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临时换将,结果会有不同吗?

赵国输掉了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损失了四十多万军队后,赵国一蹶不振

赵国输掉了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损失了四十多万军队后,赵国一蹶不振。

虽然历史无法改变,但却可以假设。假如赵王没有中范雎的“反间计”,执意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以守代攻”的廉颇,能改变“长平之战”的结局吗?

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的因素太多了,指挥官的个人素质只是其中之一。

在“长平之战”中廉颇重视“守”,而赵括却重视“攻”。

廉颇为什么重视“守”?

因为经过几次较量,他已经知道自己指挥的赵国军队根本不是秦国军队的对手!

尤为致命的是:这种战斗力上的差距根本无法弥补!

所以,廉颇才抓住了秦军唯一的弱点,那就是秦军战线拉的太长,后勤保障不利!

因此,廉颇试图用“持久战”拖垮秦军。

可是,这也就等于把赵国拉进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

于是,长平之战的结果如何,就取决于赵国能不能承受得住巨大的消耗了!

如果能,秦国就只能选择和赵国议和、撤军——当然了,赵国少不了要送给秦国一些好处!

如果不能,那么结果可能有两个。

一个是,秦赵两国两败俱伤,最后秦国惨胜,赵国惨败,惨胜之秦无力一口吞噬赵国,最后还是得在接受了赵国的好处后议和。

另一个是,秦赵僵持不下,为免“唇亡齿寒”,楚国和魏国出兵援助赵国,三国合力击退的秦军。

这个结局对赵国是最好的。

不过,前提是楚国和魏国必须在赵国输掉“长平之战”前就得出兵!

赵括为啥重视“攻”?

因为赵国已经承受不住战争消耗了!

这没啥好奇怪的。

赵国的国力本来就不如秦国,又得不到有力支援,怎么可能再支撑下去呢?

所以,无论是从赵国的困难上考虑,还是从赵王的期待上考虑,赵括都必须选择和廉颇不同的战略战术——以攻代守!

力争在赵国的国力耗光之前,和同样疲惫的秦军决死一战!

这就是赵括急于和秦军决战的深层次原因!

只可惜,秦昭襄王隐瞒了“白起为帅”的信息,使赵括轻于防范,因为“冒进”陷入秦军的包围。

秦昭襄王大喜过望——只要歼灭了这几十万赵国军队,赵国就无力阻挡秦军东进了!于是,赶紧调集了所有能打仗的兵力支援长平前线,把四十万赵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秦军一连包围了46天,断了粮的赵军被迫“杀人而食”,几次突围全都失败,赵括也在最后一次突围时被射杀!

赵括死后,几十万群龙无首而又饥饿难耐的赵国军队彻底丧失了抵抗能力,为了活命他们全部投降了。

赵括的失败,一是败于冒进,二是败于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既不知道秦军之强大,也不知道赵军的战斗力不如秦军。

因此,赵括指挥下的长平之战只能失败!

其实,由于实力对比悬殊,从赵王利欲熏心的接受了上党守将冯亭的“献土”的那天起,赵国的不幸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我的答案就是肯定不同。被全歼是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说不换下廉颇,肯定比全歼好。

很多人说赵没粮了,缺粮不假,但远不至于坚持不下去。看看后面的邯郸之战就知道了,那时赵可惨多了,丢失了大量青壮,大片国土。可依然坚持了三年,依此看,长平再打三年赵也能坚持下去。

赵王扛不住压力,没看到秦国的决心,只当一场寻常的战争来看待,那自然是打不赢就和呗,对方不愿意,就想当然地换将增兵,以战迫和。却没成想,中了圈套,全军覆没。

廉颇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秦军远来,且秦军恶名远扬,不得上党人心,据险坚守等待时机反击。楚魏韩也对秦恨之入骨。

只要展现战到底的决心,深度动员,秦见无利可图,也只能撤军。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Email:[email protected])