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反复升级轰六轰炸机群?

为什么我国一直反复升级轰六轰炸机群呢?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比较出名的梗——留给轰六的字母已经不多了。根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轰-六服役以后,轰六系列先后出现了甲、乙、丙、丁(D)、C、E、F、G、H、I、J、K、M、N等十多个的改进型号

为什么我国一直反复升级轰六轰炸机群呢?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比较出名的梗——留给轰六的字母已经不多了。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轰-六服役以后,轰六系列先后出现了甲、乙、丙、丁(D)、C、E、F、G、H、I、J、K、M、N等十多个的改进型号。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最近的一个报道:我军东部战区这几天持续在台岛周边进行演习。我军出动了苏-30、歼-10、歼-11、歼-15、歼-16、轰六M和轰-6K等各型战机。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

一是,轰六系列轰炸机,一直到现在为止依然是我军的绝对主力轰炸机;

二是,轰六轰炸机已经改进了很多次了、升级了很多回了,可是“底板”依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变。

按照目前网上披露的消息来看的话,最新的改进型号也出来了——轰六N。最新型号的轰六N与此前的轰六K的最大区别就是:具备了二次加油能力了。这样在航程上面、挂载武器量上面都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了。

不过我还是要实话实说一点就是:不管是轰六K,还是最新型的轰六N,总体上跟俄、美的主流战略轰炸机的差距依然是比较大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被称为地表最强战略轰炸机的B2隐形轰炸机,其性能就有点让人无语了。B2隐形轰炸机的载弹量有22吨左右;B2轰炸机在不进行二次加油的情况下,可以飞奔12000公里以上。如果算上二次加油的话,B2完全可以实现全球到达了。

另外B2隐形轰炸机最大的杀手锏就是:隐形二字了。B2在隐身上面,因为使用了最先进的磁性吸收涂料,在雷达上的反射面积只有0.1平方米的大小。

说白了就是:B2隐形轰炸机不光载弹量大、航程远,还完全可以做到来无影、去无踪的打击对手,而且你还发现不了它。

当然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地表最强战略轰炸机的称号将会被B21隐形轰炸机获得了。

可是反观我们的轰六K或者轰六N,虽然号称是战略轰炸机、虽然总体性能也不错。可是其综合其实力和各项指标来看的话,轰六K/N也只能算是一款不错的远程轰炸机而已。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我军使用的主力轰炸机轰六K的各项指标性能怎么样呢?

轰-6K经过改进升级以后,现在的航程达到了80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超过了3500公里,已经够着了战略轰炸机的门槛了。

轰六K换装了新的发动机,也就是D-30KP-2发动机。这款推力为14吨的发动机还用在了伊尔76、运20等大型的战略运输机上面。这款发动机也是一款非常成熟的发动机。

目前轰六K的最大载弹量达到了12吨左右,主要的挂载武器为6枚重型巡航导弹,比如:KD-20和CJ-10、KD-63等,

KD-63为一种大装药量的重型空对面、空对舰导弹,射程为500公里左右,但是威力巨大,一发就能重创目标;

CJ-10则是一种远程对地精确攻击导弹,射程达到了2500公里,命中精度在10米以内。除此之外,轰-6K还能够挂载20枚500磅的精确制导炸弹等等。

轰六k的打击范围就是:自己的作战半径3500公里外加上外挂的对地导弹射程的2500公里——6000公里左右的打击范围。

如果按照轰六K6000公里的打击范围来看的话,覆盖第二岛链以内的所有目标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但是轰六K也有两个短板:

一是,轰六K不具备二次加油能力,航程和作战半径上受到了限制,载弹量上面也略显不足.不过好像最新型号的轰六N已经解决了二次加油的问题了。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轰六K缺乏突破对手严密防空系统的杀手锏本领,那就是隐形能力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漂亮国人的B2隐形轰炸机最厉害的杀手锏就是隐形能力了。

另外俄罗斯比较厉害的轰炸机图-160的杀手锏应该是其速度比较快,好像可以达到2马赫以上的时速。

如果这样一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个无情的事实:轰六K也好、轰六N也好,都缺少自己杀手锏本领——速度也不是很快、载弹量也不是很高、还不具备隐形打击能力。

介绍完了轰六最新改进型战机的问题以后,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为什么我国要反复升级轰六轰炸机群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事实:轰六系列轰炸机的原型是前苏联的图16轰炸机。可是苏联人早在60年代以后,就已经把图-16轰炸机给整体的淘汰掉了。

我们大概于1957年从苏联接收了图16的图纸和全部资料。1968年,我们仿制的图16轰炸机,也就是我们的轰六最早期版本开始服役。

早期轰-6的主要性能和图-16轰炸机基本一致,最大起飞重量75.8吨,最大飞行速度1014千米/时,最大升限13100米,正常载弹量3吨,最大载弹量9吨等等。

可是此后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复杂的外部局面,简单点说就是:中苏之间闹掰了,虽然后来跟漂亮国的关系进行了改善,可是轰炸机技术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获得关键性的核心技术。

在这样的一种局面之下,我们自己就开始根据自己的作战任务需要,从而不断的对轰六进行改进升级、不断的进行打造了,例如:甲、乙、丙、丁(D)、C、E、F、G、H、I、J、K、M、N……

轰六N

从目前来看的话,在轰20还没有服役之前,我个人估计:轰六K、轰六N,甚至是往后的轰六某某,应该依然还是我军空军的主力轰炸机。

我们再来实事求是的分析一下:为啥我们就非要跟轰六硬刚、非要不断的改进轰六系列呢?乃至于很多人都在说:留给轰六的字母已经不多了呢?其实核心原因有四点。

第一点原因就是:发展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在技术上存在着巨大的瓶颈问题。

这一点我就不仔细的分析了。很多人不太知道的是:在2000年之前,虽然我们引进了SU27这样的三代机。可是我国空军仍是一支以二代机为主的空中力量,一直到最近这十几年我们的航空工业才取得了大发展的。

大型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在世界范围来看的话,都是一个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目前世界上厉害的战略轰炸机也主要集中在美、俄两国,例如:B52、B1B、B2、图95、图160等等。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谁不希望自己装备上隐形战略轰炸机,可是这玩意无论是研发、实验、还是服役难度都有点大。

早期的轰六版本

第二点原因就是:为了适应我国不断转变的作战任务,轰六系列显然是需要不断升级、不断改造、不断的换型号的。

我们最早版本的轰六轰炸机存在着:“腿短、载弹少、看不远、打不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简单点说就是:航程太短了、载弹量太少了、雷达航电系统也不行、携带的弹药也没有精确制导的功能等等。

在这样一种现状之下,随着我国军事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随着我国电子系统的不断升级、随着我国军工实力的越来越强大、随着我国作战任务的转变,不断的升级轰六系列轰炸机也就是个必然的选择了。

举个例子:轰-6M就是轰-6D的进一步的改进型号。其主要的改进点就是:机翼外挂架由原来的2个增加至4个,还可发射鹰击83K空舰导弹,改进挂架后可发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轰六-N也就是最新型号的轰六系列战机,这款轰六就具备了二次加油能力了。

说白了就是: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科技的变化,轰六系列作为我国的绝对主力轰炸机,当然也要不断的升级和改造了。

第三点原因就是:以前我国对发展新一代的主力轰炸机甚至是隐形轰炸机,其实并没有那么的迫切。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其实现在世界上强悍的战略轰炸机基本上都是在美苏争霸时期研制和服役的,例如:图-160、B2等等。当时美、苏两国追求的是:全球到达、全球打击、快速突破对方的防空火力网等任务。

可是反观我国来看的话,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都是建设一支:国土防空型的空军力量。当然了,最近十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也开始积极的研制轰-20、积极的打造轰六N了。

但是在以前来看的话,我国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确实不是很紧迫、很紧急。毕竟这款武器主要是用来进攻别国的、用来打击别国的,我们以前并没有如此迫切的作战任务。

这样一来的话,轰六系列的改进型也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对于轰炸机的需求、对于轰炸机的打击任务要求了。

可是从如今的现实来看的话,我们未来要想进行域外打击、要想进行远洋作战、要想变成一支攻防兼备的空军力量。不管是轰六-K,还是轰六N都是无法满足我们的作战需要的。

毕竟这款轰六战机说到底:还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设计定型的产品。何况现在对于轰炸机的要求不光是载弹量要大、航程要远以及具备精确打击能力了,更加重要的还是自我的隐形能力,例如:漂亮军的B2、B21就具备这样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轰六不管如何改造、如何升级,我还是坚定的认为:我们需要的是下一代的隐形战略轰炸机的到来。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我们的新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轰-20的到来吧!




先讲个冷笑话,漂亮国和俄罗斯空军依靠各自的大型轰炸机拥有了空基远程战略打击能力,而中国空军只需要中型的轰-6就能实现。

这个笑话其实也说明了中国反复升级轰-6的原因,因为它是解放军空军目前唯一在役的军用轰炸机

早期的轰-6轰炸机

图-16的继承者

众所周知,轰-6是一款以苏联图-16轰炸机(北约绰号“獾”)为蓝本仿制而来的中型中程喷气式轰炸机。轰-6的研制计划始于1959年,几经波折之后,于1968年首飞成功,并于次年批量装备解放军空军。早期轰-6的主要性能和图-16轰炸机基本一致,最大起飞重量75.8吨,最大飞行速度1014千米/时,最大升限13100米,正常载弹量3吨,最大载弹量9吨,载弹3吨时航程5700千米,最大作战半径2500千米,机组成员6人。

轰-6的研制应该整体上说是比较成功的,其为国产中大型飞机的研发和生产作出了铺垫,也让解放军空军初步获得了中大型轰炸机的使用经验。不过,在这之后,轰-6就进入了我们熟悉的剧情。

图-16是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装备的一款双发高亚音速战略轰炸机,主要任务是打击位于西欧地区的各类军用目标。

在缺乏新型轰炸机和其他大型飞机服役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解放军空军对地打击、反舰和执行特种任务的能力,国内军工人员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对轰-6轰炸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从早期气动、机体的初步改善,到中期的机载武器改装,直至后期航电、动力系统的全面更新。在进行现代化改进后,新型的轰-6仍然保持着较为先进的作战能力。

航展上出现的轰-6轰炸机

根据统计,在不断改进下,轰-6先后出现了甲、乙、丙、丁(D)、C、E、F、G、H、I、J、K、M、N等十多个不断强化对地/海打击能力的改进型号,另外还发展出了侦察、加油、电子干扰、电子侦察等多个特种型号,甚至还一度担任过国产发动机的空中试车平台。直到今天,轰-6目前仍是中国空军轰炸力量的主力,也是中国空军远程战略打击力量的核心,而在未来的至少十年内,轰-6在解放军空军中仍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可以说,作为图-16轰炸机的直系亲属,轰-6将是国内苏系武器中最为长寿的一个型号。

由于轰-6的装备时间太长,还闹出过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令很多人记忆犹新的“你们现在已经不使用图-16了吧“

轰-6的主要改进型号

既然题目里说到了反复升级轰-6,那就得盘点一下国内空军曾经装备过的几种主要改进型号。

轰-6甲,核武器载机,用于氢弹的投放。轰-6甲主要改装了武器的投放挂弹系统、加温保温系统、防护系统和临时性试验设备。1967年6月17日,轰-6甲成功执行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投氢弹试验任务。

执行氢弹空投试验的轰-6甲4251号机

轰-6乙,侦察机,执行航空照相侦察任务。轰-6乙主要改进为在机腹位置加装3台航丁-42型大型红外相机。1980年,中国海军航空兵使用2架轰-6乙侦察机完成了对南沙群岛的首次空中侦查任务。

轰-6丁,也称轰-6D,反舰导弹载机,挂载鹰击-6系列反舰,主要装备解放军海军航空兵。轰-6D主要改进为增加机载导弹火控和自动导航系统,在机头下方加装大型对海探测雷达,机翼两侧各增加一个导弹挂架用于发射鹰击-6空舰导弹。轰-6D在两伊战争时期曾出口给伊拉克,表现非常活跃。

轰-6D和鹰击-6

出口到伊拉克的轰-6D

轰-6E/F

轰-6H,轰-6D的空军改进型号,空地导弹载机,装备于解放军空军,其最大改进在于取消了机身自卫炮塔,并在机腹上加装用于控制空地导弹数据传输的天线。轰-6H的出现增强了解放军空军的远程对地打击能力,其挂载的KD-63型空地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CEP精度低于10米,战斗部重量达到500公斤,可精确打击各类重点加固目标,是当时空军部队的重点装备。

轰-6和KD-63导弹

轰-6G/M,轰-6G是轰-6D的进一步改进型号,反舰导弹载机,海军航空兵装备,主要特征是机翼外挂架由原来的2个增加至4个,可发射鹰击83K空舰导弹,改进挂架后可发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空军也同样装备了类似的改进型号,被称为轰-6M,除可发射KD-63、KD-88空地导弹外,还能发射国产空射巡航导弹,具备了一定的远程作战能力。

挂载鹰击-12的轰-6G

轰-6K,轰-6系列的全新改进型号,具备了远程战略打击能力,是目前空军的主要作战机型,其主要特征是机头部分用黑色的大型雷达天线罩取代了原来透明的领航舱,机翼挂架增加至6个,可挂载国产长剑-20空射巡航导弹。

轰-6K的性能提升十分巨大,载弹量和航程都有了明显提高。根据估计,轰-6K的最大载弹量在12吨以上,最大航程达9000公里的水平,最大作战半径超过3500公里。搭配长剑-20巡航导弹,轰-6K具备了远程奔袭,区域巡逻和防区外打击能力,其作战范围可覆盖至关岛一线,极大丰富了解放军的远程战略打击手段,是我国的目前重要的空基打击力量。

轰-6K”战神“

轰-6J,新一代反舰导弹载机,海军航空兵装备。轰-6J属于轰-6K的海军改进版,基本特征相差不大,最大的不同在于轰-6J新增了2个机翼外侧挂架,使得挂架总数达到8个。不过,轰-6J的外侧挂架主要用于挂载电子战吊舱,并不能发射反舰导弹。

海军航空兵使用的轰-6J

轰-6N,新一代轰-6改进型,估计仍作为远程战略打击力量使用。轰-6N的最明显特征是机头部分加装了受油杆,可进行空中加油作业,作战半径将超过轰-6K,这也是是轰-6系列中第一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机型。

轰-6N

轰油-6,加油机,主要为歼-8/10进行空中加油。轰油-6的最大特征机头部分不再使用透明领航舱,机翼下增设两个软管加油吊舱。轰油-6于1990年首飞,1991年首次实现空中加油,极大提升了歼-8系列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也使中国空军的作战范围能有效覆盖至南沙群岛上空。

正进行加受油作业的歼-8和轰油-6

反复改进轰-6的原因

关于轰-6的改进,网络上众说纷纭,深究起来也无外乎技术、经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早期改进轰-6是因为空军缺乏换装的动力和能力

在2000年之前,中国空军仍是一支以二代机为主的空中力量,难以对抗周边强大的三代机部队。因此,当年解放军空军的主要任务是尽量争夺战区制空权,限制对手的空中行动,保证陆军的空域安全。因而空军对换装新型轰炸机没有太过强烈的需求,只要确保现有的轰炸机够用即可。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既缺乏研制大型轰炸机的经验,又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军费开支也不充足,难以在短期内研发一款先进的新型轰炸机来取代轰-6。

所以,改进轰-6便成了当时唯一选择。

歼-6战斗机曾长期是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直到2006年才全部退役

实际上,这一时期对轰-6的升级改进更多的是作为应急使用。比如,轰-6D就是1974年西沙海战后,在海军强烈要求下改进的一款反舰导弹载机。轰-6H则是空军急需防区外打击武器的背景下,迅速研制改进而来。轰-6G是面对紧张的两岸关系时,为了补充海军反舰作战能力出现的升级改造方案。还有填补了空中加油空白的轰油-6,首次巡航南海的轰-6乙等等,不一而足。

空军装备的轰-6轰炸机

这些轰-6的改进型号虽然看起来繁杂多变,但升级幅度均不大,在关键的气动布局、航电设备和动力系统上都没有进行过大的改动,只做出一些微调,加装或改进部分设备和武器系统,实现了一些轰-6原来没有的功能,整体性能太大改进。

后期改进轰-6则是受国防战略改变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随着国内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大规模提升,到2005年以后,中国的国防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解放军空军的作战任务由原来的“国土防卫”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转变。在这种战略转型的影响下,又鉴于新型轰炸机无法短时间内服役,改进轰-6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

歼-10首飞成功对中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此时,国内的军工技术则有了长足进步,大量先进军事科技已经成熟应用。这种情况下,按照空军作战需求,轰-6从里到外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改进,彻底转变为一架中型战略轰炸机,即后来服役的轰-6K。在这之后出现的轰-6J/N等改型,也是根据解放军的实际需求在轰-6K的基础上升级而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轰-6K及其后续改进型虽然看起来落后于时代,但其通过改进航电、动力等关键系统后,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重新焕发了活力。再加上防区外武器弥补了其飞行速度慢,突防能力弱的缺点,轰-6K的整体作战能力基本满足空军的现有需求。因此,现代化改进后的轰-6不仅迅速批量交付空军轰炸机部队,而且还展开了大量远洋训练,增强空军远程作战能力。

日本航空自卫队拍摄的轰-6K

由此看来,在新一代轰炸机服役前,轰-6仍将是中国空军重要的作战力量之一。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