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晚年为什么要杀掉重臣侯君集?
侯君集刚入选“凌烟阁24功臣”,旋即被李世民斩首。侯君集死前,哀求:“可否给我留个扫墓人,延续香火
侯君集刚入选“凌烟阁24功臣”,旋即被李世民斩首。侯君集死前,哀求:“可否给我留个扫墓人,延续香火。”李世民含泪答应,也算对得起功臣了。
643年,李世民正在吃饭,侍卫匆忙进来:“皇上,大事不好了,太子准备提前行动,情况万分危急。”
李世民长叹一声:“当年朕发动玄武门事变,你小子也想学习吗,还嫩着点?”太子李承乾、大将侯君集被抓捕,投入监狱。
看到侯君集,李世民百感交集:“作为秦王府的铁杆亲信,“玄武门之变”的第五大功臣,唐朝三号名将,怎么就犯糊涂了呢?”
那么,为何侯君集非要谋反呢?侯君集贪得无厌,其盗匪本性不改,具有冒险精神;高调的行为处事,侯君集不死才是传奇。
侯君集,早年落草为寇,横行乡里,隋末投奔李世民,南征北战。但是,唐朝平定各路诸侯的战争,侯君集并不显眼,他人生转折在“玄武门之变。”
626年,李建成、李世民关系恶化,剑拔弩张。长安是太子的势力范围,如果李建成铁了心,不顾兄弟之情,李世民在长安斗不过他,必死无疑。
李世民底气不足,犹豫不决,秦王府亲信大多借口逃走,保全性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侯君集,则是坚定支持者,以及鼓动者。
侯君集、尉迟恭是武将,行动鲁莽,江湖气息浓厚。侯君集跟尉迟恭多次拜访李世民,直言:“如果秦王不敢动手,畏手畏脚,我们就得自谋出路了。”
长安城内,李建成仅依靠东宫卫士,以及200“幽州骑兵”,就足以碾压李世民集团,如果正面决战的话。但是,侯君集不畏惧,他具有冒险精神,支持李世民干了这一票。
看到秦王府众将表态,李世民无路可退,便放手一搏。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与李世民对付李建成、李元吉,侯君集则率兵包围皇宫,控制李渊。
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一家男丁后,李世民逼迫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册封“玄武门功臣”,授予侯君集授右卫大将军,封潞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并列第一。
从不知名的小将,一夜之间成了大将军、国公,侯君集赌对了。接下来,侯君集继续冒险,建立赫赫战功,回报也更大。
635年,李靖率13万兵马西征,讨伐吐谷浑,侯君集、李道宗是副帅。库山之战,伏允可汗远遁,众将建议退兵,班师回朝,早点拿赏赐,侯君集坚决反对。
侯君集主张追击,跨越2千里沙漠,也要把吐谷浑灭国,李靖很赞赏。唐军分两路追击时,李靖是北路军主帅,侯君集负责南路,深入戈壁数千里,终于灭了吐谷浑。
平灭吐谷浑,李靖居功第一,侯君集第二,李世民对他刮目相看,便授予他陈国公,并担任吏部尚书,成为宰相。此时,李靖已老,年近七十,李世民决定重点栽培侯君集。
639年,高昌投靠突厥,阻断唐朝跟西域的联系,丝绸之路无法通行。李世民决定武力征讨,横跨3千里戈壁,力求灭了高昌,震慑突厥,控制西域。
侯君集挂帅,奔袭数千里,直接杀到高昌,俘虏其国王,以及全部男女,顺利完成任务。但是,侯君集居功自傲,随意处置敌军俘虏,又贪得无厌,自私收藏战利品,并纵容士兵掳掠。
班师回朝,李世民大怒,将侯君集投入监狱,让他好好反省。侯君集不服,认为自己战功显赫,远征又很辛苦,拿点战利品都不行,故而怨气很重。
侯君集的不满,引起了太子李承乾的注意,为了对付魏王李泰,他决定拉拢侯君集,增强集团势力。侯君集又去拉拢张亮,建议他入伙;张亮支持李泰,便将情况告知李世民。
李世民不愿意相信,毕竟扯到太子,便对张亮说:“侯君集只跟你一人说,其他人又没听见,他死不认账,你也没办法。”但是,李世民已经提防,着手应对太子集团。
643年,李世民评选“凌烟阁24功臣”,侯君集排名第17位,这对他是一个警告。要知道,“玄武门5大功臣”,都排名前7,除了侯君集。
“凌烟阁排名”靠后,侯君集感觉事情不妙,又觉得李承乾过于软弱,难免沦为李建成第二,便极力鼓动他造反,提前接班。
侯君集将“玄武门事变”的经过告知太子,李承乾无路可退,便鼓起勇气,准备率兵围攻李世民,将其软禁起来,顺便处死李泰。
可惜,李承乾太嫩了,论权谋,他比父亲差远了。李世民行动果断,还没等太子调兵,其党羽便全部被逮捕,投入监狱。
谋逆大罪,按律要诛灭九族,但牵扯到太子,李世民不得不认真考虑。如果参与者都诛灭九族,李承乾就不好处理了,李世民不能自己打脸。
为了保全太子,李世民还是很理性,他答应侯君集:“保全家人,留下血脉”,妻儿流放岭南,延续香火。
侯君集被斩首,妻儿得以保全,李世民对得起功臣。侯君集贪婪,富贵险中求,不知低调做人,纯属咎由自取。幸运的是,他遇见了李世民,如果换成朱元璋,蓝玉就是下场。
参考书目:《新唐书》
没有一个领导愿意和背叛自己人一起共事,何况是皇帝,一个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唐太宗李世民靠政变起家的皇帝,他能容忍反叛自己的人存在吗?当然不能,你看看历史上功高盖主,略有二心的文臣武将哪几个能得到善终的?韩信、彭越、邓艾、钟会、狄青、李善长、胡惟庸、蓝玉等都是什么下场?唐太宗杀侯君集可以说是迫不得已,原打算想网开一面,流放他了事。并没有想赶尽杀绝,也是“仁至义尽”了。下面就简单谈谈侯君集,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侯君集(?-643年),本名不知,字君集,豳州三水县(今陕西省旬邑县)人,唐朝名将,侯君集年少时以才力雄豪见称。隋末被李世民招入在秦王幕府做事,跟从秦王征讨屡战有功,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为全椒县子。参与谋划诛除隐太子李建成时尤为得力。秦王李世民继位后,升任左卫将军,进封为潞国公,享受封邑一千户。贞观四年,升任兵部尚书。
侯君集是北周平州刺史侯植的孙子,也算是名门之后,少年时期,养成了顽劣的性格、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为人比较浮夸,弓箭、刀枪学不会,还号称自己有勇武,自诩如何了不得。直至遇到了李世民,才脱胎换骨。后又跟随大唐军神李靖学习兵法,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这才成长为一代名将。
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也就是李渊自晋阳起兵的第十个年头,天下基本初定,皇宫内部诸王子关于皇权的斗争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结成的太子党联盟,与秦王李世民集团斗得异常激烈。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太子李建成拉拢尉迟恭不成,于是派人刺杀。尉迟恭与侯君集劝谏李世民早下决心与李建成了断,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 这年六月初四早晨,侯君集率军控制唐高祖和朝臣,尉迟恭等人诛杀李建成及李元吉全家。终于在分出了胜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身死,李世民晋封为太子。
“玄武门兵变”,秦王李世民给侯君集分配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控制李渊。玄武门事变的那天早晨,李世民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守门禁军和东宫、齐王卫队激战正酣,杀死连天。李渊所在的中极宫却风平浪静,没有什么异常。李渊大清早还要“泛舟海池”,直到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径直来到高祖所在的船上。高祖大惊,问道:“爱卿到此做什么?今日作乱的人是谁”?尉迟恭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恐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一个精神正常、大权在握的皇帝面对宫外厮杀,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会调集军队护卫皇宫,命令宫门外面放下武器,停止厮杀,查明情由,逮捕事变的主谋。但据史书记载,李渊啥都没干。一旦李渊采取以上举措,李世民还有几分胜算?间接证明,侯君集的“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贞观九年(635年)三月,唐太宗任命已退休的右仆射李靖为征讨吐谷浑的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任用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诸道行军总管。与归唐的东突厥及契苾何力等部共同征剿吐谷浑。636年闰四月初八,李道宗部在库山(今青海湖东南)击败吐谷浑一部。吐谷浑主将伏允逃跑时,放火烧掉了草原牧场。李靖大军驻扎在鄯州,商议出击方向。唐军诸将认为,草场烧了,马无草料、饥饿疲瘦,没有办法再深入追击。侯君集主张应乘吐谷浑初败、人心离散之机,协力进取。他说:“大军已追击到这里,贼寇尚未跑到险阻、安全之地,这是上天助我们啊!如率精兵攻其不备,他们不会想到我军这么迅速,一定能大获全胜的。如让他们逃脱并守住山谷,我们再行讨伐就很难困难了”。李靖赞同他的思路、采纳了他的意见,李靖决定分兵两路继续追歼,李靖亲率李大亮等部由北道切断其通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至吐谷浑首府伏俟城(今青海湖西);侯君集、李道宗等部则由南道追截南逃的吐谷浑叛军。李靖北道军先后在曼头山、牛心堆等地(今青海湖沿岸),接连打败吐谷浑军,俘斩其藩王数十人。
侯君集、李道宗挑选精锐士卒,轻装从南道出发,当时虽说是夏天,地上却有霜降,山中有很多积雪,侯君集等克服粮草不济等困难,追击二千多里,先后于逻真谷、汉哭山、星宿川、柏海等地接连大破伏允军,斩获颇丰。他们一路追击到积玉山,直到河水的源头,才回师在大非川与李靖会合,平定了吐谷浑。
贞观十三年(639年),高昌国王鞠文泰断绝西域与中原的交通和商业往来,联合西突厥侵犯大唐西域边境,以期封锁边境河西走廊。在大唐的一再警告下,鞠文泰依然我行我素,变本加厉。这年十二月,李世民忍无可忍,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薛万均为葱山道副总管,率领赵元楷、阿史那社尔等部远征高昌。侯君集自此开始独当大任,独立领军。
鞠文泰听到唐朝出兵的消息后,不以为然,认为长安距此七千多里,其中还有沙漠戈壁,认为现在是冬春时节,气候寒冷,唐军不可能及时到达。就算唐军强行军至高昌,所带的粮草二十天内必然吃完,即便他们到达高昌也已成了疲惫之师,死伤过半,不堪一击,到那时候与唐军接战,一定会打败他们的。
侯君集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没有让鞠文泰失望,他不但带领大军在大雪纷飞的冬春时节穿越千里沙漠、戈壁,飞速抵达了高昌,而且他的军队一点都没疲惫,依旧是虎狼之师。贞观十四年(640年),当侯君集率领大军出现在碛口时,麹文泰却病死了,怎么死的?吓死了。《旧唐书. 焉耆传》说,“及闻王师临勣口,惶骇计无所出,发病而死”。 其子麹智盛继承王位。侯君集到达高昌的边境柳谷时,新国王鞠智盛正在为鞠文泰举行葬礼。
众将纷纷劝说侯君趁此时对高昌国发动突袭,侯君集却说:“不可以,天子因高昌国骄慢无礼,才派我替天行道前往讨伐,如果趁丧事偷袭他们,就不是问罪之师所干的事情了”。侯君集一直等着鞠智胜办完了葬礼才开始进攻。士兵们修建了十丈高台、填平城壕,用抛车投石攻城。侯君集俯视城内,落石砸中不少敌军,吓得他们急忙躲到室内去了。唐军用上了当时最先进的攻城器械巢车,既能进攻又能防御,在这种打击之下,高昌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当初,麹文泰与西突厥欲谷设约定,如果高昌被攻,则西突厥就来援助。等到西突厥听说侯君集到了,西突厥主将欲谷设害怕像吐谷浑一样的结果,连忙向西逃走了千余里。麹智盛失去援助,无计可施,只好开城投降。攻克高昌东南的田城后,鞠智胜请降。高昌境内的二十二座城池尽数归了唐朝。侯君集在此设置安西都护府,留兵镇守。高昌平定,侯君集“刻石纪功而还”。
侯君集灭高昌后,在未奏请李世民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私自发配,又擅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便肆无忌惮的盗取金银珠宝。班师回朝后,司法官将侯君集下狱问责。中书郎岑文本认为侯君集是功臣,不能因小错而受辱,上书请求李世民将侯君集释放。侯君集认为自己立下这么大的功,却因为贪点小财而被囚禁,心里非常不满,认为受到了他人妒忌、排挤。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得知侯君集对朝廷常有怨恨后,通过在东宫任职的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引侯君集入东宫。侯君集觉得李承乾无能无脑,便乘机利用他,于是劝李承乾谋反。侯君集与李承乾谋划好之后,却担心怕计划泄漏,心中惊恐不安,时常在睡梦中跳起来,妻子感到奇怪,对侯君集说:“你是国家大臣,每天晚上这样,一定是有什么事。如果你做了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应该自己到皇上面前去请罪,一定会得到赦免、保全自己的”。但侯君集此时反心已定,没有把妻子的话当回事儿。
四月初一,李承乾谋反事败,禁军收捕侯君集入狱。唐太宗让贺兰楚石亲自作证,拿出他与废太子李承乾来往的书信,对侯君集说:“我不想让刀笔吏折辱你,老实交代吧”。侯君集理屈词穷、不能回答,只好坦白、认罪。李世民念起侯君集功勋卓著,不想治他的死罪,向群臣求情说:“君集对国家有功,我不忍心用法律处置他,想免其死罪,各位应该会答应我吧”?但大臣们却不同意:“君集之罪,大逆不道,请诛之以明大法”。唐太宗凄然地对君集说:“没有办法,只好与您永别了,从今以后,我只能观看您的遗像了!”说完,潸然泪下。
四月初六,侯君集因谋反被杀,并籍没家产。侯君集临刑时对监斩官说:“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 唐太宗听到后,特意开恩,准许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将他们迁到岭南(今广东钦山港一带)。侯君集就这样被杀了,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