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为何执意杀掉了上官婉儿?

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之变,在这场事变中,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本已经暗中投靠了太平公主,并且她还亲自迎接李隆基入宫,按理说她已经算是李隆基同盟这一头的人了,但李隆基还是不顾谋士刘幽求的求情,执意将上官婉儿当场斩杀祭旗。那么为何上官婉儿已经算是和李隆基同盟了,还会被执意斩杀呢?其实主要还是李隆基考虑长远,而上官婉儿也确实有让李隆基必杀她的理由

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之变,在这场事变中,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本已经暗中投靠了太平公主,并且她还亲自迎接李隆基入宫,按理说她已经算是李隆基同盟这一头的人了,但李隆基还是不顾谋士刘幽求的求情,执意将上官婉儿当场斩杀祭旗。

那么为何上官婉儿已经算是和李隆基同盟了,还会被执意斩杀呢?其实主要还是李隆基考虑长远,而上官婉儿也确实有让李隆基必杀她的理由。

女皇时代巾帼宰相

说起来上官婉儿还是高干子弟,她的爷爷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她的父亲上官庭芝属于禁卫军官员,总体来说上官婉儿属于是官宦世家高干子弟出身。

但是上官婉儿并没有享受到家族的荣耀,因为她出生不久,她的爷爷上官仪因替唐高宗李治起草废除武则天皇后之位的诏书遭到打击报复,唐高宗当时十分惧怕妻子武则天,当武则天发现唐高宗想废掉自己时,就去找唐高宗质问,结果唐高宗把锅全都甩给了宰相上官仪。

因此武则天就把怒火发泄到了上官仪身上,上官仪和儿子上官庭芝都被抓捕入狱,并被武则天处死,而上官仪的家族女眷全部被没入掖庭宫为奴,上官婉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幼跟随母亲郑氏到宫廷中当奴婢。

虽然沦为女奴,但是郑氏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她对上官婉儿的教育依旧很上心,因此在母亲的教导下,上官婉儿自幼就熟读诗文,不仅能吟诗作赋,还很聪慧,很明白宫廷和官场的规矩。

就这样长大之后的上官婉儿就成了宫廷中有名的才女,后来连武则天都听闻了上官婉儿的才名,因此同是女性的武则天就想见一见上官婉儿,看看她是否真的是才女。

在武则天的考核之下,上官婉儿很顺利的就获得了武则天的赏识。武则天出题考校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不仅很快就写完了,还辞藻华丽,语言优美,文意通畅,这让武则天看后大为赞赏,于是武则天当即下旨免去她的女奴身份,加封她为才人,这一年她才13岁。

其实上官婉儿就如同当年的武则天一样,当年的武则天也是大概十三四岁时获得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被封为宫廷女官的才人,所以武则天看到上官婉儿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所以她格外赏识器重上官婉儿。

但是上官婉儿也有触怒武则天的时候,在武则天专权时,扬州司马徐敬业举兵十万在扬州起兵反抗武则天专权,要求武则天还政给李唐皇室,徐敬业聘请大才子骆宾王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上官婉儿看到骆宾王写的檄文之后被其文采所吸引,对骆宾王写的檄文爱不释手。

并且在与武则天交谈时,上官婉儿也是处处为骆宾王说好话,并告诉武则天此人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以招拢过来加以重用。武则天早就被骆宾王所写的檄文气得半死,因此她看到上官婉儿敢如此替骆宾王说好话,于是怒不可遏,当即就派人把上官婉儿抓了起来,按照和骆宾王、徐敬业等人同罪处理。

不过事后武则天消气之后,又想起上官婉儿如此有才华,她写的东西让自己十分满意,出于爱才惜才的目的,武则天决定赦免上官婉儿。不过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饶,为了好好警醒上官婉儿以后效忠自己,武则天命人给她施以黥面之刑以示惩戒。

所谓黥面之刑就是在脸上刺字,类似于《水浒传》中宋江、武松等人发配之后被人在脸上刺了个囚字。因此上官婉儿就受了这种刑罚,宋江和武松等都是男人,脸上破了相倒都无所谓,但是上官婉儿可是女人,每个女人都有爱美之心,脸皮破了相,那不次于被杀一般。

上官婉儿后来为了遮掩脸上的刺面之刑,她特意在刺面的地方纹上了一朵梅花纹身。上官婉儿本来就长相绝美,脸上纹了一朵梅花之后更增添她的娇艳气息,使得她面容颇似印度美女,有异域美女之风。后来流传出去,这种梅花妆容反而成了当时的一种潮流时尚,很多女孩都争相效仿她的梅花妆容。

受了黥面之刑之后的上官婉儿侍奉武则天则更加精心恭谨的伺候,对武则天是曲意迎合,因此她也更得武则天的喜爱和欢心。

在公元696年时,当时武则天已经称帝,上官婉儿备受重用,在这一年开始她被武则天授予总司百官奏表的权力,可以参决政务和军国大事,生杀大权也都由她掌控,一时之间她的地位极为显赫。

这时的上官婉儿虽然没有宰相之名,但实际权力比宰相有过之无不及,因此当时的人称其为巾帼宰相。

唐隆之变红颜殒命

但是很快上官婉儿发现武则天年纪越来越大,毕竟武则天比她大了40岁,武则天肯定得死在她的前面,如果武则天死了,将来朝臣们肯定要拥护李唐皇室重新掌权,而她跟随武则天这么多年,肯定要受到清算,因此她决定得给自己将来的命运铺路了。

上官婉儿开始暗中讨好被母亲武则天逼迫退位的唐中宗李显,后来上官婉儿得知宰相张柬之等人准备发动兵变逼武则天退位还政李显,于是她又暗中帮助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之变。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在上官婉儿的暗中策应下,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将领李多祚发动了神龙之变,张柬之率兵逼宫,逼迫武则天退位,并让唐中宗李显复位。

所以李显复位为唐中宗之后,不仅没有追究上官婉儿,反而还把她纳入后宫封为昭仪,对她宠信有加。

不过李显为人软弱无能,很快上官婉儿就发现了李显这些缺点,因此她觉得李显靠不住。李显继位之后封妻子韦氏为皇后,当初由于韦皇后曾与李显共患难,所以李显复位之后对韦皇后是言听计从,韦氏家族也平步青云,韦皇后身边就形成了很强的势力。

由于李显软弱无能,他的妻子韦皇后势力越来越大,并且韦后野心不小,隐然有第二个武则天的姿态,于是上官婉儿就决定投靠韦后。

上官婉儿辅佐武则天多年,很有辅佐女皇的经验,韦后想效仿婆婆武则天当女皇,她自然需要上官婉儿的经验,因此二人是一拍即合,加上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想当女皇,就这样三个女人就成了李显后宫中的一台大戏。

上官婉儿早在武则天时代,就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私通,她与韦后结盟之后,又把武三思引荐给了韦后,就这样她和韦后共享了情夫武三思,两人一起送给了李显一顶绿皇冠。

更狗血的是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看上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两人经常在一起做体操,结果安乐公主怀孕了,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只得奉子成婚,二人婚后仅六个月就生育了一个儿子成为了当时的笑谈。

也是在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帮助下,韦后开始打压支持李唐皇室的宰相张柬之等人,并且由于李显的太子李重俊不是韦氏所生,因此韦氏极力排挤李重俊。

很快武三思仗着韦后的势力,就把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桓彦范、敬晖五位发动神龙之变的功臣全部贬官并陷害致死。

张柬之等人曾经十分拥护李重俊,因此他们被杀使得李重俊越发觉得自己处境危险,因此他联合禁军将领李多祚发动了景龙之变。李重俊和李多祚带领禁卫军在玄武门诛杀了武三思和武崇训父子,随即准备率领禁卫军从玄武门杀入宫廷诛杀韦后。

但是机敏的上官婉儿给韦后出主意,让她带着李显出面,这样禁卫军就不敢动手了,于是李显露面,对禁卫军声明李重俊和李多祚属于谋逆,李多祚的部下禁卫军一看皇帝出面就害怕,于是当场杀了李多祚,而李重俊只得仓惶出逃,不久被部下所杀。

李重俊死后也使得韦后集团势力更加强盛,很多朝臣都投到她的门下,韦后当时已经大有当第二个武则天之势,对李唐皇室成员的威胁也很大,首当其冲的就是李显的妹妹太平公主和弟弟相王李旦。

韦后对太平公主十分忌惮,因为太平公主曾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而且为人行事也颇有武则天之风,同时也有着很强大的势力。于是韦后想借着李重俊的事把太平公主和李旦全部牵扯进来,韦后对李显称太平公主和李旦暗中与李重俊勾结,建议李显派人去调查他们。

幸亏太平公主的党羽御史中丞萧至忠哭着对李显说:“皇上您能容纳四海,却容不下一弟和一妹,而让人罗织罪名残害他们?”

这才使得李显打消了派人调查太平公主和李旦的想法,但是这件事也使得韦后与太平公主以及李旦等李唐皇室的矛盾上升到了白热化,引起了太平公主和李旦还有李旦第三子李隆基的警觉。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暗中与姑姑太平公主就结成了联盟,姑侄二人决定不能坐以待毙,要伺机反抗,于是从这时候李隆基就开始暗中结交禁军将领陈玄礼、葛福顺等人。

相比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姑侄的锐意进取,而这时候韦后和安乐公主却没有太多作为,母女二人只知道任人唯亲,韦后安插自己的娘家族人身居朝廷要职,安乐公主则是通过各种卖官鬻爵来培植党羽势力,母女二人把朝廷上下搞得是乌烟瘴气。

上官婉儿是见过大世面大人物的人,她眼看着韦后母女空有武则天的野心,却完全没有武则天的能力,所以她担心母女二人将来不仅成不了事,反而还会连累到自己,于是她就在这期间暗中投靠了太平公主。

公元710年李显突然去世,据传说是被韦后母女所毒杀,但真实性有待考证。在李显去世后,上官婉儿建议太平公主要平衡各方势力,应该扶持李显幼子李重茂继位,然后让李旦以皇叔身份辅政,让韦后以太后身份摄政,这样就能在李唐皇室和韦后之间取得平衡,于是太平公主就和上官婉儿一起起草了传位李重茂诏书。

本来韦后对上官婉儿这个提议也比较赞成,但是很快她的心腹宰相宗楚客建议韦后扶持李重茂继位后,应该架空李旦和太平公主,然后将二人一起除掉,最后韦后再效仿武则天称帝废掉李重茂。

因此韦后采用了宗楚客的提议,而宗楚客与韦后商议这些事的时候兵部侍郎崔日用也参与谋划,崔日用本来是韦后的党羽,但此时早已被李隆基所收买,所以崔日用就把这件事秘密禀告给了李隆基。

这就使得李隆基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与姑姑太平公主取得联络后,就暗中联系禁军将领陈玄礼和葛福顺准备发动兵变诛除韦后及其党羽。

于是在陈玄礼和葛福顺等禁军将领的支持下李隆基发动了唐隆之变,李隆基杀伐果断,很干净利索的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及其党羽,并夷灭了韦后的娘家族人。

在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被杀后,李隆基率领禁卫军攻入宫廷时,迎接李隆基的人正是上官婉儿,她很淡定的向李隆基表明自己是愿意拥护李唐皇室,并把她和太平公主起草的传位诏书拿给李隆基的谋士刘幽求看。

刘幽求看后相信了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一党,于是就把诏书拿给李隆基看,但是李隆基看过诏书之后却依然坚持将上官婉儿斩杀祭旗,刘幽求为此向李隆基求情,但是李隆基却丝毫不给刘幽求面子,坚决将上官婉儿斩杀。

就这样上官婉儿被李隆基所杀,终年46岁。

李隆基之所以在上官婉儿已经表明是太平公主的党羽身份之后,还执意将她诛杀,就在于李隆基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要知道这场事变之后,李隆基的老爹李旦肯定要登基为帝,那么将来李隆基很有可能要继承李旦的皇位。但是李隆基继承皇位之后,那么他肯定要和姑姑太平公主产生矛盾,李隆基可不想当一个被太平公主所操控的皇帝,所以在这时候李隆基已经视姑姑太平公主为未来的敌人了。

而上官婉儿很有才能,在宫廷耕耘多年,势力关系网都很深厚,如果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闹翻,她肯定会站在太平公主这一头,所以李隆基将来可不希望她帮助太平公主做大做强,因此李隆基决定抢先剪除太平公主未来的臂膀上官婉儿,因此他坚持以勾结韦后为罪名将上官婉儿斩杀祭旗。

后来果然也如李隆基所想,李旦继位为唐睿宗之后,李隆基被册封为太子,而太平公主的势力也越发强大,因此最终形成了姑侄争权局面,直到最后李隆基发动先天之变,诛杀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才最终成了中兴大唐的唐玄宗。

写在最后

上官婉儿被杀之后,太平公主十分伤心,她派人厚葬了上官婉儿,也是在她的请求之下,李隆基才派人收集上官婉儿的诗作,并整编成文集,还请了宰相张说作序。

所以上官婉儿之死主要在于李隆基未雨绸缪和深谋远虑,他不想上官婉儿将来去帮助太平公主成为自己的敌人,因此抢先诛杀上官婉儿,也算是削弱了太平公主的实力。




上官婉儿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才女,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号称“巾帼宰相”。一位如烟花般灿烂的美女才女,也曾在大唐的红粉年代上留下过她的美丽与风流。

上官婉儿经常劝说唐中宗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对唐朝的文学发展有很大贡献。

但上官婉儿作为政治家的所作所为就不那么光彩了。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为唐高宗李治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武则天冤杀,从而导致上官一族遭到了满门抄斩的下场。

不过,武则天还是对不满周岁的上官婉儿和其母亲郑夫人网开一面,只是让她们进入掖庭宫为奴。

上官婉儿的母亲郑夫人,是个聪慧的女子,面对身份和地位的一落千丈之时,她也没有一刻放松过对女儿的培养。 只因为她相信当初怀上官婉儿时做的那个梦,当时,梦里有个巨人,给了她一秤,并对她的肚子说道:“只要持此秤,必称量天下士。”

郑夫人很是欣喜,觉得腹中的孩子将来一定能飞黄腾达,成为大人物。 谁知,后来生下来的却是一个女儿,郑夫人心里不免有些失落,觉得她自己做的那个梦只是个梦罢了,不一定会成真。

母亲强忍失望,对着襁褓中的上官婉儿问道:“孩儿啊,你真的有经世之才吗?”失望过后,母亲还是期盼着这个孩子将来能作出一番作为。

“同时代的武则天不也是女子吗,不也照样高坐明堂、权倾朝野吗!”母亲心想。

尽管身处掖廷宫,低贱的处境也没有动摇母亲的决心,她每天都会严格督导女儿研习诗词,广涉文史,明习吏事,为的就是女儿有朝一日能大放异彩,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大概是上天赋予了上官婉儿一副好头脑,再加上,上官家族强大的基因,小小的年纪就已经精通了诗词歌赋,到了十四岁的时候,已出落成一个美貌如花且才华出众的才女。在在掖廷乃至整个后宫,都没有人不知道她的。

直到武则天听说有上官婉儿这号人物之后,便命人把她招进宫里,并出了考题让她作诗。 这一年她被武则天召见,让她试作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除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上官婉儿不但聪慧过人,而且,善于察言观色,做事也很有分寸,不出一段时间,她就成了武则天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可以说是非常信任了,信任到朝廷大小军政要务的诏书,几乎都是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大家私下都称她“内舍人”。

在那之后,上官婉儿可谓是平步青云,权倾一时,大家都称她为“巾帼宰相”。

在此期间,即使是宫廷诗的最为普通的形式,即日常的奉和应制之作,上官婉儿也以或清新隽永,或气势壮大等格调气度倾洒其绝代才华。

如其《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上官婉儿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却在奉和应制诗中,表现出了壮大恢宏的气度。如其《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龙年,
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
回瞩霜原玉作田。

此诗为绝句体,她以遥看、回瞩之“龙为马”、“玉作田”的昂扬生气与壮观之景,衬托出圣驾出行的恢宏气势。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上官婉儿,也会有失误的时候,甚至她差点连性命都没有保住。

在《控鹤府秘史》上,对上官婉儿犯错的记载是这样的:武则天一向都很信任上官婉儿,而且,让她自由的出入内宫。

那么,武则天到底信任到什么程度呢? 武则天在上官婉儿面前直接和男宠张昌宗做爱,丝毫没有避讳之嫌。

美丽风流的上官婉儿三番两次见到这些活灵活现的“春宫图”在她面前上演,说不动春心才怪,再加上张昌宗长得十分俊美,让上官婉儿有些开始想入非非。

正好那张昌宗原本也对年轻美丽的上官婉儿有意,随着二人眉来眼去的时间一长,两人很快就勾搭成奸了。

有一次,上官婉儿和张昌宗正耳鬓厮磨,却不小心被武则天给撞见了。怒发冲冠的武则天当场大怒道:“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碰我的男宠,罪当处死!”并拔出金刀直直得刺向了上官婉儿,但是,最后只是在她的额头割伤了一道浅浅的印子。

上官婉儿被吓得魂儿都掉了,慌忙跪在地上连声求饶,张昌宗也替她百般求情。武则天进行痛斥一番后,就放了她一马。

上官婉儿虽然免于一死,但是,武皇给她额头上割下的疤痕始终消除不掉。

于是,爱美的上官婉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伤疤处刺一朵红色的梅花。结果,却把她显得更加娇媚艳丽了。宫女们觉得上官婉儿的额头红梅很美,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红梅妆流传开来了,成了唐朝女性特有的一种美妆。

上官婉儿曾写作过这样的一首诗:

叶下洞庭秋,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帐久离居。 ——《彩书怨》

这首是上官婉儿留存诗作中最出彩的一首。据说她是写给废太子李贤的,因为上官婉儿曾经是李贤的陪读侍女,那时的他们都还年少,一个青春,一个娇美,相处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情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囚禁唐睿宗李旦主政后,派酷吏丘神勣杀害29岁的亲生儿子李贤。后来,上官婉儿去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闻李贤被害,就在“晒经石”上修建亭子,题写《由巴南赴静州》一诗于亭上,怀念李贤:

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 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

在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的时候,上官婉儿早早就给自己找好了靠山,这个靠山就是当时的皇太子李显。在神龙政变中,上官婉儿与皇太子李显等人里应外合,杀害了对她有救命之恩的张昌宗兄弟,推翻武则天,恢复唐朝。

唐中宗李显将上官婉儿纳入后宫,封她为婕妤,再后来,封她为昭容,她依然掌管诏命,成为唐中宗李显的宠妃。

上官婉儿发现,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香儿不仅有着极大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而且,她还发现李显在这美若天仙的皇后韦香儿面前都不敢说半个不字,只能唯命是从。

于是,上官婉儿决定向皇后韦香儿靠拢,因为,能和这个权倾天下的后宫之主搞好关系,对她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皇后韦香儿终究还是缺乏政治经验,所以,她非常需要上官婉儿的辅助。只因为上官婉儿在武则天那边积累了多年的政治经验,而且熟悉朝中事务,以及巧妙的协调各官员之间关系,所以,能为她所用的人,她自然是要拉拢过来的。

于是上官婉儿不仅自己与武则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通奸,而且拉皮条帮助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香儿与武三思通奸。

从那之后,武三思经常出入宫闱,很快勾搭上了皇后韦香儿,两人经常玩一种叫做“双陆”的游戏,还让中宗帮他们计算筹码,把中宗耍得团团转。

唐中宗李显与皇后韦香儿是通过武三思来钳制张柬之等五大臣的,如此才能巩固皇权,然后,慢慢抽空他们的权利,最后,一鼓作气杀了他们。

武三思依仗皇后韦香儿与上官婉儿的支持独揽大权,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甚至要废皇太子李重俊,立儿媳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李重俊对此很是不满,便在公元707年七月发动兵变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等十余人除掉,随后,直奔内宫,扬言要杀死上官婉儿。

这时的上官婉儿听见外面充斥着一片杀声,吓得花容失色,慌忙逃到了唐中宗李显和皇后韦香儿面前。 她一口咬定皇太子要造反,皇太子想先杀自己,然后,再抓皇上和皇后。

唐中宗李显连忙带着韦香儿和上官婉儿等后宫佳丽,一起逃向了玄武门,并命令大将军刘景仁率众抵抗。皇太子李重俊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在逃跑的路上却被部下杀害。

公元707年八月十三日,韦香儿及王公们已经下表,向李显进上应天神龙皇帝的尊号,请求将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将玄武楼改名为制胜楼。宗楚客又率领文武百官上表请求加封韦香儿的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唐中宗李显全部同意。

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及皇后韦香儿的妹妹国夫人、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全都仗势专擅朝政,大肆收受贿赂,为行贿者请托授官。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为他人当奴婢的人,只要向这些人行贿三十万钱,就能够直接得到由唐中宗李显的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

上官婉儿建议唐中宗李显扩充文学馆,还广招学士,多次组织活动供他们玩乐。史书上有一段记载:

“婉儿常劝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数赐游宴,赋诗唱和。婉儿每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数首并作,辞甚绮丽,时人咸讽诵之。”

上官婉儿为何如此热衷于组织赛诗会、皇家宴游之类的宫廷活动? 因为,在这种活动上,也就是上官婉儿大放异彩的时候,要知道她可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才女。

因为她的一身才气,唐中宗李显很是宠爱上官婉儿,还安排她做赛诗会的评委,所有选手所作的诗词都得由她来评定,夺冠的人都会被赏赐金爵,吸引大量文人来参赛。

于是,一百多首诗文便握在了婉儿的手中。她不慌不忙地登上彩楼,一篇一篇地阅读。当读到不中意的,她就把诗文往楼下扔。

正是因为上官婉儿组织的这些活动,推动了大唐文坛的发展,也带动了皇帝皇后公主等皇室成员对于文学的喜爱。她能领袖诗坛的原因,除了她自己创作的大量诗作,也组织不少次次文学活动,并制定优秀诗作的标准,所以,大家都说她是一名好“称量”即优秀的裁判。

上官婉儿因才貌双全得到了唐中宗李显的宠爱,但是,她总觉得中宗是个性子软弱的人,因为,她看到中宗对皇后韦香儿公然在后宫和情夫武三思调情的事情,都是睁只眼闭只眼,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于是,上官婉儿开始有些肆无忌惮起来。 在唐中宗李显给她修建了一个宅第后,她就经常组织活动,喊大臣们来喝酒找乐子。

后来,上官婉儿不满足于此,觉得在皇帝眼皮下和别人调情总归不太好,于是,就又在宫外购买了新的宅第,装潢很是华丽,甚至,和一些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们风流快活,有的人还因此获得高官要职。

经常出入上官婉儿在宫外的宅第的那些帅哥才子,其中,就有一位帅哥诗人崔湜,担任中书侍郎要职,而且,深受上官婉儿的喜爱,很快,两个人就这样勾搭上了。

但是,上官婉儿的野心不止于此,还把崔湜举荐给皇帝,让其做宰相。 但是,崔湜好像不太合适做官,前不久,在主持铨选时,屡屡违法失职,还遭到史李尚隐的控告,被贬到了外州做司马。

上官婉儿得知这件事后,找来了安乐公主联手为崔湜申辩,唐中宗李显很爱上官婉儿,也就不再追究了,并让其恢复原职。

崔湜看着上官婉儿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很是感恩涕零,把自己的亲兄弟崔莅、崔液、崔涤等帅哥全部引荐给了上官婉儿,供她淫乐。而且,这四个兄弟都长得仪表堂堂,同样,也很风流好色,十分符合上官婉儿的胃口。 就这样,四个兄弟把她伺候得心花怒放,她的日子过得比神仙还要快活。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710年6月,55岁的唐中宗李显突然去世,据说是被皇后韦香儿与安乐公主等人毒死的。因为韦香儿想做女皇帝,安乐公主想做皇太女。

韦香儿秘不发丧,将诸位宰相召进宫中,又调集各府兵共五万人驻扎在长安城中,指派驸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璿、左千牛中郎将韦锜、长安令韦播、郎将高嵩分头统领这些兵马,又命令中书舍人韦元负责巡察城中六街,还命令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人带领五百名士兵迅速前往均州戍守,以防范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

韦香儿任命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为宰相,让他们仍然担任东都留守。韦香儿又任命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为同平章事,朝政大权尽落韦香儿之手。

上官婉儿意识到皇后韦香儿可能靠不住,虽然,韦香儿像武则天一样有足够的野心,但是,她还是缺乏谋略而且心慈手软,没有武则天那样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铁血手腕,她没有像武则天那样大肆屠杀李唐皇族,韦香儿的政治才能和那个像极了母亲武则天的太平公主一比,也稍逊一筹。

从成为昭容以来,上官婉儿一直积极投靠皇后韦香儿与安乐公主母女,和闺蜜太平公主的关系就浅了很多,直到发觉韦香儿可能靠不住后,她又开始和太平公主联络起来。

韦香儿还是坚决让闺蜜上官婉儿拟写遗诏。上官婉儿因为对韦香儿做女皇帝的能力不放心,上官婉儿想脚踩两只船,两边通吃。

上官婉儿连夜去太平公主府邸,和太平公主一起伪造了一份所谓的“天子遗诏”,内容是这样写的:““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临朝听政,相王李旦参谋政事。”前两句是韦后的意思,而最后一句,则是太平公主的授意。

然而,这份遗诏还是遭到了韦香儿集团的核心成员安乐公主与宰相宗楚客等人的强烈反对,所有宰相纷纷联名上表,以叔嫂不便共事为缘由,剥夺了相王李旦的辅政之权,由韦皇后一个人临朝听政。 虽然,这份“遗诏”没能立成,但是,上官婉儿并没有气馁,因为,她已经把自己对李唐宗室的忠心表达出来了,只是留了条后路而已,无论韦香儿做女皇帝还是李唐皇族取胜,她上官婉儿都是胜利者。

韦香儿为了做女皇帝,她调集军队进长安城,掌握军队的将领都是韦家子弟,宰相也都是她的亲信,可以说军权政权都掌握她手里。

宰相宗楚客与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家诸人一同劝说皇太后韦香儿沿用武则天的惯例登基称帝,当时守卫宫城的南北禁卫军以及地位重要的尚书省诸司,都已经被韦氏子弟所控制。

宗楚客又秘密地上书皇太后韦香儿,引用图谶来说明韦香儿理当取代大唐朝而君临天下。宗楚客还打算害死唐殇帝李重茂,只是十分担心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会从中作梗,于是与韦温和安乐公主密谋除掉他们。李唐王朝面临再次灭亡的危险。

可韦香儿虽然手握重兵,安乐公主韦温宗楚客等人也劝她尽快除掉李旦与太平公主,但韦香儿却心慈手软,一直不忍心对小叔子李旦一家与小姑子太平公主一家痛下杀手,最终导致灭亡的命运。

得到消息的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万骑左营统帅葛福顺拔剑直闯羽林营,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斩首示众,高声喝道:“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齐心协力,铲除韦家人及其死党”。

李隆基便与刘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门,钟绍京率领着工匠二百余人,手持斧子锯子跟在后面。李隆基派葛福顺率领左万骑攻打玄德门,派李仙凫率领右万骑攻打白兽门,双方约定在凌烟阁前会师后,即大声鼓噪。葛福顺等人分别杀掉守门的兵将,攻入宫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门外,三更时分,听到宫中鼓噪声之后,即率领总监及羽林兵进入宫中,在太极殿负责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兵们听到鼓噪之后,全都披挂整齐响应李隆基等人。

半夜三更皇宫中火光冲天杀声四起,睡梦中的皇太后韦香儿惊醒,她吓得花容失色,惶惑中她披头散发衣衫不整逃入飞骑营,有一个飞骑兵将想做女皇帝的绝色美女韦香儿斩首,并把她的首级献给李隆基。号称唐朝最美公主的绝代佳人安乐公主正对着镜子画眉,也被士兵斩首示众。

李隆基的亲信刘幽求,率领叛军包围上官婉儿住处之时,上官婉儿反而命人把大门一开,带着一众宫女不慌不忙的出来了。这时的上官婉儿穿着一身艳丽衣裳,镇定自若,妩媚动人,她不紧不慢的拿出了一份遗诏副本递给刘幽求,说道:“我一直对李唐王朝是忠心耿耿的,这份遗诏就是我起草的,相信它能证明我的忠心,请将军过目。”

刘幽求一看美若天仙的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就心软了,何况遗诏里确实有写让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参谋政事的诏令。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便拿着遗诏副本去向李隆基报告。

没成想,李隆基一看到诏书,二话不说就下令把上官婉儿斩首示众,理由是,此女有三大罪行:品行不端、迷惑皇帝、秽乱后宫,绝不能留她一命,要立刻清除掉。就这样,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终成了刀下亡魂,死的时候年仅46岁。可能,她到死都没有明白,遗诏副本明明是保命符,怎么反而成了催命符呢?


至于李隆基杀死上官婉儿的原因至少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是李隆基要彻底结束唐朝自武则天做皇后以来长达55年女人当政的局面。李隆基亲生母亲就是被武则天杀死而尸骨无存,而上官婉儿是武则天与韦香儿的亲信,是女人当政的主要成员。

其次,这份遗诏是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共同制定的,李隆基担心留下多次参与宫廷政变足智多谋的上官婉儿,会让她与姑母太平公主勾结,让太平公主如虎添翼,以后对自己与太平公主争夺最高权力是一大威胁。

第三,李隆基担心上官婉儿迷惑父亲李旦。美若天仙文采风流的上官婉儿是唐中宗李显的宠妃,相当于是唐睿宗李旦的嫂子,李隆基担心她会像迷惑伯父唐中宗李显那样迷惑父亲李旦惑乱朝政。李隆基应该知道父亲李旦对上官婉儿有好感。

上官婉儿被杀以后,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追赠上官婉儿昭容,谥号惠文。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杀死权倾天下的姑母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彻底结束了唐朝自武则天做皇后以来长达58年的女人当政的红粉年代。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