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为什么反奉?
1925年,郭松龄率7万人在滦州倒戈反奉,仅仅过了一个月,郭松龄就被捕杀,最终暴尸奉天城。56年后,张学良回忆道,如果郭松龄反奉成功,那中国的历史,极有可能会被改写
1925年,郭松龄率7万人在滦州倒戈反奉,仅仅过了一个月,郭松龄就被捕杀,最终暴尸奉天城。
56年后,张学良回忆道,如果郭松龄反奉成功,那中国的历史,极有可能会被改写。
那么,这个被誉为张作霖麾下“五虎上将”之一的郭松龄,同时还是张学良莫逆之交的他,为何会走上反奉之路呢?
实际上,郭松龄最终选择这条路,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郭松龄生于1883年,在他24岁,曾投奔国父孙中山麾下,先后担任广东省警卫军营长、韶关讲武堂教官等职务。
护法运动失败后,无处可去的郭松龄只得返回老家奉天,并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担任战术教官。
而在这里,他结识了张学良。
两人认识后,很快成为至交,张学良对郭松龄的理念以及为人相当认可,因此在他的介绍下,郭松龄正式加入奉军。
此时,为1919年。
从这一年开始,到1925年郭松龄反奉之前,短短6年的时间,靠着自身敢打敢拼,以及张学良的赏识,郭松龄得到了火箭式的提拔。
比如在1924年时,郭松龄已经担任奉军第三军的军长一职,与姜登选、韩麟春共同成为奉军核心人物。
但就是这么一个前途光明的郭松龄,却在1925年举起了反奉旗帜。
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其实在很早,就有一根刺扎在了郭松龄的心中,而这根刺,便是他最终反奉的一个诱因。
具体的情况,还得从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说起。
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此战奉军获得胜利,但在胜利之后,奉军内部却爆发了相当大的矛盾。
矛盾的源头,在于张作霖在分配地盘时,颇有些不公。
原本,张作霖是准备让姜登选去接管江苏,而郭松龄则去接管安徽,对于这个安排,基本上都没什么异议。
但就在郭松龄准备之前,却出了岔子。
当时深受张作霖宠信的杨宇霆,暗中找到张作霖,说自己想去江苏,毕竟人人都知道江苏富庶,是个好地方。
三说五说之下,架不住软磨硬泡的张作霖,就同意了杨宇霆的请求。
但杨宇霆去了江苏,姜登选怎么办呢?张作霖经过考虑,决定让姜登选去安徽,对此,姜登选倒是无所谓,去哪里都行,安徽就安徽吧。
可是这么一来,郭松龄就落了空。
而这就意味着,郭松龄出生入死打了一场仗,结果到头来什么都没捞着,如果他没啥功劳倒也罢了,但是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郭松龄的功劳那可是相当大。
因此,郭松龄对于杨宇霆的恃宠而骄极为不满,更对张作霖的不公平感到愤怒。
并且,当时极为不满的郭松龄,去找张作霖质问,而张作霖则十分敷衍的答复了他,然后人该怎么调依旧还是怎么调。
这下,郭松龄再也无法忍受了。
当时他就对张学良说到,只有把杨宇霆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赶走,同时再让少帅(指张学良)出来当家,他才会死心塌地继续忠心于奉军。
其实从这句话中,就已经看出了郭松龄当时对张作霖的恼火,甚至也能看出他初具反意,毕竟张作霖还活着,因此他说出这种让少帅出来当家的话,就相当的“大逆不道”。
但是,张学良以为郭松龄只是说气话而已,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
正是这件事,让郭松龄心里扎了一根刺,当然,仅仅这一件事,还不至于让郭松龄造反,而另一个原因,是奉军内部的派系斗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由于奉军惨败,张作霖生气之余,便在内部进行大整顿,曾经跟着张作霖打天下的元老派,由于享乐主义严重,因此就逐渐取代。
而取代元老派的人,则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另一派则是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
同时,由于陆大派亲近张学良,因此也被叫做太子派。
而由于杨宇霆深得张作霖信任,因此士官派往往分得蛋糕最多,各种要职也差不多均掌握在这群人手里。
并且,杨宇霆为人专横跋扈,甚至有时候都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这就让陆大派极为不满。
要是仅仅是两派人闹矛盾,而有一个能主持公道的大帅,实际上双方也不至于积怨太深,起码还能相处。
但是,通过前文提到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张作霖分配地盘时的举动,我们就可以知道,张作霖显然是一个经常拉偏架的人。
这么一来,就更让陆大派对士官派的不满情绪飙升。
当然,张作霖之所以拉偏架,也有他自己的考虑,在他看来,反正在将来,奉军早晚都会是张学良的,而作为“太子党”的陆大派,必然会得到张学良的重用。
因此,在这种思想驱使下,张作霖就封赏问题,就把陆大派往后放了放,紧着士官派的人先来。
张作霖的做法,就大局而言确实没错,可是,人性都是自私的,况且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陆大派在每次战事时,都冲在最前面。
所以,在陆大派的人眼里,凭啥打仗流血是他们,等到分蛋糕却没他们?至于说将来,能不能活到那时候还不一定,还是眼下的利益来的最实在。
因此,作为陆大派的首脑人物郭松龄,必然会对张作霖的做法感到不公,同时也忌恨别人抢走了自己应得的东西。
与此同时,杨宇霆还在火上浇油,他仗着自己的权力,经常会限制郭松龄所在部队的经费预算和军械弹药的供应。
这种明显一看就是刻意找茬的行为,如何不让郭松龄恼火,本身他就与杨宇霆不和,这么一来,二人更是发展到势如水火。
种种对张作霖、杨宇霆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奉军的失望,一旦积攒在一起,早晚都会爆发。
不仅如此,对于张作霖的一些理念,郭松龄是极度的不认同。
前文提到,郭松龄曾追随过国父孙中山,因此他是“三民主义”的坚定拥护者,而他当初之所以选择加入奉军,内心目的,就是想改造东三省。
但张作霖却不一样,他的想法,最好是能逐鹿中原,一争天下。
对于这一点,郭松龄就不赞同,他多次向张作霖劝谏,指出奉军入关属于是劳民伤财,应当退出关内后在东三省好好发展。
并且,他还指出,如果张作霖执意驱兵南下,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事实证明,郭松龄在大局观上,还是有一定见地的,但可惜的是,对于他的劝谏,张作霖是根本听不进去。
因此,郭松龄对张作霖是愈发的失望以及反对。
而引发郭松龄反奉的导火索,则是发生在1925年,张作霖与日本人达成的协议。
当年,郭松龄作为奉军代表,奉命前往日本观操,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他得知张作霖准备和日本秘密协议,以承认“二十一条”为条件,由日本供应军火,然后奉军去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
得知此事后,郭松龄极为义愤。
义愤之余,他找到同在日本观操的国民军代表韩复榘,直截了当的把张作霖的计划对其告知,并痛斥张作霖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一切。
同时,他还请韩复榘表示,请他向冯玉祥转达自己要合作的意向。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郭松龄已经确定要反奉了,正如前文所说,种种不满和失望的情绪本就已经到了临界点,而在得知张作霖要与日本人合作后,郭松龄彻底爆发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无法达成理念上的一致,那就战吧。
不久后,郭松龄回国,而在回国的第一时间,他就被张作霖召回奉天,并被安排前往天津部署兵力进攻国民军。
如果张作霖当时没有安排郭松龄去进攻奉军,也许郭松龄对于是否起兵还会有一丝犹豫,毕竟他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真正做出决定,那就不可能回头了。
但事情就是这么巧,压根不知道郭松龄思想变化的张作霖,刚好又安排了他进攻奉军。
所以,郭松龄表面上听从了指挥,但在抵达天津后,迅速派人与冯玉祥开始接触,密谋起兵等相关事宜。
最终,郭松龄、冯玉祥以及李景林三人组成了“反奉三角同盟”,在1925年11月22日,正式起兵反奉。
而一场血战,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1925年11月23日,郭松龄经过部署,共召集七万军队,浩浩荡荡向奉天开去,而得到消息后的张作霖,惊得是如闻炸雷。
最开始,他以为是张学良与郭松龄要一起“逼宫”,但了解到张学良并未参与此事后,迅速派张学良去说服郭松龄,要求其停止军事行动。
但奈何,郭松龄拒绝了张学良的说和,甚至都没有给张学良见面的机会。
因此,试图说和的计划并未达成,而郭松龄也没有停止脚步,五天之后,也就是11月28日,郭松龄成功打下山海关。
到了这个程度,郭松龄的开局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也认为自己绝对能达成自己的目标,但最终我们也知道,郭松龄功败垂成,换而言之,他以失败而告终。
而失败的原因,首先是李景林与冯玉祥的背盟。
就在郭松龄准备打下锦州之际,原本是盟友,且负责郭松龄补给的李景林,突然调转枪头,开始攻打冯玉祥,同时又断掉了郭松龄的给养。另外还派兵威胁郭松龄的后路。
这么一来,郭松龄就不得不派兵防止李景林背后偷袭。
不仅如此,在郭松龄打下锦州之后,冯玉祥则派兵与李景林开战,完全不在管郭松林的死活,就这样,“反奉三角同盟”彻底破裂。
没有了联盟援助,郭松龄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此时日本人又开始派兵干涉,如此一来,彻底让郭松龄失去了翻盘机会,一番苦战之下,最终失败。
1925年12月25日,郭松龄被俘,而杨宇霆担心会夜长梦多,也就是害怕张学良出手相救,因此向张作霖进言速杀郭松龄。
就这样,郭松龄以及其夫人一同被枪决,其死后,二人的尸体被暴尸三日方才收葬。
总而言之,郭松龄之所以要起兵反奉,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不仅有他对奉军内部派系争斗的愤怒,也有对张作霖的失望,同时更有他为自己所坚持的理念而战的想法,种种因素纠结在一起,最终导致他走上了这条路。
郭松龄与张学良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按道理有朝一日少帅接班,他必然高官厚禄的。所以他的反奉是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而冯玉祥则是他着急反奉以及兵败的始作俑者。
一,郭松龄,字茂宸,是辽宁沈阳人,一说是郭子仪的后人。先后毕业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大学等,是同盟会早期会员,1917年投奔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失败后转道回奉天谋生,因为有北京讲武堂和韶关讲武堂的教官经历,被张作霖聘用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并由此结识在校学习的张学良。
不过因为跟随孙中山的历史,张作霖一直不信任他,甚至在东北讲武堂开学典礼上公开用这段历史挪谕他,这是郭松龄最终反奉的病根。
张学良与郭松龄一见如故,郭松龄也有意通过少帅实现政治抱负,所以二人自此焦不离孟。随着张学良在父亲的提拔下一路高升,从团长旅长到军团长,军中细务完全交与郭松龄打理,并给予完全信任,口头禅是:茂宸即我,我即茂宸。
二,由于郭松龄接触过孙中山的先进思想,对张作霖军阀混战和穷兵黩武的作派深恶痛绝,另外,张作霖能在关外做大,与日本势力的支持密不可分,作为交换,出卖民族利益的事情是有的,这些都引起郭松龄的强烈不满,一直希望通过更换东三省当家人来改变这种局面,他心目中的人选即是张学良。
要么熬到张作霖老死,要么就得武装夺权,况且人家那毕竟是父子关系,郭松龄对张学良的态度吃不太准,一直以话说半句的方法试图影响张学良,同时隐忍积攒实力和等待机会。
三,郭松龄的军事能力超群,在吉林剿匪和训练部队等方面表现突出,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奉军大败,唯有张学良麾下的第三和第八两个旅死战不退,最后全师而归,当然实际指挥员就是郭松龄,由此,张学良更加信任郭松龄,张作霖的态度也有所松动。
败回关外的张作霖卧薪尝胆,痛下决心整顿绿林习气较重的奉军,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以张学良为参谋长,郭松龄自然负实际责任,在此期间郭一边裁汰不良,一边提拔亲信,开始掌握一定的军事实权,为后面的起兵反奉创造了条件。
四,奉军内部分为三大派系,一是跟随张作霖起家的四梁八柱们,号成老派;二是总参议杨宇霆为首的一批留日将领,号成洋派;三是张学良郭松龄在东北讲武堂培养起来的少壮派军官,号成新派。老派和洋派在争权夺利过程中利用张学良羽翼未丰,一直打压新派,他们不敢直接把少帅怎么样,那郭松龄就成了首要攻讦目标。
郭松龄用今天的话说情商不高,不大会处理人际关系,因此于另外二派关系紧张,尤其与掌握奉军中枢的杨宇霆更是水火不容。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的三军团在郭松龄指挥下势如破竹大败吴佩孚,奉系夺取北京政权,张作霖论功行赏时故意挤压了郭松龄,没有给他任何一省的地盘,连杨宇霆都外放了江苏督军。
张作霖恐怕想的是把郭松龄留给儿子去提拔使用,只任命郭松龄为津渝司令部参谋长,协助司令官张学良指挥奉军精锐第三军团,哪知郭松龄已经不满到极点。
五,愤怒之下的郭松龄与刚刚背弃直系的冯玉祥接触和阴结,恰好冯玉祥正被张作霖排挤出北京 ,两人一拍即合。经过秘密商谈,郭松龄与冯玉祥和奉军李景林部达成一致,共同出兵反回奉天,赶张作霖下台。郭松龄幻想与冯玉祥反直一样,用武力改变东北政局,不想最后被冯玉祥出卖。
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河北滦州起兵,发出讨伐张作霖和杨宇霆的通电,要求张作霖下野、惩办杨宇霆和拥护张学良接掌东三省,第三军团七万精锐一路杀出山海关占领锦州,前锋直抵巨流河边(今辽河),张作霖已经急的准备收拾细软逃离奉天了。
关键时刻,张学良站在了父亲一边,率军在巨流河阻挡三军团,同时用飞机撒传单说明郭松龄假冒张学良名义的真相。
六,冯玉祥非但没有依约出兵,反而在郭松龄出关后袭击夺取李景林的直隶老窝,李军愤怒地切断郭松龄部补给,掉头与冯玉祥开战,造成郭松龄部孤军作战。在张学良的宣传战下,第三军团大部官兵开始犹豫,同时日本关东军在要挟张作霖答应条件后也出兵助战,张作霖从吉林和黑龙江调来的援兵也到达战场,郭松龄兵败,逃亡途中被抓被杀。
顺便说一句,郭松龄夫妇被枪毙之日,冯玉祥部队夺得天津,这是个什么样的猪队友?
张学良本来想请求父亲留郭松龄一命,可张作霖在杨宇霆的怂恿下立即下达了处决令。张学良伤心不已,四年后枪杀杨宇霆。
世上之事,确有因果循环。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