来徐升做军长,杜聿明从团长升到旅长,旅长又升到了副师长。

然而,做了副市长的杜聿明抬头一看,正师长,乃是他黄埔一期的同期同学关麟征。

跳了又跳,还是没有追上同期同学,可见杜聿明前面耽误太多时间了···

职务上暂时没有追上,但军事才能上,杜聿明却远在同学之上。

1933年,古北口抗战。

关麟征、杜聿明率师抵达古北口附近后,与正在长城坚持抵抗的王以哲见面。

王以哲的东北军已经难以坚持,希望关、杜能率军接替其阵地,继续在一线抵抗。

关麟征却要部队在古北口南城守二线阵地。

杜聿明头脑清醒:长城地势高,乃关键之地!如今王以哲已经撑不住了,我们不去接下来,将来被日军占领,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然而,杜聿明是副职,官大一级压死人,关麟征拒绝了杜聿明的建议,仍然守二线阵地。


果然,古北口关口很快丢失,国军被迫在不利态势下与敌激战,连关师长也受了伤,由杜代理指挥···

可以说,古北口用兵这一节,杜聿明已表现出胜过关同学的军事阳光和指挥才能。

早期装甲用兵:稍稚嫩,但其素养已冠绝国军

古北口之战后,杜聿明好歹有了名气,遂去军官高等教育班进修。

然而,由于与关同学一山不容二虎,毕业后,他实在不愿回去和关同学合作了。

恰好,徐庭瑶,在古北口抗战中深感动中日机械化部队作战差距,极力主张建立装甲部队,其建议被蒋公采纳,遂受命开始组建装甲部队,徐公后来也被称为国军的装甲兵之父。

杜聿明,也就到了交通辎重学校帮忙。交通辎重学校,后来改为机械化学校,专门培养机械化作战的人才,老蒋亲自为校长,徐庭瑶为教育长。


虽然蒋亲自为校长,但这个时候的蒋校长哪里还有精力抓教学,所以,实际学校管理,皆由徐庭瑶负责。

得到徐赏识的杜聿明,也加入了学校,并逐渐成了学校学员大队的大队长。

抗战爆发前,陆军装甲兵团成立,杜聿明被为委任为团长。

就级别而论,杜聿明,此时不过是一个团长···要知道,人家5年前就已经是副师了。

然而,成为国军当时唯一装甲团团长,也意味着,杜聿明身上的责任和将得到的机会,将比一个一般的军长还要多!

很快,杜聿明就在抗战战场上,初步展现出了胜过同时代其他军人的装甲作战能力(虽然比起同时代的欧洲同行,还很稚嫩)。

淞沪会战时期,杜聿明率领2个装甲连参战。

杜聿明迅速展现了他对装甲部队使用的造诣。

在汇山码头作战中,装甲1连在步兵配合部队未如期抵达的情况下,果断对敌发起进攻。

一直强硬不退的小鬼子,一度被装甲冲击打懵,有200多日本兵仓皇推入英租借,被英国人缴械···

淞沪会战期间,坦克团击毁日军坦克17辆,又给敌人步兵带来过很大冲击。


遗憾的是,当时,国军总体缺乏步坦协同的意识。杜聿明的坦克部队每每超额完成任务,但配合的步兵兄弟却总是无法如约作战,甚至拒绝协同作战,使国军坦克团在淞沪也损失过半,付出惨重代价,未能充分发挥。

随后,南京保卫战。

战前,何应钦指示:杜聿明应将德制坦克全部留在南京。

杜聿明反对:德制坦克虽然是当时国军装备中性能最好的,但却不适合在水网地带作战。应留下英制两栖战车。进退自如,不利时还能撤往江北。

然而,何应钦拒绝:死守南京,你就把德制坦克留下!

何应钦乃是当时国军中军事上最厉害的人物之一,他对坦克的认识,其实是当时国人对坦克的普遍看法:人们更多把坦克堪称一个铁壳子炮塔,对其机动作战缺乏认识。

结果···杜聿明的装甲部队在南京保卫战打得很不错,甚至还在混乱撤退中一度起到过掩护、断后的作用。


国军坦克部队在给日军一定杀伤后,到可以撤退时,仍然保全了大部分坦克。

然而···由于无船可渡,最后,装甲兵们只能忍痛把最先进的,国家花了大量外汇买来的,剩余战车全部推入长江···

总体来看,淞沪、南京会战期间的表现来看,杜聿明对装甲作战的认识,远远胜过他的同僚。

昆仑关:独一无二的攻坚大师

而使杜聿明真正名扬天下的,乃是昆仑关之战。

南京保卫战以后,杜聿明受任建设装甲部队。

国军的装甲部队,也由团到师,后来发展到了军。

杜聿明,本非机械出身,但肯钻研,因此,整个装甲部队的训练水平都很高,朝气蓬勃。

当时的许多记者,都认为杜聿明“不可限量”。


然而···如果只是装甲战有造诣,杜聿明恐怕真的没有太大的前途。

当时的中国不是德国、苏联,没有足够的资源培养出战略性的,足以决定战争走向的装甲力量。你杜聿明纵然在装甲战修炼得如古德里安一般,恐怕也不能成为有决定性意义的统帅。

若要做顶级人物,那么,决定他干什么的,不是自己的专业,而是使命。

1939年底,日军在广西北海登陆,攻占钦州、南宁,攻陷昆仑关,严重威胁了我西南交通线。

此时,杜聿明主动向上级表示:应趁机日军孤军深入,立足未稳,后援未济之机,迅速反攻,击破强敌,恢复国际交通线。

杜聿明请战得批准,迅速出击!

其实,昆仑关的地形,本不适合机械化兵团作战!


杜聿明的装甲部队练得有声有色、流血流汗,本应寻找更好的战场条件,充分展现成果。

然而,对优秀的军人来说,确定其行动的,不是自己的专业,而是使命和责任!

昆仑关之战,杜聿明根据地形、敌情,确立了“要塞式攻击法”。也就是,先夺取昆仑关周边重要高地,孤立昆仑关之敌,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彻底歼灭敌军。

昆仑关战役的过程,看起来是一波三折,但其实归纳下来,基本样式是:国军攻某一山头紧张,国军迅速协调火炮支援;日军在某一地紧张,同样协调火炮支援,配合反扑···如是者反复。

最终,杜聿明军一处处夺取各高地。

这表明:虽然战事紧张复杂,但在杜聿明的指挥下,国军一直掌握着主动权,因此国军总能在局部形成火力优势和兵力优势,一个个,逐步攻占险要。

总之,昆仑关一战,杜聿明及邱清泉、戴安澜、郑洞国、廖耀湘等将领奋勇决死的表现,确实表现出了国军少有的朝气。而杜聿明及廖耀湘等人的指挥,也使国军能在悲壮的同时完成使命!


观整个国军战史,除去北伐时期外,无论是面对日军还是我军,能够攻坚取胜都极少,杜聿明却能在日军精锐面前,在以险要著称的昆仑关立下大功,其军事才能可见一斑。

缅甸:扬国威的指挥官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杜聿明奔赴缅甸、马来亚等地考察,随后,写下《中缅印马军事观察团报告书》,阐述了自己对东南亚形势及可能发生的作战的看法。

英国中将、新加坡总督波普汉读完整,惊问:像杜聿明将军这样的人物,中国还有多少?

在短暂的中英合作中,杜聿明确实表现出了胜过中英军同事的才能。


同古作战时,杜聿明见其他部队为日军所阻,不能准时抵达预定位置,200师已陷入危险境地,遂果断下令200师撤退。

当时,史迪威坚决反对杜聿明撤退,坚持要求杜聿明继续进攻,杜聿明坚决抗命,组织撤退,力挽危局。

其后,杜聿明又在斯瓦河,创造出“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进攻”的办法,且战且走,在消耗日军后,创造出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罕见战例。


后来,史迪威下令第5军、第6军,部署于长达300公里的平曼公路上。

杜聿明认为这注定要被敌人各个击破,表示反对。尤其是不可放弃棠吉,否则后路有危,形势不堪设想。

然而,史迪威不听。

结果,日军果然攻下棠吉,我远征军后路遇危,陷入危险境地。

最后···翻越野人山,付出重大代价!


可以说,这段缅甸岁月,杜聿明在战术上颇有创意,开创了一些不错的战术,但是,由于其在战略上的意见一直得不到采纳,因此,遭遇了重大挫折···

东北:唯一能和101“有来有回”的国军将领

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先是在东北和101良将对决。

战争初期,杜聿明表现得老辣而狡猾。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在东北的困难,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杜聿明是分不开的。

抗战胜利后,杜聿明奉命去东北接收。

然而,抵达东北后,经过观察和接洽,杜聿明迅速作出判断:东北已是我军重点发展之地,非经大战不可能为国军所接收。

于是,杜聿明紧急向蒋汇报:十万火急,漂亮国军舰掩护,调国军精锐运到葫芦岛、营口登陆!

可以说,杜聿明的这一观察和建议,加速了国军精锐进入东北,给我在东北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困难。


随后,是以四平保卫战为代表的一系列交战。

杜聿明登陆后,夺取了锦州、山海关等地,然而,因病住院。

他住院期间,熊式辉、郑洞国等人继续指挥调来的国军进攻。

然而,因为林总指挥得当,国军行动多不顺利,与东北民主联军打成僵局。

杜聿明出院后,迅速找到了破局点:本溪。

本溪,是沈阳门户,攻占本溪,国军据险而守,就能在确保沈阳安全的情况下抽调多一个军投入四平战场,从而在四平形成绝对优势!

在杜聿明的指挥下,101最终被迫退出四平。

撤退途中,杜聿明利用叛徒的消息,给我军相当大的打击。

随后,杜聿明又向白崇禧力陈建议,请求加紧追击,恢复长春,并在得到批准后顺利完成。

解放战争初期,杜聿明在半年时间里,攻占了辽西全部和外围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营口等重要城市,隔松花江与东北民主联军对峙。

可以说,国军初期给我军带来挫折,与其精锐部队的训练和装备水平有关,但杜聿明的指挥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后,国共双方在东北的局势逐渐逆转。

不过,凭心而论,东北局势的逆转,首先是我们在政治上的胜利。


通过土地革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国军在东北陷入孤立!

因此,正如101所说:由于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杜聿明的部队,最多只能控制主要据点,而无法控制次要据点,并会变得分散、孤立。

可以说,杜聿明与101在东北斗法,军事上精彩纷呈,但杜聿明,主要还是败在政治上。

即便如此,在杜聿明离开东北前,他依然能与101板板手腕,给我军带来一些挫折。

比如,他离开前,三战四平,就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挫折。

当时,杜聿明通过电报密度判断: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在中长路以东的山地中,且正处于移动中。杜聿明遂决心趁此机会出击,猛烈进攻,突破了我阻援线,迫使我军在已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撤围四平。

到杜聿明离开,陈诚接手后,国军在东北的局势迅速变得失去抗衡之力。

后来,国军许多人认为,使国军丢掉东北的罪人,是陈诚。

其实,就算是名将卫立煌,后来不也最多只是呆板死守吗?

国军在东北,渐渐只能挨打,虽与双方军队力量对比变化有关,但我们同时也能看到:国军在指挥上,再无人能给101“意外”,也就完全丧失了主动权。



观国军众将,能在用兵上预判101,在部署上给101带来一些“意外”,并能和101争一争用兵主动权的,除了杜聿明,大约只有后来的白崇禧了。

争东北,杜聿明输在政治上。仅就军事才能而言,他与101并没有明显差距。

淮海:有指挥才能,又有什么用?

淮海战役时,杜聿明同样表现出了不错的军事头脑。

只是···在当时的国军体系中,有军事头脑又有什么用呢?

对淮海战役,杜聿明的原计划是徐蚌会战计划:即集中主力于蚌埠附近,与共军决战。

当时,如果国军采取杜聿明的建议,精锐主力靠拢到一起,凭借其兵力、装备优势与我决战,淮海这碗饭可能要难啃很多。


然而,在杜聿明又奉命去东北救火一圈回来后发现:国军搞了个猪头猪脑的十字架···而且,黄佰涛已经被围起来了。

此时,刘峙等国军高级将领脑袋晕了,他们被各种信息所淹没,觉得到处是共军主力,搞不清我军意图,自然一筹莫展。

杜聿明判断准确:怎么可能到处都是主力?华野外主力此时必是要歼灭黄佰涛,而在九华山等地共军必是牵制性部队,不必留大军应对;而且,中野可能加入战局,阻击黄维!

因此,杜聿明提出了两个方案。

1、围魏救赵。

集中优势兵力,围攻中野!

中野装备差,如果被围攻,华野很可能放弃黄佰涛,转而救援中野,国军因此可能夺回主动权。

2、直接救援黄佰涛。

刘峙等人坚决反对第一个方案,认为第二个方案符合校长的意思。

于是,杜聿明遂执行直接救援黄佰涛的方案。

而对于如何直接救援黄佰涛,杜聿明的主张是:邱清泉、李弥兵团,寻找华野主力一翼进行迂回,然后再攻击华野。

显然,这与他解四平之围时的总体思路一样:通过迂回,攻击我军软肋,而不是傻不拉叽去我军预设阵地上做攻坚。


但是,由于国军对我军部署一直没有搞清楚,又担心徐州机场的安全,因此,刘峙等人坚决反对下,国军还是采取了正面进攻解围。

这就没有啥子说的了,硬碰硬,大家都很困难,但这些困难都在我军预料之中,我们是能咬牙坚持住的。

最终,黄佰涛被歼。

黄兵团被歼后,国军大恐,计划放弃徐州。

此时,杜聿明认为:这个情况下弃城逃走很危险,应该进行决战!如果能够增加5个军,黄维与徐州部队南北夹击,可以与共军决战;实在不行,让黄维与徐州30万大军会合,一期撤到淮河两岸,“守江必守淮”,也是可以的。但现在这个情况下弃城逃走,是很危险的!

最后,老头子拍板:放弃徐州,撤!


杜聿明此时,又提出:放弃徐州可以!撤就干脆撤,就不要与共军决战。如果要与共军决战,就要依托徐州,就不要放弃徐州!

总之,走就不打,打就不走···这个情况下放弃徐州又想着与敌人决战,是自杀···

老蒋答应了。

不就,老蒋又反悔了,要求杜聿明率军去救黄维···

然后···然后就不必说了,杜聿明完蛋了。


我们不知道,如果采纳杜聿明的建议,淮海战役走向会怎么样。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没有采取杜聿明的建议,国军所有的举动,都是完全按照我军原先预计行动的,自然战局也会朝着我们预计的方向前进!

徐蚌会战,60万对80万,“优势在我”,国军最后却稀里糊涂地报销了···其主要原因,乃是因为国军这个体系已经低效、混乱到了极致,这种情况下,纵然杜聿明再有军事能力,也是不顶用了。换谁来可能都是没用的。


白崇禧曾说:如果国军多几个杜聿明这样的人,局势必不如此。

能让自视甚高的白崇禧发出这般感叹,杜聿明的军事才能可见一斑了。

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军人中,杜聿明的军事才能可称数一数二。

昆仑关取胜后,杜聿明曾在巍峨的昆仑关上亲笔为阵亡将士写下悼词。其中,最后一句是:千万要带一笔,本军的胜利,其实是民众的胜利!

此时的杜聿明,站在民族抗战的战线上,得到民众的支持,其军事才能自然能充分施展,战胜攻取了!

同样,几年后,当杜聿明所在的集团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时,杜聿明也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其纵有军事才能,但也无能为了!

杜聿明,乃是一流的将领。

一流的将领,能够改变战局。

但决定战争胜负及将领命运的,是民众!




平心而论,实话实说,在黄埔生中,在国军的高级将领中,杜聿明是一个很能打的战将,他的作战指挥水平肯定是不低的。他的职位升迁,都是依靠他自身的实力,他自身的出色表现,一步一步地稳步提升上去的,绝对不是名不副实,浪得虚名的人。

如果杜聿明打仗不行,没有本事,也不会得到蒋介石的青睐与信任,把国军当时最精锐,装备最先进的机械化第五军交给他来带的。在国军序列中,黄埔生那么多,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可以选择的人选是大有人在。尽管蒋介石的疑心很重,但还算是独具慧眼,对杜聿明情有独钟,寄予了厚望,选择了杜聿明,把他拉入了自己的嫡系阵营之中。

杜聿明麾下的三个主力师长:郑洞国,戴安澜,邱清泉。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之人。在抗日战争中,杜聿明最高光的表现,就是带领他麾下的机械化第五军,于1939年12月份在广西昆仑关天险发动了一场著名的昆仑关攻坚战役,而且是最终大获全胜,遏制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他于1939年12月30日率领机械化第五军在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后,第三次攻克了日军严密布防的昆仑关,歼灭了日军第21旅团5000余人。第21旅团官兵死亡率达到了85%以上,日军的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也在此役中被击毙。

后来他又率部组成了中国远征军,出国入缅作战,支援英国军队,保护滇缅公路这一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抗战的外援通道。后来由于上面的矛盾重重,指挥失误,部队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中,不得不撤退回国,在翻越野人山回国的过程中,部队损失惨重,戴安澜师长不幸壮烈牺牲。但这不是他杜聿明的责任,也不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行。由于受到了各方面的掣肘,他也是束手束脚,施展不开,无能为力了。

在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杜聿明作为军事主官,率领着国军的王牌精锐部队,最早被调到了东北抢占地盘,担任东北保安司令一职,被推到了国共内战的第一线。后来因为战事不利,被撤换调离了东北。到了后来的辽沈战役时,他作为救火队员,再次被派到了东北去收拾残局。此时的国军,大势已去,为时已晚无力回天了。他只能是仓皇地逃离东北了。随即淮海战役爆发,身患重病的他,为了报答蒋介石的知遇之恩,仍然是临危受命,被蒋介石当做是救火队员,抱病上阵,被派到徐州去担任徐州“剿总”副司令,去收拾残局,企图带领黄伯韬,邱清泉,李弥三个兵团南撤,突出重围,保存实力。

随着黄伯韬和黄维两个兵团先后被消灭,杜聿明率领的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彻底陷入绝境,被死死地包围在陈官庄地区不能动弹。他的突围美梦彻底破碎,付诸东流。但他又心存侥幸,负隅顽抗,要对蒋介石效忠到底,不愿意放弃抵抗,缴械投降。没有能够突出重围,等待他的,当然是全军覆没的命运了。他自己也被解放军俘虏,成为了一个阶下囚。作为一个军人,他的军旅生涯从此宣告结束。

蒋介石最喜欢遥控指挥,越俎代庖,越级指挥,亲自插手下面的部队,他当然是不会撒手不管的。但是国军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派系林立,相互间勾心斗角,互相猜疑。而蒋介石的军队整合能力,军事指挥才能都非常欠缺,在很多时候都是力有不逮的瞎指挥,始终是举棋不定,摇摆不定,自相矛盾,搞得下面是一塌糊涂的。让下面的战区指挥官束手束脚,无所适从。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临阵换将,本来就是兵家大忌。但是蒋介石却屡屡在关键时刻,在决战时刻掉链子,像走马灯一样,变来变去,不断地走马换将,像无头苍蝇一样,瞎碰乱撞的,最终落得个一败涂地。辽沈战役是如此,淮海战役也是如此。蒋介石的败局,其实从内战一开始,就已经是注定的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