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朝阳农学院经验》,抛出“和十七年对着干”,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扰乱全国教育的重要而闻名的大事件!那个在辽宁的“文革风云人物”XXX继炮制“白卷英雄”之后,唯恐教育乱得还不夠,紧接着一手炮制了辽宁省朝阳地区的“朝阳农学院”所谓的办学经险,向全国推广。XXX在《朝阳农学院经验》中,公然提出“和十七年对着干”,就是和“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十年对着干

朝阳农学院经验》,抛出“和十七年对着干”,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扰乱全国教育的重要而闻名的大事件!




那个在辽宁的“文革风云人物”XXX继炮制“白卷英雄”之后,唯恐教育乱得还不夠,紧接着一手炮制了辽宁省朝阳地区的“朝阳农学院”所谓的办学经险,向全国推广。

XXX在《朝阳农学院经验》中,公然提出“和十七年对着干”,就是和“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十年对着干。抛出了“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社来社去”,办学要“几上几下”,“大学,就是大家都来学,越办越向下”……



1975年4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推广朝阳农学院经验和有关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从此,全国的各级各类的所有学校,学习“朝农经验”、“和十七年对着干”,掀起了“开门办学”的高潮……





说起朝阳市,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甚了解,但是如果说几个朝阳市的“曾用名”,大家可能就会恍然大悟——柳城、龙城、乌桓、营州

早在10万年前,朝阳市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现在考古学称之为“鸽子洞人”,掌握了石器制作和用火技术;约5000年前,这里还居住着“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掌握了彩陶、耕种等先进手段;春秋战国时期,朝阳地区属于燕地,很多历史事件就由此而起。

舜筑柳城

关于朝阳市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尚书》,记载“舜筑柳城”,柳城在后世很多朝代都曾经出现过,地址不一,不过根据史学家考证,《尚书》中的柳城,是在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这也是有关朝阳市最早的历史事件。

尊王攘夷

有关“尊王攘夷”的典故,大家多少会有耳闻。其中“攘夷”的起因是山戎入侵燕国,主战场就在朝阳市境内。

前664年(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对燕国大规模侵略,燕庄公不敌,向齐国求援。齐国此时是齐桓公在位,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向山戎大举反攻,同时把孤竹、令支也灭了,最终得以保全燕国。当时的朝阳市就在山戎境内,伐戎主战场就在此处。

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施行郡县制,朝阳地区被划归秦辽西、右北平郡地。

但使龙城飞将在

说到“龙城”,大家很可能会想到太原,因为龙城是太原的别称。不过我们现在的提及的龙城,确是在北方地区,属于匈奴,汉武帝时期,遣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将军分道出击匈奴,卫青率军至龙城,斩匈奴首级700余,从地图上看,这座的“龙城”,就是在朝阳市境内,至今朝阳市还有龙城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多人以为飞将是“李广”,但是后人通过行军路线得出,到达“龙城”的将领是卫青,诗中所指“飞将”应该就是卫青。

曹操北征乌桓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亡,其子袁尚、袁熙投奔居今冀东、辽宁一带的乌桓族,以图再起。曹操为断绝袁氏复起的后患,而征伐乌桓。最终,曹操麾下大将张辽率领先锋部队,大破乌桓,阵斩蹋顿。

乌桓势力范围主要在内蒙古和辽宁一带,而当时其政治中心在柳城,也就是今天的朝阳市。

慕容氏反叛

西晋时期,朝阳隶属鲜卑。西晋虽然采取各种政策与鲜卑修好,但是由于其内部矛盾频繁,还是给边境地区带来很多战乱。其中慕容涉归、慕容廆父子俩就时常侵扰边境,主要活动地点就在朝阳地区。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关于隋炀帝的千古功过,至今产生了很多分歧。有人认为隋炀帝暴虐、劳民伤财,有人认为他修运河、完善科举制度、征伐高句丽,文治武功都不弱。这些观点都没错,错在它们交织在一起,将隋朝推向灭亡。

隋炀帝第三次征伐高句丽时,成功在即,此时后方却传来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于是隋炀帝急令班师,途中就曾驻扎在柳城,也就是今天的朝阳市。

随后唐朝也几次征伐高句丽,也都曾在朝阳市境内活动。不过太大的军事行动倒是没有,只是路过而已。

安禄山发迹地

唐朝后期,朝阳名为营州,在这里出来一位名人,就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公元前742年,唐玄宗封安禄山为营州都督,用以遏制契丹,随后安禄山以营州为基地,逐渐发展壮大,直至暴乱。

由于朝阳地区地处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交界地带,故而经常处在战乱状态。经常遭遇屠城、劫掠、军队过境,因此历史事件十分丰富,除了上述一些大名鼎鼎的事件,几乎每个朝代在此处都会发生几起动乱,匈奴、契丹、女真、朵颜……很多政权在这里都有活动的痕迹,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直到清朝,清政府将关外人口全部迁到内地,此处的故事才相对少了一些,到清末,此处又经常被起义军占领。

我对这座城市的今生并不了解,知道有这座城市是因为有位大学同学来自那里,不过它的前世真的很值得我们去追忆,这座边境小城,承载了太多风雨,它见证了无数汉民族与外族斗争的历史,依旧倔强的屹立在中华“雄鸡”之咽喉。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