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

因为孙权在夺占荆州之后,东吴的版图和人口看似扩大了,但局面反而更加紧张了。即便在蜀吴重新和好之后,局面也仍然如此

因为孙权在夺占荆州之后,东吴的版图和人口看似扩大了,但局面反而更加紧张了。即便在蜀吴重新和好之后,局面也仍然如此。

一个老生常谈的历史话题,话说孙权该不该偷袭荆州?答案是该!但他偏偏选错了时间!

蜀汉与东吴结盟,结盟对抗曹魏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双方必须都要有一个北上进攻曹魏的通道,并且是适合军事发挥的通道。倘若没有这个通道,倘若某个政权无力北上进攻的话,那这样的结盟终究是畸形的。

也就是说,如果当年的蜀汉在荆州方向保留北上进攻的出口,蜀汉政权将会在未来吸引曹魏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可一旦没有这个出口,当双方把主要战场放到地势崎岖和偏远的汉中至凉州一线时,蜀汉无力北伐,曹魏无力南下,这仗还怎么打?

至少在关羽丢失荆州之后,整整44年的时间,曹魏仅仅向蜀汉发动了三场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1、曹真伐蜀,主力部队直接被困在子午谷里,仗还没打,曹真就被迫撤退。

2、公元244年曹爽伐蜀,魏军的主力也同样被困汉中崎岖的地形中,讨伐最终失败。

3、公元263年,司马昭终于完成了灭蜀任务,但这一仗众所周知,曹魏赢的太侥幸。

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蜀汉政权根本无法有效的牵制曹魏的进攻力量,那曹魏的进攻重点自然都集中到了东吴方向,孙权看似夺取了荆州,但他却依旧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那孙权到底什么时候偷袭荆州合适?答案其实应该是在关羽北伐有所成果的情况下,即关羽夺占樊城襄阳,占领了南阳郡核心地带的背景下。

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军事推演,倘若当年的蜀汉能够占领樊城与襄阳,加上此前刚刚夺战的汉中郡和东三郡。蜀汉政权的北伐基地将会从益州至荆州一线,向北推送到汉中郡—东三郡—南阳郡一线,即汉江流域。当新的北伐基地有所形成的时候,荆州的战略价值也将越来越低。

如果在这一时刻,孙权能够通过军事或外交手段拿下荆州三郡的话,刘备是很难与孙权进行翻脸的。

1、吞并整个荆州,孙权将占领整个长江中游流域,可以在水路有效的制止蜀汉未来可能的顺江而下,这也是孙权当年夺占荆州的直接原因。

2、由于荆州以北的南阳郡此时在蜀汉手中,至少在荆州区域,实力强劲的曹魏反而被蜀汉隔在了最北方,当曹魏与东吴在荆州地区不相连的背景下,孙权自然可以有效的避免曹魏南侵。

3、尽管占据南阳郡的蜀汉与东吴相邻,但北面有曹魏南面有孙权,刘备不可能选择南北两线开战,他也只能继续向北推进。至少对于此时的刘备而言,荆州三地的损失虽然让他很光火,但他不至于会为此恼羞成怒,毕竟此时的他已经有了新的北伐基地。

如果呈现这样的局面,孙权既可以扩大防御纵深、重点控制水路要冲,就可以将刘备继续推到北伐前线,以此来吸引曹魏的火力,这才是东吴政权战略最优的局面。只可惜,孙权选错了时机,他虽然扩大了地盘,但却并未走向彻底的扩张。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蜀汉政权在未来持续重用荆州派,这也直接导致孙权在占领荆州后,反而不敢对荆州本土派予以重用。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除了早期背叛蜀汉的潘濬等少数荆州派士族之外,绝大多数的荆州成员再也未受到重用,这也同样间接降低了东吴政权的实力。




经过两次偷袭,孙权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

此时,孙权的实力看起来是很强的。

至少从地图上看,东吴的地盘虽小于北面的曹魏,但也不算悬殊。

可是,事实上,两国的国力始终差距很大,而且,越到后期,差距越悬殊!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国力差距:由悬殊到非常悬殊

地图上看,似乎魏吴差距不大。

不过,悬殊不大的版图,其下辖的行政单位却十分悬殊。

东汉13州,东吴满打满算只有3州。事实上,荆州、扬州,都有一部分在曹魏掌握中,东吴这个3州之地的统计算是稍微“夸大”的。

而曹魏,却完全掌握了8州,这还不算他们在荆州、扬州控制的部分地区。

州数背后反映的是:人口、开发程度的差距。

据《中国人口史》推算,黄初二年(221年),魏国的户数为103万户,682.4万人口。

相比之下,吴国的人口为:户数47.8万,人口315.5万;蜀国的人口为:户数20万,人口132万。

可以说,吴国的户数、人口数,均不及魏国的一半。

即便吴蜀加起来,其人口也只占天下约40%,不及魏国一国。

然而,更令人绝望的是:这已是双方国力最接近的时刻了。

魏国所占据的北方,当时原本就是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发程度远远高于魏、吴。

只不过,汉末战乱时,北方大量人口逃到了益州、荆州、江东等地。

可以说,由于北方人口的迁入,先进生产方式的带入,加之孙权、诸葛亮,乃至刘表刘璋治理有方,当时南方正处于历史上的新高度。

相比之下,北方则成处于历史上的低谷。

因此,三足鼎立之初,尽管曹魏有些优势,但大家基本处于均势。

然而,随着三足鼎立局面的稳定,彼此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原本,双方按照同样的速度增长,体量大的一边增长的总量自然就更多,差距就会更大。

何况,魏国的增长率也必然高于吴国。

东吴是正常增长,而北方是恢复性增长。

只要北方的秩序恢复,人民回到土地上,凭借开发程度高的底子,其增长率会远远高于东吴。

所以,到了三国后期,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灭蜀前,曹魏的户数增长到144.5万户,比黄初二年增长了40%多。

而吴国投降西晋时,献上的在册户口是:户52.3万。

魏吴的人口比,由2:1左右发展到了接近3:1!

农业时代,人口就是生产水平,就是财政收入,就是兵源数量。

以此来看,魏吴的国力差距,始终很悬殊,而且越到后面越悬殊。即便是拉上蜀国的力量,吴蜀联盟也始终不及曹魏一国。

东吴的内部问题

其实,三足鼎立之初,尽管吴国实力不如魏,但彼此并未悬殊到不可逆转的地步。

三足鼎立之初,在名将陆逊的统领下,吴军的战力是很强悍的。他们西破刘备于夷陵,北拒曹丕三次伐吴,随后,石亭之战,又再次打败魏军。

当时,吴军如果采取积极进取的策略,是有可能改变双方态势,为东吴赢得更有利的竞争环境的。

然而,东吴的实权人物,却极力反对进取。

而反对进取的代表人物,正是顶级名将陆逊极顾雍等江东柱石人物。

吴国是在江东大族的支持下才发展起来的。

孙权最终能称帝建国,其实也就是政权江东化的结果。

江东大族从发展地主经济的角度出发,渴望安定的生产环境,反对大举用兵。

朱桓等人提出过的进取之策,往往都被这些大族代表所否定了。

因此,东吴上下对北伐都不积极。

西边的蜀国,人口不及东吴一半,诸葛亮、姜维常年率10万左右的军队北伐。

而东吴呢?

诸葛恪曾集结了20万大军北伐,就一次,就导致士族不爽,举国怨声载道了!

因此,江东的北伐,大多是“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短促出击,目标有限,而且,极力避免与魏军主力对战。

如此,除诸葛恪时期外,吴国一直比较保守,没有为改变不利局面作出过太大动作,冒太大的风险。

所以,如果有朋友一直指责诸葛亮、姜维北伐穷兵黩武,导致蜀汉灭亡的话,不妨看看东吴···温水煮青蛙,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即便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吴与北面魏的差距依然很大。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的差距越来越悬殊是几乎没有悬念的。

其实三国鼎立之初,彼此处于均势之时,吴蜀联合,是有可能摆脱被动的。至少可以一试。

这种情况下,东吴过早选择保守,以“限江自保”为策,早早“躺平”。

面对悬殊的局势,吴蜀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方式,却获得了一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然而,就过程而言,个人更欣赏诸葛亮、姜维的做法。

不知您怎么看呢?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